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中途接班管理的对策讨论

2024-08-15 00:00:00魏夕川
公关世界 2024年16期

摘要:学校教师辅导员制度,是指专门担负指导学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生活指导、学员就业指引、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任务的人员。每位教师辅导员通常负责管理一个或多个学生,但是在高校中,辅导员因为岗位变动等各种原因变动性较大,高校辅导员经常会面临中途接手班级的问题。与从大一开始带班级的辅导员不同,中途接手的班级与新的辅导员之间难免会有隔阂和生疏感,本文根据接手班级的学员们对新任辅导员的经验认识与心理特点,并结合本人的教育实际,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中途接任;大学生;辅导员

引言

在当代教育体系中,高校辅导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连接学生与学校管理层的桥梁,是学生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然而,由于个人职业规划变动、工作调动或健康问题等,辅导员中途接班管理成为一项不可避免的挑战。新接班的辅导员面临诸多难题,包括如何快速了解并融入新的工作环境,如何建立与学生的信任关系以及如何确保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辅导员个人的工作效率,更影响到学生的教育体验和学校的管理质量。

一、中途接手班级的概念及学生的特点

在大学年级的流程上,因为教师离职、职务调整、产假、病假等因素,会在学校时期遇到换辅导员的情况,发生辅导员中途换班的现象。

从大一入校就接手的学校,中间没任何辅导员经手。原生态的学校相对而言较为好管,这句话为先入为主,在大学生初入学校主观思维还不完善的前提下,第一学校辅导员被接纳和认同的可能性肯定是超过90%,因为以第一学校辅导员为中心的学校凝聚力已经非常强大,管好就会水到渠成。

但在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流程中,常常因为工作调动或者其他人的种种原因,“二手班”或者是“多手班”的情形经常出现。由于接管的二手教学班通常是年长学员,对学校班级辅导员们而言,首先,缺乏时机让学员慢慢熟悉学校小班的具体情况;其次,由于学员们早已度过了刚步入高校的新奇期和活泼期,并未有时机如刚起步一样和学校班级辅导员们推心置腹,所以接管的二手教学班同时也缺乏时机了解学生个性和特点的最佳时期;再次,班干部的处事方法在无形中打下了前任班级辅导员的印记,因此必须结合新任班级辅导员的工作经验来打磨;最后,后任班级辅导员也需要倾注更多的工作时间和精神,来与学校拉近距离。

对于更换辅导员的学生们,他们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同时对新辅导员也有一定的期待性,更为希望新任辅导员可以改善班级原有的一些不良风貌或者前任辅导员管理工作中不当的地方,但也不愿跳出已形成习惯的班级风格和管理模式,这导致新任辅导员在管理中也会出现,满足学生的期望得到支持,没有满足期望被抵触的情况发生,这也是对中途接手班级的辅导员提出的一项挑战。

其次学生们对于新任辅导员管理方式还需要一定适应性。比如,有些辅导员对于管理班级事情采用的是相对松散的管理方法,对于学生们的日常事务工作要求也并没有十分严苛,但是也有的辅导员管理工作方法十分严厉,对于班级事件等特殊情况抓得紧管得严厉,再比如有些辅导员对于查课走寝非常积极,对班级学风建设有一定的要求。而有的是不定期地查班,有的班主任辅导员喜好抓学生行为,有的班主任辅导员喜好抓课堂氛围之类,这些举措对班级的风貌风格影响都会比较大,学生也在入学后渐渐适应辅导员的这项管理模式,新任辅导员在接手中途班级后,会按照自己的风格进行管理,这些管理方式改变都会对学生产生不适应性,会形成抵触情绪,这些都会造成班级的管理的不顺利进行,这更要求新任辅导员对班级管理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找到适合班级学生接受的举措,让他们更为接受。

但对于新辅导员的行为、个性等方面,他们对班主任辅导员会比较生疏和陌生,他们对班主任辅导员的言行举止都铭刻于心,会对刚接管的班主任关注度比较大,期望值会有一些要求,这样体贴学生的班主任是极易渗透到学生人群当中的,也会让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和认同,但是这样的班主任辅导员常常发生在青少年人群当中,资历比较老的班主任辅导员,通常以其深厚的热情将他们凝聚成一个紧密的集体,这就要求他们通过自身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一定要通过多和他们的沟通,在他们生活里关注和认识他们,从而提高他们的亲切性和群众情感,也需要在新接管班级的时候进行班会活动,进行查寝到宿舍,这就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多花时间和每位学生多做一个互动,有一次比较初步的认识,可以牢记每位学生的姓名,这可以提高他们的亲切感,会增进他们对辅导员的认识,牢记他们的姓名可以让学生感到受到重视,可以降低他们和辅导员的生疏性。

二、做好中途接班的策略

(一)做足准备、自信面对、了解班级情况、建立班级队伍

在接管新一个班级以前,应从前任辅导员那里熟悉新班级学生的特征和教育方法,而对于学生在接管新班级之后,并不需要通过迅速的教育变革去打破学生们已经养成的管教方法,而是为了接近学生、培养新学生,并让他们接受教育,还需要努力去认识学生、理解他们。在和前任辅导员沟通时积极、诚恳地去咨询并把握目前班每个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个人爱好性情等,把握班级的思想动态情况和文化特色,促进其他工作的进行。

另外,在更换辅导员后,与班级学生干部的配合也至关重要,学生干部在班集体中起着表率作用,在班集体里有一定的威望,他们往往具有很好的管理才能,成为班主任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和学生干部及时沟通了解班级状况,并征询学生干部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方式建议与意见,从而利用学生干部成为联系班集体桥梁,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班集体管理。

新任辅导员在接手班级事务时应更倾向于让班级干部去与班级进行沟通和了解,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辅导员的更换,班级群体更多地会依靠班级的班委来提出他们的诉求,因此辅导员可利用指导的方式方法,帮助和指导他们如何处理班级中复杂繁琐的事务;利用引导的策略,引导他们如何行之有效地做好辅导员和同学之间的桥梁。

在班级管理有一定效果和得到同学认可后,辅导员可以通过班级干部来逐步对班级的管理方式进行改革,逐步改变原有的班级的不良风貌,在班级事务顺风顺水后,可以放开放手让班级干部去处理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做到有担当的一面。此外,对待学生干部的管理方式要有一定的松弛度,有一定的放手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他们的行为举止,起到班级的榜样作用,也不能过度放任他们对班级的所有的管理。

(二)做好每一个“第一次”

做好了首次和学校领导的会面后,新老教师辅导员的移交流程将是他们一个绝佳地展现自己的时机。学校的移交会通常可以至少聘请一名学校领导参与,这样才能增加对学校的关注程度。而学校移交会通常由原学校辅导员负责,而前任辅导员会先就校方安排的更换新教师辅导员事件向学校解释情况,并会向同学们简要推荐下一个新任教师辅导员。在学校毫无准备的情形下突然更换新教师辅导员,孩子们大多非常不适应,极易形成厌恶的心理与警戒的心态。在学校移交环节,新学校辅导员在作自我介绍时,一方面要站在学生立场上对前任学校辅导员为班集体所付出的不懈努力表示感谢,从而使他们感到自己是新添加到班集体的一员,而不是替换与他们有深厚感情的“家长”;另一方面则对新班集体在过去做出的成就予以充分肯定,以此缩短新任教师辅导员与他们之间的距离,让新学生更容易接受。

交接会也是新任班级辅导员与毕业生之间的首次接触,新任班级辅导员应该抓住好这次机遇,使毕业生们对自身形成更加美好的认识,也使在场负责人和前任班级辅导员更加安心,为今后顺利开展工作做铺垫。

做好了第一个活动,新班级接手后,单纯依靠首次见面就给学生一个好印象是不够的,许多学生一时也无法接触新任辅导员,因为很多学生都在期待着,要看新任辅导员能有多大作为,而活动的举办也很简单就可以看到新辅导员和班级之间的融洽程度。

进行了第一次的奖惩工作以及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新辅导员还必须做好很多事务性的工作。比如,对学校的扶贫补贴以及奖项评选等。由于这些工作既关乎学生的切身利益,又是学校关心的重点,所以往往也最容易和激化了班级问题,尤其对新辅导员来说更必须做到民主公平公正,在学校接手后的首次扶贫补贴评定工作中,新辅导员要及时了解并调查所有申报扶贫补贴的学生们平时的生活消费状况、家庭情况和心理健康状态以及特别班级等特殊学生信息并进行更有效地跟踪和关注。同时在第一次获奖评选时,既不能只考虑到刚接手时就较为熟悉的学校干部,也应将其他优秀学生考虑进来,以拓宽受奖面,树立信心和亲和感,并要定期深入班级宿舍,在学校日常活动中看到学生的好成绩,对一些成绩特别优秀,为集体事业作出了奋斗与奉献的学生予以相应的肯定与嘉奖。

做好了第一次突发状况的处理,由于学生们大多都是刚离家就来到了校园里,所以在学校出现突然状况时,难免会显得人心惶惶。例如,发生了意外伤害、打架斗殴、突发性病症等,均为大学校园里常见的突然状况。出现了此类情形,新任辅导员就应该在第一时间到达学生身旁,并带其前往医院,协助学生办好所需要的事宜,然后陪伴在学生身旁并予以安抚,使学生感觉温馨、放心。而突发事件也是最能影响学校能否承认、接受新任辅导员的重要原因。所以,新任辅导员在第一次处置突发事件时,就一定要做到准确有效,关切慰问[1]。

(三)树立辅导员的威信,身正为范,促使学生心理认同

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始终贯彻着平等、公开的原则,在贴近学生拉拢感情的同时,也要建立一定的威信,严肃班集体的管理和班集体风貌,对待学生犯了错要一视同仁加以认真的批评与教育,对于平时行为表现得相对差一点的学生,有了进步也要给予更多关心与肯定,对于违反班级管理规定的也要严肃处理,树立班级良好的风气和风貌。所以任何一个孩子犯了错都可以真心进行纠正和教导,对事不对人,建立良好的氛围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如此一来,整个学校便形成了良性循环。而辅导员自身更应该在平时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就能够在整个学生群体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并带头示范,以自己的具体行动来感染学生,使他们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懂得做人、学会处事[2]。

(四)真心对待学生,贴近学生

大学的毕业生们最渴望关怀与欣赏,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身为大学教育者,我们应该多理解他们的志趣与特点,擅长发掘他们中时隐时现的闪亮点,并适时予以肯定与赞扬,同时主动创造环境,使毕业生们有可能展现自身的专长,体验到学习胜利的快乐,并重新建立自信,同时多和他们谈心沟通,经常性地与几个同事聊天,不但能够找到部分人才,而且还能够利用谈心同学的推荐发掘到部分工作积极、能力较好的毕业生。从学校生活中的发掘活动,从大学、院系所举办的各种比赛中,新的辅导员可以观察和了解学生,均可以挖掘出过去从未被发现的“好学生”,成绩较好的孩子;能力较好的孩子;勤奋、友善、艰苦朴素的工人品德;英勇、顽强的孩子精神等。

新任辅导员同时也需要把目光聚焦到在学校成绩相对后的孩子上,因为相对于高中毕业生的“光芒”,后进生们更希望受到重视与表扬,所以,新任辅导员在接管学校之时,也需要及时明白他们后退的那些问题,而通常对于他们而言,主要就是指他们中那种学业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孩子。而班集体的向心力和素质的提升往往都离不开学员,后进生的提升空间相当大,可以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对待班集体中的数学后进生,影响整个班级群体的班级形象和校风,通常这些同学期待教师的尊重和认可,当中途的新生接班后,新辅导员的培养和关怀将更为一个良好的影响数学后进生心态和培养其学习行为兴趣的良好契机,所以老师应该更加公正合理地确认学员在班集体中的价值,并积极给予学员鼓励、引导等,打破后进生的在学习或者行为中存在的一些自卑心理,鼓励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参与到大学的学习和班级活动当中,同时也要尊重他们的观点,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另外一方面,新任辅导员应该与他们或者班级干部交流沟通找出他们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对其家庭背景、学习方式、生活难题进行了解,找出其中的问题。

结语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学校辅导员的管理工作也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学校教育辅导员的管理工作职责不仅繁琐错综复杂,而且往往因精力有限而职责重重,尤其对中途接手的学校辅导员,困难与问题尤其突出,对班级的管理工作更需合理的工作指导。在大学毕业生事务处理中,也经常出现换辅导员的情况,新班级要面临的问题众多,每个人均有先入为主的思想,更喜欢将自己引进门的教育辅导员,所以会有一些的抵触和不情愿,但同时也要正视无法更改的社会现实,所以希望能获得新学生的认同与肯定,新任辅导员任重道远,要花费比平常付出很多倍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昊.我国社会转型期初中学生冲突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4.

[2]刘婷婷.浅谈新辅导员如何接手“旧”班级[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2):68-69.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