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管理下,选调生如何“用”

2024-08-12 00:00:00刘兰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4年7期

7月2日,四川省宜宾市113名新录用的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齐聚赵一曼纪念馆,通过观看家书、手稿等资料,近距离感悟赵一曼烈士的坚定信仰,上了一堂生动的入职教育课。经过入职教育与岗前培训,这批选调生即将奔赴新岗位,踏上新征程。

选调生受到上级组织部门、用人单位和下派单位的三重领导管理,在不同阶段工作内容和工作重心有所不同。多重管理下,选调生如何调整状态、锤炼本领、提高技能,不同层级的用人单位如何培养人才、促进成长、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用好“练兵场”,不当“三门”干部

“驻村期间,我在做好基层党建和村务工作的同时,还先后在综合执法环保办、纪委办、党政办、党建办等轮岗锻炼,从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党政信息与宣传、统战、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工作。”宜宾市审计局电子数据审计科四级主任科员李代钦说。

作为四川省2022年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李代钦于2022年12月双向互派至宜宾市江安县,担任迎安镇石坎村党支部副书记。两年的驻村锻炼还未结束,李代钦的轮岗锻炼又让他对基层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

基层一线是个“练兵场”,选调生制度设计非常强调基层工作经验。为了防止选调生成为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选调生职业生涯初期,多被安排在县级及以下的基层岗位。比如,宁夏回族自治区规定,原则上博士学历选调生分配到区直、市直机关,硕士学历的分配到市直、县(区)直机关,本科学历的分配到乡镇(街道)机关。

“不管选调生分配到哪一级、哪个单位,他们都要有两年的驻村工作经历。”宜宾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我是去年6月底入职市直单位,10月开始驻村,担任村主任助理。”四川省德阳市某市直单位选调生王秋磊说。驻村期间,选调生如果是党员,一般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或者书记助理,如果是非党员,一般担任村主任助理。

德阳市选调生驻村安排是在每年10月启动,提前到单位报到的选调生可以先熟悉工作。“一般情况下,一个村配备一个选调生。选调生下派之前,区委组织部要统筹了解全区行政村的情况,把还没有驻村选调生和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村报上去,优先安排。”德阳市罗江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目前罗江区共有62个行政村,44名选调生。“这些选调生两年驻村时间期满后,空出来的村又会重新统筹安排。”

与德阳不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选调生到单位报到之后两个月内就要下派到村。“这也是出于现实需求,不管是以前的脱贫攻坚还是现在的乡村振兴,广西的压力都比较大,对人才的需求比较紧迫。从培养干部的角度来讲,早点下村对选调生的后续培养也有好处。”广西某地级市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黄忠祥说。

导师培养制度是广西选调生的一张名片。广西多地建立了到村任职选调生导师培养制度,为每名到村任职选调生选派1名县级领导、1名乡镇领导、1名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组成导师团,针对到村任职各类事项及各项工作进行结对帮带。

驻村期间,选调生一般会参加中心工作、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参与急难险重任务。“这期间,他们需要了解复杂的基层事务,并有效处置,还要培养和民众的感情,防止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因不了解基层运作实际而脱离民众。”上述罗江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两年基层锻炼期满后,上级组织部门、用人单位和下派单位会对选调生进行考核。“上级组织部门的关注是一种稀缺资源,意味着更多的机会。”黄忠祥说,基层锻炼结束后,选调生定岗定级环节中包括民众意见的考核,这也意味着选调生的发展受到民众和基层干部的影响。

发挥专长,既压“担子”又铺“路子”

“如果说驻村工作锻炼的是选调生的综合能力,那回到原单位后就需要发挥专业能力。”陕西省某乡镇党委副书记刘诚说。经济学专业的刘诚是2018年陕西省定向招录的选调生,驻村两年后,回到招录单位某县发改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和专业技能让他很快适应了县发改局的工作节奏。

选调生招录侧重高学历、专业性突出的人员,这在招录环节就已体现。“当时我们填报志愿时,既可以选地方,也可以选用人单位。”王秋磊说,他填报的是某市直单位,该单位需要法学专业和新闻传播专业,新闻传播专业的他正好符合条件。“这也是一个双选过程,最终要看用人单位。比如几个选调生都选了该单位,用人单位就会从中选择更合适的。如果第一轮没有选上,第二轮剩下的单位可以继续选。”

“虽然定向选调生一般是省、自治区组织招录,但市级单位可以设置条件,比如想招什么专业,招进来如何安排等,地方有更多的主动权。”黄忠祥解释,广西各地级市根据实际向上报招录计划,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再在全区范围内统筹。

“目前来看,政府的经济部门招录的选调生比较多,比如财政、发改、审计、统计、工信、农业农村等,这些部门对专业性的要求比较高。像法检两院,有些不仅要求法学专业,还要国家司法考试A证等。要充分发挥选调生的专业特长,人岗适配。”黄忠祥说,党委序列招录相对较少,一是因为名额有限,二是因为有的机关要求党员身份,有一定门槛。

“2018年时,陕西定向选调生只能填报地方,没有单位或岗位的选项。当时我到地方之后,再统筹分配到县发改局。不过和我一起到县上的其他3名定向选调生,分配单位也是和他们所学专业相关。”刘诚说。

驻村干部导师制也延续到用人单位。“选调生回原单位后,也会安排一个导师带。这个导师既可以是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也可以是业务科室的科长。导师制的好处是让选调生尽快熟悉业务,迅速进入工作节奏和状态中去。”黄忠祥说。

选调生的试用期满后,会进行职务分配。“一般来说,试用期满后考核合格的博士研究生通常会被定为二级主任科员(正科级),硕士研究生为四级主任科员(副科级),本科生为一级科员。”刘诚告诉记者,至于后续发展,还得看具体的工作成效。

铺“路子”不如压“担子”,使用才是最好的培养。经过一系列选拔和锻炼,选调生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城市建设、数字经济规划和金融监管等政策执行或公共管理事务中展现出专业优势,为基层治理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选调生的付出也得到了组织的认可。“我们同批次的4名定向选调生都被提拔使用了,在乡镇当副书记或者副镇长。2017年陕西省招录的定向选调生中,分配到本市的一名博士现在已是副县长。不过,本县2018年通过省考招录的公务员有20多人,目前提拔或转到其他重要岗位上的只有两三人。”刘诚说。

总体而言,用人单位对选调生的评价以肯定居多。“组织部定期到用人单位调研,得到的反馈是,选调生群体知识储备好、综合素质强,经过几年的历练后具备强劲的发展后劲。”东部某地级市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选调生初入职场时,根据专业配备岗位当然很好,但当干部成熟后,发展空间更广,不一定囿于专业局限在某一部门或系统,可以通过组织任命、遴选、跟班学习、挂职锻炼等方式,跨区域跨部门跨系统流动。

克服不适应症,既“体恤民情”又“吃透政策”

组织部门在调研中也发现,一些选调生和用人单位、下派单位之间存在不适应症。

选调生和基层单位之间有时并非完全合拍。有的基层单位反映,刚出校门的选调生有点不接地气,像是来村里“镀金”的,不能完全信任他们;也有部分选调生感到苦闷,虽然牵头了部分工作,但有时参与不到某些核心会议,似乎在坐“冷板凳”。

选调生和用人单位的相互了解也不够深入。“选调生到用人单位报到之后两个月内就要下去驻村,这不利于他们了解用人单位。”黄忠祥分析,刚毕业的选调生对机关如何运转并不了解,直接去驻村,其工作标准、节奏均按照村级或者乡镇一级执行,相较于上级机关的系统性,这是不够的。缺少站位更高的系统性思考,选调生在基层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选调生最好能在上级机关工作一段时间,了解机关运转之后再下去驻村。做到既要吃透上级的政策,也要体恤基层的民情。”

某省直机关2021年定向选调生熊某入职半年后才下基层锻炼,这期间他主要熟悉工作流程,领导也会给他多压担子。他从做表格、写通知,再到承担部分重要文件的撰写,从收发文件再到给领导送文件等,在琐碎而具体的工作中不仅熟悉了办事流程,也了解了中心工作。“这对之后到基层锻炼打下基础,能运用到基层的工作逻辑和方式上。”

此外,各地选调生基层锻炼环节的执行存在一定问题。“我驻村期间,扶贫任务重,全身心投入村里的工作。我听说现在有些选调生,不仅在做村里的工作,还会参与原单位的一些工作。”刘诚说。高学历、有干劲的选调生是各级政府机关急需的人才,所以出现选调生“两头跑”,甚至出现政府部门将选调生留在机关工作的现象,导致选调生在基层锻炼的经历不够,不利于干部成长。

面对种种不适应,部分选调生经受着考验,对职业发展前景感到迷茫。组织部门和用人单位要及时给予关心关爱,重视以制度建设保障选调生任用晋升政策的施行。上述东部某地级市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建议,要推进选调生任用晋升程序的规范化建设,公开选调生任用和晋升的条件,使选调生在职业发展中有明确的发展路径,也使选调生培养工作能做到有规可依,避免“选而不调”等容易引发争议的情况。

对于选调生的离开,也应辩证地看。“和其他在职场打拼的人一样,很多选调生也经历过职场困境,但最终辞职的是少数。离开的人中,更多的是出于个人发展,有其他的职业规划,真正水土不服的选调生比较少。”黄忠祥介绍,从该市离开的选调生大多会去广东,既有到体制内的,也有去企业的,后续发展挺好,甚至能带动两地之间的招商引资。“曾经的工作情谊通过这种方式得以延续,这也是一种良性的人才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