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应用型高校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应用型高校辅导员不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更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应用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于提升高校育人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文章分析了当前应用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困境,提出可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完善选聘机制、加强培训和教育、健全管理和考核机制推动应用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应用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45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1.003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Building an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y Counselor Tea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Abstract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is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and important focu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ies are important bases for cultivating applied technology talents.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y counselors are not only the main force in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an important force in guid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m of applied university counselors has profound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advancing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selor team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and proposes tha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counselor team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can be promoted by strengthening top-level design, improving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mechanisms, enhancing training and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management and assessment mechanisms.
Key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applied universities; construction of counselor team; practical path
新质生产力作为我们党对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的深刻把握,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中,发展新质生产力占据核心地位,而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无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应用型高校以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专注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社会提供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在这一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辅导员的作用愈发凸显,他们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执行者。加强应用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仅有助于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还能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有力保障[1]。
1 应用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
1.1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高质量的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而高水平的教育管理者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力量,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重要队伍,其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整个教育体系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2]。首先,辅导员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者和监督者,通过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地实施。其次,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者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者,也是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执行者[3],通过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可以彰显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最后,辅导员是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可以推动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和进步,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1.2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与“树人”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石。“立德”强调的是政治立场层面的教育,高校培养人才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特别是在当前时代,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大学生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思想。“树人”则侧重于价值塑造层面的教育,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健全人格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首先,辅导员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站位,要主动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自觉,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其次,辅导员还应树立立德为先和铸魂育人的教育理念,将德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通过言传身教、榜样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1.3 提升辅导员工作效能与影响力的重要保障
辅导员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工作内容广泛且要求高。首先,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助于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帮助辅导员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掌握先进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加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和有效的指导。其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助于提升辅导员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认可度,辅导员可通过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在学生中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从而影响更多的学生。最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还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影响力,优秀的辅导员队伍是学校的一张名片,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工作成果都会成为外界评价学校的重要依据,通过他们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可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4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支撑
辅导员作为连接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的桥梁,其角色和职责至关重要。通过与学生的密切接触,辅导员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和需求,使得辅导员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点,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直接依据[5]。同时,辅导员深度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通过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党团和班级建设,辅导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在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等方面,辅导员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部分辅导员还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2 应用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
2.1 辅导员职能泛化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虽然明确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难以将这些职责清晰划分并付诸实践的情况。辅导员职责边界不清、职责泛化问题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和职业化发展。首先,辅导员不仅需要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还需要应对学校和学院层面的其他工作安排,这些工作可能涉及行政、后勤、活动组织等多个方面,使得辅导员的工作边界变得模糊。其次,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辅导员工作的环境和内容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学生需求的多元化、线上线下的交互性等特点使得辅导员工作面临更多的“变量”与“增量”,这些新的工作内容和挑战使得辅导员难以将精力完全集中在某一领域,从而影响了其工作的聚焦性和深度。最后,由于工作边界的模糊性和工作内容的多样性,辅导员往往难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系统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这不仅影响了辅导员自身的职业发展和成长,也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和质量。
2.2 辅导员队伍结构有待优化
当前,部分应用型高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制约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5]首先,辅导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合理的年龄结构有助于保持辅导员队伍的活力和稳定性,然而在多数应用型高校中,辅导员队伍普遍年轻化,以90后青年教师甚至00后毕业生为主,导致辅导员队伍普遍缺乏经验和稳定性。虽然年轻辅导员与学生交流起来可能更顺畅,但他们在处理复杂问题和进行深度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可能显得力不从心。其次,辅导员专业结构不合理。辅导员做的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但当前应用型高校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社科方面专业的辅导员占比不高,由于专业背景的限制,部分辅导员在理解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时可能存在困难,难以有效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辅导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应用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来源广泛,不同的来源背景导致辅导员在专业知识、教育理念、工作经验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效果和工作质量。
2.3 辅导员数字素养不高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中坚力量,其数字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需要处理大量的学生信息,包括学习成绩、出勤情况、心理状况等,这些数据的有效管理需要借助数字化工具和平台。辅导员还需要利用数字化手段分析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进行学生工作的宣传和推广。然而,当前应用型高校辅导员在数字化意识、数字化应用以及专业发展体系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首先,高校辅导员在数字化意识的主动性上有所欠缺。部分辅导员对数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学习和应用数字技术的动力,他们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对新技术持观望或抵触态度,导致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无法有效利用数字技术来提升工作效率。其次,高校辅导员在数字化应用的时代性上存在短板。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数字化应用也在不断更新迭代,然而,一些辅导员无法及时跟进和掌握最新的数字技术,导致他们在工作中无法充分利用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和优势,影响了学生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3 应用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3.1 强化顶层设计,落实保障机制
3.1.1 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建设目标
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将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并明确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确保辅导员工作与学校发展目标相契合的关键所在。明确的建设目标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导向和动力,应用型高校应确立以培养职业认同感、从业使命感、队伍归属感为基础,带动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辅导员的成长,最终实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有助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更能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3.1.2 完善组织架构,明晰辅导员的角色与岗位职责
第一,为确保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可在高校内部设立专门的辅导员管理机构或办公室,负责辅导员队伍的选拔、培训、考核和日常管理等工作。第二,明确辅导员与学校其他部门之间的层级关系,确保辅导员在工作中能够得到充分的支持和协助。第三,清晰定位辅导员角色,辅导员在高校中的角色不仅仅是日常管理者和服务提供者,更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者和成长导师,辅导员要将主责主业聚焦到学生思想引领上。第四,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合理安排辅导员的工作负荷,要避免行政事务干扰其工作,确保他们能够专注于学生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3.1.3 落实保障机制,确保队伍建设健康发展
在人员配备上,高校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足额配备辅导员,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在上升渠道上,高校应落实“双线晋升”政策,即辅导员既可以按照行政职务晋升,也可以按照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在科研项目的立项审核上,高校应充分考虑到辅导员工作的实际需求和特点,给予适当的照顾。在信息化建设上,高校应同步推进学生教育管理信息化与教学管理信息化,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量。
3.2 完善选聘机制,优化队伍结构
3.2.1 严格规范准入标准
高校应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确保选拔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将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专业能力突出等要求作为辅导员选拔的基本条件,确保辅导员队伍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达到高标准。结合辅导员自身的优势特长,注重人、岗匹配,充分发挥其个人优势,推动学生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3.2.2 优化选聘管理机制
将辅导员的配备工作纳入学校人才规划,确保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相契合,形成一支与学校发展目标相匹配的辅导员队伍。根据目前的辅导员队伍结构,制定科学的选聘方案,更加精准地匹配学校的需求,从而确保辅导员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育人工作。同时,拓宽选聘渠道,广泛吸引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人才加入辅导员队伍。
3.2.3 多元拓展队伍结构
按照专职辅导员师生比1∶200足额配置到位,是确保学生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和精细管理的重要措施。同时,鼓励符合岗位能力要求的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以及选聘知名专家学者、党政机关有经验的领导干部担任校外辅导员,可以进一步丰富辅导员队伍的结构和内涵,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
3.3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升素质能力
3.3.1 制定全面系统的培训计划
建立“分层次、多形式、重实效”的“菜单式”培训模式,搭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立体化辅导员培训体系。高校可要求新入职辅导员经培训考核后方可上岗,同时为新入职的辅导员配备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提升业务水平。此外,高校应组织在职辅导员参加各类职业能力培训,逐步提高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水平,保证其至少具备一项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职业技能,以提升辅导员工作的育人效果。
3.3.2 加强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按照辅导员纵向业务分工、横向年级管理模式开展日常工作和学习交流,开展辅导员经验交流会、辅导员主题沙龙等交流活动,让辅导员分享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实施辅导员轮岗制度,让辅导员在不同岗位上进行轮岗锻炼,拓宽工作视野,增强综合素质。组织辅导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学,赴国内高校跟岗学习、调研交流,帮助辅导员拓宽工作思路,提高工作能力水平。
3.3.3 搭建理论和实践研究平台
设置校级辅导员工作研究专项课题,支持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精品项目研究。举办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以赛代练、以练促学、以学促行,展示辅导员队伍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昂扬的精神面貌,努力推动辅导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整体提升。探索设立辅导员工作室,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实践探索、研讨交流等活动,共同探索提升辅导员工作效果的有效举措和创新机制。
3.4 健全管理和考核机制,激发工作活力
3.4.1 构建科学的考评体系
在构建考核评价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学生测评、学院评议、部门评议等多个方面,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在考核评价过程中,根据辅导员发展档案和成长记录,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同时,还应严格规范考核程序,确保考核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并根据考核结果对辅导员进行相应的奖惩和激励。
3.4.2 健全激励机制
设立校级年度优秀辅导员等奖项,推选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高校最美辅导员等先进典型,制定《辅导员奖励实施办法》,切实发挥典型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辅导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4.3 注重人文关怀
强化工作条件保障,为辅导员发放通岗位津贴,提升其薪资待遇,积极为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便利条件,确保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为高校的稳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4 结语
应用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在应用型大学建设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高校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致力于将辅导员队伍打造成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团队。这不仅可以有效推动应用型大学的建设进程,还能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黄运堪.广西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研究[D].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23.
[2] 刘明,杭玉鲁.“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队伍“1+2+N”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6(2):82-87.
[3] 李庚.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3(12):106-111.
[4] 吴琦.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1.
[5] 化磊,姜妮,张艳.关于提升应用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20(6):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