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的泛化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2024-08-11 00:00:00赵雅琪
知识窗·教师版 2024年7期

摘要: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流行语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个性突出等特点备受大学生青睐,使用场景逐渐蔓延到大学语文课堂。文章通过辩证方法分析网络流行语的泛化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并提出构建合理的网络流行语使用方式,从而增强大学语文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大学语文教学;泛化

一、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对于网络流行语的概念,学界尚没有定论。本文所论及的网络流行语,是指在某一阶段内或伴随某个事件的发生,由网民自主创造并传播于网络内外,被用来表达某种特定的、约定俗成的意义的语言形式。网络流行语蕴含了丰富的时代信息、大众心理,与传统语言相比,有独特之处。

(一)网络流行语的特征

第一,社会性。网络流行语虽然产生于网络,但是与当下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网络流行语中有较大部分来自社会热点,包括群体事件、社会问题及一些其他的社会现象。例如,在《语言文字周报》发布的“2023年十大网络流行语”榜单中,“i人/e人”一词,就是由2023年在网络上流行的MBTI性格测试(一种心理学测算工具)而衍生出的两种不同性格特征,年轻人借此进一步认识自己,寻找同类,成为一种新型社交标签,也是当下人们自我彰显、求同存异的一种反映。

第二,流行性。与传统语言不同,网络流行语具有明显的流行性。在某一时间内,部分网络流行语脱胎于社会热点,被大众接受并广泛使用,又随着热点的冷却而消失。如“洪荒之力”“鸭梨山大”等词,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流行后,现已很少被人使用。网络流行语不断地更新换代,有的由于无法再和使用者产生共鸣,在短时间内就被淘汰,有的则保持相对较长的生命力。

第三,不规范性。在网络环境中,各种信息爆炸式袭来,人们需要简单、快捷的交流方式,更加遵循语言经济学中的省力原则,因而网络流行语并不完全符合语言的构成规范。网民在网络空间进行交流时,没有社会身份的制约,用语往往更大胆,更追求语言的简洁和感情的饱满,这就导致网络流行语的不规范性。网络流行语在语言结构上主要表现为谐音词、缩略词,有的掺杂着错字、别字,还有一部分为中英文结合,这是在网民表达需求下的一种语言异变。

(二)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趋势

网络流行语能够实时展现社会生活,各大语言机构每年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盘点和评选,试图窥探网络流行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笔者以近五年《咬文嚼字》杂志及《语言文字周报》两个机构的评选结果为基本资料,分析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趋势,如表1所示。

以上两大语言机构因评选标准不同,结果既有重合,又稍显差异,但从统计中不难看出近年来网络流行语的发展态势。

第一,语言形式更加多样。网络流行语打破了语法限制,不拘泥于正统的语言表达方式,越来越多地以各种缩写、字符、数字、中英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还有一部分网络流行语中掺杂了语气词、地方方言等。这种语言形式显示出网民在语言表达上求新求异,想要更加简便、直接地宣泄情绪,表达观点。

第二,传播方式更加丰富。早期网络流行语传播阵地以贴吧、论坛为主,近年来逐渐转向社交媒体。传播方式由单一的文字传播发展成为文字、图片、视频多种方式并存。一些官方媒体也主动吸收网络中富有活力、创意的表达,并利用网络流行语一改人们对主流文化严肃、生硬的刻板印象,如“阿中”“大白”等。由于网络流行语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大众,更易获得共鸣,赢得受众,传播效果更佳。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传播平台逐步扩大,进一步丰富了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方式。

第三,反映现实问题更加深刻。早期网络流行语大多是网民自发的情感宣泄,而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使人们进一步探究网络技术发展下的社会及自我,网络流行语更加聚焦社会及个体发展状况,如“内卷”“小镇做题家”“特种兵旅游”等。网络流行语日益深刻反映网民的生活环境、生存状态,网民也逐渐习惯于利用网络流行语寄托情感。

二、网络流行语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一)网络流行语对大学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

第一,网络流行语拓宽了大学生的交流方式。大学生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日渐增大,为缓解情绪,他们乐于钻进虚拟的网络世界,暂时脱离身份,抛却烦恼,随心所欲地表达自我。如今,网络流行语也渗透到了大学语文课堂中,不仅增加了师生交流的趣味性,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情感饱满。

第二,网络流行语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网络流行语脱胎于网络,贯彻了网络的包容性,将新与旧、时尚与主流融合起来。比如,近年来流行的“鲁迅体”,就是网友将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等作品中的经典片段,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的二次创作,使文学经典和新兴网络碰撞出新的火花,鲁迅的文章也成为网络“热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又如,由“怀民亦未寝”而引发的网友的广泛探讨,这本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表达自己和张怀民深厚情谊的语句,经网友演绎也成为充满趣味的网络话题。这表明广大网民主动与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同行,从多角度理解、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网络流行语,可以使经典文学作品焕发新生,以轻松诙谐的方式深入学生之心。

(二)网络流行语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消极影响

第一,网络流行语导致语言规则的失范。部分网络流行语是对日常用语的畸形和异化,比如“多损”变成“夺笋”,“永远的神”变成“yyds”,此类违背汉语构词规则的网络流行语,不仅被大学生用于社交平台和娱乐活动中,还在作业、考试等正式语言环境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大学语文课程注重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养,而网络流行语使大学生对于语言的选择和使用越来越随意化、娱乐化,缺乏深度思考,造成了表达空洞和意义泛化,阻碍了大学生语言能力的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第二,网络流行语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大学语文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就是要通过大学语文教学,使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部分网络流行语存在低俗、粗暴的问题,一些大学生因从众、猎奇心理而主动去学习效仿,大学生的用语习惯逐渐走向低俗。

三、利用网络流行语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成效的途径

(一)客观看待网络流行语,调整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网络流行语的发展需要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教师应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网络流行语,不能完全按照传统语言的结构、语法、语义标准去评判和要求它。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大学生兴趣相结合,不断与时俱进,利用网络流行语诙谐新奇的特点调整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例如,在讲到唐诗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场景:假如李白和杜甫生活在现代,他们会发什么样的朋友圈,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两位诗人,并通过规范化与流行性相结合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二)探索网络流行语与大学语文教学的结合点

教育应时刻与学生同行。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积极探索网络流行语与课堂知识的结合点。一方面,教师可以使网络流行语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利用网络流行语的诙谐、娱乐性引起大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方式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翻译”,让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加深理解。大学生社会经验较少,对一些文学作品的感受未必深刻,因此教师可以利用部分反映社会现象的网络流行语,如“后浪”“小镇做题家”等作为教学补充素材,引导大学生思考。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环节设计中适当引入网络流行语,如在课堂导入、课堂讨论等环节,利用网络流行语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提高课堂活跃程度,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规范大学生用语习惯

网络流行语大多不符合语法规范,甚至包含一定的低俗文化。无规矩不成方圆,网络流行语也只有遵循一定的规则才能长期健康发展。大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对学生的用语习惯加以规范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正确辨析网络流行语,理解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环境,使学生能够进行恰当的表达。在大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以不规范的网络流行语为例,通过辩论、研讨等形式,让学生对比网络流行语和规范用语,了解汉语规则,提升审美品位。

参考文献:

[1]孟威.网络新词与社会文明的互动相生[J].人民论坛,2023(2).

[2]康慧芳.网络语言:情感与文化的表达[J].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3).

[2]霍元杰.网络流行语的演变研究(2012-2022)[D].长春:吉林大学,2023.

[4]贾新.网络流行语传播功能研究[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2.

[5]张晓庆.基于网络流行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22.

[6]王超.网络语言在当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与引导研究[J].中国培训,2022(2).

基金项目:河南警察学院重点培育课程团队项目“大学语文课程团队”建设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警察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