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及速度都今非昔比。社交媒体和移动设备的日益普及,极大地改变了公众获取和消费新闻及信息的习惯。这一变革对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及其副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报纸副刊被视为文化、思想和艺术的交汇地,现在却面临着内容生产模式僵化、读者流失等多重困境。在此背景下,文章重点探讨报纸副刊如何在全媒体时代实现转型发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报道,文章深入分析全媒体时代报纸副刊所遭遇的困境,揭示报纸副刊在时效性、话语体系及内容生产模式等方面的挑战。同时,文章强调报纸副刊在新闻同质化中的异质存在、文化担当以及弘扬主流价值中的隐性力量等独特性。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并充分发挥其独特性,文章提出一系列转型发展策略。一方面报纸副刊需要守正固本,充分发挥其人文性、本土性和政治性等特性,以深化其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另一方面副刊应积极转型,创新内容和形式,以创新辞章、纸屏辉映、提升品位和精准传播等方式,吸引和留住读者,全力探索融媒之路。通过守正固本和创新转型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帮助报纸副刊在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更为顺遂,使自身独特的社会及文化价值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
关键词:全媒体;报纸副刊;困境;独特性;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0-0087-04
全媒体时代,各类新媒体异军突起,迅速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使得读者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海量信息,信息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在这一背景下,纸质媒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读者流失加速,纸媒的生存环境日益严峻。尤其是对于报纸副刊来说,尽管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但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也不得不面临转型的迫切需求。
在全媒体时代,报纸副刊遭遇了多重困境。一是互联网的时效性优势使得报纸在速度上难以匹敌,尤其是新闻板块受到更大冲击。而副刊尽管在深度和广度上有其独特之处,但与新媒体相比仍显不足[1]。二是互联网拥有独特的话语体系。相比于报纸副刊,各类新媒体对新生事物和热点话题具备更强的感知力,并能精准把握潜在读者的阅读需求。与此同时,能以平等的姿态与网友真诚交流,积极互动,并及时回应阅读需求。三是新媒体平台采用用户原创内容(UGC)模式,迅速汇聚大量内容,并通过算法优化让高质量内容获得更多曝光机会,从而吸引更多流量。这种模式下,流量可以转化为收益和口碑,吸引大量优质作者的参与[2]。相比之下,传统媒体微薄的稿费和逐渐减弱的影响力使得优秀作者纷纷转向新媒体平台。这导致传统副刊的作者队伍和原创优秀作品大量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综合阅读率达到81.8%,相较于2021年微增0.2个百分点。然而,细分到报纸阅读率,却出现1.1个百分点的下滑,降至23.5%。与此同时,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持续上升至80.1%,显示出读者正加速向移动端和新媒体平台转移的趋势。微信和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微信每天有高达10.9亿的活跃用户,其中3.6亿用户阅读微信公众号文章;而今日头条的创作者在2020年全年发布了多达6.5亿条内容,累计获赞高达430亿次,分享和评论数也分别达到7.4亿次和443亿次[3]。这些平台不仅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还通过优厚的奖励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业领域人士入驻。由此不难看出,在新媒体平台的冲击下,传统报纸副刊的读者和创作者正在不断流失。面对这一形势,报纸副刊若继续抱守传统纸媒一端,恐将被时代淘汰。
(一)新闻同质化中的异质存在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如潮水般涌来,传播速度迅捷无比。然而,尽管信息浩如烟海,独家新闻依然如同稀世珍宝般难得一见。新闻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似乎已成为一种难以逆转的趋势[4]。然而,在这一片信息海洋中,报纸副刊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一种异质的存在。报纸副刊与新闻板块共同肩负着服务读者的使命。然而,与新闻板块侧重于时效性、事件性的报道不同,副刊更注重文艺性和知识性的传播。其承载着报纸的文化底蕴,是报纸在知识、文化、艺术领域的延伸和拓展。因此,在新闻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的今天,报纸副刊以其独特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成为吸引读者的重要法宝。
(二)报纸向“意义媒体”转型的文化担当
全媒体时代,媒体的核心竞争力逐渐转向深度观点和阐释能力。由此,报纸副刊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思想深度,成为报纸向“意义媒体”转型的重要支撑[5]。副刊虽不直接报道新闻,却始终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承担着文化传承和思想启蒙的重任。历史上,五四时期的各大报纸副刊——《民国日报·觉悟》副刊、《晨报》副刊等,都是文学革命和思想交锋的重要阵地,为时代变革贡献了力量。如今,现代副刊在坚守文化高度和思想深度的同时,更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贴近性,为读者提供有深度、有温度的阅读体验。一些媒体如《华西都市报》副刊的逆势扩张,正是看到了副刊在媒体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三)弘扬主流价值中的隐性力量
历史见证,副刊在文化传播与思潮引领中占据重要地位[6]。如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重要文献,以及鲁迅的《阿Q正传》等文学经典,均首先在副刊上亮相。在当下多元文化与价值的交汇中,主流观念呈碎片化趋势。此时,副刊以其独特的文化个性与民族品质,成为弘扬主流价值的隐性力量。它绕过直接宣传,通过文学、艺术等多元形式,深入人心,引导读者思考并认同主流价值。
(一)守正固本,充分发挥副刊特性
1.人文性
全媒体时代,报纸副刊要持续发挥其独特的魅力,首先是坚守和强化其人文性[7]。副刊不仅是报纸上的一道亮丽风景,还慰藉着读者的心灵。每当读者翻开副刊的版面,那种扑面而来的文艺气息,那种清新雅致的视觉享受,都如同春风拂面,让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副刊的文字往往优美鲜活,它们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还是情感的表达者。每一篇作品都如同一个小小的艺术品,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和智慧,感染着读者,引导他们去思考、去感悟。这种人文性的传递,是副刊独特的魅力所在,也是其与新闻正刊相辅相成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副刊作品在表达方式上也有着独特的追求。它们不满足于平铺直叙的叙述方式,而是力求在细节刻画和以小见大中寻找突破口。通过精心选取的切口,副刊作品往往能以小见大,以微知著,将宏大的主题巧妙融入细腻的描绘中,让读者在品味文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和生活的真实。
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杨惠珍曾在接受《新闻战线》记者采访时提到,“发现、展示和传播真善美是副刊人的重要使命”。这也正是副刊人文性的重要体现。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副刊应继续坚守这一使命,通过优秀的作品为读者营造一个充满真善美的精神家园。
2.本土性
在全媒体时代,报纸副刊面临新的转型挑战,但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其本土性始终是其稳固的基石。本土性,即文学作品深深植根于某一地域的文化土壤之中,呈现出独特的地理、历史、人文韵味[8]。这一点,诸多文学大师的作品中均有体现,例如莫言和路遥。
莫言,作为乡土文学的杰出代表,其《蛙》《红高粱》等作品,无一不是以其故乡山东高密为背景,展现了那里特有的风土人情。读者阅读时,仿佛能闻到高密的红高粱香,感受到那片土地的生活气息[9]。同样,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时,深入陕西关中地区,与当地人同吃同住,使得作品的人物、情节都充满了地域色彩。这两位大师的创作实践,都证明了副刊作品本土性的重要性。只有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某一地域的生活实践,作品才能深入人心,引发受众共鸣。报纸副刊须借助“本土”这一法宝进行文学表达。基于对地方习俗、文化历史等的深入挖掘,副刊作品不仅能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还能有效传播和传承地域文化。
除了内容的本土性外,报纸副刊在培育本土作者方面也应发挥重要作用。为本地文学青年提供展现平台,鼓励和支持他们用文学的方式记录、解读本土文化,这既是副刊“办报育人”的初心,又是繁荣地方文娱生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样的方式,副刊不仅能培育出一批批扎根于本土的作者群体,还能推动地域文化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3.政治性
政治性并非简单的政治口号或硬性宣传,而是以柔性、艺术化的方式,将观点、态度巧妙地融入作品中,使读者在欣赏文化魅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并认同其中的政治理念[10]。优秀的副刊作品总是扎根于时代和人民之中,通过艺术的手法描摹现实生活,讲述百姓故事,传递真善美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共鸣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传播力,还使得政治性的表达更加自然、贴切。例如,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报纸副刊通过精美的版面设计、动人的文章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中国形象及冬奥盛况以更独特的视角传播。这种将政治性与艺术性巧妙结合的做法,不仅展示了副刊人新时代的使命担当,还使中国国际影响力得以进一步提升。
政治意识是副刊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等新闻传播新方向的指引下,报纸副刊应更加注重软性传播与修辞表达的运用,以提高宣传影响力。这就要求副刊编辑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重要节点及重大主题的议题设置、主题策划,向优秀作者积极发出邀约。
(二)转型蝶变,全力探索融媒之路
1.创新辞章,萌言引风潮
在全媒体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报纸副刊要焕发新的生机,必须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融媒之路。而在这条路上,创新语言表达无疑能够提供强大助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为对外传播提供了方法论,还为副刊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11]。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副刊应该积极探索萌言萌语等新的表达方式,让传统的文化表达与现代网络亚文化相结合,焕发出新的活力。萌言萌语作为一种新的话语形态,语言表达更具趣味,能够使陈述更具力量,让用户阅读体验更愉悦。这种新的表达方式不仅让副刊内容更加接地气、聚人气,还能够引发用户的共鸣和转发,实现二次传播。
回顾近年来的热点话题能够发现,那些能够引起广泛关注的话题往往都采用了可爱、萌态的表达方式。比如云南迁徙象群的报道,着力于“大象旅游团”萌态的描绘,收获了全球人民广泛关注;冬奥会期间形象可爱的“雪融融”“冰墩墩”等,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朴实、憨厚的形象。这些成功案例告诉副刊从业者,创新语言表达能够助力副刊传播影响力的提升。因此,副刊编辑应该积极学习借鉴网络语言和网络表达方式,将萌言萌语融入副刊的标题和内容中,用“萌”力量吸引用户注意力,以优质内容圈住用户。
2.纸屏辉映,可视展新姿
全媒体时代,报纸副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诚然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十分猛烈,但其一些优势特质,无疑值得报纸副刊学习借鉴,从而打破发展困局[12]。一是副刊在竭力生产优质内容时,也要关注不同用户群体及渠道的特征,适当调整文本形式及内容,使传播更为精准化。这样一来,副刊就能在信息洪流中锁定用户注意力,提升订阅量,稳固老读者,同时吸引新用户。二是副刊要注重纸屏共美,线上线下联动。除了精细深耕自身独特的版面领域,确保风格清新、品味高雅,也应立足当下用户需求和社会热点,开设新栏目,使版面能让读者常看不厌。此外,副刊还可以借助重大主题,如建党百年、北京冬奥会等,主动设置议题,约请名家撰写文章,开设征文活动,吸引更多读者参与。三是副刊应聚焦可视化之路,提升传播效果。副刊可以尝试将优美的文字与配乐、视频素材及声音等多媒体元素融合,形成丰富多彩的新媒体产品。同时,副刊还可以设计自己的IP吉祥物等形象,以有趣的话题吸引青少年等用户群体。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副刊需要积极引进新媒体人才,使现有编辑队伍更具网感,能够成功将副刊大历史观的优质内容及深厚的文化,转化为一些新媒体产品,如直播、短视频等,促进线上线下联动、纸屏互动有序开展。
3.队伍建设,品位铸高格
为了在这个多媒体竞争激烈的时代脱颖而出,副刊必须注重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品位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而品位的提升离不开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和作者队伍。以历史名刊《晨报》副刊为例,其成功之道正是在于汇聚了一批优秀的编辑和作者。从李大钊、孙伏园到徐志摩,这三位主编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才华,为《晨报》副刊注入新的活力[13]。
在现代报业发展中,编辑队伍和作者队伍的建设同样重要。优秀的编辑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新闻嗅觉,还需要具备新媒体思维和创新意识。他们能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加工和整合,以适合新媒体传播的方式呈现给读者[14]。同时,他们还能够与作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引导作者创作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作品。优秀的作者则是副刊品质的重要保证。他们不仅要有才华和创作热情,还需要对时代有深刻的洞察力和理解力。他们的作品能够触及读者的内心,引起共鸣和思考。因此,在全媒体时代,报纸副刊要想实现良好的转型发展,需要加强编辑队伍和作者队伍的建设。通过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提高编辑和作者的素质和能力,打造出高品质的副刊,提升副刊的品位和影响力。
4.领袖领航,精准传声名
在全媒体时代,意见领袖的作用愈发凸显。他们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通过分享观点、提供建议,对他人产生深远影响[15]。对于报纸副刊而言,培育自己的文化圈层“意见领袖”,无疑是提升影响力和关注度的有效途径。
一是报纸副刊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受众。作为优秀文化的传播阵地,副刊应聚焦于热爱文学、关注历史文化、钟爱阅读、颇具文艺范的群体。通过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需求和兴趣,副刊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打造内容和活动,吸引他们的关注和参与。二是副刊需要积极培育自己的“意见领袖”。这些“意见领袖”可以是副刊的编辑、作者,也可以是热爱副刊文化的读者。通过这些人的影响力,副刊可以更有效地传播自己的声音和价值观。三是善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例如东方甄选直播间以独特的文化气息和情怀为卖点,主播们不仅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能以风趣幽默的方式与观众互动,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成功吸引大量粉丝。报纸副刊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将自己的内容和观点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同时,积极与网络“意见领袖”合作,借助他们的影响力扩大传播范围。
在全媒体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报纸副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去,边缘化的趋势让许多人对其未来充满忧虑。报纸副刊,作为文化的传承者、思想的启蒙者,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是新媒体无法抹去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更需要一种有深度、有温度的阅读体验,以觅得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寄托。而报纸副刊则能够满足这种需求。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报纸副刊必须积极探索各种创新道路,坚守其人文性、本土性和政治性的同时,拥抱新技术、新思维,实现良好的转型发展。唯有如此,才能在全媒体时代继续闪耀其独特的文化光芒。
参考文献:
[1] 叶飞,陈剑虹.办好具有地方人文特色的报纸副刊[J].新闻战线,2024(2):62-63.
[2] 王云帆.融媒背景下纸媒副刊的责任担当[J].新闻论坛,2023,37(4):114-115.
[3] 张宪红.新媒体语境下副刊的多样化探索[J].中国报业,2023(13):32-33.
[4] 刘云云.当代报纸副刊创新与发展探究[J].记者观察,2023(17):88-90.
[5] 吕洪燕.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副刊编辑创新研究[J].新闻文化建设,2023(7):48-50.
[6] 吴莹.新形势下报纸副刊编辑策略探讨[J].城市党报研究,2023(3):72-74.
[7] 刘雁林.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报纸副刊[J].记者观察,2023(5):76-78.
[8] 徐静,李皓冰.融媒时代报纸副刊表达元素的优化与创新[J].青年记者,2022(14):72-73.
[9] 黄浩云.媒介地理学视野下的报纸副刊发展研究:以《广西民族报》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39(3):93-97.
[10] 王海霞.报纸副刊如何打造地域文化精品:以承德晚报文化副刊为例[J].中国报业,2021(17):88-89.
[11] 张月薇.论新媒体时代副刊改革策略[J].传媒论坛,2021,4(9):25-26.
[12] 肖瑛.浅谈报纸副刊的新闻性[J].记者摇篮,2021(6):11-12.
[13] 王素娟.新媒体环境下地市级报纸副刊创新策略[J].传媒论坛,2021,4(9):19-20.
[14] 袁鑫.浅谈报纸副刊的策划[J].采写编,2021(9):58-59.
[15] 孙红际.融媒体时代报纸副刊的“变”与“不变”[J].新闻战线,2021(8):6-10.
作者简介 王海珍,记者,研究方向:全媒时代报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