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视角下外宣翻译策略研究

2024-08-02 00:00杨怡璇
名家名作 2024年15期

[摘 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译是促进跨文化交流、传播中国声音的不二法门。由于中西方存在语言文化差异,外宣翻译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兼顾译文的美学性和文化适应性,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从翻译美学视角出发,提出外宣翻译应遵循忠实性、美学性和文化适应性原则,并指出外宣翻译面临的文化差异、语言风格把握和信息有效传递等难点。针对这些难点,提出采用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策略处理文化差异,重构语言风格以再现原文美学效果,以及重组和调整信息以符合目标读者接受习惯等翻译策略。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策略,旨在提高外宣翻译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关 键 词] 外宣翻译;翻译美学;忠实性;美学性;文化适应性;归化;异化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内容,这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传播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外宣翻译质量,对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中西方存在语言文化差异,外宣翻译面临诸多挑战。传统的翻译策略难以充分体现原文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影响了外宣材料的传播效果。因此,亟须从翻译美学视角探索新的外宣翻译策略,提升外宣翻译的艺术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一、翻译美学视角下外宣翻译原则

(一)忠实性原则

忠实性是外宣翻译的首要原则。外宣材料承载着国家的声音和立场,其内容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直接影响着国际受众对中国的认知和评价。因此,外宣翻译必须严格遵循忠实性原则,确保翻译结果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保持原文的语义和风格,不添加、不减少、不改变原文的含义。具体而言,忠实性原则要求译者全面理解原文内容,准确把握原文的主旨和细节,在翻译过程中不能随意增删或歪曲原文信息。同时,译者还应尊重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在翻译中尽可能保持原文的语言特色和修辞效果,避免因过度追求目标语言的流畅而损害原文的风格和韵味。此外,忠实性原则还要求译者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外宣材料往往涉及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等敏感话题,译者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涵,准确传达中国的主张和观点。同时,译者还应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接受习惯,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确保翻译内容能够被目标读者准确理解和接受。

(二)美学性原则

在坚持忠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外宣翻译还应追求美学性原则。美学性原则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内容,还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审美情趣,力求使翻译文本语言优美、流畅,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具体而言,美学性原则要求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敏锐的审美感知力。译者应深入了解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词汇特点和修辞手法,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选择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构建优美、流畅的译文。同时,译者还应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在翻译过程中适当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增强译文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此外,美学性原则还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译文的节奏和韵律。一篇优秀的译文不仅要语义准确、语言流畅,还应具有良好的节奏和韵律,给读者以听觉和视觉上的美感享受。为此,译者可以通过调整句子长短、变换句式结构、运用音韵和谐的词汇等方式,营造出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译文。

(三)文化适应性原则

外宣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因此,外宣翻译必须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认知习惯,采用符合目标读者接受心理的表达方式,以确保信息的有效传递,这就是文化适应性原则。具体而言,文化适应性原则要求译者深入了解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特点和交际习惯,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和表达方式。例如,在翻译涉及中国特色文化概念的外宣材料时,译者可以采用意译、注释、解释等方式,帮助目标读者理解和接受这些概念;在翻译涉及敏感话题或容易引起文化冲突的内容时,译者应慎重选择词汇和表达方式,避免因文化失误而引起误解和反感。此外,文化适应性原则还要求译者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敏感性。译者应主动学习和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点,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翻译实践中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当代中国的文化魅力。

二、翻译美学视角下外宣翻译难点

(一)文化差异的处理

在外宣翻译过程中,某些在源语言文化中理所当然的表述,可能在目标语言文化中难以理解或接受。如何妥善处理这些文化差异,使翻译既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又能被目标读者所理解,是外宣翻译面临的一大难点。

这一难点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原因,中西方文化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迥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例如,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而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这些差异导致两种文化在表达方式上存在显著分歧,某些概念和表述可能在跨文化传播中难以找到对等的表达。中西方语言在语法结构、词汇系统、修辞手法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进一步加大了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的处理难度。

(二)语言风格的把握

外宣材料往往具有鲜明的语言风格,如政论文章常见的严谨、庄重和说服力强的语言风格,文学作品中抒情、叙事和描写的多样化语言风格,以及新闻报道中简洁、明了和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等。如何在翻译中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同时又能让目标读者感受到原文的美学价值,是外宣翻译面临的又一挑战。

这一难点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不同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对语言风格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例如,汉语中大量使用意合法,重意轻形,词语的选择和排列更加灵活多变;而英语则多采用形合法,结构严谨,词语的使用相对固定。这些语言特点导致在翻译过程中原文的语言风格可能难以在目标语言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方式。不同语言在修辞手法上也存在差异。汉语善用比兴、对偶、借代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情画意;而英语多采用夸张、比喻、反语等修辞手法,语言简洁明了,逻辑性强。这些差异进一步增加了语言风格把握的难度。

(三)信息的有效传递

外宣翻译的根本目的是向外界传递信息,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然而在翻译过程中,原文的信息可能出现丢失、变形或失真等问题,导致目标读者无法准确理解原文的意图和内容。如何确保信息在翻译过程中的有效传递,是外宣翻译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造成信息传递失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可能导致原文信息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偏差或丢失。由于不同语言在词汇、语法和语用等方面存在差异,某些概念和表述可能难以在目标语言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方式,导致原文信息出现缺失或失真。译者的主观因素也可能影响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如果译者对原文理解不够深入,或者受到自身知识结构、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就可能在翻译过程中出现误读、误译或者主观臆断等问题,导致原文信息被扭曲或遗漏。翻译策略的选择不当也可能影响信息的有效传递,如果译者过度追求语言的流畅和美感,而忽视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就可能导致原文内容被歪曲或者失真。

三、翻译美学视角下外宣翻译策略

(一)归化策略与异化策略相结合

归化策略指的是将源语言文化中的元素替换为目标语言文化中相似或等同的元素,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这种策略有助于减少文化障碍,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易接受性。例如,在翻译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可以用西方读者熟悉的“Chinese New Year”来替代,以便更好地传达节日的文化内涵。

然而,过度使用归化策略可能导致原文的文化特色丢失,使译文缺乏异国情调和文化多样性。因此,在采用归化策略的同时,也要适当运用异化策略,保留源语言文化中的独特元素,让目标读者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异化策略指的是在翻译中保留源语言文化中的异质元素,使译文呈现出异国情调和文化差异。例如,在翻译中国传统服饰“旗袍”时,可以直接音译为“qipao”,并配以相应的注释或解释,以展现中华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外宣翻译实践中,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并非对立的选择,而是可以灵活结合、相互补充的翻译方法。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翻译目的、原文内容、目标读者等因素权衡利弊,选择恰当的策略组合。一般来说,对于那些与目标语言文化相差较大、难以找到对等表达的文化元素,可以采用异化策略,保留其文化特色;而对于那些与目标语言文化相似、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文化元素,则可以采用归化策略,从而减少文化障碍。

(二)语言风格的重构

在外宣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深入理解原文的语言风格,并在目标语中寻找相应的表达方式,以重构原文的美学效果。这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对译者的语言功底和审美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译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都要有全面的掌握。这不仅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还包括语言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修辞习惯等。只有对两种语言都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译者才能准确把握原文的语言风格,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实现语言风格的跨文化转换。

译者要具备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能够深刻领会原文的艺术特色和美学价值。不同的语言风格反映了不同的美学追求,如古典风格庄重典雅、浪漫风格抒情洒脱、现实主义风格朴实生动等。译者要对这些风格特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透过语言表象发现其中蕴含的美学内涵,进而在翻译中加以再现和发扬。

语言风格的重构需要译者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和策略,在忠实传达原文内容的同时,尽可能再现原文的艺术魅力。这可能需要译者打破常规的语言表达方式,创造性地运用词汇、句式、修辞等手段,以塑造与原文相似的语言风格。例如,在翻译富有诗意的文学作品时,译者可以采用韵律、节奏、意象等手法,营造出优美、动人的艺术效果;在翻译政论文章时,译者可以采用对偶、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号召力。

(三)信息重组与调整

在外宣翻译过程中,为了确保信息的有效传递,译者可能需要对原文的信息进行重组和调整。这是因为不同语言在表达方式、逻辑结构、信息呈现顺序等方面存在差异,如果直接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可能会出现译文晦涩难懂、逻辑混乱、信息失衡等问题,从而影响译文的可读性和传播效果。因此,信息重组与调整是外宣翻译的重要策略,对提高译文质量具有关键作用。

译者可以对原文的句子结构进行调整,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不同语言的句子结构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如汉语重意合,强调意义的连贯性,而英语重形合,强调结构的完整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对原文的句子进行适当的拆分、合并、重组等,使译文的结构更加清晰、流畅、易读。

译者可以对原文的信息进行适当的增删,以突出重点、补充背景、删除冗余。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和认知差异,某些信息可能需要进一步解释或补充,以帮助目标读者理解;而某些信息可能与目标读者的关注点无关,或者对理解全文意义不太重要,则可以适当删减,以提高信息传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译者可以对原文的信息呈现顺序进行调整,使译文的逻辑结构更加清晰、合理。不同文化对信息呈现的逻辑顺序可能有不同的偏好,如中国文化重综合思维,强调从整体到局部、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顺序,而西方文化重分析思维,强调从局部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的逻辑顺序。因此,译者可以根据目标读者的思维习惯,对原文的信息呈现顺序进行适当调整,以增强译文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四、结束语

外宣翻译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在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翻译美学视角探索外宣翻译策略,有助于提升外宣翻译的艺术品质和感染力,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本文提出的忠实性、美学性和文化适应性原则,以及归化与异化相结合、语言风格重构、信息重组与调整等策略,为外宣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操作方法。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原则和策略,力求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艺术魅力,同时照顾目标读者的接受习惯和审美期待,实现外宣翻译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科芳,周禧.电视新闻外宣的翻译问题与审校实践[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3(1):51-57.

[2]高宝萍,王鑫.跨文化视阈下陕西旅游文本外宣翻译[J].商洛学院学报,2024,38(1):49-55.

[3]陈赛男.基于目的论的外宣翻译策略研究: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J].海外英语,2024(3):16-18.

[4]储安琪,田天.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对外宣传翻译研究:以舟山市政府网站英文版为例[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4,41(1):52-59.

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