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述·再造·创新:民族文化在国产神话题材动画电影中的表达

2024-08-04 00:00:00万真利
影剧新作 2024年2期

摘 要:国产动画电影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在创作中进行民族文化表达的探索。近十年来的国产神话题材的动画电影颇为“出圈”,这些影片取材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结合时代特点进行了重新讲述;在画面创作中又汲取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技艺和理念,并融合先进的动画技术,从而营造了独特的东方美学意境;在主旨表达中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同时注入时代精神,在寓教于乐中唤起大众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国产神话题材动画电影对民族文化的表达,不仅继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为影视类艺术作品如何传递民族精神提供了参考范本。

关键词:国产动画电影 民族文化表达 中国传统文化

近十年来,院线陆续上映了多部根据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改编的动画电影,从2015年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到2022年上映的《新神榜:杨戬》等影片,均取得了较高的票房和不错的口碑,获得了大多数观众的喜爱和业界的认可。这些改编自传统神话故事的国产动画电影,其影片中承载的民族文化也受到了大众的关注。

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历史悠久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内涵博大精深。而国产动画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将民族文化融入其中,以大众传播的方式将民族文化传递给广大观众。在这些国产神话题材动画电影中,传统故事在动画电影中被重新讲述,熟悉的角色被再次塑造,民族文化与动画电影的创新性融合,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民族文化对国产神话题材动画电影叙事的构建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留下了数不胜数的神话传说故事,这些故事家喻户晓,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大众也耳熟能详。神话传说故事和经典人物角色是中华文明的宝库,也是国产神话题材动画电影改编和创作的源泉。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到《新神榜:杨戬》,这些口碑颇佳的国产神话题材动画电影结合时代发展,将传统民族文化进行了创新型的表达。

(一)神话故事的创新重述

国产动画电影以传统神话故事作为基底,或多或少地放弃了原本情节,将故事进行了重新创作。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改编自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哪吒之魔童降世》中虽然也以原著中哪吒成长的脉络展开故事,然而其中细节却不尽相同,新增了灵珠和魔丸的设定。天地间的灵气与魔气孕育出一颗混元珠,混元珠具有极大的能量。元始天尊将混元珠提炼出灵珠和魔丸,灵珠将投胎为人并助周伐纣,而魔丸将生而为魔,并在为魔三年之后将被天雷摧毁。正是因为新增的设定,影片将推动故事发展的动力进行了重新演绎;在《白蛇:缘起》中,影片将故事发生的时间前移到大众熟知的民间传说白蛇传说故事之前,讲述了白蛇和许仙在西湖相遇之前的故事;《姜子牙》则将故事设定在武王伐纣之后,重新创作了一个姜子牙追寻真相的全新情节。

近十年来国产动画电影中传统民间故事的重新讲述,不再是“新瓶装旧酒”,而是将原本的原料用崭新的配方和方法酿造了和“旧酒”截然不同的新酒请观众品鉴。学者陈建宪通过对“民间叙事到好莱坞”学术史的梳理,总结出了民间叙事的内在规律,并将传统的民间文化资源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使民间文化资源回归到现代的生活中。且基于此提出了“元故事”的概念,这一概念认为“元故事”是一个原初模型,该模型揭示了民间叙事深层结构 [1]。在好莱坞影视剧本创作中,有诸多探寻民间文学元故事的理论成果。例如著名剧作家沃格勒以坎贝尔“千面英雄”故事模型为蓝本,创造了“英雄之旅”剧本模式,这种剧本模式应用在了许多电影中,这正是民间文学理论成果被推入实践领域的一种体现。而国产动画电影中将传统民间故事作为“元故事”,并回归到现代生活注入时代特征,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保留了原著中哪吒这一角色反叛的色彩,同时影片中最能引起共鸣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呼喊,符合当下民间集体的情绪和价值审美取向,从而引发了大众的共鸣和代入感。《新神榜:杨戬》重新演绎了“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将“劈山救母”这一行为不仅归因在原著中的母子孝道上,而是上升到了一个“万物循环,周而复始”的哲学思考层面,这一主题的升华,让动画电影的故事更加深厚,更能引发大众的思考和回味。

传统民间故事经过时代的不断打磨,在历史的传承中逐渐发生了演变。而国产动画电影的创作正是抓住了这种演变的趋势,并汲取了传统民间故事的养分,以原本的故事作为基础,结合时代特征,注入现代思想,重新演绎了新的故事。同时在这些新的故事中,那些大众所熟悉的人物角色也展现了新的风貌。

(二)传统角色的时代再造

每一个民间传说故事中都有众多富有代表性的生动角色,孙悟空、白蛇、哪吒、姜子牙这些角色在传统民间故事中的形象已深入人心。而在近几年的国产动画电影中,这些角色以熟悉又陌生的样貌或性格走进了观众的视野,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部分国产动画电影中的角色在延续了原有民间故事中人物特性的同时,并以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喜好对传统角色进行了创新。例如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影片保留了孙悟空的桀骜个性,但是却设定他法力尽失,这与《西游记》原著中孙悟空几乎无所不能的形象截然不同,给观众带来了反差的观影体验;在《白蛇:缘起》中,小白依然被塑造成了外表美丽、法术高强、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但是不同于传统民间故事中白蛇“贤妻良母”的特性,而是呈现了一个更有少女感、更加任性、更有“妖气”的形象,并且小白灵动的双眸、尖且小的下巴以及纤细修长的身形等外貌特征上的设计,则更加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在《新神榜:杨戬》中,杨戬这一角色的外貌塑造保留了传统神话中俊朗的特点,但在人物特点的塑造中却让他失去了最有标志性“第三只眼”的神力,失去了神的“金身”,人物通过这样的设定变得更加平易近人,也让他在故事中遇到的挫折和阻挠更加具有合理性。

还有部分国产动画电影中的角色则完全颠覆了传统民间故事中人物的设定,角色顺应时代发展进行颠覆性再造,熟悉的角色加上陌生人物外貌特征或个性,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例如在《白蛇:缘起》中,许宣一改民间故事中懦弱书生的特质,变成了一个阳光爽朗、身姿矫健的年轻男子,并且敢于追爱,对传统角色进行的反差塑造,更加符合现代女性对于男性审美的喜好;在《姜子牙》中,姜子牙这一角色不再以白发苍苍的老者模样示人,而是被塑造成了一个中年男子的形象,并且还给人物赋予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强迫症”特质:中年形象的姜子牙在影片中也不再经历“武王伐纣”的故事,而是在追寻拯救苍生的真谛,以人物的新面貌经历新的故事,打破了观众对《封神演义》的一贯认知,同时人物“强迫症”的特点也给影片增添了不少笑料,缓和了影片严肃主旨的氛围;在《新神榜:哪吒重生》中,主人公李云祥是有着哪吒残魂的青年,故事最初李云祥和哪吒并不和睦,后由于李云祥的努力,哪吒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最终他们并肩作战,击败了东海龙王敖广,哪吒的残魂也得以重生,影片通过李云祥和哪吒的冲突,讲述了一个反抗强权、寻找自我的故事,更能与现代青年建立共鸣。

学者唐忠会在其著作《动画电影艺术论》中谈到:“动画影视通过其独有的审美元素成了艺术和审美‘返魅’的重要媒介,影片中那些怪兽、巨人、幽灵、鬼魂等意象激活的是人类无意识领域里那些不可穷尽的各种感受。”[2] 影视动画创作者从民族文化中汲取灵感,同时观众也正是受潜移默化中民族文化的影响,产生了对“魅”的审美需求。民间神话故事中的神幻人物角色不仅给影视动画创作提供了基础,也为动画角色的塑造赋予了更多可能性。国产动画作品中塑造的人物,无论是延续了传统民间故事中人物本身就具有的特质,还是进行了颠覆性的创造,这些角色背后都蕴含了民族文化的深意,激起了大众对远古记忆的怀念之情和对自然奥秘的好奇之心。

二、民族文化在国产神话题材动画电影中美学意境的表达

中国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形象的一种象征,也是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在很多艺术领域中,艺术创作者一直在探索如何将民族文化和艺术传播载体相结合,并以一种最契合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这些艺术领域中,动画艺术正是一种可以将虚幻和现实集为一体并灵活表达出来的艺术形式,而创作者们正可以将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通过动画艺术表达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美学意境。

(一)中国传统美学的写意之美

通过写意化表达呈现出来的意境之美,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精华之一。中国传统美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便是“意境”。在文艺作品当中,创作者将作品想要表现的情感思想与所刻画的客观图景相融合,相融表现一致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3]。在国产的动画电影中,画面的设计和创作非常重视表达意境之美。

在《哪吒之魔童降生》中,太乙真人用以帮助哪吒学习法术的《山河社稷图》则极具中国传统绘画的美感,它以虚实相生的水墨绘就了一幅仙气缭绕、气韵生动的画卷,营造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世外桃源。明代画家董其昌曾在《画禅室随笔》之画诀中提到:“须明虚实。实者,各段中用笔之详略也。有详处必要有略处,实虚互用……画自奇矣。”[4] 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笔墨所着之处则为实,未着之处为虚,中国画讲究“留白”,要“水中看月”,虚实相结合,才能激发观者的想象力,才能引人入胜。影片中的《山河社稷图》呈现出来的画面,正是有虚有实、虚实相生:天空蔚蓝,草原苍翠,河水清澈,薄雾笼罩群山,太乙真人和哪吒坐于莲花中央,这意境深远的画面正呈现出了一种中国传统美学的空灵之美。

在《白蛇:缘起》中,一开场便是一段令观众惊艳的水墨动画:小白在幻境中刻苦修炼,她的黑发和白衣在水墨的渲染中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身后桃花花瓣纷纷散落,画面唯美富有诗意,此时花瓣变成符咒再化成黑色藤蔓,将小白拉向着无底的空间。这段动画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泼墨画法,并结合玄妙诡秘的音乐以及与道教相关的符印元素,展现出东方古典美学的卓绝魅力。在影片的结尾,伴随着一段清亮悦耳大众熟悉的《新白娘子传奇》中的配乐,一幅极具江南风情的水墨长卷铺陈在观众眼前。除了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开头和结尾,《白蛇:缘起》整部影片都充满了非常浓厚的中国山水画风,例如捕蛇村的青山碧水、山间瀑布,去往宝青坊路上江面的一叶小舟,这些画面都有着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烙印,散发着浓郁的中国古典之美。

黑格尔曾有过关于美学方面的论述:“假定艺术作品里面还有一种内在的东西,即一种意蕴,一种灌注生气于外在形状的意蕴”,并且他还通过引用歌德的言论来加以证明:“古人的最高原则是意蕴,而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就是美。”[5] 中国国产动画电影的血液里流淌着中国美学的基因,虚实相生的画面多表现意境美,展现了作品的艺术张力,也体现了民族魅力。

(二)古典与现代融合的奇观化场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先进的动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动画电影的制作中。近年来国产神话题材动画电影不仅延续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并在表达中国古典美学的基础上,系统地利用动画技术例如渲染、特效、3D等技术,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新的审美空间,创造了令观众惊艳的奇观化场景,并成功地还原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象,将国产动画电影中民族文化的表达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

《青蛇劫起》中,构建了一个小青历劫的“修罗城”。“修罗”本是佛教用语,全称是“阿修罗”,意译作不端正、非善戏、非天等。阿修罗被视为恶神,属于凶猛好斗的鬼神。影片中的“修罗城”是一个时空混沌的地方,心存执念而无法进入轮回的妖、怪、人等栖息于此。修罗城的设定延续了佛教中原本的涵义,并在此基础上,将影片中的修罗城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打造:到处是都市废墟的修罗城,穿着穿露肩短上衣、迷彩裤、马丁靴的小青,扛着机枪的牛头马面,以及大量飙车、械斗的场面,都给观众带来了一种颠覆传统的视觉震撼。

《新神榜:杨戬》中,影片打造了一个由不同仙岛组成的神界,这些仙岛均取自于中国传统神话,主要包括蓬莱、方壶、瀛洲。但在具体设定上,由仙岛组成的神界又极具现代气息:蓬莱是神界的商业中心,建筑极具东方特色;方壶则是娱乐中心,琼楼玉宇,繁华喧闹;瀛洲是别有风情的旅游城市,有沙漠绿洲和亭台楼阁。三座风格各异仙岛,营造了一个将古典与现代融为一体的东方玄幻秘境。影片中,还有颇多极具动感的画面令观众感到震撼:在阴暗逼仄的巷子里,杨戬身手敏捷追捕妖怪,众神亮出元神大战,武打动作流畅绚丽。

德波在《景观社会》中谈到:“景观(奇观)的基本特征在于这样一个简单事实,即它的手段同时也是它的目的,他是永远照耀现代被动型帝国的不落的太阳,它覆盖世界的整个表面但永恒沐浴在自身的光辉之中。”[6] 可见电影中的奇观永远是观众喜闻乐见的画面。动画艺术作品以其独特的创作特点和制作理念,为大众构建了一个奇观化的世界。在先进动画技术的支撑下,动画电影创造出了充满丰富想象力的奇观化场景,带给观众视觉奇观盛宴。国产神话题材动画电影通过打造令人震撼的视觉奇观,不仅表现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主题,还细致地描绘了中华民族独具一格的地域风情。古典与现代的融合是创新的有效手段,在民族文化与时代潮流相连接的情况下,国产动画电影在吸收和继承优秀中国传统艺术的同时,深入文化结构思考艺术与文化的关系,融入现代精神思想,创作出了既有民族特色,又富有现代精神的动画作品。

三、民族文化在国产神话题材动画电影中思想内涵的传递

任何形态的文艺作品都一定会受到当地民族文化的影响,并反映和传达当地民族文化中的思想内涵。作为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在发展的历程中产生了数不胜数的民族文化精华,神话故事正是中国民族文化精华的一部分。国产神话题材动画电影以传统神话故事为蓝本,在叙事层面注入了新的思想进行了故事重述,在美学层面通过现代先进动画技术进行了创新再造。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到《新神榜:杨戬》,这些影片都蕴含着中国民族文化的思想内涵,尤其体现在影片中在主旨方面的哲学思考,以及影片内核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达上。

(一)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思考

澳大利亚学者格雷姆·特纳在其著作《普通人与媒介》中曾谈到,一部影视作品通常不会直接在意识形态层面陈述或反思其母文化,而是将其隐藏在作品的叙事结构及其使用的语言之中,这就包括了图像、神话、习俗和视觉风格[7]。国产神话题材动画电影将中国传统神话传说进行重述,通过叙事策略和画面表达,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在《姜子牙》中,影片的立意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在“个人”和“苍生”之间的选择,究竟何为“善”,姜子牙对于“个人”还是“苍生”选择的道德困境贯穿影片始终。“个人”和“苍生”之间的矛盾,也是姜子牙和师尊之间对于“善”不同理解的矛盾。师尊认为善若是只困于一人,便不是善而是罪过,而姜子牙产生了“不救个人何以救苍生”困惑和质疑。《墨子·兼爱中》中有云“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孟子·公孙丑上》也提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都说明了人对于善的追求并非从习得了某行为标准开始,而是从意识达到自我内心开始,从内发现自己的“仁”才是追求善的起步[8]。影片中姜子牙正是在探寻真相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内心,最终获得“不救个人何以救苍生”的感悟,解决了人物在整部影片中的困境和矛盾。二是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思考。影片中的以师尊和十二金仙为代表的高高在上的神,制定了一套统治三界的体系,为了让世间万物井然有序,以牺牲狐族为代价发动三界之间的战争,以达到最终统一的“宏大目标”。而这些对世间强行干预的行为,并没有让世界变得更好。商朝罪民困于北海,苟活求生,而北海因战争失去生机,只剩一片白雪茫茫,尽显荒凉。《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为“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最终,姜子牙斩断天梯,万物恢复生机,正是表现了《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

《新神榜:杨戬》的立意与《姜子牙》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随着杨戬一步步揭开真相,最终天眼重开,他顿悟“我要守护的,是万物的生生不息”,与《姜子牙》的“愿天下再无不公”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顺应万物的观点进行了思考,中国道家思想讲究万物皆有灵,应当尊重天下苍生的权利,去顺应万物本来的自然规律,做到“无为”的境界。国产动画电影将深邃的传统哲学思想蕴含于通俗易懂的故事叙事中,是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延续,也是对当今时代的思考。

(二)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中华传统美德便是中华文化精髓之一。“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等中华传统美德是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很多传统美德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并对社会发展具有正确导向意义。国产动画电影对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在故事讲述中原原本本传达中华传统优良美德,让观众品悟传统美德的含义;二是结合时代特点,相应当代社会需求,在影片中将中华传统优良美德进行了现代化创新。

国产动画电影通过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增强大众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认同、保护与传承意识,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江流儿救下一个被山妖劫掠的小女孩,并因此被山妖追杀,尽管身陷危险,但江流儿却始终坚持要护小女孩周全,这便是一种“仁爱”的美德,也正是因为这份“仁爱”感动了悟空,最终悟空决定护送他们到长安,而悟空的重信守诺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在《济公之降龙降世》中,李修缘为了寻找给母亲治病的药,不惜涉险闯入赤诚山;为了解救被妖怪抓走的伙伴,只身奋战;最后为了拯救人间,舍弃小我,顿悟大爱,化身降龙罗汉。影片对孝、义、爱等中华传统优良美德的体现,使观众在观影后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国产动画电影结合时代特点,将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现代化的创新,与现代文化相通相融,更加符合新时代道德建设的要求。在《白蛇:缘起》中,影片首先还原了小白在传统神话传说中忠贞娴雅的形象,她重情重义、忠贞不二,是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美德的典型代表;其次在此基础上,影片又赋予了小白勇敢、独立等更多现代女性特质,把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相结合,更加适应当今社会大众对道德的需求。《哪吒之魔童降世》延续了哪吒自强不息的美德,并在新时代语境下赋予了更多的时代精神,“我命由我不由天”就是充满现代气息的反成见的呐喊。影片将哪吒塑造成了一个与命运做斗争的勇士,通过这样的勇士形象,向观众传达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的观念[9]。

国产动画电影通过重述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创作生动富有中国美学气韵的画面,并将中华传统美德蕴含在影片的主旨表达中。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10]。国产动画电影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大众在观赏影片的同时,在寓教于乐中学习、传承传统美德,并重视个人道德品质的塑造。

结 语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而这宝贵的民族文化正是国产动画电影进行创作的沃土。近十年的国产神话题材动画电影通过汲取民族文化的养分,在创作发展中走出了一条在表达民族文化方面颇为被认可的道路:通过重述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继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美学特征并结合现代技术进行创新,在影片的主旨立意之中传递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思想内涵。这些作品通过融汇民族的和世界的,结合传统的和现代的,彰显了中国民族文化,唤起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大众增强文化自信。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中,国产动画电影在发展中焕发着充满生机的生命力,这也正是依赖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作为影片中不可撼动的内核。国产动画电影的创新发展,既为艺术作品传承和表达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探索了新的道路,也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建宪.元故事的构拟与激活——从民间叙事法则到“好莱坞圣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2): 91-96.

[2]唐忠会.动画电影艺术论[M].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145.

[3]朱立元.美学大辞典修订本[M].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674.

[4]苏刚著.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解析与图文互证[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8:42.

[5]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4.

[6]德波.景象的社会[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58.

[7]格雷姆·特纳.普通人与媒介[M].许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2.

[8]杨泽波.何为善:儒家生生伦理学的解读[J].社会科学,2019(07):119-126.

[9]陈红梅.传承与颠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反神话叙事[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175-182.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EB/OL].(2019-10-27) [2023-06-08].http://www.gov.cn/zhengce /2019-10/27/content_5445556.htm.

万真利: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责任编辑:朱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