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视听艺术分析

2024-08-13 00:00徐佳媛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0期

摘要: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题材的纪录片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带一路》等优秀纪录片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道路上跨越文化壁垒,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视听艺术呈现方式和手段也更加多元化。2023年10月,央视推出的纪录片《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进行全景回望,从基建、交通、能源、科技、经贸、文化等领域展现共建“一带一路”的成就。为研究共建“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如何创新讲述中国故事,如何从视听艺术的角度向世界展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国家形象,文章通过内容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对《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进行分析,提出该片的视听语言和叙事特色:丰富生动的视觉语言、声画合一的听觉语言、多元化叙事策略。文章研究发现,各类新兴技术如无人机航拍镜头、可视化技术的创新运用丰富了视觉呈现,以及在融媒体语境下共建“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叙事策略的变革,并总结目前此类纪录片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叙事策略;《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0-0237-04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和共建国家铺就国际合作、互联互通的康庄大道,共建“一带一路”成果覆盖经济、文化等方面,中国为共建国家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1]。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目标,推动美好愿景不断落实落地,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23年10月召开之际,央视推出8集系列纪录片《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向世界讲述中国和共建国家共谋发展的故事,直观生动地展现共建“一带一路”获得的丰硕成果。从视听语言特色角度来看,丰富生动的视觉语言、声画合一的听觉语言、多元化叙事策略是该纪录片的三大特色。那么,该片是如何体现这三大特色的?本文予以认真分析。

一、丰富生动的视觉语言

随着视觉采集技术的更新迭代,现代镜头语言的逐渐成熟和创新,纪录片拍摄、剪辑、制作的准确性和艺术性也在不断增强,还原度和艺术性二者并重,走向成熟。在视觉艺术方面,可以通过构图、色彩及道具的运用,营造独特的氛围[2]。该纪录片采用先进的拍摄技术,包括无人机航拍、地面拍摄等多种方式,从镜头语言、色彩运用等方面展现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交通、风景、建筑等方面的变化,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一)各类镜头相辅相成,航拍镜头带来全新体验

不同种类镜头组合的艺术,能使纪录片以更加艺术化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引发情感共鸣。各类镜头语言能够深刻激发观众内心情感,提供思维想象的平台,例如运动镜头的灵活呈现和固定镜头的稳定构图达到动静巧妙结合的目的,特写镜头的细节描绘和航拍镜头的高阔视野形成对比,从而让整个作品的内容呈现和情感表达更加生动、完整。

镜头运用上,运动镜头和固定镜头相互补充,注重捕捉细节,通过特写镜头展示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及环境的细微变化,增强影片的感染力。除此之外,大量航拍镜头的使用从更加广阔的第三视角讲述中国故事。无人机航拍是将无人驾驶的飞行器作为空中拍摄平台,搭载数码相机、高分辨率CCD等遥感设备,根据拍摄的计划,获得相关画面[3]。全景镜头适合用来表现人物的整体形象或者某一场景的真实面貌[4]。

无人机航拍镜头在新闻报道、纪录片拍摄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拍摄中存在的拍摄视角单一、拍摄高度受限、云台位置固定等缺陷,无人机操控灵活、高视角、全覆盖的优点给纪录片拍摄提供了更多可能。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第2集运用大量航拍镜头,展现了“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土地上中国企业参建的重大项目。

例如连接印尼经济最发达的爪哇岛和资源丰富但经济基础薄弱的马都拉岛的泗水大桥,通过航拍镜头全景展现泗水大桥的壮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之大[5]。俯拍镜头视野开阔,为观众直观展示泗水大桥的雄伟壮观,上升镜头通过增加飞行器的高度获得新视角,全方位展现大桥,也侧面体现了泗水大桥见证了中国印尼友好关系的发展。无人机航拍镜头和传统镜头的交互使用,不仅能使纪录片的叙事更加流畅,还能增强画面的艺术性,带来更有张力的视觉效果。

适当地选择和使用镜头语言不仅可以紧扣纪录片主题、调动观众情感,引发思考,还能让观众的观影体验更加立体。

(二)符合整体氛围的色彩运用

色彩的运用在纪录片视觉艺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纪录片视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6]。由于拍摄时间的变化、拍摄地点的改变,纪录片前期拍摄可能会出现画面明暗、色彩存在差异的情况。这样的差异会对整部纪录片视觉上的真实性和连贯性造成影响,主题刻画和情绪传达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制作人员要在后期剪辑的时候适当调色,调整纪录片画面的饱和度、对比度、阴影和高光等,使其更契合纪录片的主题,增强纪录片的整体美感和协调性。

在色彩运用上,整部纪录片以暖色调为主,饱和度和鲜明度较高,展现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例如空镜中蔚蓝色的大海、砖红的屋顶、葱茏翠绿的山林、金色的太阳,给观众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体验。除了风光美丽的空镜之外,纪录片中其他部分也体现了适宜的色彩运用。

例如第5集中各国人民在吃重庆火锅时,温暖明亮的黄色灯光搭配鲜红的锅底和各类食材,食客脸上快乐的笑容、柔和的光影,渲染了各国友民欢聚一堂的愉快氛围。

(三)可视化技术的有效运用

可视化技术的运用是该纪录片的一大特色。对比静态可视化,动态可视化有着显示动态变化规律、数字信息流动趋势的优势,动态图表与VR、AR新兴科技相结合,能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7]。

在第5集中,印度辣椒从印度通过海运到达中国南海,再通过中欧班列运输到重庆的路线图,就采用了动态的GIS可视化技术,将地形图、交通运输路线、货物种类相结合,文字、图例等符号的动态展示让观众对货物运输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二、声画合一的听觉语言

通过声音不仅可以构建更加真实的影像世界,而且其与画面配合更能打动观众的内心[8]。纪录片的听觉语言对内容和主题的表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同期声的采集和各类环境音的处理可以更好地还原拍摄现场,从而保证纪录片声音的真实性,让观众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到现场的情况。此外,不同的解说以及不同风格的背景音乐,可以将多样的声音元素重新排列组合,从听觉上增强纪录片的情绪感染力和艺术性。《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中的人声、解说和背景音乐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声画合一,让纪录片深入人心。

(一)人物访谈真实人声还原对话

人物访谈起初只是一种采访的手法,现在多被看作一种独立的文体[9]。出现在纪录片中,即对特定人物进行采访,经过后期筛选,展现给观众,表达纪录片的情感内核。人物访谈给予观众走进被采访者内心的机会,简单真诚的语句往往最能打动观众。以小事件透视大时代,以小人物折射大变化,以小故事揭示大趋势[10]。

人物访谈部分采用人声和同期声相结合的方式,突出人物对话的重要性,同时也为访谈增色不少。第2集中对印度尼西亚赛牛饲养者噶发尔的采访,除了重点突出人声外,背景音搭配了赛牛的声音以及周围环境音,让人物访谈更加真实,也侧面展现了噶发尔的工作环境。

(二)直叙和抒情相结合的解说

纪录片的解说词是对画面内容进行补充和解释的画外音,可以帮助观众理解纪录片的内容,进入纪录片中的世界,感受纪录片所传递的深层次情感[11]。解说词作为一种语言符号,能将某些难以用画面传递和展现的信息传达给观众,例如对人物行为的解释、对某段历史的解释等,都需要解说来帮助观众理解。

解说和抒情二者相互结合,从客观性和艺术性上为纪录片增添色彩。平铺直叙的解说词对某些专业名词进行解释,可以帮助观众更加清晰地了解纪录片的内容和主题,而解说词中抒情的部分又中和了解说词的客观、直白,赋予解说词艺术性。

(二)奠定基调的背景音乐

背景音乐能够调控全片节奏、氛围,不同的音乐搭配不同的画面,能够强化纪录片的情感,从听觉上将观众带入画面,产生情感共鸣。

在纪录片中,配乐可以深化片中的情绪,烘托片中的氛围[12]。背景音乐可以根据解说词辅助呈现画面,调动观众情绪。该纪录片背景音乐的基调是悠扬舒缓。音乐基调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场景刻画会搭配不一样的背景音乐。

例如在列举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重大基础建设项目时,背景音乐多为管弦乐,气势磅礴,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在展现卢旺达菜市场中百姓日常生活的画面时,背景音乐轻快活泼,烘托了惬意舒适的生活氛围。

三、多元化叙事策略

(一)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形象建构的叙事主题

纪录片向来就有“国家相册”的美誉,作为大众叙事媒介负有讲述故事、传递信息、传播文化的重要社会责任。

纪录片《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十年进行全景回望,从基建、能源、贸易、运输、科技、文化等不同方面讲述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共同发展的故事。

国家形象作为一种“软实力”,能够带来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重效益。影视作品作为中华文化和国家形象“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能跨文化传播共建“一带一路”中的中国故事,构建大国形象,增强国际传播力,为后续更加高效务实地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奠定基础。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年,是中国向世界传达中国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价值理念的十年,这十年也是中国在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建构国家形象的十年。

共建“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旨在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建构共建国家之间的文化认同关系,这不仅表达了中国与共建国家物质方面的价值同构,还从生活生产中的小事入手,鼓励共建国家的人民尊重理解历史传统,达到情感认同[13]。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是新形势下中国外交惠民的真实记录,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实践的赞扬,也是中国和平友善、积极务实、心系全球的国家形象的构建。

(二)“全知视角+人物访谈”“个体+国家”的叙事结构

不同的叙事主体有着不同的叙事视角,不同的视角所呈现的纪录片内容也会有所不同。纪录片通过全知视角、全时空叙事的优势,用第三人称解说叙述共建“一带一路”的故事,同时利用纪录片全知视角、一维时空叙事的力量,通过第一人称的人物访谈推动纪录片情节发展,揭示人物内心情感、思想的变化,展现人物的情绪张力,突出故事的真实性。将视点切换,从而将国家精神与个体命运紧紧挂钩,让微观的细节叙事服务于宏大的整体叙事,能让高文化语境中的纪录片更“平易近人”,这样也更有利于纪录片的国际传播[14]。

纪录片从当地普通人民的角度出发,第2集中因为雅加达拥堵的交通,39岁的卡拉皮每天需要花费两个半到三个小时的时间在通勤上,这让他苦不堪言。然而,随着共建“一带一路”重要项目雅万高速铁路的通车,这一时间将被缩短至40分钟,卡拉皮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觉。

纪录片从卡拉皮的故事引出中国投入参与建设的雅万高速铁路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展示了共建“一带一路”给当地人民带来的实际利益,增进了文化认同,促进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

这种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相融合的叙事结构,让纪录片客观和主观并重,增强趣味性和可看性,能够将小人物的故事和国家社会的宏观发展相结合,抒发真实情感,深化主题,扩大了纪录片的影响力。通过讲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赢故事,突出中国作为全球治理重要参与者的身份,积极推动全球化进程。

四、优化建议和方案

(一)使用更多第一人称视角镜头

该纪录片主要以第三人称视角进行拍摄,虽保证客观叙事,但让观众缺少代入感。

可以利用go pro加胸带或者头戴式设备进行第一视角的拍摄,例如让当地居民佩戴拍摄设备后对比乘坐雅万高铁和不乘坐雅万高铁两种出行方式,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交通的便利,增强真实感。

(二)增加叙事主体,加强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解读

在叙事过程中,可以引入更多的叙事人物加强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解读。例如,邀请国内外专家和学者,进行人物专访,选取其中的片段加入纪录片正片,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和意义。

(三)增加国际化叙事视角

国产纪录片如果想在国际传播中做好文化输出,就要主动契合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传播方式,从多维视角传播,丰富传播内容[15]。例如,可以在街头采访当地居民、与共建国家文旅相关部门合作拍摄音乐短片、展现共建国家某个社区或街道的一天,也可以从国外的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上截取对共建“一带一路”成果的文章和评价,从国际化的角度展现中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合作成果。

(四)科技赋能,发展融媒体产品“生态圈”

非线性的视听媒介环境逐渐呈现某种“生态”的意义,紧紧抓住科技发展的潮流,通过内容、渠道、宣发、平台产业链的互动联动发展更多元化的融媒体产品,与时代发展、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纪录片可以增加互动性元素,如设置在线讨论模块、转发话题互动等;制作各类融媒体产品,例如30秒短视频发布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在线下设置VR场景体验区,利用新兴科技感受“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发展变化;设置新闻主题板块,将短视频、新闻稿、纪录片合辑发布在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增强受众的观看体验和传播效果。

五、结语

总体而言,纪录片《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故事》在视觉呈现、音效设计、叙事策略等方面都非常出色,能够创新地讲好中国故事,做到真实性和艺术性并重,展现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优秀范例。

观看这部纪录片,观众不仅能够了解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还能深刻感受到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鸿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典范价值和实践进路[J].行政与法,2023(11):26-38.

[2] 唐慧清.电视纪录片中视觉艺术与音效设计研究[J].记者摇篮,2024(3):102-104.

[3] 李安,阎安.无人机航拍的电视新闻应用与优化策略[J].电视研究,2018(8):74-76.

[4] 张彪.电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视听语言分析[J].新闻传播,2016(12):75-76.

[5] 卢冠楠,苏杰,张胜,等.苏拉马都跨海大桥主要施工工艺综述[J].公路,2011(2):185-192.

[6] 蔡梅竹.“硬”题材纪录片视听语言的“软”着陆[J].新闻前哨,2023(24):41-42.

[7] 穆楚涵.大数据时代可视化新闻传播的创新路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6):9-11.

[8] 董静雯.视听符号·诗意呈现·文化认同:历史纪录片《中国》的美学特征探析[J].视听,2023(11):74-77.

[9] 甘惜分,钱辛波,成一,等.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160.

[10] 杨振武.把握对外传播的时代新要求[N].人民日报,2015-07-01(7).

[11] 王天俊.纪录片创作中的真实性与艺术性探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23.

[12] 张弛,高宇桐,洪少华.央视网微纪录片《歌声里的追梦人》视听语言与叙事策略分析[J].科技传播,2023,15(8):126-129.

[13] 王泰来.叙事美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27.

[14] 牛慧清,丁韬文.论中国脱贫攻坚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叙事逻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44(3):99-107.

[15] 赵静,郝雯婧.纪录片的“走出去”与“走进去”:以纪录片《习近平治国方略》为例[J].传媒,2021(12):44-46.

作者简介 徐佳媛,研究方向: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