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科视域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思政教育的思考

2024-08-10 00:00:00赵玲赵彪莫水学
科教导刊 2024年21期

摘 要 新医科视域下口腔正畸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践行思政教育、培养医德医术兼备的复合型口腔正畸人才的关键。文章结合新医科视域下口腔正畸专业特色及人才培养要求,详细分析正畸学专业规培中思政教育的内涵及要点,探讨规培中思政教育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效果评价,以期为正畸规培中落实思政教育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 “新医科”建设;口腔正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1.028

Thought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Standardized Residential

Training in the Context of New Medicine

——Taking Orthodontics as an Example

Abstract The standardized residential training in orthodontics in the context of new medicine is the key to practic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ompound professionals with excellent medical ethics and medical skill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thodontics in the context of new medicine, this paper clarified the content and key poi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orthodontics, discusses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training, and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of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each link, providing prac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training of orthodontics.

Keywords new medicine construction; orthodontics; standardized residential trai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1 新医科视域下口腔正畸规范化培训是践行思政教育的关键环节

1.1 新医科视域下口腔正畸学发展背景

新医科是教育部于2018年10月提出的“四新”之一,是为了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提出从治疗为主到兼具预防、治疗、康养的生命健康全周期医学的新理念,其特点是新兴和智能,是传统医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技术的融合[1]。口腔正畸学是预防错牙合畸形发生发展、矫治颌面部畸形、改善人们口腔功能与颜面美观的临床学科。随着正畸意识的不断普及,广大民众寻求正畸治疗、改善颜面美观的意愿越发迫切,儿童错颌畸形的预防、早期矫治等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在以人工智能、数字化、大数据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赋能下,正畸临床诊疗正迈向智慧化时代,口腔正畸学体现的“健康全周期”“医工结合”的特点,与“新医科”建设相契合[2]。因此,如何与时俱进培养“新医科”背景下医德医术兼备的复合型口腔正畸人才,为人民的美好生活助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1.2 规范化培训是践行思政教育的关键时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是医学教育实践学习和末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是职业素养和高尚医德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培训临床高层次医师、提高医疗质量极其重要[4]。规培阶段,带教老师一对一教学,近距离地观察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及时反馈与调整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价值引领”同向同行,这对将思政教育落到实处、避免空洞说教、提高思政教育效果至关重要。

2 正畸学专业规培中开展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重技能,轻人文”的陈旧观念得到正视与改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重视被提升到新高度。但具体到正畸规培中的思政教育仍存在一些主、客观问题,具体分析如下:带教老师工作繁忙、任务众多,且知识储备倾向于专业学科,思政教育的专业度不足、重视度不够,思政元素挖掘还不够充分,临床教学中“重专业能力,轻思想教育”的现象普遍,思政教育难以有效实施;规培学员临床学习任务繁重、压力大,思政学习不积极,缺乏内化正确价值观的主动性;就规培环境而言,培训基地开展思政教育的主体责任不清晰,思政考核内容或形式不明确,使思政教育沦为口号。

3 正畸学专业规培中思政教育的内涵及要点

结合新医科视域下口腔正畸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要求,笔者所在正畸学专业规培基地,挖掘正畸学专业规培中思政教育的内涵及要点,合理设置思政教育目标,主要包括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医患关系、医学人文素养等方面。

3.1 回顾正畸发展历史,感悟家国情怀

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5]。在正畸规培学员入科宣讲中,讲授口腔正畸学的世界与中国的发展史,向外打开学员的全球视野,向内融入中国发展故事。口腔正畸学经过8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世界瞩目的中国特色正畸理论体系和技术特点。如针对错牙合畸形的分类,经典的Angle分类法存在明显的弊端,北京大学毛燮均教授提出更全面、翔实的“毛氏分类法”;我国研发的隐形矫治器,设计各种附件拓展了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临床适应证;针对支抗控制的关键问题,北京大学许天民教授提出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Physiologic Anchorage Spee's-wire System,PASS),并研发了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器;林久祥教授研发的传动直丝弓矫正器及技术,治疗严重骨性Ⅲ类牙颌畸形的非手术治疗……这些中国特色的先进正畸理念、技术,是正畸开创者追求真理的开创故事,都是宝贵的思政元素,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精神内核,树立远大理想信念,扛起时代赋予正畸医生的职责与历史使命,将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正畸矫治理论完善并发扬光大。

3.2 展望正畸发展前沿,肩负时代使命

当前,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技术、3D打印技术等现代化科技的加持下,口腔正畸专业正迈向智慧化时代,临床诊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畸诊疗从“摸石头过河”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更精准、更科学、更高效的“目标引导”下的治疗模式;正畸患者的多模态资料管理、综合诊断分析、正畸疗效的预后预测、高精准数字化定制式个性化矫治器、矫治器佩戴监控系统等方面已经实现智能化的临床应用;还可进行正畸专家远程会诊、将优质化的正畸医疗资源普及基层、偏远落后地区,帮助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添砖加瓦[6]。

新医科时代,口腔正畸学实现了飞跃发展,但也要正视智慧化正畸的发展瓶颈,比如现有人工智能系统源于孤岛数据,诊断精度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等现阶段人工智能存在的短板。为突破关键技术问题、推进智慧化正畸诊疗的广泛应用,亟须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科研精神,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坚定为祖国医学发展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

3.3 提升医患沟通技能,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口腔正畸诊疗中的医患沟通尤其重要且呈现不同的特点。正畸矫治周期长、见效慢,患者及(或)患者家属期盼颌面部美学改变、有个性化需求,而正畸医生通过专业知识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在保证口腔健康与功能的前提下,提出针对性的矫治方案。通过良好的医患沟通,改善医患之间的认知差异,帮助实现医患合作共赢矫治效果。而在正畸规培临床工作中,由于缺乏临床经验、沟通技巧不足及部分患者及(或)家属对年轻医生的偏见,使得医患沟通问题成为学员规培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7]。为了有效地改善这一问题,一方面,带教老师要培养学员尊重患者、关心患者、为患者服务的情感态度和职业道德,鼓励学员采取多种方式训练沟通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员认识正畸患者的特点、“看见”患者的需求与隐忧,结合正畸疗程的阶段特点,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认知层次的患者,在不同的正畸治疗阶段,对正畸治疗的目标、效果、不良反应等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3.4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培养有温度的良医

医学技术的进步、医疗条件的改善,并没有让患者就医满意度随之提升,人文关怀不到位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不仅是新医科建设的题中之义,还是加强医学生思政教育的应有内涵[8]。为了更好地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服务,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近几年,口腔专家前辈们牵头呼吁口腔医学的人文复归、推出口腔医学人文教育的专家共识、出版教材《口腔医学人文》,部分院校还成立了口腔医学人文教研室[9]。这些举措为全国口腔规培基地落实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在口腔正畸规培教学中,“以医学人文为引领,以胜任力为核心”,将提高学员的人文素质贯穿始终,引导学员尊重患者、关注患者需求、给予人文关怀,实现医患双方诊疗全程的信任与理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进正畸矫治的顺利进行[10]。正畸医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比如,正畸临床诊疗中,引导学员秉持“爱伤”观念,精进临床操作技能,尽量减少因操作不当引起患者的疼痛不适;对于有容貌焦虑的患者或家长,予以安慰、宽解;对于患者改善美观的需求,引导学员在保证口腔功能与健康的前提下,权衡利弊进行个性化诊治以实现患者利益最大化;对于异地患者就诊的不易、每次复诊后的不适感、正畸较长的疗程等方面,需要给予其足够的人文关怀与沟通,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感、获得感。

4 开展思政教育的多种教学方式及教学效果评价

4.1 新医科背景下开展思政教育的多种教学形式

①以培养学员理想信念和职业素质为目标,构建正畸思政教育典型病例库。收集涉及临床诊疗或医患关系的正面、反面典型病例,给学员正面引导与鼓励、反面警示与教训。正面包括一些典型的成功正畸病例,如采用新技术、新理念、多学科联合矫治、早期矫治等治疗方法而获得良好的正畸效果,甚至给患者带去了从外貌到内在心理的积极改变。反面包括易引起正畸不良反应或医疗纠纷的典型病例,如属于正畸心理禁忌证的患者贸然进行正畸矫治;部分病例可能出现颞下颌关节疾病、牙根吸收、骨开窗、骨开裂、“黑三角”“牙套脸”等不良反应。正畸教研室通过集体备课,邀请思政教育专职教师参与,严谨、客观、全面地挖掘病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归纳育人主题,重点培养学员的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医学人文素养。

②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基于案例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选择正畸临床中的代表性案例,如成人正畸的复杂性矫治病例、多学科联合矫治的病例,通过带教老师介绍病例的基本情况,引导学员就病因、诊断、矫治方案设计及可能的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汇报。教师对各组的汇报进行点评,强调病例诊治的关键点,扩展、补充相关知识,提出改进建议;学员进行反思和总结,系统梳理知识结构,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提出与正畸诊疗相关的具体问题,如早期矫治的适应证、矫治方法与时机的选择、牙周病患者、颞下颌关节病患者的多学科联合矫治病例的风险防控等能引发深入思考的问题,让学员根据问题查阅相关文献、教材等资源,自主学习、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引导学员全面、深入地分析,培养学员的自学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采用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引入标准化患者与标准化家属,通过沉浸式扮演不同角色、不同诊疗脚本,引导、鼓励学员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并用心揣摩,从言语上、心理上与患者共情、沟通,增强学员的共情能力,提高学员的医学人文素养。鼓励学员结合数字化、多媒体等媒介工具,将晦涩难懂的正畸专业知识可视化、通俗化地呈现给患者及家属,增加其对诊疗的理解。

③线上线下结合授课。通过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学习通等线上授课,引导学员学习医患沟通技能训练相关课程,了解国内外常用的医患沟通模式,如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模式、AIDET沟通模式、GLTC沟通模式等,审视并改进自己的沟通技能[11-12]。开设线下专题讲座或研讨会,针对医德医风、医疗法规、医学人文、医工结合、正畸学进展前沿等主题,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或座谈,分享经验,促进学员的思政教育,引导学员保持交叉学科的认知思维、拓宽专业视野、激发求知欲,提高科学创新思维能力。

④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公共卫生宣教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4.2 思政教育教学效果评价

经过多年的教学反思与总结,笔者所在的正畸规培基地对教学评价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首先,明确了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确认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及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其次,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意义,评价是对思政教育各个环节的审视,评价结果是对整个思政教育的反馈,相关部门以此为参考,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做好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再次,明确了评价的主体,评价不仅针对学员,也要针对带教老师,他们是落实思政教育的关键。通过对教师的评价,反过来促进其育人能力的提高。最后,遵循过程性评价、定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三大评价原则,采用多种方式、多维度进行评价。总之,通过评价,不断完善思政教育设计与实施、提高带教老师的育人能力,最终实现学员思想素质的提升。

针对学员思想素质的评价,常常以带教老师的描述性定性评价为主,以问卷调查、学生座谈、学生自评等方式为辅,了解学员的学习效果,考查学员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爱伤”观念、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需注意避免学员之间的横向比较,关注学员自身的纵向发展。采用评价表法、关键事件法,形成学生的思想动态发展记录档案。针对带教老师思政教育能力的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师生座谈交流等多方式、多途径反馈教学效果、教学督导、专职思政课程老师的帮扶指导、同行评价、参加思政授课比赛、教师自我评估等多种方式,针对带教老师的人文素养、医风医德、思政教学能力与态度等方面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其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挂钩;建立评优奖励机制,评选思政教育优秀教师,树立榜样发挥激励作用,以此促进带教老师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并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是“大思政课”建设效果的探测器与矫正器[13]。相关部门要充分做好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完善思政教学的科学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反思—改进”路径,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5 结语

在正畸规培阶段加强思政教育,坚持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同向同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以显性教育和隐性渗透相结合,培养医术医德兼备的复合型正畸人才,为学科的发展、为人民的幸福生活、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刚,周学东.新医科战略中口腔医学教育发展的思考[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52(1):70-75.

[2] 廖文,王军,李宇,等.智慧口腔正畸——口腔正畸诊疗体系的新发展方向[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2,38(6):698-701.

[3] 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北京青年工作研究,2016(12):3-5.

[4] 许灵苍,章维,张景峰,等.课程思政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23,7(1):73-76.

[5] 陈旭.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J].求是,2017(3):26-28.

[6] 叶年嵩,房兵.数字化正畸发展现状[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2,38(6):707-712.

[7] 肖婉鲁,张静,王丽艳.口腔科规培医生面临的问题并浅谈解决方法[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8(4):734-736,397.

[8] 周俊,徐晨,李培森.“新医科”背景下医学人文教育的逻辑路向与创新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0,19(5):502-506.

[9] 口腔医学人文教育现状、问题及改革策略研究课题组. 推进口腔医学人文教育的专家共识[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1,56(11):1054-1058.

[10] 李菲菲,校华,姚莹,等.数字媒介时代口腔正畸规培人文教学体系的构建[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3,31(3):332-335,397.

[11] 邓黎黎,廖晓阳,伍佳,等.国外医患沟通模式对我国全科医生沟通技能培训的启示[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3):1684-1689.

[12] 赵晓一,雍颹,钱锟,等.GLTC医患沟通模式在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2022,25(2):123-128.

[13] 岳修峰.数字化赋能“大思政课”[N].人民日报,2022-07-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