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来自电网企业的思维变革

2024-08-08 00:00朱琳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4年7期

“你旺,我旺,大家旺!”说起这句经典的广告词,人们脑海中第一时间蹦出的可能就是旺仔牛奶。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国网衢州供电公司)的故事,就要从这瓶奶开始说起。

旺仔牛奶的生产工厂——浙江明旺乳业有限公司坐落于浙江省衢州市。衢州位于四省交界之处,是浙江省“大花园”建设的核心区,拥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生态优势。但同时,这里也是浙江的重化工业基地,能耗强度大,降碳任务艰巨。随着国家“3060”目标的提出,如何解决企业发展与节能降碳之间的矛盾,成了明旺乳业等企业的一大难愁之事。

“双碳”目标背景之下,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作为当地重要的供电企业,帮助当地企业实现“双碳”转型战略落地,国网衢州供电公司自然是责无旁贷。

第一次反转:企业用能从“先”转到“后”

考虑到衢州达到“0.81吨标煤/万元”的能耗强度是全省平均水平的两倍,双控形势严峻。为了破解当地工业能源消费转型升级的难题,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先以团队分组调研的形式,对十余个行业的145家企业,以及各相关部门进行了前期的走访调研。

传统的能源管控模式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那就是“先用能,再管控”。然而在调研中,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发现这种模式存在两个显著问题。

首先是企业用能信息模糊不清,能耗量和碳排放一直是笔“糊涂账”。在走访明旺乳业时,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就发现,由于没有一个归集完整能耗量和碳核算数据的平台,各类数据普遍时效性差、颗粒度粗、更新频率低,难以准确计量和核算,企业对自身能效和碳效水平长期处于一种消费现状不清、浪费原因不明、控费路径不知的“一问三不知”状态,因而节能降碳投资运营成本高,缺乏有效的节能降碳技术手段和可持续降碳动力。

与此同时,政府传统的管控手段通常是“企业先用能、超标再限制”。在企业自身无法很好了解能效水平和用能进度的情况下,“先用再限”也容易造成风险预判不足,而用电调控、限产关停等“一刀切”方式虽然能控制工业的用能指标,长期频繁使用也会给地方经济增速与社会稳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如果想将开销控制在特定范围内,先消费再记账远不如先规划再消费,企业节能减碳也是同理,要想实现政府精准控能控碳、企业高效节能降碳,就要将思路调转过来。因此,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决定,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打造一款能够实现双碳智治的数字化工具,让“先用能、再监测”变成“先预算、后用能”。

病因找到了,接下来就是对症下药。

聚焦能碳数据“孤岛”堵点,国网衢州供电公司积极推动政府等利益相关方,整合社会资源,以明旺乳业为试点创建了全国首个工业企业碳账户。这个碳账户体系可以精准采集企业能源消耗和生产工艺中的碳排放值,核算出企业的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指标,并对标行业基准值,为企业贴上“红、黄、浅绿、深绿”四色标签以区分碳排放等级,为企业的减碳降耗提供更精准化、差异化的参考依据。一言以蔽之,就是明旺乳业这笔关于碳排放的“糊涂账”,终于能算清了!

企业用能的“任脉”通畅了,政府管理这条“督脉”也要疏通。2021年12月,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在碳账本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创新推出全国首个用能预算化管理平台,以“e本账”有效解决政府监管侧和企业用电侧信息不对称难题,构建“先预算、后用能”精准管控路径。政府通过这本账实时采集多种能耗数值,结合政务共享数据,科学设置预算分配规则,对企业用能指标进行差异化分配,推动能源要素高效倾斜,引导高值低耗产业发展;企业通过这本账算清能耗账单,根据预警及时调整生产、平衡用能,参与预算余量交易和绿电抵扣,获取绿色减碳贷支撑,提升单位用能经济价值,助推城市绿色发展。

在“e本账”的助攻下,当前衢州全市已有1158家规上企业得到预算分配确认,从184家高耗能企业调整出45万吨标煤支持974家优质企业,撬动241家高碳低效企业投入技改资金60亿元;累计发放绿色减碳贷633.51亿元,助力企业减碳降本3亿元。2023年初,衢州碳交易余量860吨,为企业带来创收4.73万元,有效提升单位用能经济价值,缓解企业资金流压力。衢州全市碳排放总量同比有效降低6.3%,单位GDP能耗下降2.4%,区域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提升约5%。如今,项目已被纳入浙江省第一批数字政府系统“一地创新,全省共享”应用项目,获评浙江省改革突破提名奖,并推广至广东、安徽等地,为更多地区的降碳转型增添助力。

第二次反转:降碳收益从“后”转到“前”

家底倒是摸清了,可企业节能降碳成本高、手段少、动力小的难点又要如何解决?企业降碳改造,必须先忍受当下高额投入带来的“肉痛”吗?有没有可能将成本和回报的顺序交换呢?

几经调研,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将视线投向了一个近些年来逐渐走入大众视野的市场化节能商业模式——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 EMC )。这种节能投资方式与人们传统的“先花钱改造、后获得收益”相反,它允许且鼓励企业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

于是,在碳账户的基础上,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再次创新,打造了“绿能+能效”EMC一站式多样化服务模式。这套模式仍然是以明旺乳业为试点。国网衢州供电公司为明旺乳业开发了企业定制化能碳平台,项目总投资4700余万元,不仅能深入产线、设备级的用能在线监测,分析其节能减碳需求,配套相关节能技改服务产品,还能同时为企业寻找政策、资金支持等增值激励,边“省”边“贷”,双管齐下。

在“绿能”降本减碳方面,光伏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可助力实现源头减碳。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在明旺乳业厂房屋顶上建设了10.38兆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在不占用经营现金流的前提下帮助企业实现绿能直供,打破其自建资金难、手续难、贷款难等壁垒,还能通过光伏电费折扣降低年用电成本200余万元。

在“能效”节能增效方面,结合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国网衢州供电公司为其定制开发了冷、热、水、电、气等全品类能碳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明旺乳业厂区、厂线、设备三级数据采集和能效分析,精准找到生产工艺及设备降碳点。企业能够通过可视化数据呈现,直观了解自身能耗情况,及时调整生产与用能计划,实现全厂区用能的“精打细算”。

根据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在数字化平台基础上提供的能源优化建议方案,明旺乳业将部分高能耗产线设备生产时间调整在能使用光伏发电的白天,提高厂区整体能效10%以上;将厂区内60辆柴油车更换为电叉车,错峰充电优先消纳午间光伏余量,年降低用能成本150万元。此外,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基于空压机数字化架构为明旺乳业建立的动态调整空压机负荷启停,系统节能率达到26.2%,每立方米压缩空气成本降低11%;对空调系统完成的节能改造,也为企业每年节约了63万元用能费用。

在“增值”持续激励方面,碳金融政策的刺激,也让降碳“这把火”更旺了。金融机构为企业节能减碳项目提供了百亿元级绿色减碳贷款,直接降息补贴1200万元,供电公司综合能源公司提供助力绿证购买、拓展储能收益等多种增值服务,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形成节能减碳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在国网衢州供电公司的帮助下,最终,明旺乳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能碳管理工作机制,实现全厂区用能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企业清洁能源占比从0提高到15%,年节能标煤1000吨、减少碳排放4400吨,单位产值能耗平均下降1.6万元,综合用能成本降低500余万元,实打实地省下了真金白银。明旺乳业成功申报了国家级绿色工厂,更以“低碳节能及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一举获得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成为该届唯一获此殊荣的食品企业。

明旺乳业的改造项目成功后,“绿能+能效”降碳商业模式便迅速启动了在其他行业的复制推广,目前已在衢州26家重点用能企业试点开展,预计每年帮助企业降低成本1亿元以上。若引入多个综合能源服务主体,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广,将取得更显著的节能降碳成效。

在帮助企业降碳的同时,这个模式也带动了电网领域的自身发展,拉动衢州综合能源新兴产业投资近1亿元,每年可产生固定收益3000余万元。

回顾这个“糊涂账”变身“明白账”的探索过程,国网衢州供电公司用有效的实践经验为更多行业、企业阐释了一个简单但深刻的道理:要想推动社会生产模式的变革,最先要改变的是人们的行动逻辑。先用能还是先预算?先投入还是先收益?这些看似轻微的“反转”背后,都蕴含着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加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国网衢州供电公司正是从这样一个“小切口”着手,创造出了能让政府、客户、电网三方共赢的数字化降碳商业模式,并最终为“双碳”目标背景下区域低碳转型发展找到了一个解题公式,撬动起一场“双碳”时代的“大变革”。

未来,国网衢州供电公司还将继续以数字化牵引低碳化,探索更多高耗能场景应用的“衢州样本”,全面提升社会能效水平和减碳能力,为“3060”目标贡献来自衢州的“反转”力量!

编辑|朱琳 zhulin@sdg-chin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