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育融合”理念的石油钻井课程教学研究

2024-08-11 00:00:00张帆
知识窗·教师版 2024年7期

摘要:石油钻井是一门融人文、科学、技术、管理、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文章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梳理,结合石油钻井学科特点,提出将“五育融合”理念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中,并以课程教学为契机,有机融合课程教学与专业知识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关键词:高校;五育融合;石油钻井

“国之大计,教育为先”,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这一趋势的出现与“育人”有关,通往“育人质量”提高的路径多种多样,其中“五育融合”是最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和路径。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提出,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并明确提出“五育融合”的教育发展目标。网络时代加速了信息的传递,推动了旧有体制的改革,而新提出的“五育融合”理念为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大数据为支撑,以“五育融合”理念为载体,完善石油钻井教学课程。

一、“五育融合”理念

“五育融合”不是横空出世的,它是教育理念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进行实践、反思与修改后提出的,它的出现是基础教育改革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五育融合”理念,即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有机结合,是指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突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突出劳育作为中心的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突出体育锻炼、美育熏陶、劳动实践和劳动创造的育人作用。“五育”是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德、智、体、美、劳组成的一个整体。它强调培养学生健康体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石油钻井课程的特点

石油钻井课程是一门以石油钻井工程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涉及石油钻井技术,包括石油钻井理论、工艺及方法、石油钻井工程设备的应用及管理。课程性质决定了石油钻井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由于这门课程内容丰富,涉及许多复杂的基础理论、新技术和新工艺,因此石油钻井课程的学习难度较大。

石油钻井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学科跨度大、理论体系庞大、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的学科。因此,如何让学生掌握课程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另外,石油钻井工程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深入,所以教师如何将理论知识与计算机知识有机结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五育融合”理念下石油钻井课程教学实践

(一)以“五育融合”理念的实践为目标,挖掘学科教学前沿

高校教育是一个以创新为核心的系统教育,课堂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主渠道,应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师将五育相结合,对石油钻井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对课程的梳理分析,深入挖掘石油钻井学科教学前沿。石油钻井是一门具有浓厚人文情怀的课程,教师在专业知识教育中渗透思政元素是值得尝试的方式。例如,在讲授“井壁失稳机理”时,教师可以将“科学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价值观融入其中。在讲授“油气藏数值模拟技术”时,教师可以将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油气藏数值模拟技术与石油钻井技术相结合,激发学生对石油钻井新技术的兴趣;在讲授“钻井工程中应用到的井壁稳定分析方法”时,教师可以将“三软一硬”理论、“五大控制”理论与钻井工程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我国在钻井工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教师要将现有的石油钻井知识体系整合优化,提炼出石油钻井学科教学中相关的思政元素和典型案例,为课程建设提供支撑。

(二)以“五育融合”理念的实践为导向,更新课程教学内容

石油钻井课程由于其特殊性,教学内容的更新选择至关重要。在授课前,教师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还要注重更新合适的课程教学内容。石油钻井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工程设计实例、现场生产实践三个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石油钻井原理、井壁稳定性分析、钻井工程设计和现场生产实践部分,工程设计实例包括井场布置方案设计、钻井设备选型设计和钻井工艺设计三个部分,现场生产实践包括现场操作技术与安全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程教学特点,将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但由于课程内容多,涵盖学科广,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吃力,出现厌学情绪。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五育融合”理念为导向,更新课程教学内容。

由于学生能力的差异性和教学内容的千差万别,再加上学生没有参加现场,对石油钻井工艺流程和设备工具没有直观的认识。如果教师只靠传统的新媒体教学传送图片和视频,对学生采取“填鸭式”教学,那么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知仅限于理论,所以需要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把实践教学带入课堂中,将实习场变成课堂,将枯燥的多媒体教学转换为动手实践,让学生更能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三)以“五育融合”理念的实践为抓手,打造专业特色课程

在石油钻井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科专业优势,将“五育融合”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如教师将石油钻井的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管理理念等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历程为例,用真实案例剖析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例如,在石油钻井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结合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历程以及我国第一口油井——“大庆”油井的成功钻探经验,从科学角度阐释中国人是如何利用“铁人精神”完成中国石油工业从“大而弱”向“强而优”转变的。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引领未来,教师任重而道远。除了教导学生专业知识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云思政”课堂,在网络课程中贯彻“五育融合”理念,让学生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拓展自身认识,在新媒体课件的讲解下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提高石油钻井教学的效率。

(四)以“五育融合”理念的实践为载体,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石油钻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想把学生培养成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教师必须以实践教学为载体,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五育融合”理念贯穿于实践教学环节中,开展以项目为载体的实践教学活动。首先,专题讲座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的的教学形式,在专题讲座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教师可以将“五育融合”理念作为基点,深度融合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教育,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养。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野外实习,加深学生对国家能源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战略的认识。

(五)以“五育融合”理念的实践为目标,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要想在石油钻井课程专业知识教学中实现“五育融合”,完整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必不可少。在“五育融合”理念下,教学评价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机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制作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评价小程序,这个小程序可以使用匿名的方式展开,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和学评等形式,将评价信息反馈给教师和学生,帮助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

从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来讲,教师需要注重思政元素、专业知识教育、“五育融合”理念的结合,不只是看成绩。通过线上评价小程序获取的匿名信息反馈,教师能获得合理有效的真实教学评价,可以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情况展开全面的考查。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对教师的课程教学情况进行深度解析和反馈,从而可以更好地完善石油钻井课程。

(六)以“五育融合”理念的实践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育融合”理念的实践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其本质是全面发展。“五育融合”理念不仅体现在专业教学中,还体现在课程思政中。在“五育融合”理念的基础上,要想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实现学科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关于石油钻井的专业知识,还要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使学生对课程专业有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另外,教师除了传授专业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总之,从课程教学内容出发,教师将“五育融合”融入整个课程体系中,可以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步入教育的新时期,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让我们以行动为基,以思考为翼,充分发挥个人智慧,挖掘自身所具备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将“五育融合”理念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方法和路径,并通过各类课程的思政建设,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不断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教师只有发挥好“引路人”的作用,才能实现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宋文,崔金玉.高职石油钻井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问题及改善措施研究[J].价值工程,2018(9).

[2]时凤霞,王学武.基于OBE理念的石油钻井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研究[J].山东化工,2019(17).

[3]黄强国.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企业技能人才培训路径研究:以石油企业钻井员工为例[J].中国培训,2023(4).

[4]王六鹏,刘志坤,高晓荣,等.基于OBE理念的钻井工程信息化课程设计[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3(6).

[5]王瑜,周辉峰,刘宝林,等.“钻探与钻井设备”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与教学组织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1(1).

[6]唐彬.信息时代下石油钻井工程的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5(21).

[7]王京印,程远方,林英松.石油钻井实习教学质量改进措施研究[J].学理论,2011(18).

[8]岳照平.中职院校石油钻井专业教学简谈[J].知识文库,2019(15).

[9]侯学军,龙芝辉,高龙柱,等.石油工程校外现场钻井生产实习教学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11(9).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