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知识,理解语言变迁

2024-08-16 00:00程立海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4年31期

学习任务

很多考生对于文言文阅读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在根本没有弄懂文本基本意思的情况下,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转入赏析。殊不知,这样的做法犹如空中楼阁,收效甚微。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差别很大,会影响我们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吕叔湘在《语文常谈》中谈语言的演变时说“文字虽然不是语言的如实记录,但是它必得拿语言做基础”,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方面,“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对古代语言的演变获得一定的认识”。考生只有落实文言知识,理解语言变迁,才能准确答题。

1.诵读是关键。“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的主要目的是在了解全文基本意思的前提下,为扫清字词演变带来的障碍奠定基础。诵读是对文言文进行整体感知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我们克服语言障碍,消除时代隔膜,领会其思想感情,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诵读时要读出文言文的语气、语调和节奏,表达出文言作品蕴含的内在情感,将文意、文情、文势、文序、文趣都体现出来。“读”是文言文阅读中最为关键的方法与环节,应该贯穿始终。

2.解字析词方法多。就是调动多种方法,解决字、词意义的落实问题。(1)集中歼灭法。考生要注重整理已学作品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重点落实古今异义知识点(比如古今异义词、文言特殊句式等),并把学过的知识连缀起来。在“扫除”文本中字词障碍时,考生要尽可能地比较、分析、梳理和归纳重点字词的不同义项和重点句式的特点。在复习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文意的疏通。(2)借助外力法。这是指通过查找资料和借助古文字典等方法,对课文中没有注释但又感到理解有困难的字、词和相关的文化常识、文言常识等进行疏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论语》六则中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同学就查到了这样的资料: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分析道,“学而时习之”一句,不应翻译成“学习之后不断地复习”。“学”和“习”在古代是两个词,“学”指的是学习抽象的知识,“习”指的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践。“学而时习之”的意思是学习知识之后不断地加以实践(学以致用)。(3)情境优化法。考生在对文言文进行诵读的基础上,还可以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对文本进行初译。在初译时,应明确要遵循的原则,即“忠实原文,适当调整;排定语序,辨析词义;前后关联,解决疑难;固定名词,无须翻译”。在完成具体情境文意的理解的同时,在“信、达”的基础上,推敲斟酌字、词的语义,向着“雅”的境界迈进。

考题连线

(2024年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小题。

材料一: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注〕,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为诬罔,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上遣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军无功还,因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上于是族陵家。既而闻之,乃汉将降匈奴者李绪,非陵也。陵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单于以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三月,遣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二: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其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李绪;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

〔注〕贰师,指汉代贰师将军李广利。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为将而降A降而为之B效死C以战D虽欲浣E涤其污F而已G缁之素不可复白。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第一处:“为将而降”与“降而为之……”为顶针的修辞手法,在中间的A处断开。第二处:“为之”做“效死以战”的状语,“效死”是“战”的修饰成分,“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中间均不可断开,故在后面的D处断开。第三处:“虽……,而……”是转折关系复句,“涤其污”是动宾结构,语意完整,故在中间的F处断开。“已”是副词,修饰“缁”,染黑。

答案:ADF

2.下列对材料中黑体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与《老子》“不贵难得之货”的“贵”用法相同。

B.亲,父母,可偏指父或母,与《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的“亲”意思不相同。

C.“彼之不死”与《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

D.迨,等到,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的“迨”字意思相同。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的能力。A项,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贵,以……为贵,意动用法。B项,父母,可偏指父或母;属性词,血统最接近的。C项,相同,都是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都是“等到”。

答案:C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陵擅长骑马射箭,受命在酒泉、张掖训练军队。李广利出击匈奴时,李陵请求以少击众,率五千步卒深入单于王庭,王夫之认为这是“自炫其勇”。

B.李陵遭遇单于三万人马,奋力作战,单于震恐,召八万人围攻李陵,李陵率军杀敌数千。对于李陵的战功,司马迁称赞他虽败犹荣,而王夫之则未置一词。

C.李陵投降后,武帝大怒,司马迁竭力替李陵辩白。王夫之认为,司马迁这样做的原因,是担心如果不及时为李陵掩饰罪过,就会损害李广的声誉。

D.武帝误信李陵帮助匈奴训练军队,诛杀李陵家族,其实帮助匈奴的是李绪。王夫之认为,即便灭族之祸可以归罪于李绪,李陵的罪责也无可推卸。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担心如果不及时为李陵掩饰罪过,就会损害李广的声誉”错误,原文“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称道李广”是为了替李陵辩白,并不是担心“如果不及时为李陵掩饰罪过,就会损害李广的声誉”。

答案:C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

解析:“愿”,希望;“当”,主持,引申为“率领”;“分”,分散;“专”,专门,可意译为“全力”;“乡”,同“向”,朝着某个方向前进,引申为“对付”。

答案:(我)希望能独立带领一队,到兰干山南去分散单于的兵力,不要让匈奴专门针对贰师将军的部队。

(2)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

解析:“得当”,适当的机会;“愧”,感到惭愧;“辞”,借口;“……,……也”判断句式。

答案:李陵说:“想得到适当的机会来报答汉室”,是愧对苏武而给这件事情找个借口。

5.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要点和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手法的能力。试题要求考生从材料一中概括支持王夫之观点的史实。首先要理解王夫之“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一句的意思。李陵投降匈奴,作为汉军将领,已经丧失了一个汉军将领的节操,故称“大节丧”。“余无可浣也”承上一句“已缁之素不可复白”而来。已经染色的素丝不可能恢复白色,因此李陵“大节丧”,投降之罪无可辩白,也就是材料二的结论句“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李陵投降叛逆之罪无可辩白。

答案:(1)李陵打仗失败后即投降匈奴;(2)与降将卫律一道成为单于左膀右臂;(3)率领大军追击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