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在教学中涵养家国情怀,是值得持久实践与长期钻研的问题。因为家乡在家国概念中的特殊地位,乡土资源在培养家国情怀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如何利用乡土资源涵养家国情怀,具体路径可包括:在乡土情怀中体味文化传承,在多元一体中强化国家认同,在实践参与中培养责任意识。
关键词:家国情怀 乡土资源 草鞋山遗址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现了历史学习的价值追求。作为其他素养达成的情感基础和理想目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涵养家国情怀呢?方法路径不一而足,研究成果蔚为大观。2022年版新课标关于家国情怀内涵的阐述,包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放眼世界,以服务于国家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将“热爱家乡”置于家国情怀的第一层次,可见乡土资源在家国情怀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有感于此,笔者在设计统编版《原始农耕生活》一课时,尽量搜集苏州当地相关资源。苏州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如东山村、越城、张陵山、少卿山、绰墩、龙南等等,不胜枚举,而位于笔者所在学校附近、被誉为“江南史前文化标尺”的草鞋山遗址,从地理位置、遗址内涵等方面来看,无疑是极佳的选择。以下,就从“草鞋山遗址”的相关史料在《原始农耕生活》一课中的运用,来探究乡土资源涵养家国情怀素养的可行路径。
一、在乡土情怀中体味文化传承
《原始农耕生活》聚焦于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始于距今10000年左右。[]10000多年的沧海桑田,切实拉开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其时的人们成了遥远的“他者”。而乡土资源,恰能以空间上的优势缩短时间上的距离,“草鞋山人的生活”让“他者”变得生动可感。
笔者在本课第一部分设计了“草鞋山人的生活”,让学生通过了解4000—7000年前同样住在苏州工业园区的草鞋山先民的衣食状况,形成对原始农耕生活面貌的感性认知。
作为世界上迄今已知最早发现栽培稻、粟、黍的国家,我国人工栽培农作物可追溯至万年以前。上世纪70年代的考古在“草鞋山遗址最下层距今约7000年,发现有炭化稻谷粒,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人工栽培稻”[]。在了解了栽培稻(粟)与野生稻(粟)的区别,以及“南稻北粟”的格局及其成因后,进一步提问:草鞋山先民的水稻种植规模如何?耕作方法及灌溉方式是怎样的呢?
材料一 草鞋山马家浜文化遗址的东西两区,共发现水稻田44块,水沟6条,水井10个,水塘2个,它的年代为距今约6000年。这些水稻田的灌溉结构,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东区的33块水稻田,以水井为水源形成一个灌溉系统,由水井、水口、水沟组成……二是西区的11块水稻田,以水塘为水源形成一个灌溉系统,水稻田分布在一个大水塘的边沿,有水口与水塘沟通。这种以水塘为水源的灌溉系统,比东区以水井为水源的灌溉体系进步,它既可通过水口灌溉,又可排水。[]
通过材料中呈现的水稻田灌溉系统及展示草鞋山遗址发掘出土的石斧、骨耜、石犁、石锛等农具图片,学生能够较全面地了解新石器时代农业耕作的基本情况。
除了稻米,还有大豆、菱角、芡实等植物,以及猪狗等家畜可以作为草鞋山先民的食物来源。芡实即现下几乎与“大闸蟹”齐名的苏州时令特色美食“鸡头米”,学生惊叹:新石器时代的草鞋山人竟已能够品尝到这一美味。不止有丰富的饮食结构,草鞋山先民还掌握了纺织技能。遗址出土了三块“炭化了的纺织物残片,这是我国出土的最早的纺织品实物……纤维原料可能是野生葛,织物为纬起花的罗纹织物”[]。与之一起出土的还有石制纺轮、骨制梭形器等,由此可以窥见时人纺织技艺之一斑。此外,釜、豆、罐、盉、鼎等陶器,璧、玦、环、璜、琮等玉器,勾勒出草鞋山先民生活中的立体图景。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出现、磨制石器发展,这些原始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都能在草鞋山遗址找到具象且形象的表现,由此为学生呈现了生动丰满的原始农耕生活图景。不仅如此,水稻至今仍是南方人的主食,芡实依旧是苏州人舌尖上的美味;陶器、玉器的质朴精美为今天享有盛誉的苏作工艺埋下了最初的伏笔;纺织品也为后世闻名世界的宋锦、缂丝、苏绣排布了起始的经纬。纵观昨日的草鞋山与今朝的苏州,能够清晰地看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几千年时光被串联而起,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之感油然而生,家国情怀也在其间滋养蔓延。
二、在多元一体中强化国家认同
乡土资源的细节深挖固然能够活化历史、打动学生,但若仅限于此,往往会有以偏概全之嫌,更难见新石器时代之蔚然全貌。乡土资源的运用需要放到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之中进行联系比较。因此,笔者在“草鞋山人的生活”之后设计了“草鞋山人的时代”,将之与新石器时代的其他典型遗存联系比较。
首先以房屋建筑为例,探究三种样式: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半坡半地穴式房屋、草鞋山先民的房屋。通过教材中的两幅图片及补充的剖面结构图,已能推导出前两种房屋的构造和修建方式,再配以视频讲解,建筑材料也一目了然。但草鞋山的房屋样式并无权威复原图片,仅有文字资料:
材料二 居住遗迹有柱洞、木桩和木板,木桩竖立在地面上,应是房屋的柱子。其中最高的一根约1.5米。有的木桩下面垫有一至两块木板,在木桩周围发现印有芦苇痕迹的烧土块、草绳,用草绳捆扎的草束、芦席、篾席等。F3有一处由十个柱洞围成的一个近圆形的地基,直径2.3—2.7米,面积约6平方米。柱洞中有的残留有木桩,有的残留有朽木痕迹。两柱洞的间隔约0.5—1米,距离最大的间隔可能就是门道所在之处。[]
三种各有异同的房屋样式,既体现了不同地域气候环境影响下所出现的必然,又可见劳动人民以智慧适应环境而呈现的偶然。
其次以草鞋山遗址涵盖的文化类型,初步感知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草鞋山遗址文化层厚达11米,自下往上依次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因其所历文化时期完整且连贯,故而有“江南史前文化标尺”之誉。依严文明先生的研究,同一考古学文化的共性体现在“聚落形态”“墓葬形制”“生产工具和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和宗教用具”等方面。[]也就是说草鞋山遗址与浙江的马家浜、良渚及上海的崧泽三文化在以上方面有明显共性,那么其间无疑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地区交流。甚至良渚古城遗址与其后远隔千里的三星堆及金沙遗址,都有着玉琮样式等方面的相类,[]让人不禁遐想其中存在的交流。苏秉琦先生将中国主要区域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早期划分为六大区系(草鞋山遗址处于“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区系内部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各区系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充满了碰撞和融合……至少到……夏代便已形成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多元一体格局。”
经过这一部分的教学推进,学生能够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处看到包括草鞋山在内的环太湖地区在中华文明源头的重要一席,更能看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从乡土资源出发,继而跳出乡土的范围,从中华文明的大视角,形成对于国家的深入理解和深度认同,并由此浸润家国情怀。
三、在实践参与中培养责任意识
从对家乡的热爱上升到对国家的认同,前述两个环节的铺陈激发着学生们的家国情怀,但如何让其在课堂之后扎实落地并长久延续,需要更进一步的启发和实践。为此,笔者设计了第三部分“草鞋山人在行动”。
现今生活在苏州工业园区的“草鞋山人”们,与遗址的保护传承发展都息息相关。在以这一称呼唤起学生的责任意识后,简介草鞋山在2022年6月建成考古遗址公园、历经五十年考古发掘后正持续开展主动性挖掘、在后期规划中或将成立草鞋山博物馆等基本情况,并给学生布置课后的分组合作任务:
以上实践活动,有基于“原始农耕生活”知识的深入探究,也有基于家乡文化遗产的初步认知;有对遗址当前发展现状的大致了解,也有对遗址未来发展规划的多重期许,涉及个人、社会及政府多个层面,生发于课堂,又不限于课堂。学生在完成小组作业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自身能力,强化了合作意识,更深切感受到自己对于家乡文化遗存当负及能负的责任。学生的参与未必能在短期内直接对草鞋山的研究保护和宣传发展起到实质性作用,但从长远看,文化遗产的未来确然寄予少年之身,他们经此会更长久地关注草鞋山遗址,进而关注家乡其他文化遗产,甚而至于家乡之外、遗产之外。通过实践活动激发起责任意识,便是家国情怀素养在课堂教学后的进一步延展、深化、落地。
综上所言,以乡土资源涵养家国情怀首先需将乡土资源深入挖掘,透析其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并融合于教材内容与当今时势,让学生在乡土情结中体味到文化传承,方能有助于家国情怀的激发。其次需将乡土资源延展外扩,潜入其时代背景,放眼国家甚而国际视野,联系比较而见特色见大局见趋势,让学生从乡土情结上升到国家认同,方能有助于家国情怀的深化。最后需有与乡土资源相关的实践活动,了解、宣传、保护、传承、发展,将历史知识内化于心又外化于行,在行动中增强责任意识,方能有助于家国情怀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