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推动高职院校育人工作发展

2024-08-11 00:00:00顾艺
知识窗·教师版 2024年7期

摘要:高职英语教学工作要扎根于“产教融合”的现实土壤,走校企合作的融通之路,确保“教学+育人”工作的深入推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文章阐述了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工作与校企合作育人实践的融合路径、策略,提出要强化校企合作,重构课程体系,推动双师教学与课岗融合,开展动态化教学评价,为校企协同育人创造良性条件,为学生形成扎实的职业素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英语教学;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的英语学科是一门基础性的应用科目,也是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高职英语课程教学革新的重要契机,也赋予了教师更大的实践自由度。在此背景下,教师要切实把握产教融合的实践机遇,将英语教学工作与校企合作的育人实践有机融合,推动英语课程教学的转型升级,为学生发展知识能力、培育职业素养创造良好条件,确保高职院校的育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与校企合作育人实践的融合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给新时期高职院校育人工作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以产教融合为立足点,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教学要突破固有思维的束缚,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实现教学的转型与优化。一方面,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是高职院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具备很强的关联性、辐射性;另一方面,高职英语是基础性的工具学科,事关学生基础语言能力的发育和成长,对学生职业能力培育具有突出影响。基于此,教师要提高一体化教学工作的站位,加深与相关企业、单位的有效合作,打造“教学+育人”的综合实践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产教融合下的高职英语教学应体现更高规格的职业化、产业化属性,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为校企合作育人实践提供坚实的支撑。

二、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与校企合作育人实践的融合举措

(一)重构课程体系,突出职业化英语特色

在产教融合视域下,教师开展高职英语教学时,要充分考量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要求,体现融合、协同特色。教师要以校企合作为行动支点,推动实践性、功能性教学,促进学生职业化英语能力的成长。为此,教师要积极重构英语课程体系,充实英语课程根基,纳入更多职业化素材与资源,确保教学工作稳步推进;要吸纳企业的产业化、岗位化资源和素材,对现有的课程内容进行迭代、升级,为教学深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推进。

第一,现有教材与课程资源的整合。首先,教师要对教材与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突出职业化、产业化特色,适应教学改革要求;其次,打造校企合作项目与优秀案例,借助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需求,获取真实案例和数据,充实课程内涵;最后,高职院校要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实践,吸收最新的课程改革经验和理念,进一步拓宽教学资源渠道,增加课程韧性与弹性,为课程资源的整合、应用提供支持。

第二,互联网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依托校企合作机制,教师要主动加强互联网数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突出数字教学资源的产业化、市场化属性,为教学和育人工作提供要素保障。例如,教师要着力建设高职英语教学资源库、项目库、任务群等,嵌入新潮的英语数字资源,突出智能化、智慧化趋势,充分采用慕课、微课、教学通,延展数字资源应用空间和价值,塑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全场景教学氛围,确保数字资源成为学生提高英语综合素养的“催化剂”。

第三,“职业化”教学素材的利用。教师要积极开展与企业师傅的合作,打造职业化的校本课程。比如,在冷链物流相关知识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结合职业化要求,开发产业素材与资源,着重从采购、仓储、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入手,整合素材与案例,彰显职业特色,确保教学内容丰富且完善。

(二)深化双师制教学,加大协同式育人力度

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维度考量,教师要主动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加大与企业师傅的合作,打造高效的双师制教学和育人模式,助推协同育人实践的深化,具体如表1所示。以双师制教学为支撑,校企双方可以发挥各自优势,推动英语课程教学与企业后备人才培养的交融,帮助学生增强英语应用技能,同时掌握企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与岗位技巧,丰富个人的知识体验与职业认知,为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

英语教师 负责英语课程的常规授课与指导 按照现有教材与课程要求,提高学生英语知识能力、理论水平与基础应用能力 基于高职院校现有的实训平台和基地,训练学生的英语实践技能

企业师傅 负责职业化英语技能的传授与培养 以学生专业为支点,传授职业化英语的应用技巧,帮助学生掌握职业英语的表达、交流等能力 以企业的车间、工作间、办公室等实体场域为支撑,培育学生职业化素养,突出英语工具价值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和机制,强化与企业的联动、合作,增强协同式育人工作的质量。按照双师制要求,校企双方可以各司其职,发挥各自优势与特色。教师要深化常规的英语学科教学工作,还要借助企业平台、环境和岗位场景,培养学生的职业化英语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在高职物流专业的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物流专业的育人需求和特点,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双师制为支点开展高效教学。如在物流包装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要把备课重点放在基础词汇、短语的拼读和使用上,围绕物流包装岗位操作中常用包装物、包装单据及装箱单填写的相关知识点,设计教学方案,在授课时引导学生从岗位作业的要求入手,多写、多记、多背,掌握字词句与语法知识;在企业师傅授课环节,企业师傅可以结合物流包装的实操要求,设计情景练习项目,让学生独自填写装箱单、包装凭证等单据,同时现场模拟物流工作场景中的对话,稳步增强应用技能,积累相应的实操经验。

(三)强化课岗融合,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

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英语教学带动协同育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根据企业管理模式,能在接近真实职场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引导学生从工作岗位特点入手,开展英语实用知识的研习、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借助校企合作平台,综合采用情景模拟、案例解剖、现场研讨等方式,将岗位知识、技能和语言影响要求融入英语课程,实现英语教学与企业工作场所、工作任务的嵌合,助力人才培养工作的升级。

第一,以课促学,工学结合。教师需要转变观念,赋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度,推动以课促学,工学结合。如教师与企业师傅定期发布实践任务,要求学生结合本专业特点完成英语交际、英语阅读、英语写作等任务,引导学生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实现“学英语→说英语→用英语”的转变,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应用技巧和专业素质。

第二,以岗促教,产学一体。教师需要充分理解学生的专业化特性和就业需求,加强与企业方面的配合,以学生未来的就业需求为导向,改变英语教学模式,确保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符合产业化需求。在高职物流专业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物流企业师傅的合作,制订动态化、实景式的教学情景,将产学研联系起来。如在国际物流英语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打造情景模拟任务,让学生分别饰演报检员、物流代理、报关员、客服人员,然后模拟真实的国际物流交流和互动场景,促使学生在场景中解决问题。通过场景化模拟和仿真练习,学生不仅能提高物流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可以积累岗位经验,从实操层面增强个人技能。

综上,教师要统筹“课”与“岗”两大要素,密切与企业方面的合作,以工学结合、校企联动为切入点,打造订单式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四)推进动态评价,针对性巩固学业成果

从英语教学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角度看,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过程性与动态化评价不可或缺。教师借助动态评价,能及时发现教学、育人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改进意见和优化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英语教学评价工作时,教师要以学生的职业兴趣和专业能力为重要评价导向,重视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而不仅仅是聚焦于学生的考试成绩、班级名次等量化的数据指标。教师开展动态评价时,应关注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提高学生职业化场景下的英语表达水平。教师要持续追踪学生的学业、课业表现,提问题,给建议,指方向,巩固学生的学业成果。

在完成高职物流专业的涉外英语知识教学后,校企双方要推进“双元制”的立体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与反馈,以此分析问题,为教学优化和育人举措的改进提供依据。如在跨境电商相关知识教学中,围绕跨境电子商务这个要点,教师可以设计三个教学目标:第一,学习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第二,学会分辨传统外贸和跨境贸易的区别;第三,了解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在教学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充分而全面地评估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状况及职业化水平。学生也要对教师授课的方式、实训项目安排、情境教学效果、岗位培养效果等进行评估,正向、积极地反馈信息,助推教师改进教学思路。此外,教师要以校企合作为抓手,推进教学全过程的动态评价,现场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业成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工作要立足于校企合作平台,实现校企双方的协同推进。教师作为英语教学的负责人,要主动发力,密切与企业方的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和素材,推动英语教学模式的迭代升级,实现校企双方的协同育人,彰显英语教学的职业化风采与特色,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化技能的稳步成长。

参考文献:

[1]韩晓美.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商务英语“双创”人才培养探究[J].海外英语,2023(24).

[2]鲍镜屹.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教育发展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18).

[3]严红.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探究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J].海外英语,2021(4).

[4]范博文.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J].教育观察,2020(38).

[5]沈邦华,徐益.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行业英语衔接功能的实践探究[J].校园英语,2023(2).

[6]杨海霞.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探究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J].校园英语,2019(27).

[7]苏婷婷.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9).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专项课题“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探究”的阶段性科研成果,项目编号:2023ZJY1156。

(作者单位:北海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