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4-08-01 00:00:00张兰宁
新课程·上旬 2024年15期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强调知识的输入和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需求的改变,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我们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而教学设计则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运用系统的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学内容】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赵州桥》

【教学目标】

1.准确朗读并书写词汇,流畅诵读课文。

2.掌握以单一中心思想展开段落写作的方法,并深入理解如何清晰阐述赵州桥的美学特点。

3.角色扮演成导游,运用核心词汇,生动讲解赵州桥的魅力。

【教学重点】

掌握围绕核心意思撰写段落的方法,并深入探讨如何清晰表达赵州桥的美及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歌曲入境,课堂激趣

(1)课堂启动,音乐引领:播放曲目《小放牛》。

(2)此曲是一首河北民歌,再次聆听时,请同学们留心捕捉歌曲传达的信息。

(3)学生分享所闻,教师适时反馈,并巧设引导,揭示歌词提及的传奇人物:鲁班、张果老及柴王爷,以此点燃学生的探索欲。

(4)从神话过渡至现实,明确指出李春为赵州桥的设计者。

(5)探究赵州桥究竟有何独特之处,怀揣好奇,齐声读——赵州桥。

(设计意图:借由富含赵州桥文化底蕴的歌曲开篇,披上传奇色彩的外衣,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之旅蓄能。)

第二部分:预习检验,勇闯难关

第一站:词汇考验

(1)学生自行朗读课文,注意发音准确,句子流畅,并圈出预习时感到困惑的词汇。

(2)学生采用“接龙”方式朗读列出的词语。(展示)

赵县、石拱桥、安济桥、石匠、设计、横跨、历史、前爪、创举、智慧(特别注意“前爪”的正确发音)。

(3)学生可提出不解的词汇,大家共同探讨解答。例如,“横跨”:将其置于句子中,意为“这座桥横向跨越河流”,这样学生在具体上下文中便能掌握词义。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洨河”。教师总结:面对生僻词汇,除了查阅词典,也可尝试将其放入句子中辅助理解。

第二站:朗读挑战

(1)教师随机邀请学生接力朗读课文。

(2)教师对学生感到吃力的句子给予特别朗读指导。

第三站:阅读分析

读完这篇课文,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呢?试着填空。

(1)学生分享所学,实际上,表格中的多数信息源自课文第一自然段,该段概括了赵州桥的整体情况。师生共读,边读边核实信息。

(2)挑战升级:学生静默阅读,思考赵州桥的特色,寻找相关词句。首段总述其世界闻名;第二、三自然段详述设计精妙与外观之美;第四自然段总结其作为我国珍贵历史遗产的地位。

(3)学生要从每段提炼出关键词句,细读这些词及句子,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赵县洨河上的安济桥(赵州桥),世界闻名。

赵州桥设计精巧。

桥梁兼备精巧与美观。

赵州桥展现了人民的智慧,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学生发现:

由于设计精巧与美观,赵州桥享誉世界。

赵州桥设计的精巧美观体现了人民的智慧与才能,使其成为珍贵遗产。

赵州桥集世界闻名、智慧展现与历史价值于一身。

总结:文章首尾强调了赵州桥的重要地位,中间两段描述了其特性,形成了首尾呼应、条理清晰的结构。

(4)同学们,恭喜你们通过考验,赢得赵州桥游览门票。下堂课,我们将更深入地探究作者如何描绘赵州桥的特点。

第二课时

第一部分:复习过往,点燃热情

教师:同学们,手持赵州桥的通行券,我们的探索之旅即将启程!你们都准备好了吗?重温每个段落的核心语句吧。

第二部分:探索新知,品味“美观”

(1)在关于赵州桥特征的段落中,哪个最吸引你?请大声读出来。

(2)通过举手投票,我们共同朗读大家喜爱的段落。(以第三段赵州桥的美学魅力为例)

(3)注意这句话:“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讨论:这句话凸显了赵州桥的哪些特点?

结合上下文和课文旁注,我们了解了“过渡句”的意义及其作用——紧密连接上下文。

(4)再次阅读,深挖:每句话怎么与中心思想呼应?

学生反馈:首句为中心句,其余句详述美观之处。

(5)桥面上的美,形态各异。作者列举了几种?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冒号”和“分号”的作用,小标点有大意义。

(6)教师利用PPT展示图片,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桥面花纹的多样与精致。

(7)这些多样的形态如何串联?

文章通过“有的……有的……还有的……”的排比句式引导学生体验。

(设计意图:本环节针对课后练习,紧密贴合教学及单元目标“围绕一个主旨展开叙述”。通过多元化的学习路径——读、数、找、联、说、抄,师生共探,学生既学会了学习方法,也掌握了写作技巧。)

第三部分:应用技巧,探究“精巧”

(1)静心默读第二自然段,并尝试完成以下练习。

练习1:统计该段落包含的句子总数,并识别出段落核心句。

练习2:参照插图,标出关键词汇,直观感受设计的精妙与创新之处。

练习3:联系思考:每一句话是如何与中心句相互支撑的。

练习4:深入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清晰展现赵州桥的“设计精巧”。

(2)小组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随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鉴于第二自然段与第三自然段的结构相似,教师采取逐步放手的方式,鼓励学生将之前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方法迁移到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中,这既增强了课堂的自主探索氛围,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旨在引导学生触类旁通。)

第四部分:实践延伸,巩固写作技巧

(1)回顾之旅:通过今天的“赵州桥之旅”,我们共同领略了它的两大亮点——设计精巧与美观。设想你是一名导游,能自信地向游客介绍赵州桥吗?

(2)词汇辅助:为了帮助大家,我提供了四个关键词:世界闻名、精妙绝伦、创新之举、gQgtsFFT6v3gst11cs8qsnZToL/NgXE0xdvYl+UH0D8=赏心悦目。

(3)挑战上台:每位同学至少选取其中两个词,构思一段导游词并上台展示,教师将着重点评表达的条理性与连贯性。

(设计意图:此环节不仅对应课后作业,还旨在通过模拟导游角色,引导学生从构建单一段落到完整表述的跨越,巧妙应对教学难点。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为后续的写作单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部分:教学总结,巩固课堂知识

学生要书写本节课的生僻字词,并重点书写“县、省、匠、慧”等字。在教授《赵州桥》一课时,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深入了解赵州桥的构造特点,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精心策划教学流程,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体验课文中的情感与内涵。从生字书写开始,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县、省、匠、慧”等生字,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还能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专业词汇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赵州桥,这座“世界闻名”的桥梁,它的雄伟、坚固、美观都是其得以名扬四海的原因,因此,教师以“世界闻名”这一词语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文字中探寻赵州桥的魅力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感的传递与引导,用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对赵州桥的赞美与敬仰之情。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赵州桥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赵州桥的壮丽与伟大。

【拓展练习】

假设你是一名导游,请尝试用不同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的相关内容,如世界闻名、雄伟、创举、美观等词汇。

学生1: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这座世界闻名的赵州桥。这座桥以其雄伟的气势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赵州桥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同时,桥上的雕刻精致细腻,充满了艺术美感,让人流连忘返。

学生2:亲爱的游客们,眼前这座雄伟的赵州桥,不仅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更是世界桥梁史上的瑰宝。这座桥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走在桥上,您可以感受到那种古朴而庄重的美,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匠心独运的艺术气息。

……

【作业设计】

1.完成教材中的课后题。

2.熟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3.用“设计”“似乎”造句。

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对于贯穿核心素养教育思想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对相关知识进行延伸,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以此督促学生深入和加强语文思维品质的学习与训练。

(作者单位:兰州市西固区河口中心学校)

编辑:李琴芳