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课程思政融入测量综合实习教学过程,对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坚毅求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团结协作观念意义重大。文章分析测量综合实习的教学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及考核标准完善等方面,将课程思政全面融入教学设计过程,为推动课程思政融入实践类课程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测量综合实习;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一、引言
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过程是高等教育领域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举措,而室外测量综合实习具有开展课程思政的先天优势。胡希军通过积极组织测量学教学实习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工作的责任心。温伟斌等人以工程力学专业为例,提出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纳入生产实践教学,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朱丽等人提出,将课程思政融入野外地貌实践实习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张正禄等人阐述了可靠性理论对测量的重要性,把可靠性理论扩展到社会。相对于其他类专业而言,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更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少有提及将课程思政融入土木工程专业测量综合实习的教学改革。
目前,就南昌航空大学的测量综合实习教学环节来看,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学与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教学还存在较大差距。为了将思想政治要素有效融入土木工程类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过程,本文根据文献调查及南昌航空大学土木工程类专业学生测量综合实习的教学现状,分析了课程思政在该类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通过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测量综合实习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测量综合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土木工程测量理论课程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然而,当前大部分高校的测量综合实习实践过程中并未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对测量综合实习培育重视不够
课程思政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教学理念,旨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得基础知识、专业课程及思想政治课协同工作,形成积极有效的联合效应,潜移默化地将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渗透到学生专业知识传授和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中。这种教育理念也正在全国高校各类专业理论教学中逐步得到落实,各专业课教师也致力于深入挖掘优秀的思想政治要素,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的无声融合,进一步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但是,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普遍还未对课程思政提出明确要求,忽略了测量综合实习实践是土木工程测量理论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导致课程思政整合程度较低,不符合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此外,部分学生对测量综合实习的重要性认知不够,只是把它当作一项获得学分绩点的任务去完成,在测量综合实习的过程中敷衍了事,没有积极认真地对待教师布置的实践任务,这是一种很不健康的状态。
(二)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缺乏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目的是将思想政治要素潜移默化地融入相关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具有跨学科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思想政治观念和整合意识是课程思政培育与专业知识培育有效整合的先决条件。在测量综合实习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只看重测量专业知识的讲解及学生人身安全的保障,往往缺少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积极引导,未能将思想政治因素融入测量综合实习实践过程。一些教师缺乏思想政治教学经验,导致思想政治要素与专业测量综合实习知识的结合过于明显,难以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甚至可能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这不仅会影响课程思政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还会影响测量综合实习实践教学的连续性,不能触及思想政治融入测量综合实习实践课程的本质。
(三)课程思政与考核评价未能有效融合
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和有效实施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措施。目前,针对课程思政的综合测量实习实践教学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土木工程专业测量综合实习实践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尚未有效建立。过去测量综合实习实践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化,以学生出勤率、大比例尺地形图质量及学生实践报告为主要考评指标。这种考核方式往往只看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忽略了对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更缺少对课程思政融入实践教学的综合评价。
三、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策与实践探索
课程思政融入测量综合实习教学环节,既可以增加实习过程中的趣味性,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贯彻全方位育人理念。课程教学改革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一)强化教师责任,增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
教师是测量综合实习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个评价者,也是实践课思想政治渗透建设的生力军。要想将课程思政建设同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有效、有机地融合起来,关键在于教师。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课程思政教育觉悟,就难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所以,教师要定期接受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自己对课程思政教育的认知能力,更好地承担起引导和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二)优化现有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充分融入思政教育元素
为了全面促进测量综合实习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开展,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工程测量的必备技能和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具备强烈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测量综合实习课程按照“确定思政教学目标—精心发掘思政元素—设计思政融入方法—思政元素和教学策略应用于相应授课要点—思政融入教学效果评价”形成闭环的思路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本文在总结以往土木工程专业测量综合实习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土木工程专业测量综合实习实践教学内容,并将课程思政融入测量综合实习实践教学过程,将实践课程分为9个教学环节,每个教学环节引入一个思政教育主题,9个思政元素融入点共同支撑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如表1所示。
(三)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不断固化相关教学环节,助推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
传统测量综合实习过程通常是由教师或班干部指定小组长1名,实习结束后每组学生提交测绘成果(草图、地形图、照片等)和实践报告(记录表格、数据分析、步骤过程陈述、实习小结等)后,由教师根据提交的材料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这类考核评价方法尽管在培养学生成长能力和总结实习效果等方面具有一定意义,但总体还是存在考核形式单一、过程表现难以掌握等问题。
鉴于这些问题,测量综合实习课程团队在考核方式和评价模式上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创新措施。第一,考虑学生之间互相了解的程度越来越深,课程团队鼓励学生自行选举产生2名组长,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负责整个实习安排,并具体安排每人每天的实习任务。2名组长起相互协作与监督作用,任务完成的具体情况由教师给出评价,分数占比为20%。第二,小组实习任务完成后,提交成果时要求同组成员全部到场,每个实习小组组长对工作实习完成情况进行汇报,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教师根据提交成果及汇报情况进行打分,分数占比为30%。第三,组员每人提交一份实习报告,个人实习报告主要考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个人具体承担的工作情况、实习体会及创新性思维情况,减少了以往实习中常识叙述的内容,分数占比为30%。第四,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组长要对小组成员进行批判性评价,小组成员也要相互评价打分,每个成员对其他成员在实习中的综合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分数占比为20%。
四、结语
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测量综合实习教学活动,学生能最大限度地了解、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和效果,同时深切体会到测绘技术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不可替代性,持续助力各行各业的发展,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真正做到立德铸魂、知行合一。思想政治教学与测量综合实践类课程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能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得学生养成不怕困难、迎难而进、踏实努力、吃苦耐劳、谨小慎行、团结合作、遵纪守法、宽容友好的优良品质,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徐海军,赵荣钦,李慧.新形势下高校测量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1(8).
[2]张新长,李少英,阮永俭.智慧城市课程思政:核心元素和实施策略[J].测绘通报,2022(9).
[3]胡希军.测量学教学实习的改革与探索[J].测绘通报,1998(9).
[4]温伟斌,韩衍群,侯文崎.课程思政融入生产实习的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工程力学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2022(15).
[5]朱丽,翟仁健,魏海平,等.课程思政融入地貌野外实践教学的探究[J].测绘通报,2022(S1).
[6]张正禄,张松林.关于测量中可靠性理论的哲学思想[J].测绘科学,2012(3).
基金项目:南昌航空大学2023年校级教改课题“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JY23095。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土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