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蚂蚁,大家可能会联想到一群小蚂蚁合力抬着比自身大很多倍的食物,惊叹于它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在最近的一次夜探活动中,我偶然发现了蚂蚁足智多谋的一面。
前奏
蚁后捕食的疑惑行为
6月初,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里的一条小路边,我发现了一只体形比常见蚂蚁更长、更大的黑色蚂蚁,它的嘴里还咬着一只黑毛蚁工蚁,在黑毛蚁巢口跑来跑去。
刚开始我以为这只黑色的蚂蚁就是黑毛蚁的蚁后。但这只蚁后的行为让我感到有些奇怪,已有的知识储备告诉我,很多种类的蚁后早早地就储存够了营养,不需要再额外捕食。
大概10分钟后,我在附近路口的杂物旁有了新发现—地面上有黑黑的洞口。
根据洞口不规则的形状和较为光滑的边缘,我判断这不像是人为的,便蹲下来查看,我竟然看到了很多黄色的工蚁和黑色的繁殖蚁,并在拍照后向朋友请教,得知这是遮盖毛蚁的蚁巢,刚才那只黑色蚁后便是遮盖毛蚁的蚁后。它并不是在进食,而是正在为完成一次刺杀行动做准备,这次行动关系到它能否建立一个新的遮盖毛蚁族群。
揭秘
刺杀行动前的伪装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里先插入一个背景知识,遮盖毛蚁蚁后没有照顾卵和幼虫的能力,所以它必须找到一个得力帮手—那就是黑毛蚁工蚁。
让黑毛蚁工蚁心甘情愿地为遮盖毛蚁族群干活,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充分体现了遮盖毛蚁的智慧,它们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气味进行伪装。遮盖毛蚁蚁后凭借这种气味就可以骗过黑毛蚁工蚁,闯进黑毛蚁蚁巢,咬死黑毛蚁蚁后,这样它就能指挥黑毛蚁工蚁照顾自己的卵和幼虫了。而黑毛蚁工蚁寿命有限,随着黑毛蚁工蚁逐渐死掉,整个黑毛蚁群便被遮盖毛蚁群消灭并替代了。
刚刚那只咬着工蚁的蚁后就是遮盖毛蚁蚁后,它正准备冲进蚁巢里刺杀黑毛蚁蚁后,如此凶险的刺杀之路比电影剧情还要精彩,令人震撼。但我却因为它跑得太快而放弃了拍照,错失良机,这让我非常懊悔!
见证
伪装全过程
后来,我再次来到公园寻找,天不遂人愿,什么也没有发现。又过了一周,晚上10点多,我在小区门口的路边绿化带夜探。连续发现两只黑毛蚁蚁后在路边寻找心仪的巢址,紧接着第三只蚁后出现了,它的嘴里正咬着东西!我立马意识到它就是我要找的遮盖毛蚁蚁后!
于是我一边拍照一边观察,时间长达半个小时,拍了200多张照片。
遮盖毛蚁蚁后把黑毛蚁工蚁咬成了两截,其间它一直在咬工蚁上半截的脑袋,还会梳理触角、舔舐前足、用前足触碰胸腹部,但它对工蚁的下半截身体毫无兴趣。我猜测遮盖毛蚁蚁后嚼咬黑毛蚁工蚁脑袋就是为了获得气味物质,并且涂抹在身上,从而具有黑毛蚁工蚁的气味。当它觉得伪装到位了,刺杀之路将会开启。
是不是还挺惊心动魄的?!虽然我已经是一个“夜探常客”,但在每次夜探时都有新发现,这让我更加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和神秘,也更加觉得大自然里还有很多我们不得而知的秘密,等着我们带孩子一起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