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程改革研究有益于缩短学生进入旅行社企业各工作岗位的适应期,文章结合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建设实际,在分析该课程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阐明通过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建设,可以实现理论与传统教学接轨、理论与企业实践接轨、考核模式与企业岗位实际接轨,调动学生的课程学习积极性和内在主动性,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旨在为新形势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项目驱动;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校企合作
一、引言
校企合作课程的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落实产教融合、促进校企深入合作的重要举措,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在旅行社企业各岗位中的服务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可以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发课程,可以使课堂教学和实践内容更加贴合企业一线,让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现存问题分析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弱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是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中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包括旅行社的产品开发设计、采购管理、市场营销、接待服务等各个岗位工作。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介绍性讲解各个岗位工作的内容,知识趣味性较差,学生不能理解旅行社企业各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从而影响课程的应用性。
(二)授课形式单一化
教师的授课开始多采用传统的多媒体讲授式教学方式,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很难提问到每个学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较低,且教学过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很难实现预期效果。
(三)考评方式单一化
学生期末考评多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核”的形式,平时成绩考核以出勤率为主,期末成绩以试卷成绩为主,很难考查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与企业实践难以接轨
目前,在讲授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时,教师采用传统讲授方式,导致学生实操能力不足。在开展企业综合实践活动时,学生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能满足旅行社企业各岗位的实际需求。
三、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一)创新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1.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教师采用项目驱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校企合作开发理念,从课程项目内容选取、建立校企合作项目实践库、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强化软件应用四个方面,探索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第一,课程项目内容选取。由于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授课学时有限、教学内容多且涉及面广,教师应立足旅行社企业各岗位需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广度和深度相结合原则、理论性和实践性相兼顾原则,将企业专家邀请进课堂。在调研旅行社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需求情况和工作内容情况的基础上,教师选取课程内容和实践项目内容。
第二,建立校企合作项目实践库。教师采取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与旅行社企业共同选取企业实际业务项目,并将项目资料储于雨课堂课程资源库中,打造用于项目驱动式教学所需的项目实践库。
第三,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教师以创建并经营一家旅行社作为贯穿教学始终的主线,在旅行社的组织结构设计,旅行社业务流程,产品设计、销售、服务要素采购、团队操作等基本业务内容中,通过项目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协助创办一家旅行社,并能完成旅游路线设计、销售旅游线路、采购旅游服务、处理接发团等工作任务。
第四,强化软件应用。旅行社企业的业务操作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仿真模拟实训软件操作,依托专业实训室与企业一线典型案例设计学习情境,开展旅行社企业各岗位的仿真模拟工作。
2.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本课程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将旅行社企业的岗位工作任务设为课程教学的项目模块,并在每个项目后安排项目实践内容,教师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创设实践情境,让学生学习理论,完成各项目实践模块,以实现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技能积累。
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第一,线上课程资源。线上资源建设是混合式教学实施的基础,教师可以借助雨课堂平台,建立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计、课件、视频、项目库、企业一线案例库等,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线下翻转课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解决只重视单纯知识传递而忽视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现实问题。因此,教师可以依据课程教学内容,结合实践项目的特点,针对不同项目任务点,选取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二)考评体系改革
oOO4TqOyUSgZnlIO7HJm/aU7ChU2K5HjTipEtC7Nm+I=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构建多元化过程性学习评价机制,注重过程性考核,提高学生参与度。学生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项目实训成绩和期末成绩三个部分构成。
平时成绩包括常规性的课堂出勤、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成绩。对于课堂表现成绩,教师可以利用雨课堂平台,采取互动答题等方式统计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并给予评价。项目实训成绩由课堂项目汇报成绩、小组互评成绩和教师评价成绩综合构成。期末成绩可由期末大作业成绩决定,期末大作业采用创新创业项目模式。教师通过学生完成的旅行社企业创新创业综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考查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
(三)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
教师应结合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特点,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找到发挥思政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并在各课程项目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如表1所示。
四、结论
旅游管理类专业是以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岗位技能突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师可以利用雨课堂等先进的教辅功能,融合校内外两种资源,构建起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项目驱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校企合作课程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也缩短了学生从事旅行社企业工作过渡期,从而提高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洁容,郭卫娜.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2(5).
[2]何奎,杨云皓.高校学生评教的现状、问题与路径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12).
[3]李志伟.职业素养导向下旅行社管理课程思政行动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6).
[4]王天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动力气象学课程中的实践创新[J].高教学刊,2024(3).
[5]张晓京.基于“两性一度”的国际法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3).
[6]李俊玲,冯男,许建强.应用型本科“数值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J].科技风,2024(1).
[7]邹宇君.校企合作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旅游纵览,2023(9).
[8]苗长青,刘那日苏.“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嘉应学院学报,2023(10).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课题“基于项目驱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研究——以《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为例”,项目编号:2021GJJG391。
(作者单位:河北环境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