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中轴文脉 贡献世遗保护

2024-08-08 00:00:00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4年7期

虽然暑期高温炽热,但北京中轴线闪耀的独特光芒依旧吸引八方来客。钟鼓楼回荡着历史的回音,故宫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天安门见证了新中国的崛起……每一位踏入其中的游客都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震撼。7月27日,这一古老而庄重的城市轴线迎来了历史性时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六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其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共有15个遗产构成要素。其规划格局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理想都城范式,并始终统领北京城市发展,为中国传统“择中”观念于都城营建中的长期实践提供了见证。如今,北京中轴线不仅是旅游目的地,更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此次申遗成功,不仅是对其独特魅力的国际认可,也向世界贡献了古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案例。

北京中轴线申遗历时12年,申遗过程也是保护过程。在国家文物局统一安排指导下,实施了腾退整治、修缮利用、考古发掘、环境保护等措施,推动着古都的整体保护。正阳门、太庙、鼓楼等一批重要文物建筑完成了修缮,正阳桥、南中轴路遗址等一批城市考古取得了新发现,遗产价值展示体系和监测预警系统成功建立。通过腾退整治,北京将申遗保护与街区有机更新、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老胡同大杂院里的居民过上现代生活。此外,北京创新推出全国首个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北京中轴线恢宏盛景也在数字世界再现。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联合腾讯公司共同打造的“数字中轴·小宇宙”,是全球首个超大型城市历史景观沉浸体验产品,并全程参与了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为全球首次。该产品运用高清照扫、数字引擎等游戏科技,精细还原了核心遗产区的建筑、植物和地貌。通过交互技术,用户能够以更全景立体、丰富沉浸的方式,感受文化遗产背后的价值。由此衍生的多款腾讯自研游戏,在过去三年中吸引了数以千万计的用户,特别是年轻人参与了北京中轴线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

中轴一脉贯古今,文韵绵长续传承。中轴线承载的历史记忆、‌文化精髓与民族情感活起来、传下去,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