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使用针刺治疗法联合肌内效贴的方式治疗疾病,充分利用了肌内效贴放松肌群、改善肌肉紧张状态的康复治疗能力,在治疗关节和肌肉疼痛等方面效果尤为显著。目前,针刺治疗法联合肌内效贴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临床验证。近年来也有学者利用针刺治疗法联合肌内效贴尝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取得了不错的功效。
周围性面神经炎(peripheral facial neuritis, PFN)又被称为“面神经麻痹”,一般是面部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引起的面部肌肉瘫痪现象,是一种影响面部表情肌群的疾病。PFN患者的常见症状包括口眼肌肉不受控制,无法自主实现张嘴、瞪眼、闭眼、扬眉等动作,伴有轻度耳内或耳后疼痛;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外耳道或鼓膜疱疹、发热等症状。该病的患病群体遍布于各个年龄段,患者无明显性别、年龄偏向。
肌内效贴(kinesio tape, KT)于20世纪70年代由一位日本脊柱治疗师研发,是一种不含药物成分且具有弹性的肌肉贴布。KT具有一定的透气性,贴于人体皮肤表面时不易引起过敏、发炎等反应;对肌肉具有支撑或放松的效果,如今也被用于炎症、神经系统所致肌肉疾病的康复治疗中。
▎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主流治疗方式
中医在治疗PFN时,使用的主要方式为“针刺治疗法”。目前,中医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PFN治疗手段,还包括不同频率的电针治疗、纳米离子药蒸联合KT治疗、针刺联合通痹牵正汤治疗等。然而,以上治疗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电针治疗主要的局限性体现在治疗成本上,相较于传统针刺治疗,电针治疗PFN的周期为1—3个月,治疗费用约为传统针刺法治疗的2—3倍;纳米离子药蒸联合KT治疗的主要局限体现在有效率上,相较于针刺法治疗,纳米离子药蒸联合KT治疗的有效率为80%—83%,低于针刺法治疗的有效率。而针刺联合通痹牵正汤的治疗方式,在有效率上能够达到87%,同时治疗成本也相对较低,但由于通痹牵正汤味苦,且治疗期间需要连续服用该中药汤剂1个月以上,在治疗的舒适度上存在较大局限性。
▎针刺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
目前,国内运用针刺联合KT治疗PFN已经取得了少量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有学者针对80例PFN患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针刺联合KT治,并在治疗前后分别对PFN患者按照豪斯-布雷克曼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面神经功能评分(House-Brackmann grading system,HBGs)以及中文版临床面部评价量表(facial clinimetric evaluation,FaCE)进行评估。最终治疗结果显示,针刺联合KT的治疗,相较于单纯的针刺治疗而言,显著提高了PFN患者治疗后的HBGs评分以及中文版FaCE评价结果。另有学者选取66例PFN患者,使用针刺联合KT的治疗方式,进行了为期4周的治疗,并采用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分量表(facial disability index physical component,FDlp)分数作为治疗效果对比参照。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单纯的针刺治疗法,针刺治联合KT的治疗方式使PFN患者治疗后的FDIp平均得分高出约5%。以上临床治疗试验的研究结果,证明了针刺联合KT的治疗方式,相较于传统针刺法而言,具有更好的疗效。
目前,针刺联合KT治疗PFN在国内的中医临床应用还相对较少。但现有研究结果证实了其良好的疗效。针刺联合KT治疗既保留了针刺法治疗费用低的优势,又避免了让患者连续长时间服用中药汤剂,大大提高了患者治疗周期内的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