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

2024-08-08 00:00:00李政
幸福家庭 2024年7期
关键词:城堡想象力美术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新课改持续深化并全面推进。小学美术教师也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旨在充分契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较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美术学科更具趣味性和实操性,深受学生的喜爱与追捧。同时,开展美术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在当前的美术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习惯以自我为主体,一味地讲解和传授枯燥乏味的基础理论知识,这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兴趣,还会限制学生创意思维的发展。对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创设情境,精心挑选佳作引导学生欣赏,组织开展游戏活动,以凸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一、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意义

美术是一门艺术,能给观赏者带来视觉上的愉悦体验。而将视觉艺术进一步拓展延伸,则是建立在人们对一些具体事物产生的具有主观性的意象这一基础之上的。通常来说,意象是人们以日常生活中细致观察的各类事物为依据,并经过深刻记忆、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后所产生的想象。绝大多数艺术作品是创作者发挥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结果。由此可见,创造性思维能够推动美术创作的可持续发展。

小学美术课程的内容既充实又丰富,教师使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也非常灵活,这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同时,开展小学美术课程能培养学生的独特性思维,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找到更多灵感。因此,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从不同角度评价和分析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现状

(一)忽视学生想象力的激发

小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对未知的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探索欲和新鲜感。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会表现出一定的主动性和学习欲望,但难以长时间集中专注力,也不具备自我约束和管控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使他们大胆探索与创造。但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习惯以教材知识内容为核心,进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部分教师在教授知识时未能挖掘其深层含义,也没有结合实际进行讲解。这会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导致他们创作的作品缺乏创意和感染力。

(二)不重视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

现阶段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学习氛围过于沉闷的问题。部分教师没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也会限制学生美术思维的发展。此外,部分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过于重视传授教材内容,很少主动拓展和延伸美术学科知识,也不重视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导致难以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创意思维培养脱离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能在循序渐进中美化生活,让社会大众在平淡的生活中主动寻找美、及时发现美、充分感知美。美术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注入希望和欢乐,其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如绘画、雕塑、版画、摄影等。然而,在当下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墨守成规,一味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所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单一,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同时,部分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局限于作业布置和课堂教学,很少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这种做法会导致学生难以加工和处理脑海中的所见所闻,难以自主创作出既合理又有根据的新事物与新形象,使美术失去原本的真意。

三、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策略

(一)科学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创意想象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特点、发展规律和学习需求等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积极采用新型高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美术学习,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真实需求,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以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二课“走进大自然”为例。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体会和感知大自然,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对大自然中存在的各种现象有充分的了解。在讲解这节课的知识时正值万物复苏的春天,教师可以让班级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了解大自然中春天的美景。教师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提前准备课程所需的美术道具,将它们放置在隐蔽角落,并引导学生寻找,为课堂教学增添乐趣。教师还可以将春天比喻成一位美丽的春姑娘,创设与之匹配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征,如万物复苏、草木茂盛、鸟语花香等。在课外,教师可以组织春游和户外踏青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大自然,并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以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体会春天的美好。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海绵、黏土、胶水、水粉等材料,创作一幅名为《大自然之春天的景色》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其中。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对美术课堂始终保持强烈的兴趣和新鲜感,并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艺术创作,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精选佳作欣赏,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除了在专门的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在其他类型的课堂教学中还可以为了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和学习技法而提供一些佳作供学生欣赏。但需要注意的是,供学生欣赏的佳作并非越多越好,过多的佳作可能会影响教学进程,限制学生美术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提供美术佳作供学生欣赏时要做到少而精,进而为学生后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艺术创作留出空间。教师可以从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技法和题材内容等方面出发,精心筛选表现形式多样、技法运用巧妙、题材内容新颖的美术作品供学生欣赏,以帮助学生学习技法,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此外,教师在选择供学生欣赏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和典型性,可以选用德艺双馨老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也可以选用天赋异禀的同龄人绘制的优秀作品。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十四课“梦幻的城堡”为例。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这节课时要帮助学生了解城堡类建筑的特点,让他们感受不同造型的城堡的魅力。在课前,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风格各异的城堡图片,并挑选出具有代表性、风格独特的城堡,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展示城堡的图片,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接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意,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富有创意的“城堡”模型,例如,使用泥塑材料以挖、切、刻等方法制作独具创意的“城堡”模型,组合泡沫板、包装盒、瓦楞纸等废旧物品制作别样的“城堡”模型。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示这些运用不同材质和方法制作的“城堡”模型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获得良好的体验,进而为学生创意思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组织开展游戏,鼓励学生创意表达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合理利用游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以教学内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参与多样的游戏,促使学生在游戏中不断发展创新思维,更好地进行创意表达。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以下三个游戏。

1.“开火车”游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开火车”游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提供的初始美术作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创作,每名学生在作品中仅画一笔,并需要说明创作的理由。这种游戏既能提高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创意表达,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设计师”游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创意表达。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课“花花衣”为例。教师可以组织以“设计师”为主题的游戏,提前准备好废旧布料,让学生利用胶棒、剪刀、彩笔等工具进行独立设计与创作,为模特设计精美服饰,从而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创意思维。

3.“左右开工”游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左右开工”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交替运用双手进行绘画,或同步使用双手进行创作,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一举措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美术学习过程中自如地运用色彩搭配与构图技巧,进而加深对美术知识的领悟。

结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充分把握美术教学特点,积极设计新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体会不同类型美术作品的魅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创作艺术作品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新街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城堡想象力美术
看见你的想象力
创意美术
打开新的想象力
传媒评论(2019年5期)2019-08-30 03:50:04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魔逗城堡
空中飘来一座大城堡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0
大城堡
魔逗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