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天桥,位于天坛西门外,先农坛北门一带。由我家所在的宣武门外经过琉璃厂、虎坊桥、友谊医院后身即到天桥。所谓天桥,在历史上是一座北京中轴线上南北方向的汉白玉单孔高拱桥,它纵卧在东西向的龙须沟上,以通“御路”。由于天子经过这里祭天、祭先农,故称“天桥”。
元代天桥处在大都城的南郊,明嘉靖年间增筑外城后,成为外城中心。清代的前门外是会馆、旅店,商业集中之地。天桥一带逐渐出现了茶馆、酒肆、饭馆、百货地摊以及蔬菜、水果、饮食摊点而形成集市。说书、卖艺、唱曲的娱乐场子也散见于集市中,形成天桥的雏形。清光绪年间京汉铁路开通后,车站设在永定门外马家堡,来往的旅客由永定门出入,多在天桥一带落脚。民国时期,这里先后建起了“新世界”游乐场和“南城游艺园”及“天桥电影院”。1924年12月开通两路有轨电车,即第1路天桥至西直门,第2路天桥至北新桥。从此,天桥周边的商业、服务业、手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也使天桥逐渐形成集戏剧、曲艺、杂耍等各种游艺和酒肆、茶馆、小吃等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场所。随后,各种百货、旧货市场、估衣摊等也逐渐地多了起来,这时的天桥已经成了老北京平民找乐的地方。
百姓乐园
天桥的文娱表演不仅有京剧、河北梆子、评戏、木偶戏、皮影戏,还有评书、快板书、单弦、大鼓书。各种杂耍有摔跤、耍中幡、车技、硬气功、吞宝剑、吞铁球、练武术、飞刀、马戏、变戏法、拉硬弓、举大刀、抖空竹、舞叉、爬竿、抖皮条、耍石锁等等。
老天桥还曾是北京民间文化艺术的摇篮,培育出一大批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和著名的艺术家。广为流传的天桥“八大怪”,有说单口相声的“穷不怕”、表演口UQLG8DaPnIZGdNmmfX3bVw==技的“醋溺膏”、说化妆相声的“丑孙子”、用鼻子吹管儿的“鼻嗡子”、以掌开石的“常傻子”以及“韩麻子”等八个人,活跃于清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民国时期又有“八大怪”的徒弟,如表演滑稽二簧的“老云里飞”、三指断石的“傻王”、练杠子的“赵瘸子”以及花狗熊、程傻子等等。
20世纪50年代中期,天桥民间艺术说书的、唱戏的、摔跤的、练武术的、变戏法的等仍然热闹非凡。我大约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总去逛天桥。学校大多下午没课,就和班上的伍志平同学约好一起去天桥。那时候很多著名的艺人仍然在天桥撂地摊,只是形式变了。为了便于管理,一些表演场地用白色粗布拉起了围幔。有说书的、唱戏的、说相声的,还有摔跤的宝三儿——宝善林。练武术的吴长印,最拿手的是耍关公青龙偃月刀。有一次有位留着白胡子的老先生,特意往铜茶盘里放三元钱,专门点吴师傅耍的青龙偃月刀,他与长子对打的“双手带进花枪”也是场场不落的节目。另外,有练七节鞭的“山东徐”,还有单手劈石的“二楞子”,只见一位长者前面放着一堆鹅卵石,“二楞子”半蹲着,左手拿着一块鹅卵石,右手高高举起,大喝一声“开!”右手劈下,那鹅卵石赫然断为两块。拉硬弓的刘雨霖可以手推、脚蹬、嘴咬,同时拉开五张硬弓,没有真功夫是不行的。
“快手刘”变戏法
还有变戏法的“快手刘”,每次开场先变“仙人摘豆”。一块白布铺在地上,两个小白瓷碗,四个滴溜溜圆的红豆豆似的玻璃球儿。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神出鬼没。两个小碗来回转,嘴里头念叨着:“一个,两个,三个……走!”掀开小碗一看,这边一个豆,那边三个豆。“一个,两个——走!”最后把两个小碗对扣,双手摇一摇,里边发出哗哗的响声。随着大喝一声“开!”揭开小碗“哗”的一声,流出满满的一碗红小豆。“快手刘”后来合并于北京杂技团,还去过中南海专门给毛主席变“仙人摘豆”。
有一次看“快手刘”变戏法,我坐在前排地上。“快手刘”说:“小学生借我鞋用一下,我给它变没了。”说着就把我的鞋脱了,然后一边敲锣,一边喊“大风起!”哐哐,“云飞扬!”哐哐,“南来的!”哐哐,“北往的!”哐哐,“戏法不灵。”哐哐,“全仗布蒙。”哐哐,“快看了!”哐、哐、哐……使劲敲锣。“没了,没了……”一边喊一边掀开白布,一看真的没有。我急得团团转,哭了,以为我的鞋真的变没了,站起来,光着脚丫跑过去要掀起他的白布。只见“快手刘”手疾眼快,把布捺住。这是变戏法的规矩,仼何时候不能动他的道具。戏法是假的,手法是真的。撂地摊变戏法不怕围观,就怕你动他的道具。
宝三儿摔跤
除了戏法,还有抖皮条、飞刀、大变活人、马戏、吞宝剑、吞铁球等等。我最喜欢看的莫过于宝三儿的摔跤了。
“宝三儿”跤场就在原天桥电影院对面,高搭凉棚,用白粗布围起一个场子,留下一个出入口。场地中间有一片黄土地,周围一圈长条板凳。开场前跤手们用铁锨翻地,弄得均匀松软,略洒点清水。靠跤场南边有个方桌,“宝三儿”——宝善林赤背纹身,在桌子旁边坐着。左右两边坐着七八条汉子,上身穿白色褡裢,腰系丝绳,下身搭配黑色灯笼裤,脚蹬黑色刀螂肚靴子。其中有满宝珍、陈金权、马贵保、傅顺禄、徐茂、石珍、安宝忠、小锛儿头等人,各个身怀绝技,轮流献艺。因为是露天演出,观众随来随走,有的观众不给钱看完了转身就走。许多场子的观众多半是孩子,所以,就怕孩子起哄冲场子。
宝三儿跤场经常有业余爱好者帮场助威,所以有不成文的规定:凡是来帮场的,赢家最后得给面子,即使输了脸上也有光。
新中国成立后,天桥宝三儿跤场在宝善林先生执掌下,把单一的摔跤表演逐渐演变成艺术摔跤形式。同时吸收了相声表演艺术形式,摔跤表演时翻打跌扑精彩激烈,遛场子时候现挂、捧逗,语言丰富滑稽幽默,所以又称“武相声”。
拉洋片
拉洋片也是小孩子喜欢看的,一个大箱子,内装若干张图片,并使用灯具照明。在大木箱前面挖四个圆孔,内镶玻璃放大镜。四个人坐在大板凳上,透过放大镜的圆孔,可以看到变化的画面。拉洋片的表演者站在高台上拉绳,操纵着架子上的响器:锣、鼓、钹三件打击乐器,发出“咚——镲、咚——镲、咚镲咚镲——咚咚镲……”鼓点儿一停,张嘴就唱:“往那里头再看哪,这就是一片。北风呼呼它好冷的天。鹅毛大雪纷纷下,大街小巷呀,成了银山哪。哎……往里边瞧,往里边看。这是第二片……”拉洋片唱的也都是图片内容,但成本大套的词一般记不住,小孩子大都会唱第一句:“王八里头再看哪,哎……”
解放后,老天桥这里还有说新评书《铁道游击队》《烈火金刚》《平原枪声》等,有快板书、单弦、大鼓书。最有意思的是“无声电影”,那是一个小小的室外影院,先做一个高约1.5米,长2米左右的架子,用双层黑布包裏成长方形匣子状,两侧各开四个圆孔,镶上玻璃。只要交两分钱便可以坐在旁边的凳子上,将双眼凑近圆孔斜着往前看,里面便放有无声小电影,如《火烧红莲寺》《卓别林》等短片。无声的老片子像下雪花一样模模糊糊,但那也是一乐,每逢节假日,黑布匣子前总是人声鼎沸拥挤不堪。
天桥小吃
天桥小吃可谓集北京风味小吃之大全,有“豆腐脑白”的豆腐脑、“面茶张”的面茶、“爆肚冯”的爆肚、“切糕李”的切糕、永利居的肉皮冻,还有蒸了炸、炖杂碎、盆糕、扒糕、炖吊子、油茶、凉粉、绿豆粥、馄饨、锅贴、枣荷叶、灌肠、豆汁儿、炸糖糕、炒疙瘩、驴打滚、卤煮火烧、炸油条、豌豆黄、羊杂面、猪头肉、酱肘子、炒肝、包子、酱牛肉、熏乳鸽、熏乳鸡等一百多种。
逛天桥除了吃、玩以外,那就是购物了。天桥市场货物齐全,旧货比新货多。各种服装鞋帽、日用百货应有尽有。新旧家具、废铜烂铁、锅碗瓢盆、古旧书刊、古玩字画,琳琅满目。另外,还有镶牙的、卖草药的、卖大力丸的、卖膏药的,有看手相算卦的、剃头理发的、卖各种花鸟鱼虫的,可谓不一而足。不同的季节,还有卖蛐蛐的、卖蝈蝈的和卖鸟笼子、卖风筝、卖空竹的。
记得有一年冬天,大概是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我在天桥花五分钱买了个蝈蝈葫芦,一毛钱买了个过冬的蝈蝈。上学的时候揣在怀里,到了教室挨着炉子旁边坐着,没想到一暖和,蝈蝈叫唤了。蝈……蝈……蝈……这下班上炸了窝啦!老师急了,问:“谁带的?”我站起来说:“我。”老师说:“你出去罚站,把蝈蝈掏出来放窗台上!”于是我走出教室,把蝈蝈葫芦掏出来放在窗台上。三九天,我的小蝈蝈冻死了,我默哀45分钟。
难忘那年代,丰富多彩的杂耍说唱,风味独特的北京小吃,行业繁多的店铺摊点,使天桥市场门庭若市,闻名遐迩。天桥不仅是北京平民找乐的地方,也是反映老北京民俗文化和市井文化遗产的风水宝地。
20世纪60年代,群众喜闻乐见的宝三跤场随盛极一时的天桥市场一同消失,各种文艺演出被禁止。改革开放后,第三代传人傅顺禄先生之子傅文刚成立了“北京傅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使一批天桥绝活儿得以传承。每年春节,各公园庙会还能看见他们在舞台上表演摔跤、耍中幡,但和撂地摊表演不能同日而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