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2024-08-08 00:00杜海香
新农民 2024年19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市场对水产品的需求量逐年提高,水产品质量审核标准也愈发严格。在此背景下,切实改善我国水产养殖环境,提升水产产量与品质,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主要目标。本文针对生态养殖技术进行分析,同时简述了其在淡水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要点,以供相关从业者进行参考,从而提升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推动我国水产事业的进步。

关键词:生态养殖技术;淡水水产养殖;养殖技术应用

近年来,水产养殖领域不断引入高新技术,我国水产养殖工作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水产从业人员应提高对基础工作的重视,提高水产品产量的同时,也要严格把控生产质量;科学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减少药物残留现象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为保证水产养殖行业可持续发展,从业人员应积极学习生态养殖技术,加强专业技能,提升我国水产养殖产品产量及质量。

1 生态养殖技术

1.1 生态工程技术

生态工程技术在水产养殖产业被广泛应用,因其技术流程与生态资源可循环理念,与我国农村养殖特点较为匹配。在生产流程中,完整的水产养殖系统是基于生态食物链而建立,同时应用生态工程技术将水体中的生物分为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两类,其中水生植物又可根据颜色分为白色植物与绿色植物,这两种植物皆可作为养殖水产品的食物,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水产养殖成本。养殖人员可根据各地区不同自然环境,移植本地自然环境中的水生植物,如山东省常见水生植物包括苦草、金鱼藻、水菜花、黄菖蒲等,从而切实节约育种费用。综上,在水产养殖领域积极应用生态工程技术能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通过引入本地物种,有效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水产养殖积极效益[1]。

1.2 循环水式生产生态养殖技术

在我国水产养殖产业中,循环水式生产生态养殖是一种常见养殖技术,特别是在水产养殖环境较差时,可使用此技术进行三级清洁,有效改善养殖环境,提升水产品品质。同时,养殖人员可使用此技术,净化中大型池塘、河流及其他自然水体,有效提升养殖区附近水质,改善自然环境。还应积极加强环保意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做到保护环境、合理用水,并积极使用循环水式生产生态养殖技术,避免污染所在地水资源。此外,还可在养殖区域水中加入适量经过特殊筛选的微生物,能显著提升养殖场水质,切实促进水产品生长,提高养殖场经济收益[2]。

1.3 稻田水产生态养殖技术

为有效提升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水产管理部门可积极推广稻田水产生态养殖技术,提高水产品产量的同时,丰富养殖区域产出种类。通过在养殖区域种植水稻,能显著增大养殖面积,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此外,水稻生物活动能有效净化水源,提升水质,鱼类等水产可捕食稻田中的害虫,节约饲料,鱼类粪便又是天然有机肥料,为水稻生长提供所需养分,通过水稻和鱼互利共生,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人员收入。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生态系统相对简单,对病虫害及外界环境变化抗逆性较差,因此为确保水产养殖工作的顺利开展,养殖人员和水产管理部门应更加重视水产养殖业的病虫害预防工作,实时检测水质,避免水体中残留大量杂质导致细菌快速繁殖,大量消耗养殖区域水内含氧量,从而提高病虫害暴发的风险,降低产量,引发经济损失。

2 淡水水产养殖中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

2.1 建立可循环生态系统

为保证水产养殖业的长远发展,养殖人员应对养殖地生态环境进行综合且科学的考量。因为在自然环境中,各生态系统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普遍存在互相影响或互相依存的关系。所以在开展水产养殖工作时,养殖人员需注意使用水生生物搭建可循环生态体系,构建完整生态系统。由于只包含水生生物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其难以抵抗自然环境的各种影响,所以养殖人员应引入数量充足的其他种类生物,基于生物环理论,切实保证生态系统稳定性,为水产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稳定基础。同时,为保障生态系统的可循环性,养殖人员应从多角度入手,如在水体内含氧量不足的情况下,水生生物难以正常生存繁衍,所以需适当在生态系统内引入藻类等水生绿色植物,通过实施光合作用为水生生物生存提供氧气,同时吸收水中二氧化碳、过滤水中杂质,显著提升水质,为水产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环境。此外,水生动物的排泄物可作为水生植物的天然肥料,促进水生植物生长,再通过植物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净化水体环境,完成生态循环,建成具有可循环性的生态系统,为水产品生长提供健康环境,确保水产养殖产量稳定,提高养殖人员收入水平。

2.2 革新水产养殖模式

近年来,水产管理部门通过分析各地区养殖成果,对水产养殖各阶段的含氧量和环境温度进行了严格规范。因此,在开展水产养殖工作的过程中,养殖人员应积极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坚决执行水产品养殖技术规范,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统筹养殖流程。如在夏季这种光照时间较长、强度较高的季节,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显著提升,导致水体内氧含量激增,养殖人员须对水体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在发现氧含量升高后,及时采取技术手段对养殖区域的含氧量进行调节,避免氧含量过高使养殖区域出现藻类爆发式增长的现象;反之,在冬季夜晚较长光照时间较短,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减缓,生产的氧气量随之降低,难以保证养殖区水生生物的正常生存所需,易出现水产因缺氧导致死亡的现象,养殖人员可根据养殖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提高水体含氧量,如通过气溶胶等氧气补充装置的设置,为养殖水产提供充足氧气,保证水体内的含氧量达标,为水产品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3]。

2.3 构建优良养殖环境

2.3.1 合理挑选养殖场位置

选择适合的地理位置是开办水产养殖场的第一步,养殖人员可挖掘新水池或使用现有水体开展养殖工作,须保证养殖场周边交通方便,方便运送鱼苗、饲料等必需品及后期水产的运输及销售。同时,还应对所选位置周边的土壤和水体进行检测,保证水质、土质质量达标,确保养殖场开在无化学污染的自然环境中,切实提升水产养殖的出产质量。此外,还应对养殖场所用水体的面积和承载能力进行精确计算,推出可养殖水产的最大数量。水体周围土壤要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为养殖场生态系统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

2.3.2 实时进行水质调节

为保证在水产养殖工作中,生态养殖技术能被有效落实,养殖人员须做好水质调节相关工作,通过对自然环境中的水质特点进行模拟,科学调节水质。同时,分析养殖场水体实际情况,根据每种水产不同的生长条件,动态调整水质标准,切实保证水产生存环境适宜。开展水质调节工作时,须严格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在养殖工作开始前,应对水体和相关用具进行消毒,保证水产生活环境安全无毒,切实降低病虫害暴发概率。第二,推荐养殖人员采用生物选择法进行水质调节,可根据养殖场实际需求,酌情使用生物制剂,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达到切实调节水质的目的。第三,养殖人员可向水体适量投放水草、水藻等水生植物,切实模仿自然环境中水体的水质。对投放水生植物品种进行筛选时,应分析养殖场所在地实际情况,包括所在地气候、水产生物特性等,对水生植物品种及数量进行严格把控,根据水质的实际情况及对水体水质、含氧量等因素的影响,进行适度投放,选择水生植物品种应与养殖场所在区域内的自然水体保持一致。此外,养殖场应提高水质检测频率,对水质问题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对水质进行实时调节,确保在水产养殖工作的全流程中水质始终合格。

2.4 合理防治疾病

第一,针对水产疾病开展预防和治疗时,养殖人员应根据生物共生关系合理分析,更有效地保证水产健康生长。养殖场水体环境可视作一个简易的生态系统,可通过调节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保证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水产患病率。在水体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是该系统的生产者,水产等水生动物是消费者,水生浮游生物则是分解者,此三类生物构成了一系列生物链,保证了水体内生态体系的平衡,是水体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保障。所以,养殖人员在开展养殖生产工作时,应坚持平衡性原则,在保证水产生长繁殖所需的前提下,适量播撒饲料,从而提升养殖场水体中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循环效率。如农业生产中,产生的饲料残渣会滋生大量细菌,此时养殖人员应及时清除水体中的杂质和垃圾,避免细菌数量突破限值,污染水域,破坏水体生态环境,导致水产染病的概率升高,对水产养殖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开展水产养殖工作时,养殖人员应做好水域管理工作,及时清理水体中生物粪便和垃圾,可根据养殖场自然环境,选择习性合适、存活率高的浮游生物投入水体中,用以分解生物排泄物和杂质,提高水域管理效率的同时,有效保护环境、提升水质,切实维护水体生态系统稳定性。若水体中污染较为严重,常规手段难以处理时,可适当使用绿色无害的环保净水剂,通过人工手段快速净水,高效改善水体水质,保证水体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4]。

第二,养殖人员应遵循营养混合原则,对水产疾病进行充分预防。一般情况下,水产品的染病概率会随单位面积内种群数量增多而升高,所以养殖人员应根据水产物种特性,科学调控其数量,有效保障水产健康生长,显著提升水产存活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及品质的目的。同时应明确水体环境中各物种间的生物关系,适当减少水产天敌数量,防止其过度繁殖导致水产减产。也可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酌情保留少量水产天敌,有效提升水产生命力,促进水产生长,提高水产质量。

第三,养殖人员应科学地选择和使用化学药剂。在进行水产养殖工作时,如果水产出现较严重的病虫害现象,且使用自然调节方式难以有效缓解,养殖人员需及时使用化学药剂,达到快速控制病情、避免病原体快速扩散的目的。使用生态养殖技术时,应严格对化学试剂成分进行筛选,选择毒性低、残留少的化学试剂,同时精确控制其用量,保证病菌灭杀效果的同时,避免水域污染,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伤害。此外,养殖人员应根据水产易出现的病虫害种类,提前储存相应药物,确保能在第一时间遏制病虫害蔓延,保证养殖场产量的稳定性[5]。

2.5 严格筛选水产和微生物品种

养殖人员可定期对水体水质进行检测,并根据水质适量投放真菌等微生物,可有效改善水体环境,显著提高水质,促进水产快速生长。筛选真菌品种应注意以下情况:第一,需充分对比当地真菌的物种特性及生活习性,同时根据真菌的实际发育状况,与自然水体中微生物种群进行对照分析,确保淡水环境中真菌和所选菌种相似的同时,保证其适宜该环境生长。第二,购买真菌时,应选择合法合规的渠道,并使用专业仪器对买回的菌种进行检测,保证其纯度合格且不含有害杂菌后,将其投放到水体中。第三,为切实优化养殖场水质,养殖人员酌情使用有益微生物,如有益藻类、EM菌、光合细菌等。

应用科学育种技术并辅以严格选育,能有效改善养殖水产品质。养殖人员还应严格考察分析养殖场周边自然环境,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挑选适合在当地培育的、具有优良抗病能力和环境适应性的水产品种,显著降低病虫害对其影响,降低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保证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逐年稳步提升。在养殖场选址工作结束后,需提高水质检测频率,计算水体面积,合理规划水产养殖规模及数量,为后续水产养殖生产规模扩大做好充分准备。在保证水产健康生长的同时,还应深入分析养殖市场现状,实时把握市场实际需求,切实保障水产养殖工作能取得稳定的经济效益。为保证我国水产市场的稳定发展,需科学规划水体内生物结构,积极引进优质品种,切实提升养殖场经济效益。针对水体污染情况,可使用高新生物工程技术,如将光合细菌、EM菌、活性酵母等成分在底液配制成生物试剂,投入污染区域,可有效遏制污染蔓延;还可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微生物导入水体中,利用其吸取有机物的特性,降低细菌繁殖速度,有效净化水域,消除生产安全隐患。为保证养殖场的水质始终保持鲜活,使用酸碱性等指标对水体进行周期性检测,同时增加养殖场增氧机的数量及使用频率,保证恶劣气候时水体含氧量达标,提升水产的免疫力。还应酌情减少饲料用量,可有效保证水体环境干净卫生,提升水质。此外,在实际操作中,还应严格管控水体放水工作,确保养殖场水量始终合适。为了防止水产健康受到影响,可每隔10 d左右进行1次灌水操作,有效补充水体蒸发消耗,为水产的生存和繁衍提供更加安全优良环境。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水产养殖中工作积极使用生态养殖技术,可在治理水体污染的同时,切实把控水产品产量及品质,有效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可保证水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养殖成本,提升资源利用率。此外,还能加强水产抗病虫害能力与环境适应性,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频率,保护我国人民食品安全。所以,水产行业从业人员应加强对生态养殖技术的研究深度,从而保证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颖,曾雅,任同军.双碳背景下国内外主流低碳水产养殖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渔业研究,2023,45(6):603-613.

[2] 裴秋荣,张小玲.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广东蚕业,2023,57(4):47-49.

[3] 万紫锦.新时期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分析[J].河北农业,2022(12):33-34.

[4] 杨梦琪,黄瑞到.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实践要点与应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2(6):206-208.

[5] 李刚,聂间间.关于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探讨[J].河南农业,2021(35):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