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21世纪以来,大量战国楚系简牍陆续出土面世,为我们从文化史的视角综合地分析简牍书法艺术盛行的若干关键因素提供了珍贵的材料,对建构当代“简牍书法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新见战国王家咀楚简书法具有独特的点画造型和用笔特点,本文试图将书法探讨与古文字研究加以勾连,以王家咀楚简的点画、笔势、笔力等作为切入点对其笔墨形态进行深入阐述。
关键词:楚简;书写风格;古文字学;简牍;款式
随着睡虎地简、包山简、郭店楚简、上博简、浙大简、清华简、安大简等相继被发现与公布,战国简牍书迹的断代、分域和文字考释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战国至秦代的文字演变呈现迂回曲折的发展规律,可大致分为变异期、成熟期、统一期三个阶段。楚系文字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关节点,其字形讹变较为严重,是六国文字中最有代表性的。
楚系文字是由西周、春秋文字发展而来。战国时期,楚国因吞并众多小国而雄踞南方,在文字发展上有独特轨迹,与秦文字存在较大的差别。秦在灭六国之后,实行“书同文”政策,采用秦文字的形体作为规范字体,在书写时大大减弱楚简中连带、屈伸、圆转等用笔特征。端正庄严的秦文字以“铭刻体”为主流,并以“服务政权,颁布法令”为宗旨。其笔画形态讲求整饬工稳。秦国以严格的规范引导文字发展的方向,这对作为民间日常书写的简牍书法是一种限制。由于书体附着于文字的特殊性,出土书法文献与传世文献中某些书体之名是不直接对应的。所以“秦八体”中只有“隶书”作为手写体保留下来,其他书体都与铭刻有关。这种变异反映出当时文字的流变和发展的趋势。与之不同的楚文字则以简牍作为主要文字载体,讲求书写性,出现大量笔势率意和风格恣肆的书法作品。这种追求自由书写引起的草化现象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战国王家咀楚简的发现与整理
目前湖北地区出土的战国简牍是最多的,其中有官方文书,也有民间书手的日常书写作品。这些简牍以其书法材料的珍贵性、书写风格的多样性及书写用途的广泛性,成为古文字学、考古学和历史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重点,已有显著的学术成果,但在艺术学领域缺乏深入研究。新出土的王家咀楚简是楚简中具有代表性的简牍之一,无论其字体结构、笔画形态,还是章法布局等,都具有较为明确的时代特点。
2021年6月,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纪南镇洪圣村王家咀战国楚墓出土了一批形制保存较好的竹简,有3200余枚。这批竹简存在残泐,以及书写随意、字形结构复杂等现象,给书法研究带来一定的难度。考古工作者对这批竹简进行清洗和整理,将部分竹简进行拼缀之后,发现其字迹比较规整清晰,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孔子曰》《诗经》和《乐》等篇章,与近年出土的清华简、安大简有诸多联系。
二、战国王家咀楚简的字形特点
沃兴华指出,点画是书法作品中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其在作品中的重要性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孙过庭《书谱》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点画决定结体,结体决定章法,点画是基础。第二,点画丰富、细腻与否决定作品是否耐看,是否经得起分析。因此,古人论书特别注重点画[1]42。
从文字的构形特点方面考察,由于书写有轻重缓急的节奏变化,以及左右上下相接的角度和力度不同,王家咀楚简的文字笔画长短、粗细、欹正对比明显。其点画造型收放自如,虽然远不符合后世书法结字的排叠、避就、顶戴、穿插、向背等要求,但也有上下协调、左右平衡、疏密有致、古朴自然的审美特点。
(一)王家咀楚简字形具有点画变化丰富的特点
与睡虎地秦简的用笔方法不同,王家咀楚简的书写特点是较多地运用富有弹性的曲笔技巧。许多点画常常出现上粗下细、上细下粗、左细右粗、左粗右细等现象,其中每一笔画的形态、位置、长度、宽度等都不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无意为之且粗细不一的线条表现出字形多变的视觉效果,其中有些粗细不一的笔画颇类“科斗文”。正如《左传杜注后序正义》中所云:“科斗文者,周时古文也。其字头粗尾细,似科斗之虫,故俗名之焉。”[2]科斗文应是东周时期的六国文字,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云:“疑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并以秦时古器遗文证之。”[3]
王家咀楚简笔画之间所形成的各种组合关系,充分表现出点画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如人(图1)、可(图2)、才(图3)、不(图4)、也(图5)、没(图6)、父(图7)等字,通过粗细对比、长短对比、大小对比、曲直对比、方圆对比、正欹对比和伸缩对比等呈现出一种平衡感和协调感,组合成为一个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王家咀楚简字形具有疏密关系明显的特点
王羲之在《书论》中说:“欲书先构筋力,然后装束,必注意详雅起发,绵密疏阔相间。”[4]28疏密是字形变化的重要因素,粗细、长短、大小等变化可形成疏密对比关系,使笔画呈现既对立又协调的艺术效果。新近出土的王家咀楚简文字具有点画形态丰满、笔法自然流畅的艺术特点。如道(图8)、志(图9)两字松紧情况都各不相同,一个上密下松,另一个上松下密。二者形成的视觉焦点迥异,它们通过笔画倾斜、穿插来实现字形的平衡。另外,行(图10)、远(图11)等字以用笔的提按与轻重体现笔画的聚散,形成疏与密的关系。观(图12)、韦(图13)等字结构较为复杂,不少笔画容易粘连在一起,会对字形的空间分割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战国王家咀楚简的笔法特点
丰坊在《书诀》中说:“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4]506中锋与侧锋交替使用可以完善笔势的节奏,垂直而下的笔势与或斜入或逆向的笔势相会,产生较为复杂的笔法系统,通过露锋与藏锋、上仰与下俯等各种方法使点画的形质发生较大变化。
战国时期王家咀楚简的用笔并没有摆脱实用书写的制约,书写的美观与快捷成为推动文字发展的主要动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没有明确的竖、撇、捺、钩等概念。如捺画是在隶变的过程中及隶变之后逐渐形成的,严格说来,讨论战国书法的笔法体系,就不应该有“捺法”之说。但可以从此简看出书手在书写时已经注意到笔锋调动的重要性,开始用中锋和侧锋两种不同笔法来塑造形态。
(一)下笔急促短搦
清代书家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书之有隶,生于篆,如音之有徵,生于宫。故篆取力弇气长,隶取势险节短,盖运笔与奋笔之辨也。”[5]对于这段话,沃兴华解读为:“刘熙载引兵书之语来做解释,强调的是用笔要爽快和狠辣。正因为如此,他将分书的用笔特征概括为‘奋笔’,奋的意思就是提按顿挫,就是节奏鲜明,如米芾说的‘振迅天真’。”[1]48刘熙载对隶书用笔的特点做了较好的总结。楚简文字为古隶字体,这种急促短搦的用笔方法对秦汉时期的隶书笔法有很大的影响。
从调锋的节奏来观察,战国王家咀楚简书法已有了明显的提与按。从书写的痕迹中观察,当时的书手在狭窄的简面上书写时,下笔动作转换快速,短促的用笔产生如雨落山倾的艺术效果。如为了实现较快书写,人(图1)、曰(图14)两个字很少拉出长笔。如由从(图15)、其(图16)、非(图17)等字可以看出,书手灵活运用手腕和手指以配合笔锋运动速度的变化,是为了满足书写用笔简单快捷的要求,末笔很少用铺毫送出。
(二)笔势纵横交错
王羲之在《书论》中说:“夫书字贵平正安稳。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欹有侧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4]28古人非常重视笔势,既要平稳,又要有所变化。凡作一字,要与天地之化相肖,或正或欹,或直或曲,形式多样。
根据字形结构,王家咀楚简的点画或倾斜或垂直,收放自如。其原因是,书手已经熟练掌握了笔势纵横交错的技巧。他们通过灵活运用手腕来实现笔与笔之间的形势相依,主要体现在虚实笔法的运用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字与字之间呈现出变化生动的艺术效果。如兴(图18)、柬(19)等字的起笔为了增强力度而按笔铺毫,第二笔调锋在空中运行,逆向入纸后按顿提按,收笔呈外拓之势,容易产生敦厚含蓄的情调。这些细节非常重要,不可忽视。弗(图20)字竖画向外弯曲,形成左右对称的形态。远(图11)、几(图21)等字逆势起笔所带出来的墨迹较为宽厚,既圆又长。正如蔡邕在《九势》中说:“涩势,在于紧战行之法。”[4]7笔锋运行时如有物阻碍,竭力行进中如绵里裹铁,表现出一种浑厚的力量感。
(三)笔力劲挺流畅
包世臣在《艺舟双楫·历下笔谭》云:“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盖两端出入操纵之故,尚有迹象可寻;其中截之所以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不能幸致。”[4]653笔画若要丰厚劲挺,须在行笔时强调提按起伏,增加回环往复摆动的顿笔力度,中段的饱满充实也就显示出来了。
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在“转折挑剔之处”必定提锋暗转。新近出土的王家咀楚简的用笔灵活多变,打破原来点画清晰的界限,开始尝试在笔画交接处使用顿笔,呈现出独有的艺术面貌。如之(图22)的字形体势变化多端,第一笔行笔流畅快捷,开始注意到笔画之间的连带关系,第二笔结束时笔下顿回顶左收并连接下一笔画。这不仅使笔画生动有趣,而且使布白变化和谐。内(图23)、少(图24)两字的笔画强调提按,逐步顿挫,不使之率然,上下笔画连接紧密,内弧、外弧粗细过渡合理,用笔缓急节奏性强。则(图25)字左右形势变化分明,特别是立刀旁最后的撇画用笔干脆利落,与左边相比显得宽绰大方。果(图26)字造型苍厚,用笔圆起圆收,为了增加明显的跌宕感,通过点画提按起伏产生欹侧动势。
总的来说,王家咀出土的楚简字形点画变化丰富,书手利用点画对比和字体结构疏密对比,在对比与变化中寻求统一与平衡。其下笔急促短搦的调锋笔法,有东周科斗文“头粗尾细”的特点。书手在狭窄的简面上为达到快捷书写的目的,行笔流畅,因形而变,结构欹斜,偃仰自如,笔势纵横交错,中锋与侧锋并举,其中也不乏逆锋与顿笔。这种特点源自书手长期的书写经验积累,呈现出楚国简牍书法艺术的恣肆之美。王家咀楚简是研究战国时期字形演变规律以及楚简书法艺术的宝贵文献。
参考文献
[1]沃兴华. 书法技法新论[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
[2]阮元. 十三经注疏:全2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80:2188.
[3]王国维. 观堂集林:外二种[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86.
[4]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 历代书法论文选[G].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
[5]刘熙载. 艺概[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37.
感谢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的石小力教授提供高清图片。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新出土战国书迹与题铭研究”(项目编号:18BF085)、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学科共建项目“新出土战国至秦代简牍书法艺术研究”(项目编号:GD17XYS24)和广东省江门市2023年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岭南白沙书派研究”(项目编号:JM2023B16)的阶段性成果。
策划、组稿、责编:史春霖、金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