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电影对传统神话元素的利用

2024-08-02 00:00梅儒琴
名家名作 2024年15期

[摘 要] 国产动漫电影作为当代新兴产业,目前还处在不断探索和自我完善的发展阶段。数据显示,以传统神话故事为背景依托的国产动画电影普遍赢得了可观的票房。不过当下国产动画电影虽已取得阶段性成功,但在内涵深度方面还不够成熟,在对神话故事与传统文化元素的大胆创新和现代化利用方面仍有所欠缺。以当下四部票房极具代表性的动画电影为例,探讨国产动漫电影对传统神话元素的利用问题。

[关 键 词] 国产动画电影;神话;传统文化;创新利用

一、引言

20世纪20年代以来,我国动画电影凭借独具特色的东方艺术风格在世界动画市场初露锋芒。1964年,以神话为题材的《大闹天宫》连续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接连在几十个国家上映,标志着中国动画影片逐渐走向成熟。改革开放以后,国产动画电影产业受日美动漫的冲击一度沉寂,但近年来借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突破,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其中,《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凭借数字3D技术与传统神话元素的有机结合,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其绘画风格更是完美融合了中国山水画、戏曲艺术、古代建筑等多种元素,为作品赋予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再创神话类动画电影的新高度。

二、国产动画电影市场的现状

在当今国内的动画电影市场上,尽管本土动画已有非常亮眼的作品,但主流力量依旧是欧美及日系动画。海外作品的冲击加上时代背景的影响,使国产动画越来越向低幼化发展。不过近年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屡创票房纪录。这表明国产动画电影受众正在拓宽,且观众普遍对神话题材系列电影反映强烈,种种迹象均标志着国产动画影片正在崛起,市场态势稳中向好。

根据猫眼数据库的内地影史动画电影票房统计数据,前十名动画电影中国产片有7部,改编自神话题材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名列前茅,《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35亿票房稳居榜首。在7部国产动画电影中,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有5部,另有两部《熊出没》系列主要面向幼龄群体。内地动画电影的前十名票房总额达 176.38亿,其中国产动画电影为138.77亿,占比78.68%;国产神话题材动画电影票房为75.92亿,占比43.04%。数据反映,国产动画电影拥有极大的市场潜力,观众的宽容度高、期待值高,神话改编类题材尤其得到青睐。同时该类影片的问题也很明显,如画面技术惊艳、故事内容苍白、内核不够深刻,不过大多数观众对此现状持包容态度,依旧对国产动画电影表示支持。未来的国产动画电影应避免过度面向低龄化儿童,应努力走向年轻观众,拓宽消费群体。

三、国产动画电影从传统神话取材的价值解析

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步伐与时代脉搏密切相关。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将神话题材改编为国产动画电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思路。若能以中国神话元素为依托,打造系列IP,将有利于推动国产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也是国产动画走向世界的捷径。

(一)神话的文化价值

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它用虚幻的想象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愿望,是人类早期潜意识的浪漫主义艺术创作。[1]诚如高尔基所言:“只有用集体的力量才能够解释那直到现在还是不能超越的神话和史诗的深刻的美。”神话作为一种民族性集体无意识的审美表现,属于最古老艺术创作的启蒙源点。它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想象力的重要表征,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

(二)神话与国产动画电影的结合点

神话与国产动画电影的结合契机在于神话的时代烙印。马克思曾说过:“任何神话都是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2]神话最初的存在意义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但随着人类视野的逐步拓宽,神话终将会随着科技的进步接受时代封印。不过神话作为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梦想,即便时过境迁,也始终拥有不可逾越的精神魅力,这便使它与科学脱轨,而逐步向艺术方向转化。

其次,神话与国产动画电影的结合点在于国产动画电影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神话传说作为一种拥有神秘、奇幻风格的古老艺术表达方式,很难直接与真人电影结合:其一,作为前人想象力的结晶,它拥有大部分电影拍摄难以再现的震撼场景;其二,真人电影的受众广泛化、多元化,决定了真人电影拥有更多的原创机会和市场——大部分真人电影倾向于迎合观众,提供大众化内容。神话改编显然不是真人电影的最佳选择。传统神话作为民族智慧与审美的结晶,是与国产动画电影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最契合的题材。神话的千古传颂决定了它完全符合大众的审美角度,所以将神话作为电影主题进行改编,意味着观众的基数将会更大,观众的适龄度与接受程度也更广,这不仅可以避免观众对影片价值取向产生对立的评价,还能借机唤起他们的文化认同感。这也是神话元素成为国产动画电影题材的根本原因。

四、神话题材国产动画电影现存问题分析

一部动画电影的成功受多种因素影响,但主要还是取决于作品本身的质量和思想深度。近几十年来,国产动画状态低迷,而国外成熟的动画片纷至沓来。这一差距迫使国内动画界将重心放在了数字制作上。但由于制作经费紧张、摄制时间紧迫,受制于双重压力的影片在作品内涵与特效技术上无法兼顾,制片人选择将影片题材转向对古典名著、神话故事的改编——将大量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学、神话传说作为剧本的蓝本。

神话题材的作品之所以脱颖而出,在于它根植于中国观众骨子里的文化基因,这种天然的亲和力使观众无须学习即可融入作品中,这也是近期神话题材影片火爆的前提。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用神话题材作为影片依托就可以轻视剧本的原创。看到国产动画特效技术的突飞猛进,是观众普遍对国产动画包容、支持的主要原因。动画技术固然重要,但内容的深度才是动画电影的核心。传统文化IP应该成为加分项,而不是用来偷懒的挡箭牌。如果不能成功驾驭神话题材,让老IP焕发新生,却本末倒置地追求形式美观,那么即便是顶尖的艺术设计与技术效果也无法挽救平庸的内核。前述四部国产动画影片在利用神话元素时,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单一扁平

电影技术的渲染方式决定了观众普遍采取共情、带入的观赏方式,所以当影片的角色平面单一时,观众就会快速察觉到该缺陷,从而降低对影片的观赏兴致。在这四部动画电影中,《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较为成功,均选择了将当代青年的性格与精神加入神话人物的塑造中,这种新颖角度更贴近观众的现实生活,使其产生强烈共鸣。《白蛇:缘起》的创作者对正反面人物的刻画过于浅薄,正面人物的优点过多近乎完人,反面人物的设定扁平粗糙,不仅没有性格的起伏变化,还缺乏行为的动机和逻辑,导致后续剧情的反转突兀生硬,转场没有铺垫、缺乏契机,直接影响了电影的深度。《姜子牙》中对神话人物的塑造存在人物背景交代不清、行为动机不明、主人公成长轨迹不清晰等问题,直接导致影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大打折扣。主角人物姜子牙对哲学问题的提出与思考虽拔高了影片深度,但对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与多面性展现没有实质帮助。更重要的是,创作者对主角姜子牙与小九的人物感情表意不明,导致观众难以共情,失去了观影兴趣。

(二)节奏把控的力度尚待优化

一部成功的影片离不开简明有力的节奏。影片的节奏感作为电影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既决定着电影音乐、镜头画面、故事叙述的有机结合,也直接影响着观众对电影的感官体验。此四部影片普遍存在节奏拖沓、戏剧冲突与铺垫不明显、故事不够紧凑等问题,导致剧情高潮部分无法爆发张力、实现主旨升华,尤其在《白蛇:缘起》《姜子牙》两部影片中表现最明显。《姜子牙》的节奏过于拖沓,故事啰唆。《白蛇:缘起》虽然在前一小时内完成了铺垫,但在人物塑造与冲突节奏的把握上处理不当,导致后半小时的爆发力与主旨深化大打折扣。《哪吒之魔童降世》与《大圣归来》虽整体节奏规划尚可,但故事的冲突缺乏紧凑性、故事细节铺垫太少、剧情反转不多,观众观感体验欠佳。

(三)内容叙述重神性轻人性

一方面,神话影片的内容切入角度受艺术类别的影响。电影的多媒体技术使观众的艺术感官不同于欣赏其他艺术,电影观众更侧重于影片的共情效果。但传统神话主题中的英雄主角的命运大多具有悲剧性色彩,如果以其神性作为影片角度,观众就无法对神话人物的命运感同身受,所以更多以故事旁观者的角度观看电影。反之,若影片在故事叙述中努力挖掘神话人物的人性元素,并通过内容情节的展现将其渗透入主角性格中,则不仅有利于人物角色的多面塑造,还可迅速引发观看者的共情。

另一方面,中国神话影片还受传统思维的影响。中国的神话不同于北欧、古希腊的神话,后者过于强调人、神力量的落差。中国神话人物大多由历史原型演变而来,更侧重于神性与人性的统一,所以国产神话动画影片更适合从神话人物的人性角度着手进行故事讲述。

在四部电影中,《白蛇:缘起》《大圣归来》两部影片对于神话人物的人性塑造侧重较多,但对于影片主旨升华部分的重要剧情——即神话人物从人性到神性的转化节点处,故事编写得太过仓促粗糙,影响了影片的深度。《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更偏向于通过对神话人物与其使命的矛盾渲染浓烈的悲剧色彩,以奠定整体命运的基调,但这对故事的节奏把控和主旨表达要求极高。不过在传统文本中,哪吒是极具人性的特殊神话人物,把他的命运悲剧设定为其神性的切入点,反而更能将主角的神性与人性完美融合。但《姜子牙》中,创作者选择了严肃宏大的神性叙事,却未能清晰回答影片提出的哲学思考,也没能言明主角为命运所迫、立志拯救苍生的“大义”,因此制造出的戏剧冲突很难使观众理解。

五、未来国产神话动画电影的发展路径探析

神话题材动画电影若要讲好电影故事,创新是根本途径,故事深度是最终指向。但真正的创新并不需要刻意标新立异,亦不需要执着提出高深的哲学思想,而是要求创作者精选神话题材,跳出传统神话的窠臼,重塑独具艺术特色的神话人物,再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条理清晰地讲述一个全新的故事,讲出自己心中的神话英雄。

(一)更深刻地突出人物性格的悲剧性

中国传统神话主角通常有一段由人成神的悲剧故事。中国人偏向内敛含蓄,但中国的神话人物性格多表现为近乎偏执的刚烈和坚定,这就塑造了中国神话独具东方艺术形象的悲剧性:挣扎于世俗束缚的反抗精神,饱受传统文化观念折磨,最终不得不以牺牲自我为代价。这也是哪吒作为典型悲剧性神话人物在国产动画中频频出现的原因。正是这种东方神话英雄交织着人性道德与神性傲骨的悲情色彩,方使故事更具东方艺术特色的悲怆,深入人心。

(二)平衡人物形象的刻板印象与艺术创新

人是叙事艺术的核心,因此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于影片故事的展开和推进至关重要。但神话人物作为千年历史长河中打磨出的形象与风格,已经在大部分群众心目中有了基本的定型,如何在这样的粗糙形象中加入创作者自身的理解,填充出一个精致且属于创作者独有风格的神话人物,是影片创新的关键。

(三)讲好故事

一部电影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有没有讲好故事。讲好故事并不意味着要讲出一个复杂而深刻的故事,故事可以简单清晰,但不能缺乏真情实感;故事也可以阐释深刻的哲学思想,但绝不可逻辑混乱。如《姜子牙》在片中提出的“一人与苍生孰重”的问题振聋发聩,却因创作者想讲的道理太过深奥,没有表达清楚,导致这部画质精美的电影变成了一碗杂糅的心灵鸡汤。

(四)充实作品的细节

电影创作者对其作品挖掘的深度,反映着他对影片主旨问题思考的深入程度,但这个程度并非体现在台词中,而是体现在电影的整体架构与细节中。如《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立意较为新颖,但创作者显然未能打磨好影片的世界观与细节:主角哪吒虽然实现了逆天改命,做到了“我命由我不由天”,但影片中的其他角色却全部为他做出了“顺应天命”的牺牲,这使主旨与内容产生严重矛盾,从而成了影片的致命缺点。细节是塑造世界观与构成电影真实感的关键,如果一味地将自己的现代理念套用在传统封神体系上,而非量身打造自己的电影世界观,影片细节终将会露出马脚。

参考文献:

[1]唐建强.论我国远古神话中的忧患意识[J].芒种,2014(8):102-103.

[2]刘水平.精英艺术:神的诞生与隐退[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1.

[3]蔡明杰,吴桂鑫.传统文化主题类国产动漫的创作与开发[J].传媒论坛,2019,2(22):24-27.

[4]徐金龙.从资源到资本:民间文学与国产动漫的整合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5]魏婧婧.国产动漫的崛起与发展方向探析[J].传媒论坛,2021,4(4):17-18.

[6]匡宁.国产动漫中的价值观承载与发展浅见[J].文化纵横,2019(11):14-15.

[7]狄明慧.中国元素在当代动画电影中的运用研究: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白蛇:缘起》为例[D].无锡:江南大学,2019.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