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的老剧《雍正王朝》,又一次占领了B站(哔哩哔哩)的首页。无论是经典台词、经典画面被反复二创,还是BGM《春庭雪》被适配到无数场景,都让这部老剧有了常看常新的味道。实际上,《雍正王朝》作为一部历史正剧,在过去数年里时不时就会被人提起,解读分析众多,仿佛取之不尽的流量之矿。
副将撒泼与皇子难说
今年的《雍正王朝》流量,大概是被“副将撒泼”“皇子难说”等梗带起来的。“副将”是一个小小的配角金陵副将马国成。他出现在剧情前期,戏份不多,人设是一个行伍出身的欠款官员。面对强势催债的田文镜,粗人马国成在别人“别丢份、精神点、好样的”拱火三件套下破口大骂,全然没有官场中的圆滑。尽管是负面的“老赖”形象,但马国成“领先的精神状态”,却迎合上了年轻人的观感,关于他的表情包层出不穷。
“皇子难说”一梗则是来自康熙皇帝与十四阿哥的对话。剧中,十三阿哥胤祥和十四阿哥胤禵因为太子复立之事,在乾清门前当着众人的面摔跤,康熙皇帝赶来后和众皇子一番互动,火药味愈浓,到了后来康熙皇帝要治八阿哥胤禩的罪。向来拥护胤禩的胤禵不满,与康熙皇帝理论,还说“家有诤子不败其家,国有诤臣不亡其国”。康熙皇帝勃然大怒,反问:“不听你的,大清就要亡国了?”谁知,胤禵嘀咕了一句“难说”。紧张的氛围中,这短短二字竟也有了幽默的意味,不少网友便给胤禵取了外号“爱新觉罗·难说”。
就像《甄嬛传》流行衍生出的“甄学家”,《雍正王朝》的观众也玩出了“雍正王朝体”,在不同语境下二创台词表达观点。比如前段时间新加坡门将桑尼凭借出色表现,间接帮助中国队晋级世预赛18强后,有人称中国应给桑尼颁发奖章,网友们纷纷评论:“封桑尼为新加坡第一巴图鲁”“不听你的,国足就要解散了?难说!”“精神点桑尼,别丢份”……为《雍正王朝》的出圈再添一把火。
经典老剧的生命力
老剧翻红在互联网时代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雍正王朝》作为一部从开播就热度颇高的剧,它能反复被细品、不断被玩出梗,说到底还是因为质量足够硬。
不同于《甄嬛传》聚焦清廷后宫斗争,《雍正王朝》围绕九子夺嫡和雍正皇帝治国的题材赋予了它更深一层的严肃性,这让搞笑梗、表情包之外的正经解析类视频、文章也拥有极高的热度,也在不断跟随热点而被重新解构。
比如第一集中的御前会议就被观众反复解读。此时是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黄河多处决堤,百姓正深受其苦。康熙皇帝召集百官和诸皇子商讨对策,太子因心里有鬼、没有准备而支支吾吾;八阿哥胤禩道行极高地说了些拍马屁的漂亮话,最终提出常规的解决方案,即拨款和调粮;而姗姗来迟的四阿哥胤禛强行打断即将结束的会议,表示自己经过走访调查,发现已无款可拨、无粮可调。这一幕十分精彩,观众不仅从职场汇报、说话艺术、性格差异等方面解析,还不断深挖细节,如胤禩和胤禛并排跪在大殿上时,胤禩的鞋底干燥洁净,而胤禛的鞋底则是潮湿肮脏的,一看就知谁是坐在办公室看材料,谁是亲自实地调研。
《雍正王朝》播出时,创造了央视的收视神话。当时拍板采购这部剧的央视原台长杨伟光曾回忆起采购始末,他表示,“《雍正王朝》涉及敏感问题,政治导向有些难把握,比如片子的大背景是‘反腐反贪、抗击洪水’,与1998年的现实惊人地相似”,最终决定先送中央领导审看,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雍正王朝》与时代紧密相连,可以套入太多的社会议题而获得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而在当下,人们也能从这部电视剧的宫廷政治、多面人性中品味深意,找到共鸣。无论是996打工人有感于雍正皇帝夙兴夜寐地勤于政事,还是年轻人对雍正皇帝戴起金色卷发、玩起cosplay行为的赞许;无论是对马国成大肆谩骂的戏谑调侃,还是对诸皇子起了各种外号,这些解构与重塑都是观众表达情绪和态度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