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分析:辽宁满族刺绣的非遗特性

2024-08-13 00:00张驰王祥荣赵莹张馨月
丝绸 2024年8期

摘要: 辽宁满族刺绣是辽宁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刺绣工艺,是满汉文化交融的一种艺术形式,以淳朴的图案和粗犷、豪放的北方风格而别具一格,其非遗特性在辽宁文化传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辽宁岫岩与锦州满族民间刺绣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通过对辽宁各地满族刺绣的考察、调研、采访,从其历史与传承性、地域与民族性、文化与艺术性、民俗与实用性、非遗传承人及技艺进行分析,梳理辽宁满族刺绣的非遗特性,基于田野调查与图文分析,总结其非遗价值,思考其未来传承方式和发展路径。

关键词: 满族刺绣;非遗特性;传承;满族文化;民族;民俗

中图分类号: TS935.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17003(2024)08期数0143起始页码05篇页数

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24.08期数.016(篇序)

收稿日期: 20240506;

修回日期: 20240717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20704484143806);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JG22DB449);辽宁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LNYJG2023333)

作者简介: 赵莹(1983)女,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纺织品设计与传统图案的研究。通信作者:张馨月,副教授,125367679@qq.com。

辽宁刺绣以汉族及满族民间刺绣为主体,兼有蒙古族、锡伯族、朝鲜族等其他民族的刺绣风格。由于辽宁地区多民族长期的杂居交流,其刺绣艺术也不断交汇融合,在题材、图案、纹样、针法等方面既有差异又有相同之处。辽宁地区满族刺绣独具特色的刺绣工艺的形成和发展,与辽宁的历史、文化、环境有着密切联系。辽宁锦州市古塔区、岫岩满族自治县的满族民间刺绣都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辽宁沈阳满族民间刺绣、丹东凤城满族荷包、本溪桓仁荷包绣、抚顺新宾满族民间刺绣、葫芦岛兴城民间绣活已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还有很多地区正在申报有关满族刺绣的非遗保护名录。本文旨在研究辽宁满族刺绣的历史渊源、非遗特性等,深入挖掘满族刺绣中蕴含的辽宁满族文化,并为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持续发展寻找有效路径。

1 辽宁满族刺绣简述

满族是诞生在辽宁这片土地的中国古老的少数民族,在辽宁发展壮大。17世纪初,建州女贞的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承父位,改国号为“大清”,并定族名为“满族”。满族先人的刺绣最早记载于有关东北民间刺绣的《后汉书·乌桓传》中:“妇女能刺韦,作文绣,织氀毷(毛布)。男子能作弓矢、鞍勒,锻金铁为兵器。”为了装饰毛皮,妇女在皮革上刺绣。其风格粗犷,主要受相对稳定的渔猎、农耕生产生活影响。后来在满族先人与中原汉民族及其他民族的来往中,其刺绣技法不断发展,在保留女真人皮革补绣淳朴工艺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刺绣种技艺,并形成了具有北方民族特色,观赏与实用并举的传统技艺。主要针法有平针、错针、乱针、倒针、网针、打籽、锁丝、纳丝、盘金、平金、铺绒、刮绒、挑花、缉锁等。这些针法虽有借鉴其他刺绣风格的婉约之处,但总体上体现了马背民族的豪放。随着满族的不断发展壮大,建立清政府,这种起源于中国北方的刺绣技法逐渐发展成为当时“皇族刺绣”,无论是皇帝、嫔妃身上绣的龙凤图案,还是文官武将服饰上的飞禽走兽,都体现了满族刺绣的技法。后在民间广为流传,形成富有特色的满族民间刺绣,现其已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 研究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满族刺绣研究的历史文献、相关部门文件、书籍进行分析;通过田野调查法对满族民间刺绣的绣品、工序、针法进行现场调查与研究;运用半结构性访谈的方式,访谈代表性非遗传承人的个人传承与发展现状,梳理满族民间刺绣的历史文化及溯源发展。经调查,目前满族民间刺绣的研究主要围绕满族刺绣的艺术特征、满族民间刺绣的

服饰文化、满族刺绣与萨满文化之间的关系展开。如施立学等的《谈满族民间刺绣独有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色》[1],简述了满族民间刺绣的传承发展,分析了满族民间刺绣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色。满懿的《“旗”装“奕”服:满族服饰艺术》[2],展示了满族服饰艺术的发展规律,勾画出满族服饰艺术发展的基本轨迹。栗翠的《萨满文化影响下的满族刺绣纹样艺术特征分析》[3]对萨满文化概述进行简单介绍,分析了萨满文化影响下满族刺绣纹样的艺术特征。

3 辽宁满族刺绣非遗特性

辽宁满族刺绣是辽宁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刺绣文化具有非物质文化属性。它不但保留了完整的传承技艺,至今还保有一定的从业群体,并在不断地传承与发展中。从清代官服装饰的刺绣到民间生活物品,都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也体现了其非遗特性。通过对辽宁地域满族刺绣调研,了解其非遗传承的现状,从非遗文化传承角度来看,保护与传承满族刺绣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研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使辽宁满族刺绣得以传承与发展。

3.1 历史与传承性

满族刺绣具历史性。据《满洲老档秘录》记载,天命八年(公元1623年)派73人织补子,为文武一品至九品官员织绣以禽兽为图案等级分明的“补子,即为满族早期的来自官方的刺绣作品。满族宫廷刺绣的出现先于民间刺绣,满族民间刺绣的产生也依托于宫廷刺绣,起初主要流行于统治阶级,清代中叶以后逐渐进入到百姓人家,题材大多源于百姓生活,技艺出自市井之手,散发着浓郁的辽宁地域特色,形成了直白、简略、醇厚的艺术风格。

满族刺绣具传承性。在清代,刺绣是满族女性从小就要学习和掌握的一种技艺,无论皇后嫔妃还是普通村姑农妇,皆会刺绣(图1)。满族刺绣以母女、婆媳世代传袭的模式而传承,这种传承模式延续至今。

根据调研,目前满族刺绣艺人有近百位,分为国家级代表性人物、省级代表性人物、市级代表性人物和县级代表性人物。一些传承人也成立了刺绣工作坊,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保护推广下,大力举办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活动[4],使满族刺绣得到了较好的宣传。

3.2 地域与民族性

辽宁满族刺绣具有强烈的民族、地域文化特性,有其自身生长的轨迹与发展脉络,反映了辽宁地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辽宁冬季的漫长与寒冷,满族祖先“猫冬”的习惯,室内生活相对较多,刺绣成为女性重要活动。

辽宁满族刺绣特性中包含了其他民族的特点,尤其渗透“汉化”的因素。经过广大刺绣艺人的不断创造,既保留了流传于女真人在皮革上补绣的稚拙、纯朴的特色,又吸收了中原地区鲁绣、江南地区苏绣等其他种类刺绣技艺和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粗犷的构图中蕴含绣工精细、技艺细腻的特色。深入挖掘独特地域与民族特色,将其植入现代设计中,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

3.3 文化与艺术性

辽宁满族刺绣不仅题材广泛、造型夸张、形式多样、绣工精美、内容丰富,而且具有强烈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在针线之间借万物寄托感情于刺绣。其保留着满族原始的思维结构和造型,纯朴率真,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

辽宁满族刺绣创作内容丰富。满族先人对自然万物充满神圣的敬畏,自古以来,动植物类常作为吉祥寓意出现在刺绣中,如五谷六畜、菜蔬瓜果、花鸟鱼虫等;满族民间刺绣内容多源于人们的生活习俗、文化信仰及对于未来的祝愿,如田园风光、山水人物、民俗活动、书法绘画、诗词文字、典故戏曲、祥禽瑞兽等(图2),图片来源于吴立梅、桮小丽等辽宁满族刺绣传承人。由图2可见,满族人民将刺绣纳入社会生活中,把先祖的神灵、现世的生活及后世的愿望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示满族民间刺绣异彩纷呈的文化情境与生活状态。

萨满信仰是满族先人在狩猎时代形成的宗教信仰,也是辽宁地区满洲八旗家族,从清代至民国沿袭的祭祀风俗,并成为满族宗教信仰之一。由于满族信奉萨满教,因此满族刺绣也体现萨满文化的特色。满族民间刺绣中反映萨满崇拜的作品,传递出大量的原始文化信息,如“鹊”“鸦”图案常见于绣品上,神鹊是满族图腾(图3)。

从丰富的绣品图案上,人们可以看出满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托情于物的表达。绣品图案具地域特色,也构成了辽宁地区丰富内容的文化遗产,蕴藏了非物质的民族精神,承载了辽宁文化艺术的象征,也成了辽宁文化中特有的符号。为了防止富有本土特点满族刺绣图案失传,应抓紧对传承人的采访,并对采访资料进行整理、保存,加大对满族刺绣保护与宣传力度,使其能广为流传。

3.4 民俗与实用性

民俗活动在辽宁满族刺绣的绣品中较为常见,满族民间的歌谣和故事都蕴含丰富的满族刺绣文化内容,是刺绣者思想和感情的表达。满族遵循女真族人“金俗好衣白”的习俗,满族人崇尚白色,认为白色是纯洁、高贵的象征,因此满族绣品的底料常为白色。衣饰边缘、枕头顶(图4),不少是用白色做底子[5]。

辽宁满族刺绣实用性强,产品品类很多,有古代官服补子、袍服、衣裙、肚兜、云间、鞋帽、荷包、烟袋等服饰、配饰,枕头顶、帐帘、寿屏等生活用品,绘画类装饰品(图5),图片来源于吴立梅、桮小丽等辽宁满族刺绣传承人。一些刺绣用品与满族民俗习俗相关。丰富的刺绣作品scv7i+ae8HgVd4OeIVH0GQ==,承载着满族人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如“赠荷包”曾经是流行于东北地区的满族定情、定亲的习俗。小小绣品的一针一线都包含着浓浓的情感, 在婚恋中有一种专用的“对子荷包”。至今,在辽宁婚嫁时,年轻人仍喜爱穿戴有满族刺绣的嫁衣。每逢节假日,前往沈阳故宫等旅游景区穿着满族刺绣传统服饰拍照的游客也较多。这些刺绣物品都体现了辽宁地方风土民情及人们的喜好,也体现了辽宁满族刺绣民俗与实用的非遗特性。

由图5可见,辽宁满族刺绣实用范围广泛,具一定的民俗习性,并承载的非物质文化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应对其进行保护,并鼓励传承人将其传承延续下去。同时也应维护与宣传节日的民俗活动,给予满族刺绣等非遗产品展示空间,这样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完整性与多样性,并得到更广泛的宣传,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与活力,让大众了解辽宁的文化。

3.5 技艺与非遗传承人

辽宁满族刺绣的技艺与四大名绣的差别并不大,只是在一些基础阵法上稍有不同,其主要有堆绫、包绣、补绣、纳纱、割绣等刺绣技艺。如补绣是满族枕顶刺绣独特的样式,在其他枕顶刺绣中是十分少见的。即将图形用黑布剪出来,贴在底布上,不缝补绣,即为补绣无绣,这样就能产生类似满族民间剪纸式的古拙纯朴图案(图6)。

除在继承满族传统的刺绣技艺外,满族刺绣的发展也从实用性走向观赏性。满族刺绣借鉴各刺绣流派的针法,形成了当今更为广泛的辽宁特色的满族刺绣。在针法和技法上一改传统的“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的施针方法,融入更多新的技艺、针法成为纵横交叉的线条,以分层加色的技法来绣制,从局部到整体,有重点有步骤地运用不同色线施针,使作品整体完美统一,更加精湛。

据网络调研和实地考察后统计,近百年来辽宁各地满族刺绣已有近百位非遗传承人。如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岫岩满族民间刺绣,在岫岩地区已故的满族刺绣艺人有前营子的兰赵氏,大营子的张凤英、李春娥,前营子的王贵荣等前辈。现代表性传承人有关淑珍、孟令华、冯春英、尹航、吴立梅。现辽宁满族刺绣的非遗传承人大部分均有自己的培训班、秀坊或公司等。如省级非遗传承人吴立梅老师于2000年创办了“丽梅绣庄”[6],为很多失业女性重寻了就业方向,自“丽梅绣庄”创办以来,吴立梅老师已教出四十多位绣娘,为岫岩地区的非遗传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目前大部分满族刺绣艺人年龄偏高,虽一些秀坊、非遗相关部门的一些培训课程及活动有年轻人,但能真正走传承道路的年轻人非常少。绣品以景区、博物馆、网络销售为主,常为辽宁本土特色的刺绣小物件,创新产品较少。市场上含有手工满族刺绣的服饰越来越少,服饰上刺绣逐渐被机绣代替。应多定向培养传承人,深入学习满族刺绣技艺,使满族刺绣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与满族刺绣创新产品,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也可以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宣传满族刺绣,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

4 结 论

辽宁满族刺绣作为满族人民审美意趣的表达和民族智慧的结晶,不能被社会的快速发展所湮没,但针对传承人老龄化、创新绣品少等问题,应及时思考传承策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看,满族刺绣有多个特性。将满族刺绣放置在生动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多角度、多领域寻求其动态性传承的生命力,如开设传统文化课,将辽宁满族刺绣从广大宣传活动植入研究课程中去,并创新研发绣品。人们在享受新文化和新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对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加以保护与发展,结合新时代、新文化和新科技的特征,不断传承满族刺绣文化。

参考文献:

[1]施立学, 刘京. 谈满族民间刺绣独有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色[J]. 艺术教育, 2019(8): 189-190.

SHI L X, LIU J. On the Unique aesthetic value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Manchu folk embroidery[J]. Art Education, 2019 (8): 189-190.

[2]满懿. “旗”装“奕”服: 满族服饰艺术[M]. 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

MAN Y. Flag Costume and Yi Costume: Manchu Costume Art[M]. Beijing: People’s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2013.

[3]栗翠. 萨满文化影响下的满族刺绣纹样艺术特征分析[J]. 工业设计, 2017(5): 61-62.

LI C. An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Manchu embroidery patterns influenced by Shaman culture[J]. Industrial Design, 2017(5): 61-62.

[4]曹丽薇. 辽宁工艺美术大事记[M]. 沈阳: 沈阳出版社, 2018.

CAO L W. Chronicles of Liaoning Arts and Crafts[M]. Shenyang: Shenyang Publishing House, 2018.

[5]朱华, 邹铁军. 辽宁满族枕头顶刺绣图案中花鸟鱼虫草木瑞禽的文化艺术特征[J]. 辽宁丝绸, 2019(1): 10-12.

ZHU H, ZOU T J. The culture and art features of flower, birds, fish, insects, grass, trees, and auspicious poultry in the embroidery patterns of Liaoning Manchu pillow top[J]. Liaoning Silk, 2019(1): 10-12.

[6]亓智. 辽宁岫岩满族民间刺绣: 访传承人吴丽梅[J]. 中国民族博览, 2017(3): 7-8.

QI Z. Liaoning Xiuyan Manchu folk embroidery: Interview with inheritor Wu Limei[J]. China National Exhibition, 2017(3): 7-8.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haracteristics of Liaoning Manchu embroidery

ZHANG Chi, WANG Xiangrong

ZHAO Ying, ZHANG Xinyue

(Institute of Textile & Fashion Design, Luxun Academy of Fine Arts, Shenyang 110004, China)

Abstract: Liaoning Manchu embroidery is an embroidery craft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Liaoning region, and it is also an art blending Manchu and Han cultures. It is unique with simple patterns and a rough and bold northern style. I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Liaoning cultural inheritance. Liaoning Xiuyan and Jinzhou Manchu folk embroidery were inscribed onto the second batch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in 2008.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haracteristics of Liaoning Manchu embroidery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of Liaoning,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iaoning’s textile and clothing industry. Through investigation, research, and interviews of Manchu embroidery in various parts of Liaoning province,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haracteristics of Manchu embroidery in Liaoning province, including its history and inheritance, regional and ethnic characteristics, culture and artistry, folk customs and practicality,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ors and skills. Based on field research and graphic analysis,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value of Manchu embroidery in Liaoning province, and takes its future inheritance methods and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paths into full consideration.

Key words: Manchu embroider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haracteristics; inheritance; Manchu culture; ethnicity; folk custo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