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子,那酸甜交织的滋味总能让人口齿生津。现在,我们一起来尝尝《西游记》里的李子是啥滋味的吧。
在《西游记》的世界里,李子分布广泛,从东胜神州的花果山,到南赡部洲的东土大唐,再到西牛贺州各地,都能看到李子的身影。花果山上的李子与杨梅并列,咱先看看原著里是如何形容:
“香桃烂杏,美甘甘似玉液琼浆;脆李杨梅,酸荫荫如脂酥膏酪。”
——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脆李杨梅与香桃烂杏相对应,香桃烂杏是甜蜜的,但李子和杨梅是带有酸味的,花果山的李子也不例外。“酸荫荫”是形容词,代表着花果山里的李子带着淡淡的酸味。“脂酥膏酪”则是将花果山的李子比作柔软甘美的奶制品。看来,花果山的李子虽然略有酸味,但必定是香味浓郁、鲜嫩多汁的。唐太宗设置的国宴之中,也有“脆李杨梅”一项。
在《西游记》里的另外一座仙山——方丈山,也有李子。方丈山山上有一位神仙——东华大帝君。孙行者推倒人参果树,曾前往方丈山向东华大帝君寻求帮助,那方丈山上“碧桃紫李新成熟”。方丈山上的李子,是仙果,自然不是人间寻常李子所能比拟的。
在《西游记》里,“李子”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可这并不代表着唐僧师徒在西天取经的路上难得吃到李子。实际上,他们吃到李子的机会可多着呢。人们常说“开花结果”,李子在结果之前,自然也要先开花。唐僧师徒们一路上可没少见到李花。
李花洁白秀美,气味芬芳,极具观赏性,自古以来便受到众多文人墨客们的喜爱。宋代女词人朱淑真认为,李花可比梅花还要纯洁无暇:
“满园花发白于梅,又与红桃并候开。”
——《李花二首· 其一》
李花与桃花是同时在春天竞相绽放的。所以,《西游记》里常常将李花与桃花相提并论,比如,春天时我们能够见到“桃李争妍”的美丽景致。又比如,蜘蛛精们居住的盘丝洞里有着一幅美丽景致:
“园栽桃李,千株千颗斗秾华。”
——第七十二回,盘丝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李子树适应性强,咱们在路边也常常能见到李子树。这不,魏晋名士王戎小时候和伙伴们在路边玩耍,不就遇见了路边的李子树嘛,他敏锐地推断出路边的李子是苦的。所以,咱们的女词人朱淑真特意在诗中叮嘱:
“可口直须成实后,莫将苦种路旁栽。”
——《李花二首· 其一》
不知道唐僧师徒们在取经路上,是不是常常吃到酸涩的李子呢?
还是说说咱们熟悉的神童王戎吧,他小时候能认出路边的李子是苦的,长大后还做起了李子生意——他家院子里的李子树,结出来的李子非常甜,想吃的人很多。但王戎的李子绝不白送,而是拿来卖:
“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南朝· 刘义庆等《世说新语· 俭啬》
为了提升销售业绩,王戎还开创了一个新的李子品牌——“无核”牌李子:吃的时候不需要吐核,一口进嘴,嚼碎了就能往肚里吞。之所以要开创“无核”这个品牌,完全不是王戎想要提升服务质量,而是为了保护商业机密:他害怕有人得到李子核后,种出同样甜的李子来,把自家生意抢了。所以,每次卖李子之前,王戎都要想方设法把每个李子的核挖出来再卖。“无核”李子火了,但王戎“吝啬鬼”的名声也跟随着李子的热度传了出去。童年的王戎因为李子成了神童,上了年纪后,却为了几个李子掉进了钱眼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气鬼。
此外,司马迁在《史记》里评价李广时写道: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将军生性耿直诚实,不善言辞,看上去像个乡下农夫;但他去世时,举国上下,无不为他默哀悲悼。这便应了那句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树、李树不能言语,但它们的花朵艳丽、果实甜美,招人喜欢。于是,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桃树和李树下赏花、品果,使得树下被踏出了一条小路。从这句谚语当中,足以见得人们对于李子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