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双减”组合拳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024-08-06 00:00:00黄广萍
江西教育A 2024年7期
关键词:萍乡市网格监管

2021年9月,江西省教育厅官网推送报道《江西萍乡:多级联动 双向发力 推动“双减”措施落实落细》;2021年12月,《江西教育》刊发文章《萍乡市: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五关’并举,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实现‘软着陆’”获评首批全国“双减”工作优秀案例(江西仅3例);三年来,萍乡市校外培训治理典型案例有9个获全国推广、38个获全省推广。

萍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减”工作,把“双减”工作当作一场必须打赢的“政治战”“攻坚战”“教育公平保卫战”来对待,通过努力,实现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到零,压减率100%;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能够满足学生需求;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全面加强组织领导,用系统思维推进“双减”工作

萍乡市委、市政府以“三高三多四必”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高位推动、高频调度,多次调研、多次批示、多次调度“双减”工作;每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工作重点必讲“双减”、每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必议“双减”、每次调研必谈“双减”、每次节假日调度工作必调度“双减”;出台萍乡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等文件,构建全市“双减”工作“1+1+N”政策体系,建立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长效机制。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校外培训机构要加强自身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指明了方向。做到“党的建设有关内容规范写入培训机构章程、从业人员30人以上的培训机构建立党组织、党组织隶属关系调整到位”100%落实,切实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党组织建设。

全面提高政治站位,用全局思维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萍乡市充分发挥市、县(区)“双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强化市级统筹,落实县(区)级主体责任,指导“一县一案”“一校一案”完善“双减”工作方案,确保工作要求落实落小落细,形成常态化抓“双减”工作机制。一是摸清底数,明确目标。要求全市各县(区)划分工作网格,用“铁脚板”“扫街式”摸排方式,开展全面排查,核查到全市证照齐全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213个。二是统筹审批,加强监管。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涉及众多利益群体。把好“审批关”,坚决控制增量;把好“监管关”,持续开展治理。各县(区)针对“审批登记、证照资格、培训时间、培训内容、收费管理、教师队伍、安全隐患”等重点,坚持从严治理;不断开展政策宣传,发放治理工作相关公告等,让培训机构举办者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印发学科类培训机构政府指导价、学科类培训机构“营转非”“备改审”和培训广告、培训材料、从业人员管理等文件。

萍乡市从审批登记、培训时间、证照资格、培训内容、意识形态、广告宣传、收费管理、从业人员、安全隐患、考试招生10个方面入手开展治理,以监管护苗、平安消费、安全守护等专项行动为抓手,强化资金管理和安全稳定工作。

全面强化破立并举,用法治思维推进“双减”工作

萍乡市通过深入调研,制定符合实际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收费标准,开展非学科类培训价格监管,严格预收费资金监管,建立“两个全面纳入”机制。一是制定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二是落实资金管理,签订“一个合同”,要求与每名学生、家长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修订版)》;做到“两个纳入”,所有机构、所有预收费资金全部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落实“三个限定”要求,一次性收费不超过每期5000元、不超过60个课时、不超过3个月。三是开展非学科类价格监测。

全面压紧压实责任,用创新思维推进“双减”工作

由于培训业态、培训手段各式各样,所以必须用创新思维才能面对各种挑战。萍乡市建立“网格化”“干部挂点”等机制,建立健全“县(区)政府为一级网格、乡(镇、街)为二级网格、村(社区)为三级网格”和“县(区)教育局为一级网格、乡镇街道教育管理机构为二级网格、学校为三级网格”的“两线三级”网格化校外培训监管机制,实现网格化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监管服务全覆盖的工作体系。全市校外培训社会监管员队伍不断壮大,现有140人,由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职和退休党员等组成,形成全市“一张清单”,做到“底数清、任务明、措施实”。

萍乡市对隐形变异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登记、资金监管、队伍建设四项重点工作开展治理,全市纳入平台机构数296个,线上支付开通率100%,通过平台实现购课机构比例100%,并做好监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深化校内减负提质,用发展思维推进“双减”工作

萍乡市严格落实新课程方案和标准,开齐开足开好中小学科学课及相关学科课程。对照中小学科学及相关学科课程标准,鼓励、引导学生参与以科技为主题的课后服务。芦溪县入选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试验区、首批江西省中小学科学教育试验区,萍乡市经开区三田学校入选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8所学校入选首批江西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芦溪县学生获科技创新省级奖100余项、发明专利86项;萍乡市经开区三田学校多次获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中国赛区)一等奖。萍乡市科学教育的经验做法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

出台《萍乡市中小学课后服务指导意见》等文件,对课后服务的收费标准、服务内容等进行规范。全市395所中心小学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共20余万名学生参加,参与率达94%,实现了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和有意愿的学生课后服务“两个全覆盖”,学生作业负担有效减轻。全市聘请课后服务校外专业人员500余名,增加了课后服务的覆盖面,增强了吸引力。课后服务内容已涵盖数十种体验课程和社团活动,其中安源区安源镇十里小学的篮球文化、湘东区实验小学的太极文化和老关镇渡口小学的足球文化、芦溪县芦溪镇二中的采茶戏文化都已获得省级课题立项。(作者单位:萍乡市教育局)

猜你喜欢
萍乡市网格监管
用全等三角形破解网格题
第一次做寿司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A team that transcends generations
反射的椭圆随机偏微分方程的网格逼近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镇中学学生作品展
中学时代(2018年12期)2019-01-24 07:47:30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
监管
萍乡市放射防护培训现状分析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28
监管和扶持并行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