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有1000多只狗需要接种防疫疫苗?这个数据是真实的吗?日前,记者了解到一起发生在基层的违纪案件。
案件是由巡察组发现的。当时巡察组通过查阅村级财务资料发现,某村在两年间报销了犬只防疫接种费用近8万元。而一针疫苗是35元,这意味着这个村每年要给1000多只狗打针。
这番数据,显然与该村的规模和常住人口不匹配。经办案人员调查发现,该村村委会通过虚增犬只数量,套取了犬只防疫接种工作经费,与乡镇畜牧站进行分成。村委将剩余的资金用于村上的日常开销和处理其他费用。
在进一步了解中,记者还发现,在村(社区)一级,类似虚增某一工作的数量或项目、虚列开支套取资金的现象并不少见。甚至还有个别村为套取工作经费虚增马蜂窝数量。类似这些专项资金由于拨付渠道多,参与管理的部门多,加上马蜂窝数量这类问题不易核实,给基层干部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
另外,除了以上方式,一些村(社区)通过私自降低乡村保洁员补助、虚构渠道清淤工程等涉农项目,虚报修剪清理树枝工作等方式套取村级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或村集体资金、项目资金的情况也较为多见。
对于这类套取资金的违纪行为,很多村干部对+83NkBbsQSSP1tWi4PIjZw==其中的风险心知肚明,但为何却屡屡铤而走险?这背后的原因从其套取资金的用途可见一斑。
记者注意到,村干部套取的资金主要用于两类,一类是村级事务开销,一类是被村干部私分。但前者的情况较多见。这些村级事务的开销主要包括用于解决村委会灵活用工费、交通费,以及用于加班餐开支等。
按理说,村级事务开销是有经费保障的,为何还需要套取资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且每个村的实际情况不一,工作经费并非都能覆盖到村级事务的各项开支。
记者向某村党委书记了解到,他所在的一类村一年的办公经费有10万元,为民服务经费15万元,共25万元。前者主要包括办公用品费、通信费、交通费、印刷费等,后者包括基础设施维护、公共服务、文体活动、帮扶困难等费用开支。这些费用每年由财政按月配套至村级账户,发生的开支按照报账程序实际报销。
“经费虽然看起来不少,但作为一类村,还是感觉经费压力非常大,因为大多一类村是由几个村合并而来,人口总量变大,管理的地域也大。”上述村党委书记说,三类村一年的办公经费有4万元,为民服务经费6万元,但人口总量少,面积也更小。
记者了解到,在一些村,这些费用有时候拨付得很慢,有的上级领导表示上面没钱,就只能村上先垫钱。还有一些村,由于村干部中途犯错、辞职等原因,常职干部的人数不足,于是只能外聘,外聘人员的工资进入镇财政预算的程序慢,村上需要先行垫付。还有时候,因为临时有接待考察参观或其他突发情况需要马上修路,村委只能临时找人修建,由于项目没有经过规划报批,形成的工费只能由村上来背债。
对此,一些村干部透露,一方面是村上确实存在用工、交通支出不合理的地方,另一方面有些用工情况、交通情况不符合报账要求,报不了账,但村上又需要处理这些事务,不可避免会产生经费。此外,上级的报账要求,并不都适合村上的实际情况,也不能妥善解决基层面临的个别问题,最终导致有些村会有经费缺口。
“当然基层干部巧立名目虚假报账,肯定是违纪的。但这类村级事务开支的问题,也暴露出上级政府与下级村委在统筹管理上的问题。上级也有不作为的地方,下级也有乱作为。”相关基层专家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