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日益受到重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力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探索,能为这一领域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文章深入研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力模型构建的原则和维度,提出一系列有效策略,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提供重要指导。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就业力模型
本文从就业能力模型构建的原则和维度出发,探讨了如何构建一个符合国家教育方针、突出专业特色、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就业力模型。通过应用这一模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能得到有效提高,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就业能力模型构建的原则
在构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力模型时,教师必须遵循一系列原则以确保模型的有效性和适应性。首先,就业力模型应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学前教育政策。这意味着就业力模型不仅要满足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还要紧密结合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确保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求相吻合。其次,就业力模型必须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强调儿童心理学、早期教育理论、艺术教育能力等核心技能和素质的培养,这些都是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关键资质。
此外,高职院校应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模拟幼儿园等工作环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就业力模型应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业能力模型构建应适应市场需求,所以高职院校应通过调研幼儿教育行业的人才需求,确保就业力模型能够匹配幼儿园及早期教育机构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就业力模型应实现模块化和多元化,提供包括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实践教学、综合素质等培养模块,以及多元化的学习路径和发展方向。同时,随着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就业力模型需要不断更新和发展,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保持与时代同步。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建立至关重要,它能够定期评估就业力模型的效果,收集学生、教师、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模型,确保其持续适用性和高效性。遵循上述原则,高职院校可以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符合时代要求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力模型,为学生的顺利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就业力模型构建的维度
(一)专业技能维度
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是其就业的保障,该维度着重培养学生对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的深刻理解,包括儿童发展、早期教育理论等。同时,教学方法的学习和课程设计的实践也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关键环节。通过模拟教学、教案编写和课堂实践,学生能够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课程实施技巧。
(二)实践能力维度
实践是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直接途径,包括教育实习、实践教学和幼儿活动组织与指导等。通过这些环节,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实习和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教学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班级管理能力、幼儿行为辅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综合素质维度
综合素质的培养涉及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等方面,高职院校应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同时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高职院校还应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和体育活动,以增强他们的体质和抗压能力。
(四)创新能力维度
在学前教育领域,创新能力体现在对新教学方法、教育技术的探索和应用上。高职院校应鼓励学生参与教育创新项目,如开发新的教学游戏、利用数字技术辅助教学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提高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自我发展能力维度
自我发展能力包括自我认知、职业规划和终身学习能力。高职院校应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同时,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使他们在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调查研究
(一)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行业日益繁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力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这一背景下,为了深入了解学生的就业力现状,探索提高学生就业力的有效途径,笔者展开了深入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200份问卷,涉及学前教育专业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沟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调查数据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
第一,专业技能掌握情况。调查显示,6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前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方面的掌握情况较好,40%的学生表示自己的专业技能掌握情况有待提高。第二,实践能力。70%的学生表示通过实习、实训等环节,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3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不足。第三,综合素质。6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等方面表现较好,但仍有35%的学生表示需要加强。第四,创新能力。55%的学生表示自己在教育创新方面有一定能力,但仍有4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不足。第五,沟通能力。75%的学生认为自己与幼儿、家长及同事的沟通能力较好,25%的学生表示自己需要提高沟通能力。第六,自我发展能力。60%的学生表示自己在自我认知、职业规划、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表现较好,40%的学生认为自己需要加强自我发展能力。
(四)调查内容分析
调查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力总体呈现以下特点。第一,综合素质较高。大部分学生具有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对幼儿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在实践操作方面,他们具备一定的唱歌、跳舞、绘画等才艺,能够为幼儿提供全面的教育。第二,职业技能有待提高。部分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操作技能方面,如教案设计、课堂管理等环节,还需加强实践锻炼。此外,部分学生的普通话、英语等语言能力不足,影响了就业竞争力。第三,就业意向较为明确。大部分学生倾向于从事幼儿园、早教中心等学前教育机构的工作,他们对行业有较高的认同感,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存在担忧。第四,实践经验不足。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在实习经历方面较为匮乏,对他们了解行业现状、提高自身能力具有一定影响。
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建议
综合调查结果,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沟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整体表现较好,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存在不足。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力,高职院校需要从课程体系建设入手,构建与就业力模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确保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课程设置中,高职院校应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如实习、实训、实践研究,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在实习、实训等环节中,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教学环境,了解教育的现状和挑战,提高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实践性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职场。高职院校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开展项目研究、实践活动等,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高职院校应关注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引导他们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路径,提高就业竞争力。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增设就业能力课程,为学生讲“干货”而不只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有的学生并不缺乏优异的成绩,也不缺少出色的能力,可还是会面对就业难题,其在职业的选择、简历的投递及理论知识的转化上还需要专业的指导和锻炼。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可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就业力。
(二)培养职业热爱
在大学的象牙塔里,未来的教育家们聚集于此,他们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却面对着一个困惑:自己是否真的了解自己热爱的职业?是的,选择一个专业,对于他们来说,既是追求理想,又是面对现实。有时候,他们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可能仅仅是为了追求一份稳定的工作,或是顺应家长的意愿,而非发自内心的热爱。在这种情况下,工作和职业自豪感之间就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然而,教育的真谛远不止于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力,教师必须培养他们对职业的热爱之情。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教师榜样的力量,通过介绍杰出教师的案例,让学生看到学前教育专业人士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激发他们对专业的热爱和对教师职业的向往。爱,是教育的灵魂,它能够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热爱,进而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此外,高职院校必须建立有效的反馈和激励机制,对学生在专业学习、社会实践中的优秀表现给予认可和奖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的探索,提出了有效策略。这些策略不仅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学前教育政策,而且突出了专业特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现了综合素质教育的理念。但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的探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不断尝试、总结和优化。
参考文献:
[1]刘达.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探究[N].山西市场导报,2023-11-02.
[2]陈晓铖,甘露,杭梅.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力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学前教育研究,2022(6).
[3]巩丹丹,李淑清.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2(4).
[4]蒋亚娟.郑州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探究[J].品位·经典,2021(13).
[5]雷兰川,文娟.应用型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重庆市A学院2019届毕业生的调查[J].教育教学论坛,2020(8).
[6]唐敏.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11(2).
[7]谢伟.大学生就业力模型的构建及应用[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
[8]郭香,候乔桦,白茜.民办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初探[J].国际公关,2020(8).
[9]李敏.高师专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7).
[10]王义.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五项技能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
(作者单位: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