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七夕祭等,可谓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别称最多的一个了。与它丰富的名字一样,七夕节也有着多样的食文化,虽然他们统称为“巧食”,但具体内容各不相同,有甜糯点心、清新瓜果、生猛海鲜……
七夕饮食文化从古代传递至今,可用一个“巧”字概括,只是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食俗习惯。从史籍记载最早的“靡粥”(以各种米豆一起熬制而成的粥)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食汤饼都反映了在原始封建时期的劳动人民对男耕女织理想模式的肯定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唐朝与宋朝时,饮食习俗有了进一步的改变,人们七夕晚上除面对星空进行乞巧外,还举办宴席并食斫饼,张说、张九龄等人编纂的《唐六典》中记述:“七月七日进斫饼”,在当时的“晒书会”时,将饼烙熟后切成几块众人一同分而食之。宋朝时,民间在七夕夜又出现了摊食煎饼的习俗,吕元明所著《岁时杂记》和陈元靓所著的《皇朝岁时杂记》中对此俗都有所显示:“七夕,京师人家亦有造煎饼供牛女及食之者”。
吃巧果
而后发展出来的食“巧果”文化,相信很多人都十分熟悉,“巧果”又称“七夕果”“乞巧果”,款式很多,在《东京梦华录》中把巧果还称之为“笑靥儿”“果实花样”。有一说法,巧果的“巧”和“桥”谐音,古人认为,在七月初七吃巧果,不仅能帮助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而且自己的心愿也能通过“巧”(桥)来实现。制作巧果的主要材料是油、面、糖、蜜,其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溶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然后入油炸至金黄即成。而后民间艺人将巧果做成莲蓬、桃子、老虎等诸多形状,不少人家还将这种乞巧果以红线绳串起来,下头缀上一点彩色穗子,挂在墙壁间或者小孩的脖子上,作为装饰品或是零食。人们通过制作“巧果”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与憧憬。
现如今,我们的七夕饮食文化发生了更多的改变,以饺子、馄饨、面条为主,同时在不同地方还有着不同的特色,如山东的乞巧饭,福建的泡巧菜、做巧工都体现了对于传统习俗的传承和人们向往心灵手巧、生活美满、爱情顺利。
雕花瓜
当然,七夕除了吃“巧果”,也有吃真瓜果的习俗。古人认为织女除了管理妇女纺织外,还是主宰瓜果生长的女神。《晋书·天文志》里就说:“织女,天女也,主司瓜果、丝帛、珍宝……”因此在七夕食品中,除了茶、酒之外,还在庭中盛陈酒、脯、瓜果、菜。其中有新鲜水果和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干果。在河南新乡一带则流行以葡萄、石榴、西瓜和桃等七样瓜果,烙七张油烙饼或糖烙饼,包七碗小饺子,做七碗面条汤供奉织女,以祈求“织女送巧”的愿望。但仅仅摆放瓜果,并不足以展示“巧”思。据史书记载,北宋时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汴京人将瓜雕成各种花样,叫花瓜。南宋宫廷还制作各式雕刻果品以供御用。到了明清时期,“外来户”西瓜已经被普遍栽培,迅速成为七夕“花瓜”的主要材料。有的地方还将西瓜瓤挖空,在瓜皮上透雕任务、花卉、鱼虫等图案,制成灯笼挂在七夕的庭院里。
生巧芽
在我国的部分地区,七夕节还有“生巧芽”的习俗。所谓生巧芽,就是在七月初七前一周,取盂一只,里面放上少许细沙和麦种。等到七夕,麦芽已经长高,就从盂中将麦芽取出。如果麦芽根须长而繁密,就巧立花名,说是佛手金钱,是富贵不断头。将生好的豆芽清洗干净,可以用来制作巧芽面。巧芽面是一种将麦芽和面条结合的菜肴,麦芽象征着智慧与灵巧,而面条则代表长寿。在一些地区,人们会用麦芽做汤,或将麦芽和其他食材一起炒制,最后与手擀面搭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