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6日,习近平主席在向中英贸易“破冰之旅”70周年活动致贺信中指出:“70年前,以杰克·佩里先生为代表的英国企业家敏锐看到新中国的光明前景和中英合作的巨大潜力,以无畏的勇气和魄力打破意识形态坚冰,率先开辟了中英贸易交流的通道。”高度赞扬了杰克·佩里对中英经贸交流和两国友好事业的重大贡献。
一
1915年3月,杰克·佩里出生于伦敦东区。1929年,从事裁缝工作的父亲失业使本不富裕的家庭生活捉襟见肘,14岁的佩里不得不辍学进服装厂工作。由于勤奋好学,佩里在服装业内开始小有名气,后来与人合伙开了家女装厂,并逐渐发展成为知名企业。
随着意大利、德国法西斯主义的蔓延,英国也出现了法西斯组织,佩里开始认识到法西斯是威胁安全和生活的最大危险。1936年10月,他参加了“电缆街之战”反法西斯斗争,同样出生在伦敦东区的英国共产党员迈克尔·夏庇若也参加了“电缆街之战”的组织工作,佩里通过他的介绍结识了著名经济学家、新剑桥学派代表人物罗宾逊夫人。
由于重视应用新技术和生产质量,佩里的女装厂在二战后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在伦敦开设了三家分支机构,在南非、澳大利亚也开了新工厂。1950年,佩里与妻子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从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到印度、埃及等地,旅行让佩里目睹了第三世界的极度贫困,并因此感到震惊和难过,也让他坚信有必要了解世界各国国情。
1951年夏,佩里在参加罗宾逊夫人邀请的晚宴上认识了来剑桥大学讲学的冀朝鼎。冀朝鼎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时任中国银行董事兼副总经理。朝鲜战争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与禁运政策不断升级。罗宾逊夫人认为,这一制裁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于是鼓励佩里与中国方面多接触,促进双边贸易,还邀请他负责次年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英国民间代表团的组织工作。佩里同意了这一建议,在罗宾逊夫人和冀朝鼎的鼓励和帮助下走上了从事中英贸易交流、促进世界和平事业的道路。
二
1952年4月,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召开,佩里作为英国民间代表团秘书长顶着英国政府、媒体的批评压力毅然参会。他在会上建议,各国应该召集整个企业界和经济界的代表举行会议,讨论发展对外贸易问题。会议期间,佩里和冀朝鼎安排了中英两国代表团会谈,双方签订了贸易协议。这一协议引起了强烈反响,对中国与其他国家开展贸易活动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为恢复西方国家与新中国的贸易创造了条件。佩里还与冀朝鼎、卢绪章等中方代表进行了深入接触,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尤其是新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有了大体了解。会议结束后,佩里回国放弃了在女装公司的职位,成立了伦敦出口公司,专门从事中英贸易工作。
1953年6-7月,佩里冲破有关方面阻挠,克服重重困难,组织了由16名商人参加的英国工商业贸易代表团来华访问,并与中方签署了总额3000万英镑的贸易协议。协议规定,英国向中国出口五金、机械、医药和医疗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10类产品,中国则对英出口粮油畜矿产品以及茶叶、丝织品、手工产品等10类产品。这次访问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华贸易的“坚冰”,被称为“破冰之旅”。此访后,代表团成员集中精力开展就禁运名单中的商品申请许可证活动,通过弱化商品名称来避开贸易管制,使化学药品、机械、电信交通设备等更多商品进入中国,逐渐推动英国政府对华贸易管制政策的调整。1954年4月,为进一步落实上年所签的协议,佩里等48家英国工商企业代表在柏林与中国进出口公司进行会谈,并组建了旨在推动中英民间贸易发展的“48家集团”,带动西欧各国同中国的贸易和交往。佩里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个访华的英国贸易代表团和“48家集团”的发起者,被誉为中英贸易交流的“破冰者”。
“破冰之旅”给佩里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友善、勤劳,更被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彻底改变落后面貌、重建国家的决心所震撼。在此后40多年里,佩里都在为促进中英贸易及两国关系发展作出巨大努力。他一生访华76次,在华开办14家合资企业,组织开展工业技术交流活动,有力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建设。他还推动中英两国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1984年,由他率领的英国桥牌队第一次访问中国。1987年,他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聘为客座教授,给本科生讲授对外贸易理论和中英贸易发展历程。1990年,中国贸促会授予佩里荣誉会员称号。1996年12月12日,佩里在英国家中逝世。2018年12月,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他的儿子斯蒂芬·佩里作为“中英友好的传承者、中英经贸人文交流的促进者”,荣获习近平主席亲自颁发的“中国改革友谊奖章”。
(摘自《学习时报》谢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