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加快高校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文章以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发现其“专创融合”存在教育理念不足、师资力量缺乏等困境,提出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市场营销专业“专创融合”多元主体共建机制、课程改革保障机制等“五位一体”一体化机制,为市场营销“专创融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产教融合;专创融合;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机制
一、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专创融合”的困境
“专创融合”是指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施“专创融合”能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育理念的不足
教育理念上的不足是制约市场营销专业“专创融合”的关键因素。部分高校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思维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理念与“专创融合”的目标相悖,导致市场营销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程度不高,深度不够。
(二)师资力量的缺乏
具有创新创业实战经验的教师是实现“专创融合”的重要保障,然而部分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缺乏企业实战经验和创业经历,难以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三)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部分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单一,缺乏跨学科的知识融合,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同时,部分高校虽然开设了创新创业类课程,但只是作为选修课或附加课程,没有将其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不佳。
(四)实践平台的缺乏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然而,部分高校缺乏相应的实践平台,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rvp81O7Z3I8U2Uruchzl6Q==践机会,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创业活动相结合。
二、基于产教融合的市场营销专业“专创融合”内涵解读
(一)产教融合内涵解读
第一,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是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第二,对接产业发展。产教融合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高校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调整专业设置,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第三,强化实践教育。产教融合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企业实习、实训等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技能,提高其就业竞争力。第四,优化高校课程设置。高校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增加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课程,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基于产教融合的市场营销专业“专创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实现产业需求对接。通过产教融合,市场营销专业可以更好地了解产业界的最新动态和需求,将产业需求与教学紧密结合,为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持。第二,教育资源整合。产教融合有助于实现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高校引入企业的优质教学资源,可以丰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企业利用高校的科研和人才优势,可以推动产业的创新和升级。第三,实践教学需要。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市场营销的实际运作和创新创业的过程,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校企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培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市场趋势和产业发展,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同时,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和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将创新创业想法转化为实际项目。
三、基于产教融合的市场营销专业“专创融合”的“五位一体”一体化机制构建
(一)多元主体共建机制
第一,高校作为“专创融合”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要充分发挥教学和研究优势,与企业、行业组织等开展深度合作。高校可以通过共建实践基地、开展联合培养项目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第二,作为“专创融合”的重要角色,企业应积极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提供实习岗位、技术支持等资源,帮助高校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同时,校企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活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第三,作为产业界的代表,行业组织为“专创融合”提供行业标准和规范,促进校企合作与交流。行业组织开展行业交流活动、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等,推动各方共同参与“专创融合”的建设。第四,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为“专创融合”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政府加强对产教融合和“专创融合”的监管与评估,确保其质量和效益。
(二)课程改革保障机制
第一,政策与制度保障。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产教融合和“专创融合”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课程改革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同时,高校制订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包括教学管理、教师评价等方面的规定,确保改革的规范化运作。第二,组织与协调机制。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产教融合和“专创融合”工作机构,负责统筹协调改革工作,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形成工作合力。此外,高校建立跨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改革的深入实施。第三,师资力量保障。高校要重视产教融合和“专创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方式,为课程改革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第四,教学资源保障。高校要加大对产教融合和“专创融合”教学资源的投入,包括场地、设备、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同时,高校应积极与企业、行业组织等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资源,构建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创新创业环境。第五,评价与反馈机制。科学的评价和反馈机制是保障课程改革效果的关键。高校要制订完善的评价体系,对课程改革的过程和成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改革方案。
(三)创新创业竞赛激励机制
第一,明确激励机制的目标与原则。高校应通过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推动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创新创业竞赛成果的展示和交流,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推动产业的升级与发展。第二,设立多样化的竞赛项目与平台。高校应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和需求,设立与产业紧密相关的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同时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竞赛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赛机会和资源支持。第三,提供丰富的激励措施和资源支持。高校应设立奖金、证书等荣誉奖励,以表彰优秀的参赛作品和团队;提供实践基地、导师指导等实践资源,帮助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实际成果;与企业合作,为获奖项目提供孵化、投资等后续支持,推动项目的落地与产业化。第四,加强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高校通过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引入企业资源和市场需求,使竞赛更贴近实际产业需求,同时推动竞赛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将优秀的创新项目引入市场,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第五,完善评价与反馈机制。高校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对竞赛活动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并通过收集参赛者、导师、企业等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竞赛机制和内容,提高竞赛的质量和影响力。
(四)“专创融合”师资培养机制
第一,明确培养目标和定位。高校要明确“专创融合”师资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包括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思维、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使他们能够胜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学的双重任务。同时高校要注重教师的行业背景和产业经验,使其能够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指导。第二,构建多元化培养路径。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构建多元化的培养路径。对于校内教师,高校可以鼓励他们通过行业培训、企业实践、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素养;对于校外人才,高校可以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开展兼职教师聘任等方式,吸引具有丰富产业经验和创新精神的行业专家、企业家等加入师资队伍。第三,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交流。高校可以与企业、行业组织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师资培养项目、实践基地建设等活动。通过产学研合作,让教师深入了解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四,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高校要制订完善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教学效果等进行定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和产学研合作。第五,建立持续学习与更新机制。高校可以建立持续学习与更新机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帮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
(五)校企信息传导机制
第一,校企双方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平台用于发布学校的教学信息、学生的实践需求等信息,同时展示企业的技术动态、人才需求等信息。通过信息共享平台,校企双方可以及时了解对方的需求和动态,为合作提供有力支持。第二,校企双方应加强沟通与协作。高校应定期邀请企业代表参加教学研讨会、专业设置论证会等活动,听取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企业也要安排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到高校开展讲座、授课等活动,分享行业知识和经验。第三,校企双方应建立反馈与调整机制。校企双方应设立专门的合作管理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协调、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双方定期对合作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合作策略和内容,确保合作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第四,校企双方应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高校根据企业的技术需求和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与课程内容,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企业则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和技术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王玮,高飞.产教融合实施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20(10).
[2]闵宇锋.产教融合视角下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3(9).
[3]张晓艳,张淑红.基于专创融合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市场论坛,2019(12).
[4]罗琴,解军.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困境与实现路径分析[J].科技风,2021(5).
[5]何晓梅,李朝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管理类专业建设的创新与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7(11).
[6]邱族周,黄艳丽,罗方.环境设计教育的跨学科性与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3(9).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课题“基于产教融合的高校专创一体化融合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1ZJY1556;2022年度柳州工学院专创融合示范课建设项目“基于新媒体创业项目的新媒体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2SFK01。
(作者单位:柳州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