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档案印初心》第二十一集新中国反腐第一案

2024-08-06 00:00:00
档案天地 2024年2期

编者按:百年历程,百年荣光!风华正茂,初心如磐!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河北省档案馆和河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推出33集系列微纪录片《红色档案印初心》。该片通过珍藏至今的红色档案,深情讲述在百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燕赵大地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守誓言英勇奋斗的故事。本刊将连续刊载该片文字脚本和部分图片,同读者一起翻开珍贵的燕赵红色档案,共同追寻蕴含其中的那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印记和初心故事。

■河北省档案馆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档案先导:在河北省档案馆,保存着一份1952年2月10日由河北省人民法院临时法庭发布的《对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的判决主文》(图1)。

判决主文里面写道,经呈请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特将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均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并没收其本人全部财产……作为当时震惊全国的“新中国反腐第一案”,刘青山、张子善这两个曾经的革命功臣,在进城后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就迅速腐化,最终落得身败名裂。

解说:新中国成立初期,现在的天津市大部分区县由河北省管辖。刘青山曾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中共天津地委书记,而张子善则是第一任天津专署专员。两人均是河北人,分别于1931 年和1933 年入党,革命年代里他们都曾进行过英勇斗争,刘青山曾参加过1932 年高蠡农民暴动。张子善在领导铁路工人罢工斗争中,曾带头卧轨,打破了敌人破坏罢工的阴谋。抗日战争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两人逐渐成长为党的高级干部。但是进城以后,刘青山、张子善开始居功自傲,贪图享乐,成了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的俘虏。

在天津身居要职的刘青山、张子善,开始追求奢靡生活。刘青山在担任天津地委书记期间,极少在地委办公场所出现,而是长期居住在位于天津马场道的一栋典雅考究的二层小洋楼内,该楼因而被人们称之为“刘公馆”(图2)。

刘青山还嫌破旧的美式吉普配不上天津城的繁华,干脆动用3亿(旧币)公款,从香港买了两辆美国高级轿车。除了贪图享受,刘青山还吸毒成瘾。

与整日不去机关、对奢靡作风毫不遮掩的刘青山相比,坐镇天津地区行署的张子善倒是貌似“勤勤恳恳”。但是,他的挥霍铺张程度丝毫不亚于刘青山。张子善在审查中交代,他每个月光高档香烟就要吸八九条,衣着由粗布到细布再到皮毛,饮食从非细粮不可,再到酒肉必备,行则非轿车不坐,两年时间里竟然换了五辆小轿车。

天津市石家大院讲解组组长纪琳同期声:在和平的环境里,刘青山和张子善经不起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逐渐腐化堕落。刘青山有几句口头禅,“天下是老子打下来的,享受一点还不应当吗?”“革命胜利啦,老子该享受享受啦!”

影视资料同期声:刘青山:好啊,革命成功了,也该轮到我老刘……啊,轮到同志们享受享受了,好,今天咱们就吃一桌“总统宴”。

解说: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为弥补国家的财政不足,中共中央和各级党组织号召党政机关开展生产运动。这是一项在特定历史时期为解决国家财政困难而实行的应急措施,但刘青山、张子善却把它当成了敛财之道。同时,他们还勾结奸商投机倒把,以牟取暴利供个人挥霍,影响极为恶劣。

据查证,1950年春至1951年11月,刘青山、张子善凭借职权,假借经营机关生产的名义,以窃取国家救灾粮、治河专款、干部家属救济粮、地方粮,克剥民工工资、机场建筑款,骗取国家银行贷款等方式,窃取国家财产总计达171亿6272万元旧币(图3)。这笔钱按建国初期的币制标准和市场物价指数换算,可以购买小米5000万公斤,香油3000万公斤,黄金将近一吨。这笔巨款中由刘青山、张子善二人贪污挥霍的达3.7825亿元。

就这样革命功臣彻底陷入了贪腐的泥潭。1952年2月10日12时,河北省人民法院在保定市体育场组织公审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大会。当日下午,刘青山、张子善即被押赴保定市东关大校场执行枪决。时年刘青山36岁,张子善38岁。

公审大会前,有人提出是否可以向毛主席请示,不要枪毙,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

影视资料同期声:毛主席:有人说,刘、张功劳大,正因为他们两个的功劳大,地位高,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能对得起全国的老百姓,只有处决他们两个,才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0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 教授刘建军同期声:刘青山、张子善案作为“三反”运动中我们党发现和处理的一起重大案件,它对“三反”运动的深入开展产生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掀起了共和国历史上第一场反腐肃贪风暴。这场斗争惩处了大量贪污分子,纯洁了党和政府机关,奠定了20世纪50年代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枪毙刘青山、张子善的两声枪响,犹如警钟般振聋发聩。岁月更迭,该案件屡屡被改编成小说、电影、话剧,其警示警醒教育意义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