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高阶思维能力评价量表促进历史教学高质量发展

2024-08-06 00:00:00卢晓华
中学历史教学 2024年7期

摘 要:历史教育不只是让学生了解过去的事件和人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系统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培养高阶思维的关键是提升问题意识和思考深度。为科学地评价基于问题驱动下让理解可视化的深度学习形式,可在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基础上制作高阶思维能力量表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将不同思维层次进行赋值,并根据学生对关键问题解答的赋值确定学生的思维水平,作为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的依据。

关键词:高阶思维 评价量表 深度学习

21世纪以来,国际上出现一场全球性的21世纪能力运动,其本质是以人的高阶能力发展为导向的教育改革运动。各国及国际组织在自己的文件中指称21世纪能力所用的概念有差异(例如,OECD和欧盟称为“关键能力”,美国称为“21世纪技能”,日本和新加坡称为“21世纪能力”,中国称为“核心素养”),但共同特征在于强调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创造技能、信息通信技术技能、人际交往、适应能力等。[1]那么如何采取策略培养学生掌握以批判、反思和创造为特征的高阶思维技能?评价量表是一种能够提供有效反馈、促进学生学习的快捷教学评价工具。它能引发有效的课堂讨论,并促进学生自我激励及独立学习,避免学生曲解教学任务,使其真正理解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以下简称《潮流》)为例,尝试在经典版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基础上进一步制作高阶思维能力量表以驱动学生的高质量学习。

一、立足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分析

《潮流》这课包括三个子目:第一子目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第二子目是“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第三子目是“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这三个子目间的逻辑关系是:时代特点鲜明,但问题与挑战严峻,需要人类在合作共赢中解决。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并身体力行,表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自信,以及将中国的发展普惠世界的胸怀。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与面临的困境,难点是解决之道。课标要求学生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作为《中外历史纲要(下)》教材的最后一课,《潮流》包含了太多需要整合的内容。该课时空范围涉及过去、当下、未来及全球,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可以交流的话题很多。譬如,当前全球治理机制已滞后于经济全球化,各国能否超越狭隘的国族本位思维,深刻领会人类命运福祸相依的全球意识?是否知晓从何处着力共同行动?那么,如何处理大量的教学目标和解决疑难的教学问题?教师需要一个有组织的框架来提高准确性和促进理解。这个框架要能帮助教师完整了解学生认知的一般过程和各阶段的要求。这方面经典版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可资利用。就本课而言设计如下:

由上表可知,运用经典版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不仅使教学目标清晰,而且一连串行为动词保证了可操作性。教师可按照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逐步落实。但对学生而言,该模式缺乏直观数据反馈,难以明确自己的进步幅度和后续努力的方向。因此,教师有必要制作评价量表对每位小组成员的阅读、表达、聆听和个人行为表现等方面做出评价。学生则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价量表所示数据点,完成自我评价。

二、基于数据分析的高阶思维能力评价量表制作

评价量表的制作目的就是教师依据课标要求、重难点突破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升高阶思维能力,更好地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具体操作如下:

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常常包括分析信息,有策略地决定,乐于思考,运用逻辑探究,做推断,评价证据,检验结论,做出准确的判断,以及分析假设等内容。准确性、一致性和客观性是任何知识和能力的质量评价的内在要求。但事实上,用于描述批判性思维的很多术语都含有主观判断的要素,这使得相比于其他只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领域,批判性思维的评价更具挑战性。[3]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才能使我们更好地评价这些能力。

问题解决是识别问题、思考选项和做出明智选择的基本过程。当不存在简单的答案或常规解决方案时,我们就需要运用问题解决能力。[4]运用评价量表能引导学生在理解问题、掀起头脑风暴,思考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设计和执行计划和检视结果方面更有方向感。

创造力的所有定义的共同之处在于原创性、独特性、想象力、灵活性、流畅性、联结性、形成新模式和个人表达。追问和好奇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头脑风暴和问题解决能力被认为是创造力的基础能力。[5]创造力的这些特征为课堂应用和评价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实践证明,创造力是可教的、可学的以及可被评价的。

通过沟通和合作,思维能力才能转化为行为,并通过学习工具来加以提高。沟通需要运用多种21世纪能力:分析、评价、问题解决、元认知、合作和技术。[6]其目标是让学生运用语言传递信息和解决问题。就《潮流》一课而言,最终要让学生理解:生活在全球化的今天,所有人的幸福都变得如此联系紧密、相互依存,以至于当地球村的其他人群生活在苦难中时,任何个人、组织或国家都无法继续繁荣地生活。建立这种共识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建立共识不可能通过灌输达成,只能在沟通中实现,而合作的发生又是以有效沟通的能力为基础。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将更热爱中华文化,因为中华文化讲仁爱、守诚信、尚和合、求大同;将更由衷地认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与践行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社会主义的发展。20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探索,本质上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应用于人类发展实践的艰苦尝试。[7]

元认知即“对思考的思考”。教师需要让学生对他们将要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思考,写出他们知道什么以及想知道什么,理解自己是如何思考的,并意识到他们可以监督和管理自己的思维与行动。虽然课堂时间有限,内容处于优先地位,但仍有必要让学生在学习各个阶段花几分钟来记录自己的思维过程。一张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元认识反思评价量表能促进学生对思维过程有更好的理解。学生的反思能够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和搭建“脚手架”提供反馈。这种练习既是为了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思考策略与推理能力,也是为了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以便更好地培养其元认知能力。

结语

思维能力,是以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中心进行研究,重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思考中的逻辑。[8]高阶思维能力评价量表则有助于学生评估自己的思维质量以及对于关键问题、核心概念的理解程度。因为如果学生不知道如何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就很难说他学好了这门课。在完成了自我评估(即我学得怎样)训练后,教师还可提高要求,让学生设计评价量表对教科书编者的逻辑(包括关键问题、史料、推论和阐释、概念和观点、视角、结果和影响等因素的有机组合)进行评估,从而进一步理解教科书的思想体系,并实现学徒思维向专家思维的跨越。总之,制作高阶思维能力评价量表有助于师生聚焦核心问题探讨,激发进阶思考的热情和能力,也为经典版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的运用提供了辅助工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认识历史提高了自身的认识能力,领悟了现实与未来的动向,把握了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做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并选择了恰当的对策去行动,从而为改造我们周围的世界作出贡献。

【注释】

[1]邓莉:《如何在教学上落实21世纪技能:探究性学习及其反思和启示》,《教育发展研究》2017年第8期,第77—84页。

[2][美]安德森等编著:《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8页。

[3][4][5][6][美]劳拉·格林斯坦:《评价21世纪能力:掌握学习和真实性学习评价指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74、81、86、107—108页。

[7]张庆海主编:《家国情怀的教学设计与学业评价》,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18页。

[8]林崇德主编:《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