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在侯仁之先生的心目中是一座“圣城”。自他从英国利物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携论文《北平历史地理》回到祖国之后,便供职于北京大学,他在创建“历史地理学科”的同时,一直关注于北京老城的保护和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工作。
20世纪90年代初,侯仁之先生提出了一个“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三座里程碑”的论说。这是侯仁之先生研究北京城市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学术成果,也是他在历史地理研究中结合北京城市规划实际的又一个新成就。
不了解北京城的过去,就无法认识它的现在,当然更无法预测它的未来
侯仁之先生认为,城市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处在同一个“时间之链”上。北京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它的规划建设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特别是在元代放弃了金中都旧址,迁徙到以琼华岛为中心的新址上之后,便在新选择的城址上,充分利用其所在地河湖水系的天然有利条件,根据我国自古以来关于都城建设一脉相承的规划特点,又加以不断的更新改造,历经元、明两代的着力经营,终于在空间结构上完成了内外城紧相毗连的“凸”字形轮廓。在其中间又贯以自南而北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止于钟鼓楼,长近8公里。不仅如此,这一内外两城有机结合的空间,还一直完整地保留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定都北平。根据新时代的要求,便相继进行了以老城为核心的城市规划建设。从全城的空间结构上来看,最重要的也是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天安门广场的扩建。把旧日封闭式的宫廷广场,转变成为恢弘开阔的城市广场,同时又将广场两翼的东西长安街加以拓宽延长,形成犹如一条东西横轴线与旧日自南而北的纵轴线,交会在天安门广场上。
其后,随着旧日城墙的先后被拆除,又开始进行了二环路、三环路和四环路的规划设计。这些环路从平面构图上看,自然导致老城内南北中轴线的向外延伸,这在早期的城市规划上已经充分地显示出来。老城南北中轴线的南延长线,已由从永定门通向南苑大红门的路基作为依据;而北延长线,从钟鼓楼往北二环,完全无所依据,且还被城市居民区所阻隔。这与元朝初建大都时,打破历史传统不设正北门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这条全城中轴线的北延,除去靠城墙内的一段外,一直到1990年为了迎接第11届亚运会的召开才开始打通,以便为了同一个目的,也在开辟中的北四环路相接,其北段就是现在的“北辰路”。当时兴建的亚运会主会场,即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就选建在北辰路与北四环路相交处的东侧。而在其北面隔四环路与之相望的,就是同时兴建的亚运会主会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这里恰为北京老城的正北方,地域开阔,去首都机场又近,国际上的往来非常便捷。实际上,也正是这次以“团结、友谊、进步”为号召的国际体育活动,以这里为中心举行,也是极为相宜的。
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三座里程碑”
侯仁之先生说,实际上,也正是由于这次亚运会在北京的召开,并由此而决定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建设,才开始使我意识到,在北京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可以称之为“三座里程碑”的设想,正在形成中。试论述如下:
第一座里程碑——北京老城的中心建筑群“紫禁城”。
紫禁城自建成迄今(指1990年)已有570年。它所代表的是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北京城市建设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一大杰作。到今天,它依然屹立在全城空间结构的中心。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艺术财富,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享誉全球。
第二座里程碑就是新中国建立之后,在北京城的空间结构上,标志着一个新时代已经来临的天安门广场。它赋予具有悠久传统的全城中轴线以崭新的意义,显示出在城市建设上“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时代特征,在文化传统上有着承先启后的特殊意义。
第三座里程碑。如前所述,最初是由于亚运会的召开和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兴建,才开始显示出北京走向国际性大城市的时代已经到来。
其实,侯仁之先生公开提出这一设想,是1991年5月14日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一次学术报告会上。当时也只是做了一个口头上的陈述,并没有写出书面的讲稿。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1994年,面向21世纪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了“保护传统城市中轴线”的要求,且决定在老城中轴线的南北延长线上,分别进行下列象征性的规划设计,即:中轴南延长线要体现城市“南大门”形象;中轴线北延长线要保留宽广的绿带,在其两侧和北端的公共建筑群作为城市轴线的高潮和终结,要突出体现21世纪首都的新风貌。
侯仁之先生还特别强调,中轴北延长线的东西两侧,正是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当时正在兴建的中华民族园的所在地。至于其北端,也就是要作为城市轴线的“高潮”和“终结”的所在处,还要建成“突出体现21世纪首都的新风貌”的公共建筑。因此,这一区域公共建筑群按计划的完成,就真正可以看作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第三个里程碑”了。
北京中轴线原是封建时代“面南而王”的重要象征
侯仁之先生认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上,这条全城中轴线向正北方向的延伸,乃是一反历史传统的新发展,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北京老城之内的中轴线,原是元大都初建时确定的,但是它的历史渊源却由来已久。更重要的是,它还集中体现着——必须是向南的。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君临天下”,也就必然把“面南而王”作为“正座”。而这一事实,也就赋予了国都规划设计的中轴线以特殊的象征意义。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卫德礼教授,在1971年所著的《四方之极》一书中这样评说:
在中国城市中沿着自南而北的主轴线行进的大路,比起任何自东而西的道路都更为重要。沿着这条主轴线的大路,部署了最重要的官方建筑。至于在都城中,所有这些建筑都是面向正南的。所以,在咱们中国城市的发展中,开辟中心大路的重要性,并不在于视觉上的突出,而在于它所拥有的“面南而王”的象征意义。而中国历代帝王之所以必须“面南而王”,乃源于中国的中原王朝大都位于黄河流域。而黄河流域又恰当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在亚洲大陆西北内部形成高气压,寒冷强劲的偏北风,袭击着黄河中下游,气候严寒,长达数月;夏季高气压中心转向东南方的太平洋上,来自南方湿润的“致雨香风”,又使温度上升,甚至暑气逼人。于是,房屋建筑面向正南是最为适宜的。北侧封闭以御冬季风寒,南侧开设门窗,则既便于冬季阳光斜射室内,又有利于夏季空气流通。就这样,自古至今,相沿成习。甚至还明文规定:“庙朝宫殿府县治廨,无不向南,盖取向明而治之义”。这也就向世人表明,中国所处的季风气候区的地理位置,不仅使中国自古以来,便确定了以“面南为尊”的信条,皇帝的宝座必须是“背北面南”的。只有“面南而王”才算得上是正宗的“真命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