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为了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这一经典永恒的历史瞬间,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制作了一批形态各异的开国纪念章,据统计,有实物可考的就有120余种。
开国纪念章制作工艺有铸造、冲压、雕刻等,所用材料有铜、银、金、象牙等,徽章造型有圆形、方形、旗帜形、异形等,规格多数为2~4厘米,以便于随身佩戴,产地主要是北京,一些已经解放了的城市也制作了纪念章。这些开国纪念章在设计元素上都有共同的特征:五星红旗——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天安门——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毛泽东——突出开国领袖,五角星、麦穗、齿轮等也是常用到的元素。
在国家一级博物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中珍藏着一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纪念章。该枚纪念章所用材质为红铜,表面镏金涂漆,直径约3厘米。徽章整体造型为圆形,由内圆、外环及顶部五星红旗组成。内圆位于纪念章正中,直径2厘米,底色为蓝色,内圆的右侧占据了一半多空间的是彩色的天安门城楼侧视图,左侧是挺拔矗立的白色华表图案。蓝色的底色代表蓝天,象征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均已解放,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内圆上部刻有“1949.10.1”金色字样的日期,处于蓝天之中。紧贴内圆的外部是环宽为0.5厘米的外环,底色为浅米黄色,沿着圆环呈弧形从左到右镌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纪念”17个金色繁体汉字,工艺极为精美。外环上方居中是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五星红旗一半在外环内,一半打破常规飘扬于外环外部上方,形式更加活泼。五星红旗和“1949.10.1”字样排布一上一下,寓意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纪念章的背面有一枚别针,便于佩戴。纪念章色彩鲜艳、工艺精美、制作精细、轮廓清晰、立体感强、蕴意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据开国大典的亲历者刘向勃回忆:“这枚纪念章是开国大典筹备会颁发给我们大会服务人员的纪念品。该纪念章是由夏允恭同志经手制作,当时制作数量不多,仅有2000枚左右,是由当时设在北京北池子的人民美术工作室的工厂承制的。为制作纪念章,筹备会还特批给工厂二两黄金做原料。”
这枚纪念章是如何来到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的呢?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将这枚纪念章颁发给了吴烈将军,1949年10月1日,吴烈佩戴这枚纪念章出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并负责开国大典的安全警卫工作。这枚纪念章同吴烈及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国庆阅兵。之后,吴烈一直珍藏着这枚纪念章。
吴烈,出生于1915年,江西萍乡人。1922年进入安源路矿工人子弟学校学习,1924年在安源煤矿电气锅炉处当童工。受革命思想教育和熏陶,吴烈加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参加各种革命活动,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从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特务队队长到中央警备团团长,从公安中央纵队司令员到北京卫戍区司令员,从公安部队副司令员到原北京军区副政委、顾问,吴烈长期负责中央警备工作,被称为“红色警卫将军”。
吴烈一直情系萍乡、心恋安源,时刻关心家乡的发展,曾先后多次返回萍乡看望家乡人民,重返安源革命圣地。2001年吴烈去世后,该枚纪念章由吴烈长子吴时峰保存。2002年9月18日,为纪念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胜利80周年,吴时峰来安源参加活动,向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捐献了34件(套)文物,此纪念章为其中之一。
2003年9月18日,江西省文物鉴定组对该纪念章进行鉴定,鉴定意见如下:1922年吴烈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和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斗争;1930年在安源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井冈山革命斗争,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参加了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公安军少将军衔,是从安源成长和走出的开国将军之一。吴烈将军保存的34件(套)文物十分齐全,分别代表不同时期,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此纪念章为其中一件。经江西省文物鉴定组讨论研究决定,一致同意鉴定此纪念章为国家一级文物。
〔本文是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2023年)地区项目“湘赣边红色名村建设研究——以萍乡市为中心”(项目编号:23ZXDQ15)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章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