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学术期刊融合升级的特征及实践策略探究

2024-08-13 00:00王晖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0期

摘要:ChatGPT、文心一言等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传媒行业的格局。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传媒界的“新宠”,我国学术期刊也逐渐开始利用智能技术进行融合升级探索。为此,深入探讨智媒时代学术期刊融合升级的特征及策略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采用举例论证法,分析人工智能给学术期刊带来的改变。第一,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学术期刊能够更快速地获取前沿科研信息,内容策划更加便捷;第二,智能技术能够提升学术期刊内容的审核编校效率以及审核评价的公正性;第三,智能技术能够帮助学术期刊精准投放信息;第四,智能技术可以使学术期刊内容多元化呈现,增强学术内容的可读性;第五,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学术期刊打造智能型编辑部,实现数字出版的智能化发展。文章提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下,学术期刊的融合实践可从四个方面着手:平台再造,构建智能化的综合出版平台;人机耦合,构建养成型的智能编辑部;服务转型,打造以人为本的知识服务型期刊;体系重构,打造期刊矩阵式发展体系。文章探讨学术期刊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升级特征以及具体实践策略,旨在帮助学术期刊更好地拥抱智能技术,在智媒时代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学术期刊;融合升级;平台构建;数字化出版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0-0234-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江苏省期刊协会单位期刊出版项目“XML一体化数字出版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JSQKB30

智能技术的进步使传媒业开始从“融媒转型”向“智融升级”过渡。作为学术信息传播的载体和平台,学术期刊应积极利用智能技术实现工作流程的转型发展[1]。目前学术期刊尚处于“智媒”的初级阶段,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尚在探索,但与智能技术的接轨和融合是期刊发展的未来。对此,本文深入分析智媒时代学术期刊融合升级的核心特征以及具体实践策略,希望为学术期刊的融合发展提供帮助[2]。

一、智媒时代学术期刊融合升级的核心特征

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于学术期刊的工作流程之中,极大地优化了期刊的各项工作,使其融合升级展现出新的特征,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内容策划的智慧化提升

在期刊以往的内容策划中,主要依靠编辑长期的工作经验和对信息的敏感度,如果缺乏相关的经验,则很难把握好期刊的选题方向[3]。而在智媒时代,各类信息均以数据的方式呈现,智能技术可根据信息的传播广度、热词出现频度、阅读量迅速梳理出当前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4],然后提炼出多个选题方向给编辑选择[5]。这不仅可以缩小编辑选题的目标范围,而且方向更加前沿、热门,可以从技术上指引期刊朝着更加超前和精确的方向发展。

(二)内容编校效率的高效化转变

编校是最为烦琐枯燥、耗时耗力的环节,但又是不可或缺的。编辑大量的时间都耗费在编校流程上,没有更多的精力开展创新性的工作[6]。而智能技术可提高编校效率,将编辑从烦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具有创新性的工作上[7]。2018年,由教育部联合中教汇据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中教数据库智能审稿系统就融入了在线校对功能,不仅能单篇校对,而且能整期校对,还能自动排版,自动将稿件转换成符合刊物要求的格式,能够极大地缩减刊物发行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三)审核评价的公正性提升

学术期刊的审核和评价工作一直有严格的规制约束。当前可以逐步探索由智能技术对稿件进行审核评价。首先,智能技术借助大数据和关键词功能可对稿件进行初步筛选[8],将不符合刊物定位和风格的内容剔除,降低人工筛选的成本;第二,智能技术能对论文作者进行身份认证,全程记录编辑及专家的审核评定过程,将整个审核过程公开化、透明化,保证审核urklSiXuQj7wYOwORCyk1oaa7xjMUfhVtBGc59jmidY=过程的客观和公正。

目前,一些智能审稿系统可帮助人工开展稿件初审工作,包括查重、校对、敏感词、创新性等,再通过系统内部专家数据库引入的“抢审”机制,在降低刊物审核评定成本的同时提升专家审核效率。智能系统的引入能有效限制人工审核的主观倾向,使审稿环节更加公正、客观,也能提升刊物的内容质量。

(四)内容推送的触达率提升

智能技术通过搜集用户的阅读喜好及浏览痕迹来分析用户感兴趣的话题[9],然后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进行精准推送,有效提高信息触达率,也能让学术期刊更加了解受众。同时,智能技术能评价学术信息传播效果,使期刊及时调整内容生产策略。例如,《工矿自动化》就在精准推送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其利用智能技术将学术内容通过电子邮件、移动客户端、公众号等渠道推送给用户,再全程追踪内容传播路径,为期刊官网和公众号导流建立起读者社群,建立起从内容生产到传播的生态链。

(五)信息媒介的多元化呈现

随着用户审美水平的提升,传统的图文形式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而可视化、体验化的信息产品则被用户青睐。学术期刊要借助智能技术突破图文限制,将内容以更多元的方式呈现出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体验需求[10]。例如,中教数据库中的AR期刊功能,只要是收录于数据库中的数据,使用客户端扫一扫就可获得会议信息、学术视频等内容。另外,学术期刊还可将论证过程、实验过程可视化,让用户直观地了解学术论文的论证过程或研究过程,极大地丰富用户体验。

(六)数字出版的智能化发展

对学术期刊来说,人工智能可深入分析用户在各类平台发送的信息,以此了解用户的深层次需求,以便更好地生产内容。智能技术还能对学术信息分类,选择合适的渠道传播不同属性、不同形态的信息,这不仅可以实现学术信息的多渠道传播,也能满足用户更加快速、便捷获取学术信息的需求。

学术期刊的智媒转型,实际上是为了提高研究成果的转化率和传播率,促进不同学科间的学术交流,提升我国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所以,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关键在于借助人工智能精准定位前沿信息,然后选择合适的平台为用户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构建起智能化的数字出版体系。

二、智媒时代学术期刊融合升级的实践策略

从现阶段来看,学术期刊利用智能技术进行融合升级尚处于探索阶段,其对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和客户端(APP)等新媒体的应用还比较少,存在传播范围小、知识内容服务单一、数据缺乏二次开发、市场运营和回报能力弱等问题。但随着期刊对智能技术的熟悉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的逐步深化,其实践路线将更加明确。

(一)平台再造,构建智能化的综合出版平台

数据是人工智能运行的根基,只有拥有庞大的数据基础,智能技术才能更加智能[11]。对此,学术期刊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思维,将刊物内容分割成一个个数据模块,然后利用智能技术对受众进行分析,充分发掘受众的深层次需求,以此为基础重塑刊物的工作流程,构建起集内容制作、内容传播、内容运营于一体的智能平台。这能够帮助期刊快速掌握受众的实时需求,深入发掘学术热点话题、追踪热点科学议题、监控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平台还能帮助运营人员及时了解期刊运营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后续及时调整。

(二)人机耦合,构建养成型的智能编辑部

在智媒环境下,人机耦合将成为学术期刊智能化的主要方向,学术期刊应借助智能技术开展内容策划、热点发掘、论文翻译、期刊评价等工作,努力构建起智能型的编辑部[12]。此外,学术期刊可根据编辑专长制定合适的培养路线,突破编辑人员专业层面的壁垒,实现编辑专业技能的全媒体化发展,以此支持智能型编辑部的构建。学术期刊还可与第三方公司合作打造智能型编辑部,但这对传统的学术期刊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学术期刊要根据自身经济实力来选择,不能盲目跟风。学术期刊应从人才培养到资本引入,脚踏实地,真正顺应时代要求,打造出具有造血、养成功能的智能型编辑部。

(三)服务转型,打造以人为本的知识服务型期刊

在智媒时代,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要从知识传播型转向知识服务型,而智能技术的出现为期刊转型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首先,依托智能技术发掘用户信息,使学术期刊能够为用户进行“个性定制”,使知识服务更加契合用户的场景需求[13]。

其次,智能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论文检索、热点查询、知识图谱、内容溯源等服务。同时,能帮助期刊实现知识服务的多元化发展,例如期刊可以定期开展线上讲座、提供咨询服务等。

最后,智能技术还能从巨量的信息中提炼出具有传播价值的知识信息,帮助刊物从知识聚合向知识细分转型,使期刊朝着精、深的方向发展。

(四)体系重构,打造期刊矩阵式发展体系

智媒转型的目的是打造出智能平台矩阵,通过矩阵对信息进行甄选、组合,然后根据刊物的风格、特点的不同,将学术知识进行普适化转型[14],提升全民的科学素养。简单来说,构建智能平台矩阵能够为期刊发展提供以下帮助:

第一,期刊可以利用智能技术学习不同的语言风格,然后根据创新度、文章语言筛选论文,将高品质论文进行科普转换,提高学术期刊科普文章的生产水平。

第二,智能平台可对网络上的热点话题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科研的热点方向,帮助刊物策划选题。

第三,智能平台的溯源功能,能够对论文所引用的数据、语言、事例进行分析,保证文章的原创性。

第四,智能平台能对用户群体进行画像,将需求类似的受众进行标签化定制,将内容送达不同的用户群体中,实现学术信息的分众化传播。

第五,智能平台还能追踪内容在网络上的传播路径,分析总结出哪些类型的内容能够在网络上广泛传播[15],帮助刊物有针对性地改进内容,提升学术期刊的内容传播效率。

三、结语

从“融媒”迈向“智媒”,这既是学术期刊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学术期刊实现创新发展的前置条件。人工智能的出现会深度改变学术期刊传统的运营流程,在智媒时代,学术期刊的内容策划、内容编校、内容评审、呈现方式、推送渠道、内容推送都将被智能技术改变。学术期刊将会是智能的、服务的、矩阵的,在智能技术的赋能下,一定会大幅提升学术价值和社会知名度,能够更好地为科研工作者以及普通读者服务。但目前的智能技术尚不成熟,与智能技术融合是一条全新的道路,这就要求学术期刊工作者要有“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冷静应对在智媒发展道路上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时代学术期刊未来发展进路。

参考文献:

[1] 曹春华.智媒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的“力”与“米”[J].青年记者,2020(26):78-79.

[2] 宋丽梅.提高站位打造复合型学术期刊编辑[J].出版广角,2020(23):49-51.

[3] 赵燕萍.基于出版流程构建科技期刊智能出版平台的研究[J].出版广角,2020(10):46-48.

[4] 郑泉.媒体融合时代提升科技期刊精准传播能力的对策与思考[J].编辑学报,2020(2):188-190.

[5] 杨亚红,孙岩,余党会.人工智能对学术期刊3个重要出版环节的影响[J].编辑学报,2024(1):88-92.

[6] 王蕴嘉.学术期刊多层次全周期作者服务体系构建策略[J].编辑学报,2023(S1):94-97.

[7] 华云,王卿.数字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的能力素质框架及其应用价值[J].出版广角,2023(22):65-69.

[8] 张新玲,谢永生,章权. ChatGPT对学术期刊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J].传媒,2023(19):27-29.

[9] ChatGPT在学术期刊出版领域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4(23):3606.

[10] 郭红明.坚守和求变: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的辩证因应[J].中国编辑,2023(8):72-77.

[11] 姬建敏,王琪.困境与突围:人工智能赋能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技术架构[J].科技与出版,2023(8):49-55.

[12] 李彦京.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运用[J].出版广角,2023(12):77-80.

[13] 代妮.人工智能在科技出版中的应用前景[J].传媒,2022(4):37-39.

[14] 江波,朱政敏.融媒体背景下学术期刊评价的变革与进路[J].中国编辑,2022(2):11-16.

[15] 高虹,郝儒杰.人工智能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发展:现实境遇、多重影响与有效应对[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10):1255-1261.

作者简介 王晖,副编审,副主编,研究方向:科技期刊编辑与出版、煤矿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