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宛如屏障一般保护着我们体内的组织和器官,免受外界有害因素的侵扰。皮肤屏障是由皮脂膜、角质层细胞、细胞间质3个部分构成的独特砖墙结构,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丢失,也可阻挡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当皮肤屏障受损时,我们的身体会发出一些“求救”信号,如皮肤表现出发红、发干、发痒的症状,甚至出现严重的皮肤疾病,若无视这些信号,很可能对自身健康造成严重后果。只有充分了解皮肤屏障受损的信号,才能及早发现问题,让自己和家人免于皮肤病的困扰。
▲ 你了解皮肤屏障受损的信号吗
皮肤屏障水平评估,对人们认识自己的皮肤状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有客观、量化、便捷的方法,能够帮助大家了解自己的皮肤屏障水平。评价指标包括经皮水分丢失、角质层含水量、皮脂含量、皮肤表面pH、角质层和表皮厚度等,这些指标都与皮肤的屏障功能息息相关。若以上各项指标出现异常,就代表着我们的皮肤屏障已经受损,皮肤会通过一些具体表现来提醒大家:必须重视起自己的“第一道防线”了!
1. 皮肤变红,有刺痒感
皮肤变红,尤其是面颊两侧部位出现红血丝,就基本能够说明皮肤屏障功能出现了问题。当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后,面部角质层变薄,就容易出现红血丝,常常伴随着面部的灼热感,这种症状在遇热后尤为明显。
2. 皮肤变得脆弱敏感
皮肤的“砖墙结构”遭到破坏后,肌肤的免疫力减弱,容易受到感染。稍微刺激,便会出现过敏反应,出现肌肤发红,也可能伴随着瘙痒和刺痛。
3. 皮肤过度干燥或者过度出油
由于屏障受损,皮肤的锁水能力大幅度下降,使皮肤长期处于缺水状态。当损伤超过皮肤自身恢复能力时,就会出现“反馈效应”,使皮肤问题进一步加剧,导致皮肤“外油内干”,要么干燥起皮,要么出油量剧增。
4. 肤色变得暗沉发黄
除年龄因素以外,皮肤屏障的受损同样会导致面色暗沉发黄。这是因为皮肤屏障受损后,一些外界原因的刺激更容易造成黑色素沉积,让我们的皮肤变得暗沉发黄。
▲ 常见皮肤疾病,不可掉以轻心
许多常见的皮肤疾病也会伴随着持续性的皮肤屏障破坏。若出现以下疾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必须采取护肤措施以修复皮肤屏障。
湿疹和特应性皮炎:表现为多形性皮疹,伴有瘙痒,易反复发作。这种疾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如生活环境、气候条件等外在因素,或内分泌、精神因素等内在因素,都可能导致发病,让皮肤屏障受到破坏。如果长期被湿疹困扰,一定要警惕是不是皮肤屏障已经受损严重。
痤疮:多发于青少年时期,其本质是毛囊的慢性炎症,本身就具有皮肤屏障功能损伤的特点。痤疮患者往往面部皮肤的皮脂腺增大,皮脂分泌增多,他们的皮脂成分中缺少能够保护表皮屏障的脂质,更易引发炎症感染。在治疗过程中,药物刺激及不正确的护理方式都会导致皮肤损伤进一步加重。所以,在治疗痤疮的同时,须加强皮肤屏障的修复,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面部脂溢性皮炎:这种皮炎是指人体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皮脂堆积在皮肤表面而引发的慢性炎症。病发时面部有明显瘙痒感,抓挠会出现白色皮屑,甚至造成红肿、红斑等,多发于皮脂腺分泌较旺盛的青年人。这种疾病不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也会对其心理情绪造成极大困扰。脂溢性皮炎患者的经皮水分丢失、皮脂含量等指标往往都是异常的,当患者皮肤过分油腻且伴随脱屑时,不能一味地清洁面部,修复皮肤损伤、重建皮肤屏障功能才更为重要。
激素依赖性皮炎:这是一种难治性皮炎,常表现为皮肤灼热、瘙痒、疼痛、干燥紧绷、脱屑。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产品,导致皮肤变薄,屏障功能遭到破坏。患者的皮肤对外界各种理化刺激的敏感性增高,日晒、风吹、炎热及进食刺激性食物后,症状会明显加重。所以,当皮肤变得越来越敏感脆弱时,大家须警惕是否使用了含激素的产品。
黄褐斑:表现为面部有圆形、条形或蝴蝶形的黄褐色或深棕色色斑,多见于育龄期女性,是最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病之一,严重影响美观及患者的心理健康。黄褐斑病因复杂,除了色素代谢障碍、炎症反应、血管因素等,还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有密切关系。
完整的皮肤屏障是人体皮肤功能正常运行的前提,当皮肤变得红、干、痒、痛,对外界环境变化越来越敏感时,其实是敲响了皮肤屏障受损的警钟。多了解屏障受损的相关疾病,有助于我们及时“听到”皮肤发出的信号,把握最佳治疗时机,还自己一个坚硬的“盔甲”。治疗的同时,护肤也是一个不可怠慢的过程,每天为皮肤做好补水和保湿,修复破损的皮肤屏障,就是为我们的“盔甲”涂上一层保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