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教育: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新范式

2024-08-14 00:00:00戎仁堂唐翔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4年6期

编者按: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着眼于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发展,重建“协同学习”的概念,形成超越过去协同学习的特点,将“协同教育”确定为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思想和基本路径。学校以科技特色为重点,推进课程、队伍和管理的协同创新,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系统内各要素之间“耦合”的条件和机制建设出发,追求校家社各种教育资源的有序共生,形成强大的教育能量场,大大提升学校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协同教育;特色高中;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23-0035-03

【作者简介】1.戎仁堂,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南京,211112)党委书记,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2.唐翔,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南京,211112)教师,高级教师,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协同教育可以是学校系统内不同学科、不同岗位教师间的协同,也可以是学校教师与家长间的协同、学校与社区间的协同,甚至可以是跨越国界的教育协同。新时代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协同教育,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在办学治校的过程中,高扬协同教育理念,将各种教育资源与各方面教育力量协同起来,形成强大的教育能量场,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育人效果。

一、回归育人本位,追求系统优化

“十三五”期间,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围绕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指向高中生关键能力的协同学习研究”,进一步明确协同学习的结构要素与影响因素,厘清协同学习与关键能力之间的关系,明确协同学习的本质与实施关键。学校对协同学习实施方案进行了系统的校本化构建,形成了协同学习校本化实施的总体意见与框架模型、协同学习的课堂实施流程与实施策略、协同学习共同体的培育意见。通过对协同学习的探索,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明显改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随着新一轮以发展核心素养为旨归的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发现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力等关键能力,还要关注他们的必备品格、价值观念,也就是说要更加关注他们作为人的存在的综合素养。协同不仅指向学生的学习,还指向整个教育教学系统。我们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协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同、学生与教学资源之间的协同,更关注不同的学习内容即学科之间的协同、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协同、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以及学校教育的协同,构建一个更为完整的育人系统。我们要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思考“协同”的问题:协同不仅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更是一种办学治校的理念。

协同学理论认为,系统内各子系统或各要素的能量聚集会产生一种超越原各自功能总和的新功能。协同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以及学校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以形成有序结构和合作效应,从而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的过程。协同教育的校本实施中,应体现以下特性。

一是共向性。所谓共向性,是指系统中的各要素服务于共同的目标,方向一致,最大限度减少相互制衡,进而形成最大的合力。协同教育中作为子系统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学校教育内部各教育要素是动态变化的,因此要把准协同方向,所有的资源、力量都要围绕这个中心调配、协作。

二是有序性。协同教育关键是对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子系统的独立运行特点进行分析,找到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途径与形式,再通过输入一定的力量加强这种关联运动。协同教育应重点发挥课程的作用,通过课程规划和课程实施,将资源统整起来,既各司其职,又互相补位。

三是自主性。按照协同学的理论,协同作用的结果就是形成不需要借助外力运行的自组织。协同教育着力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调动教师、家庭、社会多方参与的积极性。

四是开放性。学校作为一个子系统,和家庭、社会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这就需要学校根据不同对象、不同要求,采取多元包容的整合方式,完善不同层次的协同教育机制,在协同育人中发挥引领作用。

二、实现有序共生,促进特色化发展

近年来,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耦合”的条件和机制建设出发,追求校家社各种教育资源有序共生,实现了育人效果的不断优化,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教师队伍协同发展和学校治理能力的提升,有力促进了学校的高水平、特色化发展。

1.课程协同——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变革

学校基于“知·行·创”协同创新的课程理念,开发建设了具有校本特点、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协同课程体系。按课程的内容标准和实施方式,形成了包括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研究课程三个维度的课程图谱(见图1)。

课程图谱中的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研究课程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其中,“拓展课程”中五项学科联赛是针对数、理、化、生、信息五项学科学有余力同时有志继续发展的学生开设的提升课程,与大学基础学科内容有一个校本化的衔接。学校协同课程蕴含着层次性、多样性、关联性等方面的追求,既满足了学生自主选择、特长发展的需求,又构筑了学生自主发展、不断进阶的金字塔式的成长阶梯。

2.队伍协同——教师研修和提升方式的变革

依托课程基地建设,学校成立了跨学科联合教研中心,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商议、集体备课,研发跨学科融合课程。课程强调学生能够利用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领域的知识、方法等,探究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学校在省级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开发了社会科学议题类融合课程,教师利用生态体验室、化学DIS探究实验室等学习空间,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的“空气污染”“硬水软水的测定”“温室效应”“汽车尾气净化”等问题进行基于现代技术的科学探究,引导学生深度理解书本知识。

学校主动与周边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意向协议,组织教师不定期到紫金山实验室学习,以科研小组制推进双方合作。队伍协同,一方面提升了教师的人工智能等科技素养,另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最前沿的教学素材,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3.治理协同——学校组织管理方面的变革

学校以协同机制推进“大思政”工作,大力建设“思政育人场”。日常教学中,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跨学科集体备课、观课议课,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育人价值,发挥思政课和其他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协同作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单课程”向“全课程”的拓展。学校建立了“一核多元”的组织实施机制,以学校党委为主要领导,加强横纵联系,实现思政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充分对接,挖掘学科的思政元素,建立共建共享的资源利用机制。学校德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全面加强党政干部、思政课教师、班主任的选用管理,发挥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和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注重打造多样化平台,调动师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2010年,学校成立了学生议事会、学生自治会等社团组织,让学生成为学校纪律和制度的制定者、检查者、评价者。在教师群体中实行协同式管理,以项目工作组的形式,打破学校管理的边界,通过对项目人员授之以权、加之以责,聚焦人的创造力的发挥,增强学校管理的向心力。在家校共育方面,学校通过家长学校,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依托家委会,整合家庭教育资源;借助家校通平台,做好家校沟通,充分发挥家庭的“养”和“育”功能。

协同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教育境界,更是一种教育方法、教育策略。虽然我们已取得了一点成果,但还有许多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的地方。我们相信在立德树人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的今天,学校必须心中有人,行之有方,凝聚各方力量,调动各种资源,才能为人才培养、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家成.协同教育:实现教育的当代转型[J].现代教学,2016(Z2):10-13.

[2]戎仁堂.协同学习:培养关键能力的主要路径[J].江苏教育研究,2022(2/3):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