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思想与马克思社会理想之契合性析论

2024-08-15 00:00:00赵宗琰裘梧
理论观察 2024年6期

摘 要:社会理想是一个系统观念,它作为一定阶级对未来社会的整体规划,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子系统的有机整体,反映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在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中都是极为重要的路标和志向。“大同”与共产主义分别作为中华民族先贤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形态,对当代中国人民的社会发展追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引领。这两种理想虽然来自不同的思想文化体系,但是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等维度以及文字意蕴本身有着诸多契合之处,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实践。深入分析和解读两种社会理想的契合之处,有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勾勒美好图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同思想;社会理想;共产主义;“两个结合”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4)06 — 0053 — 07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社会追求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相通。”[1]“天下为公”“讲信修睦”是中国古代“大同”理想的表述,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强调了两者具有深层次的相通性和契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理想上的契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论述“两个结合”并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时所举的一个例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列举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等代表性观念,指出它们“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2],其中提到的“天下为公”“任人唯贤”“讲信修睦”等都是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的核心内容,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代代相承的政治理想,贯穿于中国历史的各个朝代,而且是中华民族对理想社会的最高追求,在今天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学术界将“大同”思想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结合起来,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从当前进展来看,主要包括了对“小康”“大同”等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观念的考镜源流与思想脉络梳理;“大同”与西方理想国、乌托邦、太阳城等理想社会观念以及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比较研究;对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等近代思想家、资产阶级革命家、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同”观的思想挖掘;“大同”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新时代中国梦、共同富裕、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对大同思想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两个结合“的提出又产生了新的课题,这为大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契合性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而,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大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契合之处,将二者的精华结合起来,明确“两个结合”何以可能、何以必然,为我们更好地贯彻 “两个结合”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大同思想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研究“大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契合之处,首要的任务是明确“大同”思想的核心内涵、本质特征以及演化进程,梳理思想家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立场观点、逻辑体系下对“大同”思想的论述,为讨论二者的契合性展现思想背景和论据资源。此外,“大同”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思想内核,呈现出与时俱进、与世偕行的特征,随着时间、时代、历史条件的转变,不断孕育展现出新的理论演进和图式表达。

(一)先秦时期的“大同”思想

雅斯贝尔斯提出了“轴心时代”的概念,而以“天下为公”为价值取向的“大同”思想正是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对理想社会憧憬希求的集中体现。在儒家典籍《礼记·礼运》中,孔子对大同思想做了系统地论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3]

通过这段描述可以看出,所谓“大同”,就是最大限度的统一,也就是在无穷无尽的差异变化中找到普遍同一性。“同”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为“合会也,从口”[4],本意是合力,后引申为相同、没有差异以及共同、一起的意思。《礼运》中的“大同”还有同心同德之意,它代表了人们对“天下为公”的期盼,也表达了对平等、安定、和谐生活的追求,它不仅是一种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维度的理论愿景与制度设计,更体现出一种价值追求,反映出了一种理想的社会图式以及乐观积极的心态。

在礼乐崩坏、社会动乱、民不聊生的时代背景下,不仅孔子的后学深受“大同”思想的影响而纷纷对其做出阐发,诸子百家如道家、墨家等学派也产生了强烈共鸣,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救世主张,畅想建立一种理想社会。然而,这些主张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个学派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但从思想深度和完备性上看,还没有达到儒家“大同”思想的理论境界。自汉代以来,“大同”思想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理论诠释进一步丰富细化且开始付诸实践,呈现出经世致用的特点。年号可以看做封建统治者当朝时期的核心价值。东汉以后,“大同”被作为帝王年号使用,例如梁武帝、辽太宗等都以“大同”为年号。受到中华文明的影响,日本的平城天皇与嵯峨天皇也将”大同“作为自己的年号。中国古代的地名,往往体现出当地民众的价值取向。隋唐时期“大同”便作为地名使用,《隋书·长孙晟传》记载道:“染干因晟奏雍闾作攻具,欲打大同城。”这是历史文献中将大同作为地名的最早记载,山西大同的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此外,朝鲜还将首都平壤的河流命名为“大同江”。这些名字都充分证明了“大同”思想在中华文明圈的深远影响。

(二)近代时期的大同思想

近代以来,中国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劫难,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生存困境,在这种背景下,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救国主张,其中很多都能看到“大同”思想的影子。

洪秀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渴望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5]的太平天国,希望实现“天下一家”,他设计了一种完全平等的社会模式,提议将土地平均分配,一切财物皆由天下人所共有,追求绝对平均主义。但是由于自身认知的局限以及历史条件的制约,均平的模式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最终走向失败。

康有为撰写了《大同书》,他将儒家的“大同”思想与西方的进化论、民主等思想结合起来,设计了一幅财富共有、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万年乐土”景象。他依据《春秋公羊传》的“三世说”,指出:“神明圣王孔子早虑之,忧之,故立三统三世之法,据乱之后,易以升平,太平、小康之后,进以大同。”[6]康有为运用进化论的思想,把“三世”“大同”“小康”结合起来,形成了“三世进化”的观点,这超越了传统儒学只聚焦于中国的局限性,将视野所及从一国扩充至全世界。他认为理想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人类社会的历史必须沿着“三世”的轨道一步一步发展,通过改良渐进的方法“去九界”[7]以最终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世界。但是康有为所追求的民主、平等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他把变法维新、追求大同的理想寄希望于封建君主身上,没有看到封建统治者的腐朽和局限,具有很强的空想性质。因此,他并没有找到真正实现大同的现实路径。

孙中山继承了“大同”思想,并将实现“大同”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目标。其中,孙中山对“天下为公”四字情有独钟,在其诸多论述中都有涉及,且多次题写并送给友人。他认为人类进化的目的就是实现“天下为公”,所以他主张民国应当是“公天下”,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并指出“提倡人民权利,便是公天下的道理。公天下和家天下的道理是不同的。天下为公,人人的权利都是平等的”[8]。此外,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认为三民主义与大同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他指出:“人民对于国家不只是共产,一切事权都是要共享的。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9]他认为民生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同主义具有同一性,这既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又对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的借鉴吸收。孙中山将大同思想与社会主义直接等同起来,一方面说明他已经发现了“大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有着相似性和亲和性,另一方面则由于受其思想理论和社会基础的局限,仍然是一种空想。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同观

“大同”思想也被中国共产党人所推崇。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赋予“大同”思想科学的内涵,克服了传统“大同”思想的空想性,实现了“大同”思想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毛泽东关于“大同”的重要论述深刻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拯救民族危亡、推翻三座大山、最终实现社会解放、走向共产主义的缩影。毛泽东早在《致黎锦熙信》中便写道:“孔子知此义,故立太平世为鹄,而不废据乱、升平二世。大同者,吾人之鹄也。”[10]在这时,毛泽东在对社会理想及其实现路径的表述与《大同书》的逻辑观念相似,同样将“大同”看作是一种理想社会之鹄的,认为这是改变天下的“大本大源”。显然,这种思想受到了康有为的影响,几十年后毛泽东在对康有为的《大同书》进行批判的过程中论证了实现共产主义的路径,这也佐证了康有为思想对早年毛泽东影响之深。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逐渐认识到,只有推翻旧世界才能真正到达“大同”世界。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11]从中我们可以推断出,毛泽东此时已经开始借助“大同”来表述共产主义,超越了以往知识分子对“大同”思想的理解只停留在空想构想的阶段,找到了一条实现“大同”理想的真正路径。

社会理想虽然是对未来社会的期许,但是它与现实密切相关,必须立足客观现实,坚持实践导向,否则就会变为空想。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立足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教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他指出:“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12]用“小康”来描述中国的现代化目标追求,体现了共产党人对“大同”思想的守正创新。《诗经》提出:“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原意是人民过于辛苦,需要休息一下,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小康”的说法。《礼记·礼运》对小康社会做了详尽的描述①。无疑,邓小平所设想的“小康”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这对传统的“天下为家”的“小康”而言是一个重要突破,绝非回归到封建时代只顾自己家族的社会。孔子认为由小康进入大同需要道德教化和礼法约束,而共产主义的实现则需要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但是二者仍有相似之处,它们都力图让百姓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且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家”“己”相联系,为进入大同社会(共产主义)准备必要的物质基础。此后,中国共产党人相继提出了“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一系列目标,不断赋予“小康”新的标准和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中国传统“大同”思想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先后提出了“求大同”“天下大同”“世界大同”“为世界谋大同”“大同理想”等一系列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理论表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13]他将“为世界谋大同”作为新时代的治国理念之一,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是谋求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同时,“大同”思想虽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但是与共产主义相比还有较大的区别,二者的区别归根结底在于人的问题,在于是否追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所追求的目标,也是真正实现“大同”理想的前提和基础。传统的“大同”思想对此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论述,没有从根本上提出实现“大同”的实践路径。只有基于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的极大提升以及每一个人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也就是共产主义的三大基本特征来发展和完善,“大同”才有可能从一种空想的理想变为真正的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所阐释的“大同”不仅吸收了传统“大同”思想的精华,而且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机融合起来;不仅立足国内,而且着眼于解答全世界和全人类遇到的共性难题,主张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倡导建立一种和而不同、合作共赢、休戚与共的共同体,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了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进一步升华,赋予其更加科学、具体的新时代诠释。

二、大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契合何以可能

《说文解字》对”契“字的记载为“大约也,从大从”[14]。新华字典将“契”的解释分为三层,第一层是证券,文书,契约;第二层是相投,相合;第三层是契刻。对“合”的解释是关闭、聚集、应该、总计、不违背等意思。现代汉语词典将“契合”一词解释为符合,以及合得来、意气相投。所谓契合,并非完全相同,不是指契合对象在结构、大小、特性等方面完全一致,而是指同频共振、互补共生,存在着相似或相通的地方,在最大程度、最大范围内具有同一性,在静态中天然地融通、共鸣,而不需要刻意地融合。换言之,“大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契合主要是指二者虽然来自不同的文化体系,但是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维度以及文本本身有相互交叠、相互诠释、默契共通的熟悉感。此外,将二者有机契合并非原样叠加,而是要辩证地看待二者的差异与对立,将传统文化的精华筛选、过滤出来,把握其内涵与外延,从而实现两种价值理想的相互交叠、相互补充、良性互动。

(一)经济维度的高度契合:财富共有、各尽其能、各取所需

第一,从经济维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共”与“大同”思想的“公”在具有相通性,这里的“公”有“公众”“公平”“公德”“公有”“公心”等意蕴,强调包括权力、劳动、财物等在内的资源均由全民所有。“大同”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时代不同、所依据的社会存在不同,但是二者都反对私有制,主张扬弃私有财产,在共产的基础上最终实现按需分配。大同思想按照“天下为公”的原则,强调以“公”代“己”,主张社会财富由全天下百姓占有,没有任何私产,通过创造充盈的物质财富,来确保人们“皆有所养”。以“不藏己”“不为己”为价值基点,要求人人为公,在生产过程中为公共事业尽心竭力,贡献自己的劳动;在分配过程中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不谋求财物,也不随意浪费,人人各安其位,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但是,这种理想缺失了对社会生产力的认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创造充盈物质财富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15]在马克思看来,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全部生产资料应该由人们共有,而不是由少数资本家掌握。他认为“问题不在于改变私有制,而只在于消灭私有制”[16],并在此基础上,追求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从而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7]。这种“按需分配”也表明了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们只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使用社会物质财富,不再为了一己私欲而去随意占有和浪费。

第二,马克思主义和“大同”思想都主张“各尽所能”的劳动态度。“大同”社会强调各尽其力,“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劳动变成一种自由自觉的行为,人们不惮劬劳,出力奉献,不是单纯地为了自己,而是以“施无吝心”的精神来共同维持大同社会的正常运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18]。在马克思的构想中,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人们冲破了异化劳动的束缚,由自由劳动取代雇佣劳动。劳动得到解放,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人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劳动,不再受到资本的规训和压迫,劳动真正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它不再是强制性的、被迫的,不再是获取生存资料的手段,而是变成人的一种本能,成为人们自觉创造社会财富以及获得幸福快乐和全面发展的途径。

第三,马克思主义与“大同”思想都主张社会分工。《礼记正义》中,孔颖达认为:“‘男有分’者,分,职也。无才者耕,有能者仕,各当其职,无失分也。”[19]“大同”社会对“老”“壮”“幼”等不同年龄群体提供不同类型的分工。在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体系中,这种分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是根据人的自然本能来设计的,其目的在于维系人的生存以及氏族的正常运行。当然,在这种分工下,人们虽然掌握了维持生存所必需的大部分技能,但是这一时期的人仍属于未开化的、狭隘的个体,局限于自给自足的家庭或氏族之中,并非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点似乎与马克思“消灭分工”的理论有所冲突,但也要认识到,马克思所要消灭的分工是异化的分工,而“大同”社会的分工显然不是异化的。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逻辑统摄下,一切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和资本增值,资本家迫使工人不得不参与社会分工。对于工人来说,他们如奴隶般被限制在某一方面的分工,成为生产中的一个环节,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而不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不难看出马克思“消灭分工”的目的就在于使分工变成一种自愿自为的活动,在人与人之间公正平等的前提下进行,让每一个人都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二)政治维度的高度契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以民为本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与挑战并存。“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吸收了“大同”思想关于“天下为公”的精华,为认识和解决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主张。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出发,论证其灭亡的必然性,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私有制被废除,阶级与国家会消亡,三大差别也归于消失,人类被奴役被压迫的状态得以摆脱,得到彻底的解放,最终实现人类的共同利益。“大同”思想的核心价值之一是“公”,认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就是说天下为所有人共有,是大道盛行的标志。“天下为公”是在“天下为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理念。“天下”一词具有广泛的荣摄性,它不再局限于一家一域之内,而是对全世界的表达。“公”既是指“公众”,同时也有“公有”或者“共有”的意思,它不限于某一特殊群体或集团,而是主张建立一种权利公有的政治制度,实现“大一统”和“公天下”的政治格局。为实现这个目标,康有为曾提出了“去九界”的实践路径,其中前两条便是“去国界”和“去级界”,这一价值观在今天同样体现着关注和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其次,马克思主义与“大同”思想都强调民主选举。马克思关于选举有着诸多论述,他肯定了选举的积极意义,认为选举使人民有了参与政治的机会,保障了人民参政的权利,但是他也揭露了资本主义普选制的虚伪本质,指出这种选举模式为资产阶级谋求利益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他在《法兰西内战》中高度赞扬了巴黎公社的选举模式,在他看来,“从来还没有过进行得这样认真仔细的选举,也从来没有过这样充分地代表着选举他们的群众的代表。”[20]一切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都由普选产生,当选者仅仅是为了社会和人民服务,受到人民的监督,可随时被选民革职,而不是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大同”思想“选贤与能”的主张首先是以“公天下”为前提。东汉经学家郑玄说:“公犹共也。禅位授圣,不家之。”[21]孔颍达疏:“‘天下为公’,谓天子位也。为公,谓揖让而授圣德,不私传子孙,即废朱均而用尧舜也。”[22]“大同”思想所设想的政治权力传递是一种禅让制,而不是世袭制,实行“选贤与能”的选举模式,以品德与能力为依据,选取德才兼备的贤者来管理国家公共事务,主张“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尽管形式上不像西方选举制那样采取投票的方式,但选举与协商相结合,具有民主色彩。

最后,以民为本、为民谋利是马克思主义和“大同”思想的根本取向。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马克思立足群众史观,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3]历史的创造和发展归根结底是由人民的实践推动的,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人民都处于主体地位。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聚焦“现实的个人”,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推动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中的根本性地位,以谋求全人类的解放为终极目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大同”思想在对人民价值的认知上有着高度契合。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人民,讲求“民本”“爱民”“安民”“乐民”,认为人民是国家存在之基础,强调“民为邦本”“得民心者得天下”。“大同”思想构建了一个各得其所的保障体系,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各类群体都能得到恰当的权益和帮扶,使他们有所依靠。

(三)社会维度的高度契合:集体本位、平等公正

其一,马克思所谈论的共同体思想与“大同”思想的集体本位高度契合。“大同”思想主张社会群体本位,立足类的存在,倡导“克己奉公”。从《礼记·礼运》来看,无论是“大同”还是“小康”,都强调个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而不是孤立地存在。“大同”思想构造了一个团结互助、孝养慈爱的社会模式,进一步突破了血缘家庭的界限,“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不分亲疏远近,不仅有亲亲之情,而且与所有人联系起来,以博爱之情对待每一个人。马克思设计了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这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4]。他强调人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获得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平台和空间,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在马克思的设想中,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都是彼此联系、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孤立、封闭的存在。因此,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每个人都乐意为他人和公共事业做出奉献,以整体利益为立足点,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和有机统一,以最终谋求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形成真正的“共同体”。

其二,无论是在大同世界中,还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同”思想蕴含着平等的观念,“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中国传统平等观的重要理念之一,中国传统“大同”思想对男女、老幼、鳏寡孤独等不同群体皆有不同的安排,并没有抹杀或忽视个体的差异。马克思把平等视为共产主义的基础和依据,他指出:“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25]随着阶级的消亡和私有制的瓦解,剥削和压迫也将随之消失,雇佣劳动这一导致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得以去除,等级制度也就不复存在,人们将彻底摆脱对人和物的依赖,具有高度的自由和自觉,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而最大化地实现了平等。

(四)文化维度的高度契合:道德高尚、讲信修睦

物质财富的充盈固然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但是社会的和谐美好更是人们所向往的生活。“大同”思想主张建立一个仁爱有序的和谐社会,呈现出一幅高度和谐的理想图景。中国人自古崇尚“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强调道德品行的修养。大同思想主张每个人都以礼义道德为日常的行为准则,崇尚以诚信取代欺诈,以和睦止息斗争,不议论奸邪之谋,也不做抢劫盗窃之事,整个社会亲如一家,井然有序。马克思积极倡导和谐、诚信等道德理念,倡导精神境界的升华。在马克思主义的体系中,道德作为一种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且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在共产主义社会,随着私有制的彻底瓦解,人们逐渐了解资本逻辑统治下的异化状态,身体和精神得以平衡,人性得以重新觉醒,实现自我的复归,与类本质达成和解,获得真正的自由,不再被利己观念所束缚,精神境界也因此得到了极大提高,“真正人的道德”[26]这一精神旨归逐渐趋于现实。

(五)发展维度的契合:天下为家到天下为公

从《礼记·礼运》文本看,“大同”与“小康”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社会模式,二者的首要区别就在于“道”不同,其中“大同”是孔子所擘画的理想社会,“小康”则是孔子所希望回归的现实状态。毫无疑问,与“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相比,“天下为家”的“小康”属于低一层级的社会理想,它以个人为本位,立足伦理家庭,强调利益至上,因此在这个社会,私产观念提升,人们为了私利而斗争,只能通过礼义来约束私心,协调社会秩序。但“小康”相较于“大同”是更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的,也是实现“大同”的必经环节。虽然孔子样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大同”与“小康”,但是他看到了“大同”与“小康”属于不同的社会阶段且具有接续性和演进性。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分析,“小康”到“大同”是历史发展之必然,但是二者要产生嬗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且需要马克思主义来补充和完善理论指导,否则只能是一种空想。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的崇高目标,他构想的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是历史发展之必然。在马克思看来,实现共产主义需要经过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社会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此外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即“使现存世界革命化”,无产阶级只有先通过革命的实践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在此基础上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各种异化现象。综上可以看出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诸多前提条件,只有在资本主义自身的文明优越消失殆尽且发展弊端充分暴露之后才会出现,这个过程并非一步之遥,而是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渡时间。

当然,孔子称赞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在时间向度上其实是复古的、逆向的,这种“复古”反映了孔子对当下社会的不满。从孔子的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为之前出现过一种“大同”社会A,由于孔子处于乱世之中,所以他渴望回归到“大同”社会A。但是这一理想离现实太过遥远,所以他又提出了更具有现实可能的小康社会。孔子的这种构想也启发了后人对“大同”的追求,这种追求的目标其实是在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最终实现的“大同”社会B,也就是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这是对“小康”的发展和扬弃,顺应历史潮流,而非孔子所向往的复古,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图1来理解。

三、大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相契合的价值旨归

(一)在双向互动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

“大同”思想在中国传承几千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持久的生命力,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社会历史条件限制,大同思想具有一定的空想性,这与科学社会主义存在本质差别,但蕴含着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价值和魅力。找到“大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契合之处,不仅可以借助“大同”思想的传统话语体系阐发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还可以深入发掘“大同”思想的历史内涵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于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民大众更好地领会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深度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之中。

(二)在固本培元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并不断发展着的文明,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在当今现代工业文明的背景下,中华文明亟待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发出传统文化的时代活性和延展韧性,不断建设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两个结合”在普遍与特殊、历史与当代、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等诸维度的视角来分析,中国传统“大同”思想能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辩证融合,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能为全人类做出贡献的思想资源。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与中国传统“大同”思想有机契合,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立足新的时代背景,激发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延展传统文化的发展空间,焕发出历久弥新的永恒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有批判的继承,又是创造性的赓续,是对中外文明成果的熔铸。

(三)在“两个结合”中铸就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27]中国式现代化是“大同”思想最新的时代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之路的现代化,对“天下为公”“以民为本” “协和万邦”等理念的继承和升华。从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相契合的五个维度来看,“大同”思想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文化积淀和价值指引。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小康”社会这一现实基础出发,通过不断发展和完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实现“天下大同”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四)在守正创新中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古以来,中国先贤在对待民族、邦国的关系上,倡导‘协和万邦’即和平共处为邦交原则,以‘天下大同’即共同社会理想为追求目标。”[2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大同”思想面向更广大世界扩展,聚焦全人类的命运福祉所提出的宏伟构想,充分体现出文化自信、历史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着“大同”思想的深刻内涵,它的主体指向世界上的所有人,将世界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兼顾个人乃至全人类的整体利益,主张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与国之间休戚与共、唇齿相依,支持各国发展道路由本国人民自主选择与确定,以实现包容共生、互利共赢为价值导向,共同走向文明和进步。这深刻体现了“大同”思想“天下为公”的道义情怀、“以民为本”的价值旨归、“公正平等”的道德理念、“讲信修睦”的社会追求。

“大同”思想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等领域对人们所向往的美好社会进行了描述,体现了古人的美好期望和愿景。尽管“大同”思想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在当时难以实现,却深深印入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成为代代相传的文化印记,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大同”思想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理念不断与时俱进,天下为公、以民为本、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等理想目标也在不断地被探索和实践,对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分析社会现实、谋划未来发展,对“大同”思想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从而使“大同”思想在实践中逐渐趋于现实,拥抱科学,描绘出历久弥新的当代图景。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8.

[3]陈澔注.礼记·礼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248.

[4] [东汉]许慎.汤可敬 撰.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7: 1034.

[5]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1:9.

[6]康有为.大同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56:8.

[7]康有为.大同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56:52.

[8]孙中山全集 (下)[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1: 547.

[9]孙中山全集 (下)[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1:875.

[10]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76.

[1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4.

[13]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

[14][东汉]许慎.汤可敬 撰.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7: 1411.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2.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6.

[18]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84.

[19]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59.

[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0.

[21]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58.

[22]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59.

[2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9.

[2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2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9.

[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0.

[27]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N].北京:人民日报,2023-02-08(01).

[28]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N].学习时报,2011-09-08.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