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不可小觑。思辨性阅读能帮助学生超越文本表层的字面意思,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表达是语文学习的核心,通过思辨性表达的练习,学生将掌握如何构建有效的论证,如何逻辑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训练有助于提升其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出疑问,进行比较和推理,强化其辨析信息、判断价值和构建论证的能力,要求教师合理安排任务,使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相匹配,并借由逐步递进的实施过程,助力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内容分析
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围绕“有趣的故事”这一主题,精心编排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以及《枣核》四篇启发性和趣味性兼具的文章,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和思维能力。《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中,裁缝的慢工出细活与顾客的急迫心态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故事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方帽子店》揭示了商家对坚持传统的固执,可引发读者对于过时习俗的反思。《漏》这篇民间故事,以其幽默的情节描绘了老虎与贼的荒诞遭遇,巧妙展现了“做贼心虚”的心理。《枣核》则描述了极小个子的英雄如何机智勇敢地助人为乐,惩治恶官,展示了小英雄的大智慧。单元围绕阅读和表达两大语文要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编写或续编童话故事。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已经能够借助图片、示意图和文字提示进行基本的故事讲述,这为其理解和复述文本内容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三年级下册引入了复述作为一种专门的语文要素,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还要能够用自己的话将故事连贯、完整地表达出来。
三、教学目标
1.精确掌握并应用本单元的32个生字和5个多音字,能正确书写25个生字以及26个相关词语。
2.学会系统地总结并运用复述故事的方法,能够按照故事的逻辑顺序清晰、准确地复述故事,保证故事连贯且完整。
3.掌握在真实交流情境中自然而流畅地讲述故事的技巧,通过“趣味故事会”等活动,提高口语表达和沟通交流的技能。
4.能够选择一种动物作为故事主角,并大胆运用想象力探索其特征变化带来的情节进展,从而创作出独具创意的童话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读前激趣
任务一:故事预热问答
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将探索有趣的故事世界。首先,我想知道你们是否有喜欢的故事书或故事?可以是你们之前读过的,不限于课本中的。(展示《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儿童故事书封面。)
生:我喜欢《哈利·波特》系列里的魔法故事,因为那里的魔法世界很神奇。
师:没错,魔法故事总是充满惊喜。那么在《哈利·波特》中,有没有什么特别有趣或让你印象深刻的情节?
生:我觉得三巫师锦标赛很刺激,尤其是哈利和龙的那一场比赛。
师:确实,那些挑战让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和紧张。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这个单元中的故事。本单元的主题是“有趣的故事”,我们将一起读几个有趣的故事,并在之后尝试成为“趣味故事王”。(展示本单元课文标题和部分插图,如《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插图,为学生介绍单元内容。)
生:《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听起来很有意思,是关于什么的?
师:这是一个关于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之间的趣事。裁缝做事很慢,而顾客非常急。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生:可能会有很多搞笑的误会。
师:对,我们读的时候可以特别注意这些搞笑的部分。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这个故事中的裁缝,你会怎么应对一个非常急的顾客?
生:我可能会试着解释要花更多时间,是为了确保衣服做得更好。
师:很好,说明你能从裁缝的角度考虑问题。通过这样的思考,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故事人物的性格和动机,还能学习到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处理类似的情况。现在让我们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故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享和讨论之前阅读的故事,激发其对即将学习的故事充满期待,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预测故事情节及人物行为,锻炼其思辨性阅读能力,帮助其在实际语境中更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任务二:疏通字词基础
师:在开始今天的故事之前,我们先进行一个有趣的字词探索活动。请大家打开“语文园地”的“识字加油站”,我们一起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PPT展示生字词列表,指出“缝、夹、溜、折、涨、嚷、吐”等多音字,并附上每个字的不同读音和意义。)
生:老师,这个“缝”字是什么意思?它有哪些读音?
师:很好的问题!“缝”可以读作féng,像是“缝衣服”,也可以读作fèng,如“门缝”。看上去是同一个字,但不同的读音在句子中表达了不同的意义。接下来,我们一起组词吧。
生:“涨”字可以组成“价格涨”和“河水涨”。
师:你已经掌握了“涨”的用法。现在,我们通过小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多音字,用不同的读音造句。
学生分组讨论,使用不同的读音进行造句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师:我们来听听每组的分享。第一组,请开始。
生:我们选择的是“嚷”,“他在外面嚷嚷”和“孩子们嚷着要去公园玩”。
师:很好。(展示“词句段运用”两个句子:“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和“椰子扑通一声掉进水里。”)请大家仔细阅读这两个句子,感受加点部分如何表现情景,并尝试自己创作类似的表达。
(学生独立阅读后尝试创作,之后互相分享和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字词的深入探索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性和表达能力,使其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复杂性。)
(二)读后复述
任务一:《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和《方帽子店》
师:现在我们来复述《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和《方帽子店》两个故事。我们用表格的方式梳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中的重要事件。(展示一个预先制作的表格,包括时间、人物、语言和情绪四列,帮助学生梳理故事脉络)
生:老师,这个表格怎么填?
师:很简单,我们先标出故事中的主要事件,如顾客首次访问裁缝店,然后描述他的行为和他说的话。比如,你可以写:“顾客急切地要求裁缝快速完成衣服。”并引用他的话:“这么慢啊!”
生:那裁缝的反应怎么描述?
师:裁缝的反应可以这样填写:“裁缝平静地解释,让顾客理解需要时间。”并添加裁缝的话:“因为您的布在我的柜子里搁着,我还没开始裁料呢。”
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填写表1,教师巡视指导。
师:接下来,我们复述《方帽子店》。这次,我们聚焦于店里只卖方帽子的问题和孩子们如何引入新的帽子款式。(提供另一个表格,专注于店铺的描述、顾客反应和孩子们的创新)
(学生填写表2,教师提供反馈并纠正错误。)
师:让我们来进行角色扮演。每位学生选择一个故事中的角色,用第一人称复述故事情节。(分配角色并准备角色扮演)
生:(扮演急性子顾客)我真的很需要这件衣服,每次去都希望它已经做好了,但裁缝太慢了!
师:很好,我们可以感受到急性子顾客的急迫和焦虑。现在换一位同学扮演裁缝。
生:(扮演慢性子裁缝)我理解您的急切,但好的手工需要时间。我保证衣服的质量值得您等待。
(设计意图:列表帮助学生明确故事的结构和关键事件,而角色扮演则增进了对人物心理和行为动机的感知。学生不仅要理解故事发生了什么,还要思考为什么会发生,从而强化自身的批判性思维和同理心。)
任务二:《漏》与《枣核》
师:我们接着探讨两个非常引人入胜的故事。首先,我们来看《漏》。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种非常有趣的误解和恐惧的展现。大家记得故事中老虎和贼的反应吗?
生:他们听到老公公和老婆婆说的话,误以为“漏”是一种可怕的东西,都非常害怕。
师:对,这正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接下来,请大家根据我提供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你认为这种误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误解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吗?(提示:第6~12、16~17自然段,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描写)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听取不同小组的见解。
师:每个小组都提出了一些精彩的观点。现在使用“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的内容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复述故事。平台上提供了复述故事的几种技巧和方法。接下来的任务是,同学们从这些方法中任意选择一种,复述《漏》的故事。(指向“交流平台”上关于如何利用表格、示意图等工具复述故事的技巧)
学生开始个别复述练习,教师提供具体反馈和指导。
师:现在,让我们转向《枣核》的故事。这个故事展示了“枣核”的聪明和勇敢。记得“枣核”是如何帮助村民解决问题的吗?
生:是的,枣核非常小,但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救了牲口,还愚弄了衙役。
师:非常好!接下来,请大家结合故事中枣核的特点,思考他聪明在哪里。此外,利用你们从“语文园地”中学到的复述技巧,尝试续编《枣核》的故事。想象一下,如果枣核面对一个新的问题,他会怎么解决?(提供一些关键词和短语帮助学生复述,如“勤快”“聪明”“解救牲口”等)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故事续编的想法,然后选择一种方式进行复述和创作。例如:
一天,枣核听说村子边上的小河即将泛滥,因为连续几天的大雨让河水急剧上升。村民们都很担心。枣核想了想,说:“大家不用担心,我有个办法。”他领着村民们找来石头和泥土,组织大家一起加固河堤。由于枣核身体很小,他能轻松地钻到小缝隙中,检查哪些地方还需要加固。他指挥大家在哪里堆石头,在哪里添泥土。最后,当洪水来临时,加固过的河堤站住了,村子没有受到洪水的侵袭。村民们都非常感谢枣核,夸他不仅聪明还非常勇敢和有责任心。枣核笑着说:“看,即使我很小,也能保护我们的家园。”从此以后,村里的人更加信任枣核,他也成了大家眼中的小英雄。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语境,以及鼓励其创造性地续写故事,本活动可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激发其想象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把握故事的主题和人物性格,同时提高将理解转化为自己话语的能力。)
(三)自主创编
师:我们来一起创编一个全新的童话故事。首先,让我们从故事《漏》和《枣核》中找到灵感。(回顾《漏》和《枣核》故事的关键情节和描写)
生:老师,这些描述很有趣,它们是怎么让故事变得生动的呢?
师:很好的问题!这些细节描写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角色的感受,也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现在,想象如果一个本来很勇敢的动物突然变得胆小,或者一个平常很聪明的角色突然做出一些愚蠢的决定,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师:接下来,我们要开始创作自己的故事了。想一想,如果你选择一个动物作为主角,这个动物突然失去了它的主要特征或者获得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特质,它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出示一些动物的图片激发灵感)
生:我可以写一个关于一只突然能说人话的小狗的故事,它怎么用这种能力帮助朋友解决问题。
师:这个想法很棒!大家根据自己的想法,创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吧。可以在草稿纸上写下你的故事大纲和主要情节。(学生开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提供帮助)
(学生完成初稿后)
师:现在我们来分享故事。每个人都要讲述自己的故事,然后我们一起讨论如何让这些故事更有趣、更引人入胜。(学生轮流分享,同学和教师反馈)
学生根据反馈进行修改。
师:最后,让我们使用“语文园地”提供的“词句段运用”技巧,给你们的故事起一个吸引人的标题,或者修改故事中的某些部分使其更完美。记得使用我们学过的修改符号。(学生修改故事和标题)
(设计意图:利用自主创编童话故事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通过将《漏》和《枣核》等故事中的元素融入新的创作中,学生得以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学会如何从不同角度审视和提升自己的作品,进一步提高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
经由“趣味故事会”“讲述比拼”等活动,学生在创造性表达和公众演讲方面显著进步,能够大胆地使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和创作故事,展现出良好的想象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然而,一些学生在故事的连贯性方面还有待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可引入更多关于构建故事框架和深化情节的练习,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故事元素,进一步优化评价机制,让学生的创作得到充分的认可和适当反馈,从而完成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学习任务。
(作者单位:南平实验小学)
编辑: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