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疼痛也是病

2024-08-08 00:00:00龙巧吴昊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4年6期
关键词:牙釉质牙痛龋病

牙痛是生活中常见的疼痛,几乎所有人都曾被牙痛困扰。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其实牙痛是一种由龋病导致的口腔疾病。龋病,就是常说的“蛀牙”“虫牙”,但是实际上牙齿并不是被“虫子”蛀掉,而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牙齿结构破坏。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发生在牙体硬组织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是牙体硬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

● 牙齿的结构与龋病

牙齿从外至内由3层结构组成: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牙髓是由神经及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软组织,牙釉质和牙本质是由矿化组织形成的硬组织。龋病侵蚀的正是牙齿的牙釉质和牙本质,临床分别称为牙釉质龋与牙本质龋。在显微镜下,牙釉质和牙本质都是由小管状的结构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输送营养物质给牙神经,但同时也导致了龋病的进展。一旦龋病侵蚀到牙本质,在进食冷热酸甜等刺激性食物时,便会引发疼痛。当龋病进一步侵蚀到牙髓,就可能引起牙髓炎,导致剧烈疼痛。

● 龋病的发生机制

目前认为“四联”因素是导致龋齿的主要机制,即食物、宿主、细菌、时间。

1.食物。龋病与食物相关,个人的饮食习惯对龋齿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如果频繁食用甜食或糖类食物,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和摄入频率较高,会增加龋齿的发病率。这是因为食物中的糖分可以为牙齿表面的致龋菌提供营养,并促进龋病的发展。

2.宿主。宿主主要指个体的牙齿及其相关组织。每个人的牙齿发育、形态和钙化程度都有所不同,这会影响牙齿对龋病的易感性。如果牙齿结构较为薄弱,钙化程度较差,或者存在其他牙齿健康问题,那么个体对龋病的易感性就会相应增加。

3.细菌。细菌是导致龋齿发生的关键因素。口腔内存在多种细菌,其中一些细菌能够产生酸性物质,而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表面,导致牙体组织脱矿和分解。不过,这些致龋细菌通常需要在牙面上形成牙菌斑才能发挥作用。

4.时间。细菌在口腔内的作用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对牙齿造成实质性的损害。因此,龋齿的形成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通常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综合来看,人的口腔里存在各种各样的细菌,细菌依靠自身表面的纤毛吸附在口腔黏膜上或者牙齿的表面,以口腔中的食物残渣满足生存需求,在口腔中形成一个微小的生态系统,可称为口腔微生态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口腔微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的状态,益生菌与有害菌共生且相互抑制,它们将有害菌的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有害菌对牙齿的侵蚀。但是,如果个体口腔卫生较差,或者进食大量糖类或酸性食物,口腔微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被破坏,导致有害细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侵蚀性物质,破坏牙齿的结构,最终形成龋病。

● 有效预防龋病

有害物质对牙齿的侵蚀是渐进性的,我们可以在龋病的早期阶段有效地遏制其发展。许多人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不够,常等到牙齿疼痛才去医院检查、治疗,这是不对的。牙齿的神经只分布在牙髓及靠近牙髓的牙本质,而外层牙本质和牙釉质是没有神经分布的,当牙齿出现自发疼痛时,表明龋病可能已经侵蚀到牙髓了。龋病侵蚀到牙髓属于比较严重的病情,仅通过补牙已经无法解决问题,须进一步去除牙髓,进行根管治疗才能消除牙痛的症状。所以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龋病侵蚀过深,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牙齿异常(有黑点、轻微酸痛等),应该及时去口腔门诊检查,如是早期的龋病就须及时治疗,阻断其进一步发展。面对牙痛切忌拖延,不要认为“牙痛不是病”,等到疼痛难忍时再去就诊就晚了。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属于二级预防,也就是龋病已经发生了,但尚处于早期阶段,可以通过及时的治疗,阻断疾病进展。然而,口腔医生最提倡的是一级预防,也就是预防龋病的发生,这才是治本良策。那么,龋病的一级预防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有效地清洁牙齿。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良好的口腔卫生可以减少口腔中有害细菌滋生,防止牙齿被侵蚀。首先,建议所有人掌握科学的刷牙技巧,即巴氏刷牙法,通过水平颤动式刷牙全面清洁牙齿。如果觉得手动刷牙难以彻底清洁,也可以使用电动牙刷。其次,要保证刷牙的频次与时间,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至少持续3分钟。如果想检查自己的刷牙效果,可以使用菌斑显示剂,在口中含漱30秒就可看到口腔内的菌斑分布状况;刷牙前和刷牙后各含漱菌斑显示剂1次,对比刷牙前后口腔内的菌斑情况,可提高自己清洁口腔的刷牙技巧。日常饮食后,可以选择漱口水、牙线、牙签等用具清洁口腔,减少食物残留,降低龋病发生率。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过量糖类与酸性食物是龋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导因素,偏嗜甜味和酸味的人建议改变饮食习惯,控制糖类及酸性食物的摄入,或者在食用后对口腔进行及时清洁,也可以有效保护口腔健康,降低龋病发生率。膳食纤维是最不容易致龋的营养素,它本身不易附着于牙齿,并且可以增强口腔的自我清洁作用,清除牙齿间隙的食物残渣,降低龋病发生率。膳食纤维还可以加强咀嚼活动,有利于颌骨的生长,促进牙周及牙龈组织的血液循环,使牙齿更坚固。

3.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与洁治。洁治就是平时所说的洁牙或洗牙,这是去除牙结石与牙菌斑的最有效方法。洁治的同时,还可以得到专业口腔医生对自己口腔健康状况的客观评价和针对性建议,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改善口腔卫生习惯。一些经历过洁治的人发现,洗牙之后牙缝变大了、牙齿松动了,并且牙齿对刺激更敏感了,由此判断洗牙对牙齿健康不利,这是错误的认知。刚洗完牙,因为牙齿上的牙结石和牙菌斑都被清除干净了,之前被大量牙结石覆盖的牙缝以及牙根就会暴露出来,这才让人感到牙缝变大,碰到过冷过热的食物会感到酸痛不适,过一段时间都可以恢复。牙齿的牙釉质非常坚固,超声波不会对牙齿造成伤害或造成牙齿松动。

龋病是一种发生率非常高的口腔疾病,但我们通过生活习惯的改变即可有效地防止龋病发生、发展。这需要我们不能对牙痛掉以轻心,在日常生活中要防微杜渐,把牙痛当作疾病去对待。

猜你喜欢
牙釉质牙痛龋病
强刺激久留针治疗牙痛验案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偏方消牙痛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20 00:24:54
突发牙痛,按压穴位可缓解
为什么牙齿会变黄?
使用电动牙刷,会破坏牙釉质吗?
使用电动牙刷,会破坏牙釉质吗?
180例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调查研究分析
牙痛小怪灵
牙釉质或源于原始鱼鳞片
科学导报(2015年71期)2015-06-22 02: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