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通过分类研究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发现舆情主体即广大师生既是网络舆情的参与者,也是网络舆情的接受者;舆情传播具有广泛性,在短时间内可能呈现裂变式传播;舆情信息具有攻击性,不仅会影响在校师生,还会波及很多家庭、社会机构,影响学校发展以及社会秩序;舆情发展具有复杂性、潜伏性、长期性的特点,造成强大的网络影响力和网络感染力。舆情形成期受众有可能出现“对抗式解读”;爆发期有可能出现信息裂变;缓解期呈现出一种平稳的发展态势;恢复期舆情基本得到控制,要做好善后工作,尽量消除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高校网络舆情风险协同治理的思路与对策:通过静态数据采集与动态数据采集相结合,静态预警与动态预警相结合实现静态与动态的协同合作;通过建立完善的协同管理和控制体系,实现管理与控制的协同合作;通过采用多位一体化管理理念,落实全过程、全覆盖的统筹管理方法,整合高校网络舆情危机治理力量,提升应急反应能力,实现整合与统筹的协同合作;通过加强高校网络舆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内部人才优势和学术优势,整合现有网络舆情危机治理资源,加强不同部门的协同合作;充分利用先进的新媒体设备和技术,强化行政管理的效果,实现行政与社会的协同合作。通过构建全方位的舆情信息网络,针对网络舆情不同的演化阶段,采取针对性措施,把技术治理融入“舆情研判—舆情处理—舆情善后”的全过程,建立健康的网络话语体系,提升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分辨能力,指导学生在网上理性发声,产生情感共鸣,充分发挥网络话语体系的主动权,实现技术与人文的协同合作。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舆情演化;危机管理;协同治理;网络舆情
中图分类号: G647;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0-0025-05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湖南省社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危机管理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协同治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B15
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高校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网民(主要指大学生)对各种社会热点、学校事务问题以及大学生权益状况等表达出来的个人情绪、意见评论以及各类态度的总和[1]。
对高校而言,需要结合当前网络舆情事件的新特点,建立完善的管控体系,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一旦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与引导,就会出现危机和风险,对高校的管理运营造成不良影响。
高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敏感事件频发。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舆情爆发和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多发易发,风险管控难度比较大。
(一)高校网络舆情主体的特殊性
危机管理视域下,网络舆情事件的主体是高校的广大师生,在一定条件下,他们既是网络舆情的参与者,也是网络舆情的接收者。高校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文化素养,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一些热点问题发表独到见解,对高校网络舆论导向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对高校大学生而言,网络是他们发泄情绪和表达意见的重要途径,他们的情绪、思想、心情、行为都会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
基于相似的兴趣爱好、文化品位、社会关系及价值观念,高校大学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逐渐生成一个个交流圈,共同建构着群体的趣缘文化圈层[2]。在多种因素影响下,高校需要应对多种网络舆情风险,如有的高校进行封校管理,部分学生难免出现负面情绪,对学校产生抱怨,甚至容易被他人蛊惑和煽动,有的学生形成不同的“圈子”“阵营”,有的雇佣“水军”在网上掀起“骂战”,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二)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广泛性
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24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
大学生作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独有的特点。新型媒介的广泛应用,不仅满足了人们交流、交往的需求,还满足了人们的消费、视听等需求。与此同时,也为网络舆情产生、发展以及网络舆情危机的出现提供了媒介基础。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成为大学生进行情绪宣泄和观点表达的重要渠道,如微博、微信、抖音等。高校网络舆情规模化不仅意味着参与的高校学生基数庞大,也意味着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增强[3]。
(三)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攻击性
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大多是由国内外热点问题或突发事件引发的,涉及内容十分复杂。信息传播过程指传播者通过一定的媒介将信息传递给接收者,实现信息共享与沟通的过程[4]。
不同的网络舆情会造成不同的影响,有的大学生容易被煽动,在真相未明之前便急于通过网络发泄情绪,甚至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添油加醋,让信息更劲爆,更吸人眼球,由原来很小的突发事件上升到人身攻击,改变了事件原有的性质,从而引发高校网络舆情。
高校作为重要的育人场所,也是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的目标。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文化侵蚀和思想渗透,给高校热点、敏感事件贴上政治标签,攻击我国的教育制度、高校管理及育人理念,甚至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采取多种方式诱导大学生,给家庭、社会机构、学校发展以及社会秩序造成消极影响。
(四)高校网络舆情发展的复杂性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复杂性、潜伏性、长期性的特点,管理难度较大,尤其随着自媒体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学生可以自行申请开通微信公众号、微信群、视频号等,成为UP主(在视频网站、论坛、FTP站点上传音频、视频文件的人),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发布动态。这有效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扩大了学生的交友渠道,造就了更加开放的高校网络环境。高校网络舆情逐渐突破校内生活的范畴,与公共领域交融、碰撞,高校网络舆情内容变得复杂多样[5]。
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和内容被上传至网络,往往会迅速突破各种限制与障碍,自发形成交流圈,大多数网民会以“情感优于事实”的逻辑参与讨论,导致“群体极化”倾向[6]。有些网络平台上的“意见领袖”为了迎合受众心理,博得更多人的关注,会发表所谓的权威意见,形成“滚雪球”效应,形成强大的网络影响力和感染力,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变得更加复杂。
高校网络舆情演化需要经过不同的阶段,深入剖析网络舆情演化动因,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强化网络舆情治理效果。
(一)高校网络舆情形成期
在网络舆情初步形成的时期,受众会出现“对抗式解读”。有的舆情传播者对事件来龙去脉了解得比较清楚,能够发表较为客观的言论,能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反映事件的基本面貌。但是有的舆情传播者表达片面、不清晰,很容易让受众产生误解,以对抗的立场去解读信息,掩盖了事实真相。
随着网络信息的迅速传播,不同的观点聚少成多,持续发酵,舆情出现质变,不少人质疑接收的信息,甚至反向解读,以讹传讹,引发“对抗式解读”现象。在信息传播中,高校起到主导作用,通过正面宣传,让潜在受众了解高校,形成光环效应[7]。
(二)高校网络舆情爆发期
高校舆情爆发期的变数最大,很容易诱发次生舆情,影响高校的良好形象。在这个时期,舆情传播速度和裂变速度非常快。在舆情事件应对过程中,以“黄金4小时”或“钻石1小时”[8]为抓手至关重要,高校需要快速回应网络舆情。部分学生心智不够成熟,在舆情讨论中也容易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对高校而言,师生之间相互的逆向影响会直接妨碍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高校网络舆情缓解期
在危机缓解期,虽然危机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舆情爆发点也逐渐减少,但危机并没有完全解除,仍然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诱导,会呈现“情绪式扩散”的特点。
从目前来看,网络媒体呈现“弱控制”的特点,即传播力由社会个体承担了大半。但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校园网络舆情事件在到达某个临界点后热度逐渐降低,舆情发展态势趋于平稳,这也是“个体”与“权力部门”不断博弈过程中的一环,高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控制与处理,消除网络舆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四)高校网络舆情恢复期
进入危机修复期以后,高校要做好善后工作,这对消除高校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重塑良好形象、树立学校权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可以采用“手术式修复”方式,对症下药,尽快处理好网络舆情,最大限度降低不利影响。
高校在出现网络舆情后,不能避重就轻,要回归主题,控制好网络舆情回应时间,避免引起社会公众不满,有效消除潜在误会,高效化解网络舆情危机,营造安定和谐的学校环境。
高校完善舆情治理环节,要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测与搜集,对网络舆情进行研判,做好预警和处理,严格评估,统筹兼顾,达成共识,应当深刻反思工作背后的解题思路,实现思想观念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变[9],加强舆情风险协同治理,建立更加和谐安定的校园环境。
(一)静态与动态的协同合作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静态和动态是对立统一的。为了提升高校网络舆情风险协同治理水平,高校要加强静态和动态的协同合作,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机制。
第一,静态数据采集与动态数据采集相结合。静态数据总体来看具有稳定性、长期性的特点,能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治理和管控提供数据支撑。在静态数据采集过程中,高校需要总结经验,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掌握网络舆情管理规律,结合网络舆情主体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强化管理效果。动态数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具体包括日常的网络行为,如浏览行为、互动行为、点评行为、游戏行为等。通过分析动态数据,能够把握高校网络舆情主体的个性化特征和心理诉求。因此,高校在采集静态数据的同时,要重视采集动态数据,双管齐下,有效控制网络舆情走向。
第二,静态预警与动态预警相结合。静态预警主要是利用固定的指标体系进行舆情预警,属于被动预警。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固定的管控指标已经满足不了高校网络舆情发展的要求。如果指标没有及时更新,还会对后续危机工作的处理和研判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处理效果和精准性。动态预警主要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数据挖掘等方法构建舆情预警系统,结合不同的网络舆情,进行全面客观的判断与分析,有效提升网络舆情危机处理的智能性和主动性,能够根据舆情事件的具体情况调整预警指标体系,以便及时预警网络舆情事件,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人民网已建立专门的板块,及时公布舆情发展态势、回应公众关切;教育部官网也创设了互动板块,回应公众的政策咨询,增强与公众互动[10]。因此,高校要在原有静态预警的基础上采用动态预警的方式,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加强对网络舆情动向的管控,消除不良影响因素,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二)管理与控制的协同合作
高校要对网络舆情管理与控制工作引起重视,从根本上提升网络舆情危机处理能力。
第一,建立完善的管理协同体系。全媒体时代,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思路已难以应对大学生突发性舆情事件,会限制高校的效能发挥[11]。高校要做好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工作,筛选舆情信息,严格管控网络舆情信息来源、方向、性质等,分析未来网络舆情走势,达成管理共识,形成协调机制,防止出现各行其是的问题;在管理机制上,需要整合以往管理经验,从当前高校网络舆情新特点出发,完善管理机制,明确工作标准,为后续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整合现有管理资源,如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网络资源、技术资源、后勤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协同,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治理提供资源保障,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与干扰。
第二,建立完善的控制协同体系,高校需要控制好网络舆情危机,加强风险防范,从根本上消除不良影响。突发性舆情事件应对机制中,信息发布和反馈至关重要[12],在网络舆情研判上,高校需要建立分层分级的控制机制,设置专门的网络研判工作小组,定期研判网络舆情。在网络舆情治理上,高校要加强核心环节的控制,全面合理引导网络舆情未来发展方向,从而产生示范作用;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全面控制好治理的各个环节,设置网络舆论控制的把关人,真正做好网络舆情治理工作,及时澄清网络舆情信息,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诉求表达渠道。高校要慎用“否认”“规避责任”策略,及时采用“纠正行为”策略,塑造一个负责任的行动者形象[13]。
(三)整合与统筹的协同合作
针对高校网络舆情危机,高校要坚持危机管理的理念,加强协同合作,基于未来发展大局,统筹兼顾,从根本上提升网络舆情治理能力。
第一,高校要采用多位一体化管理理念。针对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特点,事前要化解风险,事中要协同治理,事后要总结评估,整合内部管理力量,形成合力,有效协调各方关系,重点消除相互之间的隔阂与误会,加强不同治理环节的衔接,排除潜在风险,充分发挥高校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特色和优势,保持良好的对外形象,形成良好网络氛围。
第二,采用全过程、全覆盖的统筹管理方法。高校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全面统筹高校网络舆情风险和危机应对工作。高校关涉群体较为特殊,网络舆情会涉及很多敏感事件,爆发速度极快且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波及范围广,很容易出现泛化异化的问题,网络舆情协同治理难度进一步增加。因此,高校要统筹网络舆情管理的全过程,建立应急预案,优化协同响应机制,尤其要加强各方面的协同管理,进行联合处理,快速化解高校网络舆情风险。
第三,整合高校网络舆情危机治理力量。高校要基于网络舆情治理队伍和网络舆情工作,进一步优化和整合网络舆情危机治理力量,构建信息共享的交互系统,发挥集体的力量,做好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研判以及治理,形成良好的联动效应,高效监测与引导网络舆情。比如师德师风建设、校园网络管理、校园环境治理、重大安全事件等,通过网络疏导,让广大师生正确合理地认知校园突发事件。
第四,提升应急反应能力。为了应对复杂多样的网络舆情危机,高校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提升应急事件反应能力,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建立针对性的应急预案,采用常态治理和非常态治理相结合的方式,掌握网络舆情事件治理的主动权。与此同时,在出现重大网络舆情事件以后,高校要快速启动响应机制,明确指挥管理权限,提升治理效率和效果,避免陷入被动,维护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四)行政与社会的协同合作
为了真正做好网络舆情危机治理,高校要加强校内和校外合作,发挥行政管理协调作用,加强行政与社会的协同合作,形成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新格局,为后续发展和治理打下良好基础。
第一,高校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高校网络舆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内部人才优势和学术优势,整合网络舆情危机治理资源,加强不同部门的协同合作。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既要治标又要治本,不能只是“速效药”“救心丸”,最终要建立一种动态长效的可持续引导机制[14]。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贴吧、论坛、社区等网络阵地,建立师生共享的网络交流新平台,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坚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组织健康丰富的网络活动,如进行在线转发、点赞、评论等,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避免出现方向偏离和情绪问题。管理人员也可以结合当前热点,组织开展相关话题与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提升网络活跃度,进一步发挥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建立高校网络舆论场,发挥制度作用,有效约束广大师生的网络行为。
第二,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工作较为复杂,任重道远,涉及高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一旦控制不力,则会损害高校形象,单纯依靠高校单打独斗,很难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高校要在行政管理的基础上,加强校内外联动治理,做好协同配合,打造校内外多元主体参与和多种手段共同参与的治理局面。高校要加强和宣传部门、网信部门、公安部门的沟通协作,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研判与会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打破数据库之间的限制,实现数据融合;发挥不同网络舆情治理机构的参与作用,建立多元传播体系,实现机构融合;学校要在加强社会机构、企业等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实现制度融合,进一步发挥各大网站、媒体平台等共融共享的作用,实现渠道融合;形成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合力,提升发现力、研判力以及处置力,尽早发现不利的网络舆情,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五)技术与人文的协同合作
高校要提升网络舆情治理技术,不断传承和创新校园文化,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的网络倾向和思潮,不信谣、不传谣。
第一,在技术治理方面,高校要构建全方位的舆情信息网络,针对网络舆情不同的演化阶段,采取针对性措施,把技术治理融入舆情研判—舆情处理—舆情善后的全过程,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挖掘、交叉检验、多样本之间统计分析,有助于探索热点舆情的关联原因、内在规律及发展趋势,进而提升新时期高校舆情治理的品质和效率,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创设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15]。在危机管理视域下,高校需要发挥全媒体的作用,为处理网络舆情提供即时性保障,快速解读事件真相,合理引导网络舆情;高校可以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整合网络舆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拓宽网络舆情治理渠道,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采用多元化的工作方式;在网络舆情治理反馈上,高校利用全媒体,可以激发广大师生参与网络舆情治理的积极性,加强校内互动和联动,进一步丰富网络舆情管理方式。
第二,在人文管理方面,加强网络道德法治教育,控制校园网络舆论,对大学生进行持续教育,建立健康的网络话语体系,提升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研判能力,指导学生在网络平台理性发声,在网络话语体系中充分掌握主动权。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理性发表网络言论,严惩违背历史、抹黑英雄的言论和行为,通过整合党史资源、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严防享乐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对大学生的腐蚀,杜绝丧文化、颓废文化等,提升高校网络舆情应对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高校网络环境,推进高校现代化建设,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环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高校要融入危机管理理念,时刻保持危机感,居安思危,提高用网治网水平,积极引导学生在网上理性发声、正确发声,提升抵御各种不良思想侵蚀的能力。从理念层面,以疏为主,采取柔性策略提升网络舆情治理的温度;从法律层面,提升网络舆情治理的法治效能;从治理主体层面,发挥网络舆情多元共治效益;从技术层面,提升网络舆情治理的综合效能,促进网络舆情治理朝着更科学、更规范、更有效的方向发展,打造优美校园、安全校园,落实好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文鸿莹.基于四方演化博弈的高校网络舆情演化规律研究[J].管理评论,2022,34(9):158-169.
[2] 王嘉雨,雷颖颐.智媒时代数字技术赋能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探析[J].新闻爱好者,2023(11):95-97.
[3] 王天玲,姜天宠.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与引导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1):82-85.
[4] 徐艳晴,许土妹,黄燕梅.传播过程理论视角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0(2):126-136.
[5] 刘泳诗.基于协同理论视角的高校网络舆情治理[J].思想理论教育,2023(6):95-99.
[6] 李明超.高校网络舆情的类型、特征及引导措施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25(2):69-73.
[7] 王哲,何飞.高校网络舆情危机演化及管理机制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8):157-162.
[8] 蒲红果.说什么,怎么说:网络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156.
[9] 王楠,王保华.治理视域下的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0(9):95-96.
[10] 崔彦琨,蒋建华.高校舆情治理碎片化:表现、归因及破解之道[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10):6-12.
[11] 聂辉,吕吉.高校大学生突发性舆情事件应对机制与策略研究:基于沉默螺旋理论的分析[J].江苏高教,2021(2):49-53.
[12] 鲍小佳,谢婷玉,刘莉颖.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9,39(6):68-70.
[13] 周媛媛,王保华.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形象修复与舆情应对话语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21(11):51-57.
[14] 刘亚男,赵耀.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形成机制及引导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22,40(12):115-119.
[15] 姚翼源,阮一帆.数智技术嵌入高校舆情风险治理的新变化及其实现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4(1):139-145.
作者简介 李洪雄,研究员,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研究方向:网络舆情。杨元崇,主任编辑,湖南日报社湘西分社副社长,研究方向:网络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