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在肉猪养殖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猪肉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随着肉猪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中出现的问题也愈加显著,使肉猪患病率增加,死亡率提升。高热病作为夏季肉猪养殖中的常见病,给养殖户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相关管理技术人员和养殖户和要做好肉猪夏季高热病的预防和治疗。本文介绍了猪高热病发生的原因、流行病学和防治等,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肉猪;夏季;高热病;病因;临床症状;防治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四川省夏季温度也有所提高,在夏季高温高湿的影响下,肉猪出现高烧、食欲不振、食欲废绝、嗜睡等症状,并造成肉猪死亡,出现了高热病的典型症状,使养殖户遭受经济损失。分析发现,猪高热病的病因愈加复杂、流行愈加广泛、死亡率愈加增高、并发症愈加增多。有必要介绍高热病的相关知识,以采用正确的防治措施,减少猪高热病的发生,使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促进肉猪养殖业的发展。
1 概述
猪高热病是一种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疾病,又称为猪无名高热综合征。可能是由多种细菌、病毒而引起的肉猪高热综合征的统称。猪高热病的病原可能是病毒、细菌以及寄生虫的混合感染或是继发感染,其中,包含猪瘟病毒、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多杀性巴氏杆菌、猪支原体肺炎、弓形体等。
2 流行病学
肉猪高热病通常发生在夏季。调查显示,大多数肉猪高热病都发生在夏季,而在高热病愈加流行的背景下,临床诊断和治疗难度也越来越大。肉猪高热病的主要发病特点就是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季节中,疾病持续的时间较长,通常在5~20 d左右,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
3 临床症状
患猪体温升高达40~42.5℃,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甚至完全废绝,患猪出现皮肤发红、耳后发绀、下腹皮肤可见紫红色淤斑,还伴随呼吸困难、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结膜发炎、眼分泌物增多等。随着病程延长,患猪还会出现贫血而全身发白,最后,全身抽搐死亡。如果孕猪感染,还会出现流产、产弱仔等情况。
4 病因分析
4.1 气候与环境恶劣
肉猪高热病的发生与季节密切关联,主要是由于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高温高湿的环境会为病毒、细菌以及寄生虫的繁殖和生长提供有利条件,如果猪舍的环境简陋、卫生条件较差、缺少良好的通风条件,都会使肉猪的抗病能力下降,使其受到病毒、细菌以及寄生虫的侵袭,并在无有效防控措施的情况下持续发展,进而持续蔓延。
4.2 养殖户防控意识不足
部分养殖户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科学养殖和疾病防控及相关知识储备,面对突发情况应对能力不足,特别是对夏季猪高热病防控意识不足,措施较为落后,容易引发猪高热病的扩散和流行。第一,养殖户缺乏对猪高热病的了解,许多养殖户虽然知道肉猪出现异常症状是其患病的表现,但是,常常难以根据临床症状判断出疾病,或者是盲目用药治疗病猪,不仅没有对病猪产生疗效,甚至还会给病猪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第二,养殖户对病死猪的不当处理也是猪高热病流行的重要原因。相关调查显示,大多数养殖户在出现肉猪后没有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也没有对病猪所处区域进行消毒,甚至还存在着将病猪或病死猪卖给猪贩子的情况,使得病死猪进入市场,或是将病死猪随意丢在路边或河流,导致猪高热病病情随着环境接触或是水源
而扩散[2]。
4.3 疫苗开发滞后
近几年,虽然我国养猪业快速发展,但是,部分地区的猪病类型也在增加,病因也愈加复杂,缺乏对相关疫苗的开发和计划免疫,也会导致猪高热病流行。可见,因为疫苗研发和推广而影响生猪疫病防疫的情况时有发生,猪高热病就是其中的一种[3]。
4.4 基层兽医体系不完善
基层兽医作为控制区域内肉猪疫病发生十分关键,如果基层兽医体系不完善,也可造成猪高热病流行。首先,一些基层兽医的业务素质较低、业务能力较差,并没有对本区域内的肉猪疫病以及流行动态进行关注,没有及时调查与分析,进而导致对肉猪疫病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不及时。多数病猪难以被治愈,导致病猪数量越来越多,疫病流行速度越来越快。此外,部分基层地区缺乏处理病死猪的设备,使得养殖户在处理病死猪的时候较为随意,造成猪高热病的扩散与蔓延。
5 猪高热病防治措施
5.1 建立规模化养猪示范区
在肉猪养殖的过程中,在无法改变气候环境条件的情况下,应当尽可能改善肉猪的生长环境,通过建立规模化养猪示范区的方式,为肉猪高热病的防治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规模化养猪示范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多个小型规模化养猪场,通常都是由分散饲养转变为集约饲养,更加适合我国养猪业的国情。规模化养殖示范区建立的主要优势有三点,即促进养猪产业化发展;促进养猪先进技术和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改善肉猪饲养环境,增强肉猪抗病能力以及加强卫生管理和监督,对猪病进行严格的控制,科学处理病死猪,以免猪高热病的扩散。
5.2 完善基层兽医体系
在肉猪高热病防治过程中,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基层兽医队伍也是保障各项防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现阶段,由于基层兽医体系的不完善严重影响着猪高热病的预防和治疗,使当地猪高热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处于持续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着当地动物疫病防治以及当地养猪业的发展。所以,当地应当结合自身基层兽医体系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与完善。首先,当地应当不断壮大基层兽医力量,以良好的薪资待遇吸引更多高质量兽医人才的加入,并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提高基层兽医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其次,还需要对当地兽医行政和卫生管理制度以及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等进行完善,构建疫情测报网络,以便于及时了解当地肉猪高热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以便于当地基层兽医前去处理[4]。
5.3 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5.3.1 规范免疫程序
首先,在种猪免疫程序上,种公猪和母猪需要每年注射2次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猪口蹄疫灭活疫苗等,分别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此外,种公猪和种母猪在不同情况下还需要注射其他疫苗。比如,种公猪需要在首次配种或是采精前2个月以及隔20 d后注射蓝耳病+细小病菌+伪狂犬病+乙型脑炎四联苗;种母猪则需要在第1次配种前20 d以及隔20 d注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细小病菌+伪狂犬病+乙型脑炎四联苗。种公猪和种母猪都需要在上次注射后每隔6个月注射1次四联苗。而母猪在产前还需要提前30 d注射仔猪黄痢疫苗[5]。
其次,仔猪免疫程序上,针对养殖户自繁自养的仔猪,需要在仔猪7日龄的时候为其注射气喘病疫苗;在15日龄和60日龄的时候注射猪水肿+副伤寒二联灭活疫苗;在20日龄和40日龄的时候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在30日龄的时候注射蓝耳病+细小病菌+伪狂犬病+乙型脑炎四联苗;在50日龄和70日龄的时候注射口蹄疫灭活疫苗;在60日龄和90日龄的时候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而针对养殖户在外引进的仔猪,则应当在将仔猪单独隔离观察10 d之后,根据引进仔猪的健康状况进行疫苗的注射。一般来说,引进仔猪往往以仔猪30日龄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的注射[6]。
5.3.2 规范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作为预防肉猪高热病的重要措施。虽然肉猪在注射疫苗后具有较高的疾病抵抗能力,但是,在某区域肉猪高热病流行后,许多猪都会处于易感状态,此时需要采用投放药物的方式对肉猪高热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疫病流行。为了预防夏季高热病的发生,养殖户需要结合夏季养猪场常见的疾病类型,采取针对性的药物预防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首先,在猪附红细胞体流行这段时间内,养殖户可以通过为肉猪喂服土霉素、多西环素、磺胺间甲氧嘧啶等抗生素,对猪副红细胞体进行预防;在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期间,可以通过为肉猪喂服复方敌菌净、复方新诺明等,持续用药3~5 d;在链球菌病流行这段时间内,可为肉猪喂服阿莫西林、噻呋先锋等药物,持续用药5~7 d;在猪肺疫流行这段时间内,可让肉猪服用磺胺类抗生素,持续用药4~5 d[7]。
5.3.3 规范消毒程序
消毒作为预防病毒、细菌以及寄生虫附着于肉猪体外或体内的重要措施也是控制疫病扩散和传播的重要程序。在夏季,养殖户应当坚持自繁自养,制定完善的消毒制度,配备多种消毒设施,使养猪场的消毒程序变得更加规范。首先,在人员进入养猪场之前,需要穿戴好工作服,并经紫外线消毒之后再进入,以免携带病原体入内;其次,在引进猪种的时候,需要对运输车辆进行消毒,并将引进的肉猪隔离观察,并每日做好环境消毒工作,以免将新引进猪所携带病原体传递至养猪场;最后,在肉猪高热病流行期间,养殖户也应当加强消毒,每日对猪舍进行清洁和消毒,并每周消毒1次,确保消毒工作落实到位,预防和避免肉猪高热病的发生。
5.4 中西医治疗
5.4.1 中药治疗
方剂1:炙甘草25 g,黄芩20 g,知母10 g,白芍10 g,厚朴5 g,草果克5 g,槟榔5 g。该方剂适用于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的病猪,每日为每头病猪内服1剂,连续服用2 d,症状即可消失。
方剂2:生石膏30 g,玄参20 g,知母20 g,炙甘草10 g。该方剂适用于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的病猪,每日为每头病猪内服1剂,服用1剂后,体温基本恢复正常,3剂基本可以痊愈。
方剂3:制大黄60 g,元参60 g,石膏80 g,滑石40 g,花粉40 g,丹参40 g,麦冬30 g,柴胡10 g,荆芥10 g,白芍10 g。该方剂适用于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呼吸困难、粪便干硬的病猪,用水煎服,每日为每头病猪内服1剂,连续服用5 d后即可痊愈[8]。
5.4.2 西药治疗
肉猪高热病的主要原因是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病,首先控制支原体感染、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等。其次是控制气喘病、弓形虫病和继发感染的细菌病等。可选择1 d注射4次复方氨基比林、病毒灵注射液或是1 d注射2次黄芪多糖和长效磺胺类针剂,连续注射3 d。一般来说,肉猪高热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尽可能在猪无名高热病发病高峰期之前,在猪饲料或是饮水中加入抗生素药物进行预防,以避免病猪细菌二次感染,导致病猪死亡。
6 结语
综上所述,肉猪夏季高热病多由多病原协同作用,出现二重感染、三重感染甚至四重感染的情况,且因为继发感染疫病的不同,导致其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使得高热病的治疗较为困难,多数肉猪因病死亡。所以,在肉猪养殖的过程中,养殖户应当对多种肉猪疫病进行了解,学习并掌握正确的肉猪高热病预防和治疗方法,将其应用到自身的肉猪养殖工作当中,尽量避免肉猪高热病的发生,并在发生后及时做好控制和治疗措施,防止肉猪高热病的扩散和流行。
参考文献
[1] 尹景峰.夏季猪高热病的特点及防控研究[J].中国猪业,2022(4):90-92.
[2] 储静.猪无名高热中兽医治疗方法[J].养猪,2023(3):75-77.
[3] 张浩,徐希兰.夏季生猪保健饲养关键技术[J].中国动物保健,2023,25(12):80-81.
[4] 刘晓丹,陈广力.猪高热性疾病的发生及防治[J].畜牧业环境,2021(4):68.
[5] 康左军.猪高热病中兽医综合辨证防治措施探析[J].中兽医学杂志,2021(7):55-56.
[6] 丁嘉超,曹立功,陈娟.中兽医治疗猪高热综合征[J].今日畜牧兽医,2023,39(1):92-93+98.
[7] 李希臣.猪高热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21,17(5):149-150.
[8] 李胜明.猪高热性疾病的综合治疗[J].兽医导刊,2021(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