PBL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课堂的构建

2024-08-19 00:00:00费建猛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4年15期

【摘要】新课程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新课程的育人要求,使教学活动更加契合数学学科特点,教师需要选择更加恰当的教学模式.其中,PBL教学是一种重要的形式.本文分析PBL教学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特征以及运用PBL理念组织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并以“等差数列求和”为例,思考PBL教学理念下构建高中数学课堂的具体策略,以期能够逐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PBL教学;数列求和

PBL是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英文简称,其基本概念为“由问题驱动学习”.简单来说,PBL是指在一定目标引领下,依托一定的情境,以问题为载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建构中实现知识积累以及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提倡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而PBL教学作为一种契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模式,其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该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尽管PBL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应明确PBL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与要求,并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设计具体的教学环节,以此构建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从而推动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1 PBL教学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特征

从实际情况来看,PBL教学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具有一些突出的特征.

第一,问题驱动.从概念来看,问题驱动是PBL教学模式最典型的特征之一.这一教学模式主要是围绕问题实施的,所以问题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脉络.因此,教师在PBL教学中,教师应借助恰当的问题为学生提供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进行知识的建构,并帮助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和活动经验,进而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实现学习能力的发展.

第二,主体参与.“以学生为中心”同样是PBL教学法的特征之一.这一特征表明PBL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提倡教师利用恰当的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想法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并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

第三,立足整体.PBL教eDudjmrIQaOr3cTaW+xGuA==学是一项系统性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PBL教学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突出立足整体的特征.顾名思义,立足整体这一特征是指,在PBL教学中需要立足于整体视角组织教学活动.教师要全面分析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并以问题为线索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

第四,循序渐进.PBL作为一种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契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认知规律来看,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普遍要经历螺旋式上升的轨迹,所以PBL教学活动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教学活动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保障学习有效性.

2 运用PBL教学理念构建高中数学课堂的意义

实际效果表明,运用PBL教学理念构建高中数学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拓展学生学习深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PBL教学理念的合理应用催化了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调整.其中比较突出的变化,就是教学过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深度参与.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运用PBL教学理念能够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自主建构中进行知识探究.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并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第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对于常规的“讲授式”活动,PBL教学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不再仅仅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是更加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因此,教师在PBL教学的组织过程中要着眼于不同的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这样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学活动过于片面的缺陷,帮助学生实现综合素养的发展.

第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PBL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参与.因此,在PBL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恰当的方式调整教学过程,优化学生学习体验,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习惯.

第四,有利于推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由于PBL教学理念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需要调整教学观念,并对教学方法加以改进.从实际效果来看,教师根据PBL教学理念不断梳理有益经验和改进教学不足之处的过程中,教学能力可以稳步提升.

3 PBL教学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构建策略

3.1 构建翻转课堂,组织前置学习

前置性学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PBL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做好学习准备,才能使其更加顺利地参与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为此,教师可以构建翻转课堂,以此来对课前时间进行充分的利用,使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中初步了解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完成学习过程的衔接过渡,从而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例如 教学“等差数列求和”时,为了引导学生顺利参与前置性学习活动,教师可以着眼于以下几个角度设置学习目标.第一,认知目标:初步了解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并对倒序求和这一数学方法形成初步的认识.第二,方法目标:在观察、分析、整合等环节中进行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分析以及推导,并尝试利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第三,情感目标:借助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体会数学知识的规律性特征,感受数学的对称美、简洁美以及逻辑美.上述目标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本课内容的重点,对学习活动的开展具有导向作用.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中可以依据上述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初步分析,从而了解本课的基本知识,并梳理出自己存在的疑问,从而在后续的探究活动中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3.2 优化课堂环境,激发参与意识

在PBL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强弱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来讲,学习环境的刺激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意愿.基于此,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恰当的方式对课堂环境进行优化,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契合学生的兴趣特点,从而吸引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

为了对课堂环境加以优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结合教学内容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

例如 在“等差数列求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泰姬陵的图片进行课堂情境的创设.泰姬陵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建筑主体宏伟壮观,令人为之惊叹.在这个建筑中,有一个三角形图案的装饰,这个装饰由大小相同的圆宝石镶嵌而成,共有100层.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这个装饰中的宝石数量从上到下,可以构成一个以1为公差的递增等差数列.在欣赏图片之余,教师可以进行问题情境创设,让学生思考如果不采用直接数数的方式,怎样才能快速计算出这100层宝石的数量一共有多少?借助世界知名景观的图片可以增强课堂学习的乐趣,并且更加自然地引出等差数列求和的内容.同时,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新课内容产生好奇心.

3.3 设计驱动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PBL的基本内涵就是“由问题驱动学习”.所以在PBL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构建中,设计驱动问题无疑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从基本特点来看,主体参与是PBL教学的特征之一.为了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并使学生深入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必然要以问题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指导.唯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3.4 开展合作学习,拓展思维深度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且能够使学生集思广益的方法,无疑是PBL教学理念下高中数学课程中的重要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思维深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 在“等差数列求和”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在数列概念、等差数列等相关知识学习中的表现,明确学生各自的优缺点,并将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搭配.其次,为了发挥合作学习的价值,教师要针对等差数列求和内容设计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与开放性的驱动问题.最后,教师在等差数列求和的合作学习中要指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高效.

3.5 整合教学过程,反思学习效果

PBL教学是一种系统性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会不断出现一些新情况,所以教师需要及时梳理教学经验,从而为后续教学活动的改进提供依据.为此,教师要充分重视评价反思环节的重要性,对教学过程进行适当的整合,进而对学生进行反馈与调节.

在PBL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评价反思环节中,教师首先要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并鼓励学生通过学习经验的分享进行互评.其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避免局限在知识掌握方面,而是要围绕等差数列求和知识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在等差数列求和学习中的表现及时改进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后续的数列以及其他数学知识的学习.总之,只有进行有效的评价反思,才能推动PBL教学的持续优化.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课程中,PBL教学模式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因此,教师应准确把握这一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和要求,并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不断探索具体的教学组织方法.同时,教师应及时总结有益的教学经验,改进教学中的不足.唯有如此,才能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正宪,甄荣.PBL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21(20):89-90.

[2]刘垚,黄金莹通讯作者.高中数学教学应用PBL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21(02):236.

[3]李玮.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数学PBL教学法研究[J].孩子,2021(29):52-54.

[4]罗逸晖.PBL理论下的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考与应用[J].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2021(05):12-15.

[5]富玉.PBL模式下的高中数列教学实践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