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小麦作为重要的粮食产物,其种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事关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保障问题。本文以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推广策略作为研究对象,对优选小麦良种、科学精细耕地、合理把握播种、智能精准灌溉、适度施肥把控技术、除草,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充分分析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同时,本文还从培养技术人员、打造农村合作社、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宣传等角度对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推广策略进行介绍,希望借此在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技术推广中提供帮助。
关键词: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田间管理;推广策略
小麦在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其凭借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的优势,早已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产物之一,占据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一,因此,保障小麦的粮食安全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当前,我国小麦种植的面积依然在不断扩张当中,但部分地区的小麦种植和生产的理念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程度,过度灌溉和施肥导致水土资源浪费、机械化程度低、人力物力投入大、小麦种植效率低下、土壤可持续程度不断下降、小麦农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增加小麦种植的生产活力,应积极引进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加强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田间管理推广,为小麦种植加强技术支持。
1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1.1 优选小麦良种技术
为推进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应用,首先要在科学选择小麦种子上下好功夫。具体操作措施如下。
(1)全面了解小麦种子市场,货比三家综合选择种子。在进行小麦种子的选择时,应当建立一支专业的小麦种子选取团队,团队的组成人员应当对小麦种子的市场状况有着全面充分的了解。为实现这一目标。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对小麦种子的最新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例如,新型小麦种子的应用情况、综合报价情况、生产的气候、土壤、需水量条件,以及小麦的发芽率和产量情况,从而判断每种小麦是否适宜当地种植。同时,选种人员应当将上述数据进行整理和记录,以便进行直观的量化对比,从而优中选优,优选最为适宜种植的种子。
(2)因地制宜,优选良种。我国小麦的种植区域十分广泛,小麦的整体种植面积已经超过全国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5。我国小麦种类主要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两种,春小麦和冬小麦以长城作为分区。春小麦主要种植区域为东北平原小麦种植区域、山东半岛小麦种植区域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等地。虽然春小麦在长城以北的分布范围较广,涉及地区和省份较多,但春小麦的总产量占全国小麦产量不足1/5,由此可见,在春小麦种植和培育过程中,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应用空间更加广阔。我国冬小麦的主要分布区域在长城以南的地区,如黄淮冬麦区、北部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西南冬小麦区、华南冬小麦区等。冬小麦的产量占据我国小麦产量的80%以上[1]。
综上,我国小麦区域的种植范围十分广泛,各个小麦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地势状况、土壤营养成分均不相同,在选择小麦种子的时候,应当根据种植条件合理选择能够适应的小麦种子,并在相应的种植条件下实现健康、有序地成长。例如,在华北地区小麦种植区域,可选择绿小麦种子进行播种。绿小麦因其各项营养成分均高于普通小麦,近年来被广泛推广于小麦种植当中。绿小麦的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占总体含量的17.1%,相较于普通小麦,高出1/2。绿小麦中拥有18种氨基酸,总值为15.2%,相较于普通小麦含量高出近一倍。同时,绿小麦中还富含钙、碘等营养成分,这是平常的小麦所不能匹敌的。不仅如此,绿小麦中富含的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K等也达到了十分丰富的程度。而且华北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十分适宜绿小麦的生产,因此,选种人员可以在此地区选择绿小麦种子进行培育和播种[2]。
(3)科学加工小麦种子,做好播种准备。种子品类选择结束后,在进行播种前,工作人员需要对种子的情况进行检验,其光泽度、饱满程度均对其日后的发芽率及产量具有关联性。其次,部分种子因长期储存,可能蕴含病菌,工作人员可以选用相应的化学药剂对种子进行浸泡,并进行充分晾晒,以降低小麦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同时保障小麦的产量。
1.2 科学精细耕地技术
土地条件是耕种小麦是否能够保证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之一。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应用要求在进行小麦种子播种前,对耕地进行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这需要对工作人员加以指导[3]。实际上,小麦之所以能够在我国粮食作物的种植中占据重要位置,正是因为其对耕地情况的整体适应性相对较强,对耕地条件要求仅需要达到适合小麦生长的平整度、透氧度、深耕深度即可。在土地平整度和透氧度方面,种植人员和技术人员应当秉承着“上松下密”的整地原则,也就说小麦种植农田的土层下部土壤之间紧密程度强,土层上部土壤之间紧密程度稀疏。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保证播种小麦后,小麦所需要的水分、氧气、肥料能够通过上部土层顺利传输至下部土层,满足小麦根部需要的营养成分的吸收。在土地深耕深度方面,通常情况下,保持在28~32 cm即可,此时土壤的条件适合绝大部分品类的小麦生长。除此之外,种植人员和技术人员还需要注意的是对耕地进行管理的周期应当以2—3年为最佳,如果超过这一期限,土地中的养分将严重不足,硬度也会相对较低,可能会出现小麦植株矮小、产量降低的情况。
1.3 合理把握播种技术
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包括小麦、水稻、大麦、玉米、高粱等,其中,小麦的生长周期属于相对较短的一种粮食作物,这也为小麦种植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小麦种植提出了难题。要精准把握小麦种子的最佳播种时间,从源头上控制小麦的生长周期处于最佳阶段。对于春小麦来说,一般选择每年的第一季度末期或第二季度初期。但是,由于小麦自身的抗寒能力较弱,而播种春小麦的种植区域整体回温时间较晚,故种植人员应当根据每年的实际温度情况选择播种时间,避免因提前播种而受到“倒春寒”等情况影响,使得小麦种子无力抗寒而影响发芽。当然,冬小麦每年的播种时间在每年的第三季度中上旬,种植区域的温度整体较高,且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故较好实现顺利播种[4]。
进行小麦播种的过程中,应当进一步提升机械化程度。“拖拉机+播种机”的播种形式,可以实现“一人操作,播种全区”的播种目标。同时播种机能够将小麦种子播种的行距进行设置,以便将其直接控制在科学化、精准化的生长范围之内。
1.4 智能精准灌溉技术
小麦的生长阶段包括:出苗、三叶、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直至小麦进入成熟期。在智能精准灌溉技术的指导下,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小麦的具体生长阶段,进行精准灌溉的方案设计,并依据设计方案进行灌溉。其中,在小麦处于出苗、三叶、分蘖、越冬、返青、起身等阶段时,灌溉的整体水量应当相对较高,基本能够占据小麦生长总周期的35%左右[5]。但是在拔节、孕穗、抽穗这三个阶段,小麦的需水量相对较低,需要灌溉的水量相较于上一阶段降低10%左右。最后,在小麦的开花、灌浆,以及成熟期生长阶段,是小麦需水量最为强烈的阶段,需要灌溉的水量能够达到整个生长周期需水量的40%左右。
当精准灌溉方案设计完毕后,工作人员还应当根据具体的小麦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进行实时调整,实现天然降水和人工灌溉的“相辅相成”,保证小麦生长阶段能拥有足够的水分。例如,对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小麦种植区域和甘肃省小麦种植区域来说,其种植的小麦在进入成熟期需水量较大的时期之前,往往与这两个区域的太阳直射强、降水量小的时期“相互碰撞”。面对这样的情况,工作人员应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保证小麦顺利进入成熟期。
1.5 适度施肥把控技术
在现代新型农业的要求下,“适度施肥”“精准施肥”“科学施肥”理念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因此,为应用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秉持施肥适度化控制的原则十分重要。进行小麦施肥主要分为三步:底肥、种肥和追肥。
首先,小麦所需的底肥应当采用中氮、高磷、低钾相结合的复合肥为最佳。原因在于,小麦生长的过程中,出苗、三叶、分蘖、越冬、返青、起身阶段对于磷肥的需求较多,对于氮肥和钾肥的需求量较少,因此需要采用中氮、高磷、低钾的配比进行施肥。其次,在种肥方面,应以小麦施肥45~60 kg/hm2作为标准。最后,在追肥方面,分为春季追肥和冬季追肥进行操作。冬季追肥主要为分蘖肥和腊肥,春季追肥主要为返青肥和起身至拔节肥,各类肥料适度混肥,有利于加快小麦生长的“新陈代谢”,促进小麦健康、有序、高质量生长。
2 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推广策略
2.1 培养专业队伍,打造示范基地
为了加快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策略的推广速度,应当加快对于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精通的人才库的建设,培养好、管理好、发展好新型农业技术人员,提高小麦种植业的综合素质,培养一大批既懂技术、又会操作的专业化“新农人”耕耘农田,对于发展绿色小麦的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能够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各地应积极打造绿色小麦种植示范性基地,吸引外地人员学习、借鉴、购买品质种子,既能够将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加以推广,同时也能够提高当地农民群众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进一步腾飞。
2.2 建立合作关系,促进技术推广
现代农业的新型合作关系是以农村合作社作为基础的,为了推广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可以以“农村合作社”作为重要舞台和推广单元。例如,在种植小麦的地区,以乡级作为一个单位,成立绿色小麦种植农村合作社,每个合作社选出代表社员进行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学习,而后将该技术与当地的实际种植情况相结合,制定农村合作社小麦种植计划,并以此带动和发展合作社内部的小麦种植,让绿色小麦种植理念深入到每一位社员的心中,从而促进技术的推广。
不仅如此,合作社内部可以加强小麦种植技术的创新,例如,在精细耕地环节,对社员的小麦耕地进行鉴定,对于实现“上松下紧”目标的优质耕地颁布耕地验收鉴定书作为奖励,待小麦进行收割出售时,拥有该证书的农户具有优先售卖权,从而增加合作社学习和精进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积极性。
2.3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流通
在现代社会,没有任何介质能够与互联网的传播速度相比拟,因此,为了推广绿色小麦技术,可以依托互联网平台,打造专属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科普账号,在各个网络热门平台上进行科普宣传,扩大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宣传范围。当代年轻人,对于科普性的文章和信息的接受程度相当之高,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宣传不应有“年龄拘束”和“刻板印象”,应当将目光放置在全网络平台和全年龄段口径的宣传中,吸引更多人民群众投入到对农业发展的关注上来,从而使我国小麦种植业,乃至农业经济的发展拥有更多的力量支持。
3 结语
我国农业的发展实际上是依靠农业技术的发展作为依托的,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应用以及田间管理策略的推广,是推动我国小麦进一步增产,保质保量地推动我国小麦粮食安全稳定性的提升。因此,应当进一步推进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和应用的速度,加强对绿色小麦专业人才的培养,打造绿色小麦种植示范基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关系,让每一位种植人员都能够掌握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全国各地小麦种植区均能步上规模经营、科学生产、产业发展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 文娟,刘凤霞,翟颖婷,等.西安市鄠邑区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技术措施及成效[J].基层农技推广,2024,12(2):96-99.
[2] 黄伯胜,邓学福,赵杰,等.黄淮海地区覆膜小麦、玉米、芫荽一年三作高效栽培种植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4(1):190-192.
[3] 郭嘉雯,成义沙,杨亚军,等.亚致死浓度阿维菌素和毒死蜱对经历寄主转换的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昆虫学报,2024(3):1-11.
[4] 薛信阳,韩一军,高颖.农机社会化服务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四省小麦和玉米种植户的调查[J].农村经济,2024(1):10-19.
[5] 王韵弘,苗琪,李俊超,等.田间管理措施对滨海盐渍地区中低产田生产力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4,26(1):16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