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富有创意的班级生活

2024-08-12 00:00:00何欢兰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4年6期
关键词:社团活动创意

·人物档案·

何欢兰,江苏省扬州中学教师,高级教师,扬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扬州市先进工作者,扬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扬州市巾帼建功标兵,扬州市高中教育先进个人,扬州市十佳班主任,扬州市特级班主任;扬州市中学班主任何欢兰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曾获2017年江苏省、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关键词】创意;班级生活;社团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24-0019-04

【作者简介】何欢兰,江苏省扬州中学(江苏扬州,225009)教师,高级教师,扬州市特级班主任。

最近九年,我连续带了三届创新实验班。创新实验班的学生涉猎广泛、思维活跃,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敏锐的感知力。为了保持这群高中生的创造活力,我提出“过富有创意的班级生活”这一带班理念,引导学生体悟创新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树立实践创新的理念,让生活因创造而变得更加美好。

一、打造富有创意的班级文化

教室环境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它不仅体现班级的精神面貌,更直接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心理,而且是班级文化的直观表现。我们在对教室进行美化时,如果只是简单布置——或贴几句名言名句,或加个图书角,或放几盆花草,则往往缺乏班级的个性,缺少班级精神的显现,更谈不上思想价值的引领和精神视野的拓展。我认为,教室的布置要在共性要求中展现班级特有的文化个性,以此凸显班级精神。

1.“创造无限可能”的班级精神

我连续带的三届学生都编排在“三”班,我赋予“三”这个数字以无穷创意,并这样概括文化建设中的班级精神:“‘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班,是创造无限可能的场所,每一个三班人,都将是创造奇迹的人。‘活跃而守规矩’是我们班级的特色。活跃,体现在思维的开阔上,体现在课堂表现的活泼上,体现在对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上;守规矩,表现在对课堂纪律的遵守,对学习规则的恪守,对学习规律的遵循,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尊重。‘活跃而守规矩’就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是规则之内的创新,我们将赋予江苏省扬州中学创新实验班以新的内涵。”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创新理念深埋心底,并将之作为他们思考问题的起点。比如,2018级学生在撰写运动会入场解说词时写道:“迎面向我们走来的是高一(3)班!作为新时代的创新人才班,他们不仅成绩优异,更兼具崇高的理想信仰与人文创新精神。他们以青春为风帆,以使命为双桨,向未来航进。他们在学术的海洋中遨游,乐观无惧;他们在社团活动的花园中撷英,绽放自己的风采。他们开辟了一条属于三班的道路,一条有笑有泪,更有创意和乐趣的道路……”运动会入场词是对班级的介绍,这段解说词体现了学生对自己班级精神的认可。

2.展现个性的班级环境

班级的环境布置是夯实班级文化基础的物型表达,包括黑板报和墙壁的布置。我们班教室的黑板报由专人负责,每一期都能做成精品。难能可贵的是,每一期都不是由固定的人员负责。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设计,让教室呈现不同的风格。

我班教室位于四楼,南面窗子阳光灿烂,但是很多时候阳光过于强烈。学生共同探讨设计了两块可移动的遮光板,遮光板的大小正好可以遮挡多余的阳光,又不影响光线。逐渐地,遮光板成了一张班级名片,其正面贴有学生自己设计的手抄报,背面是名言名句,遮光板实用且优雅别致。

2015级学生在参加扬州市首届“最有范儿教室”评比活动中获得高中组年度总冠军称号。我们的创意表现为:除了教室的四面墙壁,我们另有三处墙也会“说话”。第一处是天花板,天花板悬挂着写有学生心愿的纸鹤,学生抬头就能看到自己的理想,行动就有了力量;第二处是班级外墙,班上阅读量大、作文佳的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将书的内容概要制作成海报挂在外墙上,不仅供本班同学浏览,也可以让每一个路过的人阅览学习,形成了文化长廊;第三处是“友善之墙”,设置在教室外面的拐角处,墙上挂了几个袋子,方便同学交换各种学习资料,表达我们对其他班同学的友善态度。“最有范儿教室”的评比活动推动了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又体现了学生的创意,凸显了他们的助人情怀。

教室布置展现的是班主任和学生对班级文化的打造。不同班级的教室所展示出来的文化内涵不尽相同,这就是教室的个性之美;遇见不一样的学生,教室展示出来的文化要义也应有所不相同,这是共性中的个性,它应该给学生以精神引领的方向。

二、组建富有创意的班级社团

我根据同伴互助原理在班级中组建各类富有创意的班级社团,旨在以不拘一格、新颖活泼的方式,创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舆论,从而使班级具备自我教育的功能。

1.创设涵盖多个领域的班级社团

我结合创新实验班的实际,通过组建班级社团来推进各项班级活动。社团的创建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一个社团少则三五人,多则十几人,一个社团就是一个小组合作的团队。社团的组建采用社长负责制,由各社团的社长分别牵头承包班级各项活动,同时,社长对承办的各项活动负责。社团的管理比较灵活,组员有分有合,既有相对固定的核心成员,又有成员的变化;社团的创建者可以由班主任指定,也可以由学生自荐;社团存在的时间有长有短,既有常设的社团,也有临时组建的社团。常设的社团如学习社,社长由班级民主选举的学习委员担任,社团成员是各科课代表,这一社团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学习小组的活动。临时的社团根据临时的活动需要而组建,由活动牵头人担任社长,社团成员由活动的参与者构成。学期结束时,我们对各社团的社长进行考核,并优先推荐各社长参与评优评先活动。为促进社团建设,我们每个学期还评选出优秀社团,予以表彰。

这样的社团组织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学生表现出来的创造能力往往超出了大家的预期,所以在我班,惊喜常常有、创意常常新。比如,2018届的高三学生在教师节前夕拍了一张集体照送给我。我看了以后很惊讶,这张照片里没有一个学生是看着镜头的,他们各做各的事情,有的在讨论,有的在说笑,有的坐在地上,有的甚至半躺在地上。正当我疑惑的时候,班长向我介绍:“老师,我们模仿的是拉斐尔的名画《雅典学院》。您看,《雅典学院》表达了兼容并蓄、自由开放的思想,这是我们的追求。照片中的我们风华正茂,正如画中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名人济济一堂!”是啊,学生以这样一张照片向我表示:若干年后,他们将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2.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社团活动

一是“原创”主题班会。每学期初,我都会统筹规划主题班会,根据学校德育工作总体安排列出主题班会计划表,每次主题班会由不同的社团承办。活动的形式多样,如朗读者活动、诗词大赛、课本剧表演、辩论会等,全方位展现学生的风采。活动的内容由各社团自定,必须原创。例如,我在学生高一时开展了关于“创新”的主题班会——“领异标新二月花”,当时学生正开始学写议论文,我们就用写作的步骤来指导班会的设计。班会由三个环节组成,三个环节分别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进行,这样的设计不仅有问题的呈现,还有问题分析和解决策略的探讨。在提出问题环节,我通过一个令人震撼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在分析问题环节,模拟美国心理学家艾许的实验,让学生在情境中明白“创新意识的大敌是从众心理”,由此引出独立判断能力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再用一场小辩论进一步讨论“创新与模仿”的关系,让学生明确“模仿不是简单地照搬”,而应“有创意地模仿”,只有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才能不断创新。解决问题环节旨在探讨如何将创新意识应用于实践,我引导学生设计情境,使其在情境中发现自己思维的局限,进而寻找创新方法,让学生明确积累知识、开拓视野是创新之根基,从而打通边界、学会融合。在这样的主题班会中,学生对现实的问题作了深入分析,通过班会活动进行自我教育:如果将备考作为高中生活的全部,就会使自己视野狭窄、思维僵化,缺少独立判断的能力,缺少批判和反省的能力。为了把主题班会设计得更加独特,每个承包主题班会的社团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班会活动变得丰富多彩,也让班会成了施展学生才艺的舞台。

二是“与众不同”的公益活动。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其中义卖是较为常见的方式。对于“卖什么”,我所带的每一届学生都有自己的创意,如制作“相约扬中”系列有声明信片、“为你读诗”有声书签,开展有奖竞答、“青春剧场”活动等。学生们思维发散、创意无限。

每年的学雷锋月,学校号召大家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我引导学生开展“与众不同”的活动。2021级学生在团支部的带领下进行了“关爱新疆学子”志愿服务项目。学生通过学校公众号了解到新疆伊犁州新源县第二中学(以下简称“新源二中”)有一部分贫困生,于是发起募捐,资助贫困生;他们了解到新源二中一些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便决定写信帮助,细致耐心地解答问题,分享自己的知识,鼓励新源二中学生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与其携手共进,一起向上向善。

三、进行富有创意的班级管理

在带班实践中,我强调常规管理和学科管理两手抓。为此,我们商定并推行以班级日常事务管理为主的值日班长制和以学科管理为主的课代表负责制,组建了班级常规管理和学科管理两套班子,推动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在班级常规管理中,我注重用班级日志打造班级共同价值观;在学科管理中,组建学习小组,打造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实现共同进步。

1.用班级日志打造共同价值观

从高一第一学期开始,我就引导学生用班级日志记录生活中的美好,传递正能量。我们对记录的内容、记录的方式等提出要求,允许学生有创意地表达所思所想。学生在班级日志中记录生活中细微而让人感动的小事,使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小小善举都被记得。

班级日志引领着整个班级向上发展,半个学期之后,整个班级其乐融融。学生之间相处融洽,他们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闹矛盾,而是“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他们变得宽容、大度,都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课堂氛围也越来越活跃。在这样的班级中,处处有善意的提醒和真诚的帮助。

2.以“学习共同体”实现互帮互助

我班实施学科管理为主的课代表负责制。课代表负责班级各学科的学习管理, 根据任课教师的要求及时跟进了解大家的学习情况, 并进行调查、反馈。而课代表工作的主要方式是组建各种学习小组。

作为语文教师,我组建作文评改小组,督促学生多写、多思、多交流。我把全班分为5个大组, 每组10人,每次由1个小组负责全班作文的评改和评讲。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教师挑选样卷—培训阅卷学生—阅卷组评改试卷—阅卷组交流讨论—阅卷组备课—阅卷组讲评作文。每个小组由语文素养比较好、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小组成员在评改中互相讨论, 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很快就掌握了许多写作文的方法。为了让自己的评价更有说服力,一些学生会主动查阅各种资料,引经据典,作为自己讲评作文的依据。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 一些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作文水平提升了。角色的互换、体验,让学生对如何写好一篇文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也将这种方法推广到其他学科,例如采用教练负责制来优化学科管理。高二时,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组建各学科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学生担任教练、两个担任助教,教练和助教协作制定目标,安排教学计划,每周搜集新题(题目也可由小组成员提供),编制试卷,发给小组成员做。小组成员做好试卷后,教练批改试卷,择机集中讲评试卷。学期结束,每个成员写一份总结,并对教练和助教作出评价。有个学生这样评价我们的学习小组:“在这个学期,我作为学员参加了数学竞赛学习小组,教练每周都精心为我们准备一试、二试两套试卷。通过练习,我们保持了活跃的竞赛思维,学习能力也有了进一步提高。非常感谢教练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解题技巧分享给我们,并负责任地确保每一个学员都听懂了每道题,他们的技巧绝大多数都来自他们平时的积累,十分实用而有效,希望这样的学习活动能继续进行。”

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教练也要写总结,一位负责化学竞赛学习小组的教练这样写道:“本学期,化学竞赛学习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取得了较大进步。成员们依据去年的成绩及目前的水平分为两组,跟随不同的教练上课,课后自学相关内容,及时交流讨论。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组内互动,化学课前再向老师请教求证,打破砂锅问到底。同时,化学竞赛学习小组还建立了专门的QQ群,同学们在群里分享学习资料,方便小组成员随时查阅,有针对性地做题实战。”这样的管理方式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提高。

过富有创意的班级生活,唤醒了学生的创造力,点燃了学生的主动性,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了一个个温暖而有爱的人。

猜你喜欢
社团活动创意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的家长助教探索
高职校社团活动对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思考分析
亚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19:27:05
体育社团活动在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开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5:50:33
纸品手工艺术创作技法浅析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
广告图形设计教学之创意性思维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08:58
广告创意设计中的视觉传达策略探索
浅谈运动品牌标识的设计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0:05
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积极性及应对策略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1期)2016-06-16 15: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