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0年底,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全面完成从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型。这不仅标志着出版行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也预示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面对外部政策支撑缺失、内部机制体制不健全、市场适应能力不足、优秀人才匮乏等多方面挑战,中小型出版社必须背水一战。
文章首先分析出版社转企改制后的行业现状,指出中小型出版社面临的一系列发展困境;然后深入剖析中小型出版社陷入困境的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突破困境的路径建议,即建立个性化的分类考核机制。文章认为,中小型出版社要想突破困境,必须从内、外两方面着手,找准发力点,深入思考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发挥最大价值。而建立个性化的分类考核机制,能够有效催发出版社的内生动力,实现优势资源的有效转化和员工价值的最大化,帮助其突破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小型出版社;转企改制;发展困境;分类考核机制;突破路径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0-0220-03
自党的十六大作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后,截至2010年底,在约占我国出版社总数三分之一的177家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经营性出版社中,除1家出版社停办退出,其余176家都已换了“企业身份证”。全国所有经营性出版社全部完成转企改制,真正意义上成为市场主体,中国出版业正式“下海”。
经过十余年发展,出版业呈现出不同于转企改制前的发展态势。
大型出版集团应运而生。大型出版集团改制后依托机制体制的创新、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良好的经营理念、优质的行业资源、时代发展的红利,不仅保住了出版界的龙头地位,而且实现了多产业的融合发展。有些大型出版企业晋升为股份公司,成为出版领域的代表企业,如中国出版、山东出版、时代出版等。
民营出版企业异军突起。民营出版企业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在政策层面,国家逐步放开民营出版,为其崛起提供了机会。读客文化、果麦文化、磨铁文化、新经典文化等均是民营出版企业的典型代表。它们在出版社整体转企改制的阵痛期里率先发力,快速适应市场,抓住政策红利,一举做强做大。开卷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民营出版企业策划的大众图书销售码洋占图书市场总销售码洋的23.8%[1]。
中小型出版社发展遇阻。中小型出版社发行图书多依靠行政性指令,购买者与读者不完全一致,因而与读者关联不紧密。并且,其在专业领域未进行深耕,图书选题覆盖面也十分有限,市场图书并非其发行重点。转企改制后,随着主管部门与出版社行政关系的剥离,加之缺乏快速适应市场的能力,导致陷入发展困境[2]。
第一,无法适应角色转换。尽管在形式上完成了转企改制,但众多中小型出版社仍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身份。对内,在运营和管理上仍沿用事业单位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虽然对内控制度进行了调整,但执行时不能落地,制度成为一纸空文[3]。对外,销售策略调整不及时、不到位,对待竞争对手的“出招”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二,资源竞争能力弱。对于图书出版而言,无论什么时代,都以“内容为王”,作者资源始终是出版社的生命线,是出版社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基石。然而,与资金雄厚、品牌响亮的大型出版集团和灵活多变的民营出版企业相比,中小型出版社在吸引和留住优质作者方面力不从心[4]。
第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问题。文化企业提供精神产品,传播思想信息,担负文化传承使命,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然而当前,许多中小型出版社的改革还没有到位,两个效益相统一的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现象时有出现。
第四,数字化转型挑战。对于中小型出版社来说,数字化转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高昂的成本、较高的技术门槛、人才的缺失、商业模式不明朗……都是中小型出版社数字化道路上面临的难题[5]。
第五,品牌定位模糊。品牌定位模糊导致中小型出版社难以吸引稳定的读者群体和合作伙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获得优质资源和合作机会[6]。这也是导致其资源竞争能力弱的重要原因。
当前,中小型出版社面临发展困境,无外乎内、外两种原因。
(一)内因
1.体制机制束缚
如前文所述,虽然中小型出版社已经完成了转企改制,但在实际运营中,一些旧的体制机制问题仍然存在。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决策机制不够灵活、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人才流动不够畅通等,与企业性质不相适配,这大大限制了中小型出版社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动力,使其难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
2.人才队伍建设困难
中小型出版社转企改制后,普遍存在重当前目标利润实现、轻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缺少耐心,甚至把进人当成增加成本的“包袱”[7]。
由于规模小、知名度低,中小型出版社在市场竞争中本就不占优势,在引进和留住优秀人才方面更显困难。现实情况是,目前许多中小型出版社的员工平均年龄接近或超过40岁。人才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小型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
3.品牌建设滞后
在出版社云集的情况下,必须明确自身定位,以特色优势谋求发展[8]。然而,中小型出版社对市场的敏感度较低,忽视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缺乏相应的营销策略和渠道。由于品牌知名度较低,其难以在市场中建立良好的口碑和形象,进而导致读者黏性弱。市场拓展能力的欠缺,极不利于中小型出版社的长期发展[9]。
(二)外因
1.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竞争异常激烈
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程度加深,中小型出版社不仅要面临大型出版集团和民营出版企业的竞争,还要应对来自数字出版和网络媒体等新兴业态的冲击[10]。前者依靠政策性扶持,能够拿到最优作者的内容资源;后者借助先进的新兴技术丰富读者的阅读方式,提升其阅读体验感,因而深受读者喜爱。无论是拼内容还是拼形式,中小型出版社均不占优势,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其在争夺市场份额、吸引读者和作者资源等方面面临巨大压力。
2.资金和资源短缺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体制机制束缚,许多中小型出版社在资金和资源方面捉襟见肘。资金和资源短缺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内容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投入。
3.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
中小型出版社大多依托原有的行业优势,建立起少数几种长销的支柱性图书,销售码洋往往能占到出版社总销售码洋的一半以上。然而,在一些地区,由于法律法规执行得不够严格或存在漏洞,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大量盗版书籍侵害中小型出版社的利益,维权之路又异常艰难,严重影响了中小型出版社的运营和发展[11]。
2018年底,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关于出版社社会效益的考核有了可执行的标准。如何推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成为出版社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比大型出版集团,中小型出版社管理者要面对的问题更为棘手。在经济效益的产出方面,中小型出版社本就不具优势。
一方面,大型出版集团掌握更多行业资源,更容易获得政策支持。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涌入出版行业,抢占资源,凭借机制体制的灵活性,形成一股强大的“抢滩之势”,这让生存环境本就艰难的中小型出版社不寒而栗。经济效益不佳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无法吸引优秀人才。缺少人才,导致中小型出版社在社会效益方面同样捉襟见肘。
要想突破发展困境,中小型出版社需从内、外两方面着手,找准发力点。要深入思考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发挥最大作用[12]。笔者认为,建立个性化的分类考核机制,不失为突破困境的好策略。
建立个性化的分类考核机制,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员工的优点和不足,为其晋升、奖惩等提供科学依据。分类考核机制在具体操作层面更加细化,精确到每个部门、每名员工,如编辑部以考核其出版的图书质量、数量为主,以图书销售码洋为辅;营销部以考核其图书销售码洋的增长量为主,以图书营销方式的创新性为辅,等等。结合绩效分配,制订不同的考核标准和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激活部门活力[13]。从长远角度看,分类考核机制将通过多元价值分配,倒逼中小型出版社实现经营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将深化价值管理,实现价值获取,为中小型出版社提质增效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来说,建立个性化的分类考核机制,优势在于——
第一,符合中小型出版社的经营特点。不同的出版社在经营类别、专业领域、市场规模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如前文所述,大多数中小型出版社往往有1~2个“拳头产品”,资源相对集中。若各部门考核标准、方式方法完全相同,很容易出现分配不均的问题。因此,建立分类考核机制,可以最大程度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从而更准确地评估出版社的经营绩效和发展潜力。
第二,有助于提升考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由于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在各个方面存在差异,采用统一的考核标准难以体现各部门的真实绩效。通过分类考核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一刀切”,使考核结果更加公正、客观。同时,能让敢于打破旧有模式的部门更有动力。
第三,有助于中小型出版社制订更精准的发展策略。通过对不同部门的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各部门的优势和不足,为制订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提供支持。
出版社的发展成果最终通过市场来检验,即读者是否喜爱并愿意购买出版物。这也是所有出版社发展的目标。中小型出版社要想突破发展困境,必须找到发展的“良方”,不能盲目跟风。向头部出版企业学习是必要的,但也应保持理性,根据实际情况判别“外来的经验”是否适合自己这块土壤。很多中小型出版社改制前都是以专业性、特色性的图书为主要落脚点,改制后受数字出版的冲击,盲目启动一些数字项目,却因缺乏这方面的人才而受阻。因此需深刻认识到,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最重要的还是内容。只有加大编辑力量,提高选题质量,深耕内容,才能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冯奕莹.民营出版商上市潮[EB/OL].《财经》杂志,[2024-04-27]. https://www.mycaijing.com/article/detail/443968.
[2] 万士才.新时代中小型高校出版社发展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J].大学,2024(4):34-37.
[3] 汪晓军.从练好内功到推进改制:试谈中央级中小型出版社的“十三五”工作[J].科技与出版,2017(2):39-42.
[4] 陆银道.试论改制时代背景下的中小型专业出版社发展之路[J].现代出版,2010(9):22-24.
[5] 周百义.中小出版社数字出版的困境与对策[J].出版科学,2007(5):13-16.
[6] 段晓静.中小型出版社如何在改制中浴火重生[J].出版广角,2013(6):72-73.
[7] 韩敏.出版社人才建设问题及策略思考[J].出版与印刷,2019(3):63-67.
[8] 赵常信.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校出版社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研究[J].科技与传播,2020(11):40-42.
[9] 乔丽.关于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发展的对策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7(11):29-31.
[10] 李鸽翎,池仁勇.中小出版企业转型升级路径与特征:基于“新三板”企业的分析[J].中国出版,2018(22):33-36.
[11] 罗向京,刘睿.“十三五”时期出版业繁荣发展政策与法治保障综述[J].科技与出版,2020(9):63-71.
[12] 孙保营.融合出版背景下高校出版社人才队伍建设困局及破解[J].中国出版,2020(16):46-50.
[13] 李密珍.中小型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困境与对策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2(3):176-178.
作者简介 孙研,编辑,研究方向:图书出版、出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